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6716000000007

第7章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唐襄阳(今属湖北)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字子美,唐初诗人杜审言之孙。曾居长安少陵,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开元时,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成忘年交。天宝六年,应唐玄宗选贤诏,进京应试,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后因献“三大礼赋”,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后,辗转至凤翔,投奔肃宗,官左拾遗,故又称“杜拾遗”。回到长安后,因上书援救宰相房珀,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各处漂泊,目睹战乱现实,写出名篇“三吏”、“三别”。又漂泊至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曾为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僚,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贫病,携家人北归。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蜀,辗转南方,两年后病故于湘江舟中。诗作揭露社会矛盾与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被人们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①宅里寻常见,

崔九②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③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①岐王:睿宗第四子,玄宗之弟李范。

②崔九:指崔涤,排行第九,他是玄宗宠臣,官至秘书监。

③江南:对长江以南的泛称。这里指今湖南长沙,即唐时潭州治所。

杜甫从小学习刻苦,15岁时写的诗文,就受到洛阳名流的高度赞扬。

一次,洛阳著名的进士崔尚、魏启心看到杜甫的诗,不禁拍案叫绝,称杜甫是“班固、扬雄再世”。由于他们的推荐,杜甫有机会常到玄宗之弟岐王李范和玄宗的宠臣崔涤府上做客。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乐师李龟年。

安史之乱后,杜甫到凤翔投奔唐肃宗,李龟年逃往南方。两人从此分手,十五年没有见过面。

大约在公元770年(唐代宗年间),杜甫在今天的长沙和音乐家李龟年重逢。此时的杜甫,经历了战争离乱,到处漂泊,已是两眼昏花,疾病缠身,而李龟年自从流落江南,到处卖唱,也已痛不欲生。两人相见,感慨万分,杜甫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

据说,就在这年冬天,饱经风霜的杜甫,含恨死在湘江的一条孤舟上,享年59岁。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①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②文章著,官应③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④。

“注释”

①危樯:危,高;樯,船桅杆。

②③岂、应:是愤激的反语。

④沙鸥:水鸟,作者自喻。

诗圣杜甫起初出名,不仅是因为他写的诗好,而且是因为救助了当时的宰相房璃。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即位,任命房珀为宰相。起初,房珀深得唐肃宗的信任。后来,在用人问题上,房珀与肃宗发生分歧,加上背后有人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

房珀为人正直,不肯受人奚落。一天,他主动向皇帝请命,带兵收复西京。谁知,他挑选了两个不懂军事的白面书生,加之队伍中有人叛变,因此不仅未能收复西京,反而大败而归。唐肃宗十分恼火,要治房珀的罪。

在这关键时刻,杜甫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向唐肃宗上疏,为房珀说情。他的这一举动,震惊了满朝文武大臣。杜甫因此丢了左拾遗的官儿。公元765年,杜甫离成都东下,这首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下的。

在这首诗中,他激愤地说,凭文章怎么能出名呢?我又老又病,本来就该罢官了。其实,这不过是反话罢了,他的心中,应该是非常气愤、非常不平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③穿巫峡④,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剑门关以南地方,即蜀地的代称。

②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曾是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老巢。

③巴峡:指重庆至涪陵一带山峡。

④巫峡:指巴峡以东的瞿塘、巫、西陵三峡。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怀着一颗报国立功之心,投奔肃宗皇帝,不料在半路上被叛军俘虏,好不容易才逃出虎口。此后,他便和家人一起四处逃亡,受尽了人间疾苦。有一次,杜甫和家人在荒山野岭之中跋涉,不时听到野兽的吼叫,吓得胆战心惊。他曾写诗描写当时的情景:“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正在杜甫举步维艰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了朝廷平定叛乱、收复河北等地的消息,全家人欣喜若狂,一扫满腔的愁绪。已经五十多岁的杜甫禁不住流出了滚滚的热泪,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

传说,杜甫在节度使大堂内听到京城长安来使宣读“官军已经收复失地,八年安史之乱就此结束”时,欣喜若狂,一路小跑回家,将这天大喜讯告诉与自己一起历经战乱的妻子。

杜甫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叫妻子摆酒菜。

杜妻见丈夫这模样,又高兴又心疼,但不知有什么好消息,便道:“我还没烘锅呢,你等着吧!”

杜甫说:“今天有天大的喜事,连饭也不给我吃吗?”

“你得做件事!”

“什么事?”

“写诗。”

杜甫一听,乐不可支,忙说:“夫人说得有理,只是此时肚中饥饿,还是吃了酒饭再写不迟。”

“不行!”杜妻说着,已经把文房四宝放到桌上来了。

杜甫见妻子如此执意,心里高兴极了,走到桌前,打趣地说:“写什么呢?”

“你就照实写我们这八年战乱是怎么过来的。”

杜甫遵从妻子意愿,提笔在纸上写下两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抬头见妻子抱书进屋,又写道: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

杜妻一听,道:“我叫你照实写八年离乱经历,你怎么没写一个字呢?”

杜甫道:“那已是昨日噩梦,提它干什么!今后倒要淡泊名利啊!”

杜妻点着丈夫的额头说:“你昨日还在喝闷酒,今日为何变成另一个人?”

杜甫经妻子这么一说,又写下两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妻听说回家乡,忙问:“我们走哪条路呢?”

杜甫一边回答,一边写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妻一看杜甫写下的八句话,连起来一读,忙说:“你信手涂鸦,还是首完整的诗哩!”

杜甫仔细一读,高兴得跳起来:“夫人逼出的这首诗,是我最满意之作啊!”

杜妻捧出酒菜道:“看你高兴的!这诗连个名字都没有呢!”

“有诗人丈夫,就有诗人妻子。就请夫人为此诗赐个名吧!”

杜妻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和全城人才如此高兴,就如实叫这个名吧!”

杜甫听罢,拍手叫道:“好!好!这诗题就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后来,杜妻所逼成的这首诗,代代相传,成为名篇。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有一天深夜,杜甫正在为自己仕途失意、贫病交迫感慨万分,睡在身边的妻子杨氏忽然用胳膊推了推他,轻轻地对他说:“你听,外边有响动。”

杜甫侧耳听了一阵,果然听到草堂外有动静。他悄悄下床,将帘子拉开,只见枣树下有个老妇人正在用竹竿打树上的枣子。每打落几个,便用手在地上乱摸乱寻,捡到了,忙塞进口里囫囵咽下,看样子是几天没有吃饭了。

杨氏问:“有人吗?”

“有个老妇人在打枣子。”

“这么深更半夜来打枣子吃,怕是饿坏了!”杨氏说,“桌上还留有一碗菜粥,我端去给她充饥吧!”

杨氏边说边穿好粗布衣裙,端起碗就朝外走。杜甫也随手取衣披上,跟了出来。

那老妇人见有人来了,扔了竹竿,跌跌撞撞地朝外跑。

杨氏轻声唤她:“老嫂子,请留步。”

老妇人见来者好声好气并无恶意,也就喘着气停下来。借着惨淡的月光,杜甫见老妇人瘦骨嶙峋,衣不蔽体,很是可怜,忙解下披在自己身上的衣服,搭在老妇人的肩上。杨氏又把一碗菜粥递过去,让她吃了。老妇人顿感一阵温暖,望着这对好人,老泪纵横……

当杜甫问起她的身世时,老妇人哭道:“我就在草堂西边那间草棚子里住。去年,丈夫和儿子被官府拉去当差,至今不知死活……我无依无靠,只有靠挖野菜充饥。这几天因为挖不到野菜,饿得实在不行了,才来偷枣子。”

杜甫说:“老嫂子,快别说‘偷’字了,这枣你要吃就来打吧!”

杨氏也亲切地说:“以后你白天来打好了,免得半夜三更的跌倒了。”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杜甫夫妇默默回屋,再也无法入睡。

转眼一年过去了。‘杜甫全家买舟东下。临走前,他找来老妇人,对她说:“我走后,新来的主人姓吴名南卿,是我的好友,我已嘱托过他,你还是可以照样来打枣,他不会为难你的!”

老妇人感激地点点头。她朝杜甫拜了三拜,默默地祝福恩人全家一路平安。

谁知杜甫走后,吴南卿不但没有按杜甫的嘱托办,反在草屋周围筑上了高高的篱笆。

杜甫知道了,特意写了这首题为《又呈吴郎》的诗。

吴南卿读后,体会到杜甫的用心良苦:既表达了诗人对老妇人哀怜的感情,又抨击了不平的社会,以及战争引来的灾难。他顿觉羞愧不已,忙叫人拆除篱笆,并亲自去老妇人家赔礼道歉。

后来,吴南卿也离开了草堂。临走那天,他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请老妇人住进来。他说:“遵照杜公的意思,我走后,这草堂便是你的了。那棵枣树望悉心照料。杜公最喜欢吃枣,说不定哪一天还会来的!”

从此,老妇人精心照料着枣树。每逢收枣,她都要精选一批上乘的枣子晒干后用蜜水浸泡,捞起来风干后储藏在坛子里。

两年过去了,老妇人得知杜甫病逝在湖南。她万分悲痛,哭晕过几次,她决定到湖南去吊丧。她忍痛卖掉储藏的蜜枣,将草堂锁好,带着一只枣坛,顺江而下……

示 县 令

杜甫

支差须察明,不能乱抓人。

惊动都察院,小心尔前程。

一天,杜甫同朋友一行三人游古庙,半路上见两个公差正抓一个乡村青年。一个年迈的村妇拉着青年破烂的衣襟不放,连声哀告道:

“求求老爷开恩呀!这是我的独生子,不能拉走呀!”

老妇和青年哭作一团,十分悲惨。

两个公差凶狠地吼道:“少废话,快走!”

杜甫见状,愤慨地走上前去,道:“听大嫂讲,她只有一个独丁。依当朝王法,就免了他的公差吧!”

一个差役蛮不讲理地说:“你是干什么的?”

杜甫顺手摸出一些碎银递给公差说:“请二位给我一个面子,放了这小伙子吧!”

另一个差役见杜甫三人的穿着和气派,不像普通百姓的样子,又见那手中的银子,便打个拱,问道:

“你老人家是哪个府上的老爷?在哪个衙门主事?小人放了他,我们回衙又该怎么向县太爷交差呢?”

一朋友刚要上前介绍杜甫的身份,被杜甫拦住了。他说:“我和县令是朋友,这事也不为难二位,我写一纸条,给你们回去交差就是。”

两差役半信半疑。

杜甫又道:“你们放心,拿我字条,包你们没事。”他边说边写。

两个差役带着杜甫写的纸条回衙门交差。县令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支差须察明,不能乱抓人。惊动都察院,小心尔前程。

县令心里一惊,忙问今日抓差之事,一听说抓的是独丁,“啪啪”地给两个差役两耳光,骂道:“犯王法的事不背着人,真蠢!今后不准再抓独丁了!”

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杜甫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着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杜甫有两个朋友,一个姓李,一个姓武,都是过去在京城受过杜甫举荐,如今当了某地刺史的佐官。杜甫来到此处,这两个朋友十分高兴,一边叙说离情别事,一边陪杜甫游山玩水,以消心中积愁。

这天杜甫要走了,三人来到一处秀山。他们席地而坐,相视不语,各人想着自己的身世,暗暗流泪。最后还是姓李的朋友先开口,他对杜甫说:“恩兄,明日我们就要分开了,还是赐教一二吧!”那姓武的朋友也说:“赐首诗也行啊!”

杜甫从沉思中扭过头来说:“我现在犹如浮萍,无处寄身,还有什么诗可言!”

“恩兄何必悲伤,赐诗一首,供我们共勉吧!”姓李的朋友恳求道。

杜甫向四周看看,遂吟道: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野花随处发,官柳着行新。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杜甫吟罢,又道:“到了新的地方,并不是到了‘无浪’之地。要学这‘野花’和‘官柳’的适应性。”

李、武二人听了,连连点头道:“恩兄说的有理,愚弟一定当成座右铭。”

拨 闷

杜甫

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唐代广德年间,杜甫目睹黎民百姓灾难深重,愤然辞去职务,带着妻子儿女过着漂泊生活。

这一天来到云安,几位朋友在清风楼设宴为他洗尘。有位朋友介绍说:“这里出产一种名酒‘麴米春’,用高粱、荞麦,加曲药,精心酿成;此酒醇和芳香,甘美净爽,包你入口浓郁,回味绵长,那途中辛劳,尽可一扫而光。”

杜甫苦笑了一下,说:“你们的好意我全领了,无奈我心境愁苦无边无涯,眼见国事如此,我又老病缠身,只怕买醉容易消愁难哪!”

朋友们仍劝慰道:“杜公忧患很深,不过也得要注意身子,还是随遇而安为好。明日之约请一定赏光!”

第二天,在清风楼上,杜甫饮了几杯朋友敬的酒,顿觉精神爽快,浑身舒服,简直为这“麴米春”所倾倒。

酒过数巡,绣屏后面转出两个人来,一个老者五十开外,神情凄苦;一个姑娘,年方二八,荆钗布裙,眉清目秀。那老者上前施礼笑道:“小老儿粗通音律,编有‘麴米春’新曲一支,让小女唱来为客官助兴吧!”

朋友们忙说:“快唱吧,我们有赏!”

小姑娘深施一礼,应着琴弦,转声唱道:

龙泉水,清又凉,麴米酿酒分外香,肆上招来人人醉,家家醉里盼春光。盼春光呵望断肠,何时刀兵止?亲人回故乡……同饮一盏“麴米春”,欢庆共举觞呵,欢庆共举觞!

杜甫含泪听着。“麴米春”余香在口,小姑娘歌声凄婉。忽然琴止声绝,杜甫从惆怅中抬起头来,将一杯酒高举,吟道:“万国皆戎马,酣歌欲泪垂……”

接着,杜甫走到老者面前说:“你我天涯沦落,同经患难,请老丈干了此杯!”

老者感激地谢过杜甫,举杯一饮而尽。几位朋友也纷纷解囊,拿出银子赠与卖唱的父女。

就这样,应朋友轮番相邀,杜甫在云安逗留期间,天天都饮“麴米春”。这酒不仅美味可口,还能除风散寒,滋补身体;尽管他途中受寒,胃痛复发,饮了这酒后,竟慢慢地好起来了。

这天,杜甫携带家小要离开云安,几位朋友又带着一坛“麴米春”到江边送行。朋友们拱手话别,含泪道:“这一别不知日后能否再聚?世事沧桑,叫人难测,请饮此杯,勿忘云安之谊。”

杜甫把酒临风,思绪万千,眼看云安相聚快要结束了,更觉情谊深重,他饱含热泪,说声“谢谢!”将酒一饮而尽。

朋友们含泪恳求道:“杜公,何不乘此酒兴赐我华章?”

杜甫捻须凝思了一会儿,便挥毫写出一首《拨闷》诗:

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写罢,杜甫将诗稿送到众人面前,含泪道:“承蒙诸位携此名酒来江边送行,我已是风烛残年,恐难再会,仅留此诗,以表深情!”

众朋友接过诗稿,伫立江岸,看着小舟载着杜甫一家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