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6716000000006

第6章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唐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少聪颖,好剑任侠,豪放不羁;二十五岁时辞亲远游,曾寓居安陆,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齐鲁。三十岁,再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果,流寓任城(今山东济宁)。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三年后,遭权贵谗言离开长安。安史之乱时,辟为永王李磷的幕僚。永王与肃宗争斗,兵败后,李白受到株连,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途中遇赦得还。晚年漂泊,客死当涂(今属安徽)。一生创作大量诗篇,唱出了盛唐时代的最强音,批判腐朽的统治集团,描写祖国的壮丽山川。诗风雄伟豪放,音韵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和神话中吸取营养,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也不时有纵情享乐、出世求仙的消极思想流露。被后人尊为“诗仙”。有《李太白集》。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①黄鹤楼,

烟花②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西辞:从西方离开。黄鹤楼在广陵之西。

②烟花:繁花盛开如烟云。

一年,李白在友人的陪同下去安州(今湖北安陆)相亲,路过襄阳时,听说孟浩然正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就特意去拜访。

孟浩然虽然比李白年长12岁,但他看了李白的诗后,大加赞赏。两人相见恨晚,很快成了挚友。

后来李白在安州成了亲,住了一年多。一天,他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扬州),就托人捎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武昌)相会。

这年春天,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重逢,两人倾诉离别之情,谈得十分投机。

孟浩然的船起航去扬州,李白站在岸边,目送一片白帆渐渐离去,直至消失在水天交接的尽头,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篇。

山 居

无名氏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一天清晨,李白像往日一样到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说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里?”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人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是谁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店小二,店小二告诉他,这是一位隐士,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自食其力。每天把柴卖掉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路过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便一连几天来到柴草行等那位隐土。谁知,天天落空。他下决心进深山去寻找。这天黄昏,李白拖着疲惫的身子转过山口,只见迎面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几行字。他上前辨识,原来是上面的这首《山居》。

李白连读三遍,赞道:“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啊!”他心想,见到那位隐士,一定得拜他为师,好好讨教。虽说自己作诗几十年了,但像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是头一回领略哩!

李白精神大振,他四下望去,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他边欣赏醉人的景致,边等那位隐士来收谷。

太阳下山了,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来到石崖旁,他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客人,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李白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他说完,转身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人的衣袖,哀求道:“老人家,我千里赴深山,好不容易遇见了良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打动了老人的心。老人便将李白引到自己的隐居处,饮酒吟诗,切磋诗艺,那朗朗的笑声,经日不息地在那空旷的山野里回荡。

嘲马阁老

李白

不获千金获千金,

足见阁老日夜心。

世间多少风流事,

无耻须是厚颜人!

这天,人们正在争着买李白的字画,突然听到有几个家丁喝道:“快滚开!让马阁老过去!”

一听马阁老到了,众人纷纷四下躲避。

李白见人们如此惧怕马阁老,便知道他是个横行霸道的家伙,也动手收摊准备迁走他乡。

马阁老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字画,他顺手拿起一幅,一边欣赏,一边夸赞道:“好字!”

李白冷笑了几声,随口吟出一诗,云:

“字好岂如家道好?每日青楼乐逍遥;莫适熟清天下事,问你饿殍知多少?”

马阁老并不知道李白在讥讽他,反而恭维道:“真是奇才!出口成章,钦佩!不知先生哪里人?尊姓大名?”

李白挺胸又吟出藏头诗一首:

“姓氏敢向天子同,名字一如日月行,李家出了云游客,白比金星更光明!”

马阁老思谋了半天,悟出了李白的姓名。他对李白的才学很敬佩,非要买李白的字画不可;李白不肯卖给他。马阁老说愿出大价钱,居然也吟诗一首:

“老夫生来不受贫,挥金如土解囊倾;但得中堂常相伴,某愿一字付千金。”

李白听得马阁老“一字付千金”的许诺,心想:“你好大的口气!”便当即问道:“你说的话可当真?”

马阁老拍了拍胸脯:“一点不假!”

李白又追问:“算数?”

马阁老又指了指跟在身旁的黄狗:“如若反悔,鸡犬不如!老夫讲信用,一诺也千金!”

李白便决定将马阁老拿在手中的那幅字画卖给他。两人一起数了数,整整二十字。李白怕马阁老赖账,提出要写下字据。

马阁老满口答应,于是当众写了契约。他邀李白随他一块回府去取金银。

李白收拾了摊子,来到了阁老府上。

马阁老虽然金银不计其数,可他怎舍得为一幅字画出那么多的金钱?他是因为看中了李白的才学,想招李白为婿。因而,一到马阁老府上,马阁老就摆酒宴要款待李白。

李白不肯入座,连声催马阁老快付金银。

马阁老没办法,便让左右退下,打开窗子说亮话:“你当真以为我要重金买你的画吗?错了!我家小女待嫁,老夫打算招你为东床,这就是所谓‘一字付千金’呀!”

李白真没想到马阁老如此厚颜无耻!他想了想,自己纵有两张嘴,在他家里,也休想说得他认可。与横行霸道的豪绅联姻绝对不可能,但也得就此放他的血,为老百姓出口恶气。他打算揣着马阁老签字画押的契约到知府衙门打官司。想到这里,李白二话不说,转身就出了阁老府。

马阁老还以为李白无计可施了,虽然嫁女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一想到没花一文钱白得一幅珍贵的字画,又沾沾自喜了。正当他得意时,突然府衙传话让他去过堂。这真使他大吃一惊:平素里知府大人也敬畏他三分,遇事总先过府来禀告,而今天公事公办的样子,自知其中必有缘故,不敢怠慢,随即来到知府大人堂上。他一看,李白早坐在知府大人旁,这更使马阁老摸不着头脑了!当他正惶惑时,只听知府说道:“圣上有旨,特召李白先生进京任翰林院供奉。本府正派人四处寻找李大人,想不到在此不期而遇。据李大人称,你欠他金银,今日定要全部奉还,当堂交付,不得有误。”

知府一席话,震得马阁老脑瓜子嗡嗡作响!李白成了当今皇上的供奉翰林了,此账是赖不成了!罢罢罢,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自认倒霉晦气吧!他连连称是,连冷汗也顾不得擦一把,赶忙命家丁抬着金银,来知府大堂上交付李白。

李白收下了那么多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使马阁老感到扎心钻肺般心疼。他正灰头土脸地要退下堂去,只听李白说道:“李白视金钱如粪土,你付给我的润笔费我一个子儿也不带走,就托知府大人散给四乡八村的穷苦百姓。难得你喜欢我的字画,我再奉送你一幅吧!”家丁替马阁老接过字画,当堂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又题了一首七言诗:

不获千金获千金,足见阁老日夜心。世间多少风流事,无耻须是厚颜人!

不知上述内情的人看了李白写的“不获千金获千金”,不知什么意思,还以为文句不通哩。可是马阁老看了,脸上发烧,羞愧难当!

七 步 诗

李白

天子面前无戏言,半帑金银重如山。

国舅不会点金术,何来家私万万千?

李白出身最寒微,家徒四壁少吃穿。

赢得国舅不赊欠,天子面前无戏言!

李白入翰林院当了供奉翰林后,满以为今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干,为国出力了,但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只得了个闲职,根本无用武之地,他一天到晚闷闷不乐。

有一天,宫廷举行宴会,朝廷召集李白等一帮翰林学士前去赋诗唱和。其他人都抢着吟诵,唯独李白缄默无语。

皇上的大舅子杨国忠见李白一脸傲气,当着众人不怀好意地说:“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当今李翰林人称‘诗仙’,为何今日盛宴之上无诗可作呢?如果李翰林能在七步之内也作出诗来,我杨国忠五体投地。”

李白看穿了杨国忠的用意,哈哈一笑,说:“国舅此话差矣!当年曹子建七步成诗,那是他哥哥曹丕逼的,我李白没有丝毫争权夺利的想法,如果让我像曹子建那样七步成诗,这不是对当朝天子大不敬吗?”

杨国忠听了李白这几句话,无言以对。皇上在一旁打圆场说:“李爱卿,国舅这是激你,你就不必想那么多了。”

李白说:“国舅要我像曹子建那样作诗不难,我李白要同他赌上一赌!”

众人也怂恿说:“李翰林就和国舅赌吧!”

杨国忠暗想:“七步成诗,他李白难道真有曹子建那样敏捷的才思吗?赌就赌,正好当众让李白出丑。”他仗着得宠于圣上,满不在乎地说:“我出题,只要你李翰林七步成诗,圣上和在场各位称好,我就输半帑金银于你,天子面前无戏言!”

李白说:“既然如此,就请国舅出题吧!”

杨国忠随口说:“就以‘天子面前无戏言’为起句,你作诗吧!”李白随即起步吟道:

“天子面前无戏言,半帑金银重如山。国舅不会点金术,何来家私万万千?”

一首七言诗吟罢,李白迈出三步半!在场众人齐声喝彩。

紧接着,李白向前又迈出三步半,随即咏道:

“李白出身最寒微,家徒四壁少吃穿。赢得国舅不赊欠,天子面前无戏言!”

杨国忠见李白七步成两诗,一首揭自己的老底,一首竟是向自己讨赌账,窘得他不知如何是好。

众人见李白赌诗戒国舅,使不可一世的杨国忠无地自容,无不暗自称快。

清平调词一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①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②头见,

会向瑶台③月下逢。

“注释”

①槛:栏杆。②群玉山:仙山。

③瑶台:传说为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阳春三月,牡丹花盛开,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到兴庆池东边的沉香亭赏花。

赏玩片刻,唐玄宗召李白进宫,叫他填写新的歌词,为贵妃助兴。

不料,李白在一家酒楼上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他被带到沉香亭时,酒还未醒。

唐玄宗此时急于要李白填写新词,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叫御厨做醒酒汤给他喝。

李白酒醒后,听说皇帝要他创作赏花新调,满心喜悦。不过他对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和杨国忠早有不满,写诗之前,就故意让高力士为他脱去靴子,又叫杨国忠把墨磨得浓浓的。然后,他这才蘸墨挥毫,在绢帛上写下了《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一边写,贵妃一边读。她为李白把自己与天上瑶池的仙子相比而高兴。唐玄宗心中大喜,立即吩咐乐师队演唱,还亲自吹起了笛子,在一旁伴奏。

但是,由于李白得罪了朝廷中的两个实权人物,他们暗中说了许多李白的坏话。李白在朝廷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到五岳寻仙去了。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

吾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被唐明皇放出宫后,像鱼儿得水一样快乐。他骑马出了长安,一路上,逢山观景,遇河玩水,十分惬意。当他登上泰山顶,站在日观峰上看日出,正要乘兴作诗歌颂泰山一番时,忽听身后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念道:“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一句话,把李白的诗兴打消了,他想:“是啊,天下的名山大川,我走遍了,可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神宅仙窟”的东海崂山,至今还没游过夕这回,无论如何也得去走一趟。”

李白到达崂山,正赶上秋水明如镜、秋山叶正红的大好时节,他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吟着即兴琢磨出来的赞美北九水的诗句:

“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围山色清,两岸松竹绿。”

李白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不知不觉天色将暮。他眼望头上的明月、身边的山峰、淡淡的夜雾,真像进入仙境一样。他一时来了兴致,伸手搬过背后的酒罐子,口对口地大喝起来。

这一喝不要紧,只觉天旋地转,朦胧中,只见有位女子睁着双眼,一边看他喝酒,一边朝他微笑着招手……

李白借着酒兴,灵机一动,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玉石酒杯,从罐子里舀出满满一杯酒来,双手端着,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对着月中的女子一拜,说声:“您就下来喝这人间美酒吧!”他说着,连杯带酒朝那月中女子掷去!

说来也怪,只见随着李白端酒杯的手一挥,那月中女子像股清风一样,从月中跳出来,双手把空中那玉石酒杯稳稳地接过去,一饮而尽。然后,飘飘荡荡降落在李白身旁。她一边斟酒回敬李白一边说:“多谢诗仙赐酒,小女仅采来崂山枣子三枚,当作佳肴作为回敬!”

停了一会儿,那女子又望着醉醺醺的李白说:“如果诗仙不嫌弃,小女愿献歌舞以助酒兴、诗情!”说着,那月中下来的女子,便挥动长袖边歌边舞起来……

李白听着这人间从来没听过的歌,看着这人间从来没见过的舞,一时间,酒兴、诗兴大发,他一边随着那女子的音调哼着,一边从身边拿起小石块击石为板,边唱边击,边喝酒边吟诗。不知不觉,罐子里的酒喝干了,他也醉着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当李白醒来,已是朝霞满天时分。他回想着夜晚掷杯邀月,那月中女子为他又歌又舞的情景,再想想自己大半辈子的坎坷遭遇,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一边顺着山路往下走,一边吟出了上面的《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在崂山道观里住下后,又把头天夜晚跟那月中女子学来的曲调亲笔抄录下来,送给了道长,道长把它当作仙曲,填上了道家的唱词,一直流传至今。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①,

征帆②一片绕蓬壶③。

明月④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⑤。

“注释”

①帝都:长安。②征帆:远航的船。

③蓬壶:蓬莱山,传说东海中的仙山。

④明月:指明月珠,又名夜光珠。

⑤苍梧:苍梧山,传说在东北海中。

唐秘书监兼卫尉卿晁衡是个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他16岁随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在唐朝学馆学习多种科目,成绩优异,被留在中国任职。

晁衡在中国,结识了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论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753年,晁衡受唐玄宗委托,以大唐使者的身份随第11批日本遣唐使团返回日本。正在四处漫游的李白未能亲自为晁衡送行,但却十分关注晁衡的行踪。

一天,李白正与友人饮酒,忽听有人说晁衡乘坐的船只在海上遇上了风暴,船沉人亡,惊得酒杯脱手,失声痛哭。他挥泪提笔,写下了《哭晁卿衡》这首悼念诗。

其实,晁衡遇难只是一种误传。船沉后晁衡随风漂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但这首反映李白和晁衡友谊的诗篇,却永远流传于世了。

赠 汪 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①声。

桃花潭②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拍子当伴奏。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

隐士汪伦在泾县桃花潭边的南台寺设馆讲学。一天,他听说大诗人李白到了宣城,连夜写信邀请李白到桃花潭游览。

汪伦在信中说:“先生好游览,我这儿有十里桃花;先生喜豪饮,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了信,特别高兴,便乘上一叶扁舟,沿泾溪而上。

早在桃花潭边等候的汪伦,见李白如期到来,欣喜万分。他俩一见面,汪伦就抱起双拳,连忙告罪说:“我怕先生事多缠身不能立刻起程,投其所好修书一封。其实哩!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没有什么桃花,万家酒店只不过因有家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罢,哈哈大笑,说:“我是让你给诓来了。不过,你的信和刚才的解释颇为匠心独具,富有诗意啊!好一个‘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啊!”汪伦也笑了。

两个人的笑声,激起了桃花潭的阵阵涟漪。

汪伦把李白请到自己的馆舍中,盛情款待。一连几天,他们或在潭边垂钓,或在石岗上饮酒赋诗。他们或共斥权贵,或唱和酬答。两人相见才几天,仿佛是旧友重逢,难舍难分。

在李白临别的那天,汪伦带着自己的学生,将李白送到桃花潭渡口,还摆了酒席为他饯行。

李白被汪伦的一片热情深深打动了,站在扁舟上,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后来,泾县桃花潭的村民为了纪念李白,还在东岸建起了“踏歌岸阁”,成了这里的一处名胜古迹。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①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山名,突出江中,称牛渚矶。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

②西江:古时从江西到南京的一段长江称为西江。

③谢将军:指东晋镇西将军谢尚,字仁祖。

李白从小就怀有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抱负。天宝元年,他因受玉真公主的推荐,在朝廷做官,受到奸相李林甫一伙人的排挤和迫害,终于被迫辞官离京。

这一天,他乘的船只停泊在牛渚山旁,不由想起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事:

早在东晋时代,写得一手好诗的青年袁宏为地主运送租米。一天夜里,袁宏将米船停泊在牛渚山旁,一时兴起,就在船头吟诵起自己作的诗来。正在这时,镇西将军谢尚带着部下乘船巡视,听到袁宏的吟诗声,立即把他请到自己船上。两人评诗论文,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谢将军积极举荐袁宏,袁宏名声大振,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东阳太守。

想到这里,李白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他向人们倾诉:我李白也会吟诗啊,却为何找不到知音呢?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①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②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③。

总为浮云能蔽日④,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吴宫:三国孙吴在金陵建业时造的王宫。

②三山:山名,今南京市西南长江之滨。

③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

④浮云能蔽日:比喻权奸当道,蒙蔽明君。

李白自在黄鹤楼上看了崔颢题写的《黄鹤楼》后,总想也写一首登临吊古的佳作,和《黄鹤楼》比高低。

这一天,李白南游金陵,来到城西南的凤凰山上。据传,300年前,有三只极似凤凰的鸟儿飞集到这座山上。凤凰乃是吉祥之物,当时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知道后,就在山上筑起了一座凤凰台,这座山也就叫做凤凰山了。

这个传说和黄鹤楼的传说非常相似。李白觉得机会来了,他登上风凰台,极目远望,浮想联翩,于是便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七言律诗。

当然,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谁的诗更好一点,评判不一,只能让后人慢慢去品味了。

早发白帝城①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②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②江陵:今湖北荆州。

唐玄宗的儿子永王李磷提任江陵大都督,在当地招兵买马,很有一些实力。

新即位的唐肃宗李亨惧怕李磷和自己争夺帝位,就命令李磷去成都朝见唐玄宗,想乘机削弱他的实力。李磷偏偏不吃他这一套,反率水军沿长江东下。

李磷路过九江时,获悉李白正隐居在庐山,就邀请李白到自己军中当参谋。50多岁的李白正想再干一番事业,他不知李磷违抗唐肃宗命令的事,就欣然投到李磷军中。

时隔不久,唐肃宗下令讨伐李磷,李白遭牵连,被抓了起来。这对李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虽然经过几个朋友的营救,免于一死,还是被流放到夜郎。可巧的是,在途经四川白帝城时,唐肃宗因册封太子而宣布大赦,李白也在赦免之列,遇赦后的李白,心情十分愉快。一天早晨,他从白帝城出发东下,经过三峡,饱览了两岸的风光,即兴写下了七绝《早发白帝城》。在这首诗里,诗人充分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愉悦的心情,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在天山北麓的庭州,是唐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至756年),封常清任伊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由于封常清又是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诗人岑参在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到封常清幕府中任判官,他在此时写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中,详细地描述了天山地区的严寒和美丽的雪景。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汉武帝时的协律都尉李延年,造有乐府诗题《出塞》、《入塞》,多半写边塞上的战事。唐代《塞上曲》、《塞下曲》,皆由此而来。上诗的意思是:骏马快似狂风,挥动鞭子过渭桥奔赴边塞。带着弓矢向汉家的月亮告辞,羽箭飞舞大败那天之骄子的入侵者。战争结束了,军队调离,那象征兵事的客星白色光芒已经暗淡。军营空了,像海雾一样的战争气氛也逐渐消散。获得胜利归来,皇帝命令在麒麟阁上画功臣像,只画了主将嫖姚校尉霍去病,一个小的士兵们哪里轮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