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
秧歌在我国北方汉族地区极为流行,人们大多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是汉族民间的一种舞蹈,它可能源于古代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和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
在古代,扭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在北宋至和年间,黄河河水经常泛滥,河南东部地区因地处黄河古道,那里的人们无法安居,生活困难。
后来,皇帝派开封府尹包拯来这里放粮救灾,包拯到了之后,开仓放粮,解决了这里的饥荒,而且他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治理水灾,终于取得了成效,第二年这里的稻谷便大丰收了。
一日,包拯正在帮百姓们收割稻谷,他看到大丰收的情景,不禁喜出望外。包拯一手持着割稻谷的镰刀,另一手甩起脖子上围着的汗巾,情不自禁地舞了起来。因为包拯舞得兴高采烈,很是尽兴,百姓们便学着他的样子一同舞了起来。后来没多久,包拯便被调回了都城汴梁。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治水的功劳,此后逢年过节,人们便跳这种舞蹈以示感激之情。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趣事。其实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舞蹈。秧歌最早产生于唐宋时期,最初可能是以“姎哥偎郎”为主要角色的一种西域歌舞有关,它与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成为秧歌的时间是在宋代。
秧歌是我国古代村庄中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人们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很多人认为,秧歌起源于古代单纯的歌舞戏。歌舞戏在唐代开始出现后,它与需要借助文字和语言的滑稽戏便分道扬镳了。唐代的歌舞戏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更大,滑稽戏则较多保持了本土的特征。其实,自从唐代“百戏”分出“歌舞戏”和“滑稽戏”两种,“滑稽戏”最终形成元杂剧,导致昆剧、徽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
不过大多数认为,唐代形成的“歌舞戏”,其中一部分走向民间,最终形成了今天千姿百态的“秧歌”。唐代形成了“歌舞戏”与“滑稽戏”的分野,那是因为受外来的西域文化的影响。西域的概念较大,不局限在嘉峪关、葱岭之间,而应包括整个印度和中亚地区。
随着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来自西域的歌舞传入我国。这种歌舞不需要借助文字和语言,只需要借助音乐和节奏。唐代的歌舞戏一部分演变成宫廷舞蹈,另一部分则流入民间,与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结合后,形成各地不同形式的“秧歌”。但是,在不同的“秧歌”里,有一些特征是共同的,例如扭秧歌的人有时徒手,有时手里拿一个小道具。这与西域舞蹈很相似。
再如,唐宋时期的舞蹈大都有丝管钟磬伴奏,但是,秧歌几乎没有丝竹伴奏,甚至不需要音乐,经常只需要锣鼓即可,这个特征与西域舞蹈也很相似。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既有整齐划一,又有个人发挥;既有含蓄中庸,又有个性张扬。自由与规矩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不分场地,简便易行,动作自然,既能表达情感,又能锻炼身体。也许这就是秧歌在老百姓中广受欢迎的原因。
秧歌它在向东部传播时遇上了汉族的元宵社火,于是东、西文化开始结合,便产生了以“姎哥”为主要角色的化妆表演形式。由于“姎哥”、“羊哥”、“扬高”等不易理解,于是便借用了南方荆楚地区种稻插秧的秧字,最终形成了秧歌的名字。
其实,关于秧歌的起源,可以分成两个问题:舞蹈形式的起源和名称的起源。从这一民间舞蹈形式来说,秧歌的起源很早。
但是,从名称来说,“秧歌”这一称呼的起源并不很远。由于人们经常将两者混淆,致使对于“秧歌起源”这样的话题,容易造成“公婆各说自家理”的现象。
“秧歌”这一名称从字面上说,这的确非常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为它与插秧、秧田等水田劳动有关。不过,这种望文生义并非全错,“秧歌”这一名称正式形成,的确与稻秧有关。
作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北方河洛地区,这里原先是很少种植水稻的,自唐宋时期以后,水稻才开始较多地引入到北方地区,这样才有了秧歌这个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