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善战者
立于不败之地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①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②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③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④;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豀者,形也。
注释
①九地:指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邃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②九天:指各种天气。
③秋毫:兽类在秋天的毫毛,表示极轻微细校
④忒(tè):危殆,差错。
译文
孙子说:过去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创造不被敌方战胜的有利条件,用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会被敌方战胜,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可不可以战胜敌人,却在于敌人(是否强弱,是否犯错误,是否暴露出致命弱点)。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部队,能够做到不会被敌人战胜,而不使敌人有可胜的时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得到。使敌方能够战胜我方,这里属于防守方面的战术策略。让我方有把握战胜敌方,就要采取进攻方面的战略战术。采取防守战术,是由于兵力不足(或处于战略劣势);采取进攻的战略战术,是由于兵力强大(战略上处于优势)。善于防守的人,把自己的兵力深深地隐藏在各种有利地形之下;善于进攻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利用各种有利的天气发动军事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且又能够取得彻底的胜利,完全消灭敌人。
预见到胜利所需要的常识,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得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而取得胜利,普天下的人却说好,也不算得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举得起秋毫算不上大力士,看得清日月算不上明眼人,听得见雷霆算不上耳朵灵敏一样。古代人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那时善于打仗的人虽打了胜仗,却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猛的武功。因此,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他们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的作战措施是在必胜的基础上的,是战胜那些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不放过足以使敌人失败的任何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后,才去寻找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企图在作战中取得侥幸的胜利。善于领导部队作战的将帅,必须修改确定军规,确保法制严明,因此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兵法:一是度量双方土地面积的大小,二是估量人口、兵源的众寡,三是计算物产、资源的多少,四是权衡军事实力强弱的对比,五是分析敌我双方有利不利条件和决定取胜的方法。敌我双方都有土地,就产生面积大小问题的“度”;双方土地大小的“度”的不同,就产生人口,兵源多少的“量”;双方人口,兵源的“量”的不同,就产生物产、资源多少的“数”;双方人力、物产多少的“数”的不同,就产生力量强弱对比的“称”;双方力量强弱的“称”的不同,胜败也就清楚了。
所以胜利的军队作战,好像“以镒称铢”,失败的军队作战,好像“以铢称镒”。
胜利者作战,就像掘开八百丈高山溪谷中的积水那样奔流直下,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
本篇主要论述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提出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的作战指导原则。
孙子在本篇中,还讲到了兵法的问题,即所谓的“度”“量”“数”“称”“胜”等问题。笔者认为:孙子论述的这些道理,是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定的疆界,一定的兵源。那么这个国家是无法进行或者维持战争的。
因此,在战前的“称”,是十分必要的,谁能够占有压倒对方的优势,谁就会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当然,现在“称”的内容已经同过去不太一样了,它注入了时代的气息和内容。但孙子所阐明的基本作战原则仍然没有变。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实力不强,“称”上不占优势。必然会在战争中吃败仗。
“范例解析:纳粹潜艇的末日”
1939年12月13日。
此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英德两国虽然还未进行陆上交手,但海上的交通运输战已经开始了。德军的潜艇群和几艘主力舰,利用偷鸡摸狗式的打法,使英国皇家海军备受羞辱。因此,他们急欲搜寻到这些到处惹下祸端的刽子手,以便给予他们严厉的惩罚。其中,对英国海军打击最重的德“施佩伯爵”号,是英海军全力搜寻的重中之重。
12月的欧洲虽然还是隆冬时节,冰封雪裹,一片银白,但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却仍是一派热带夏季的明艳风光。布宜诺斯艾里斯海滨的沙滩上,暖风和煦,游客如云,高高的椰子树下,对对情侣相互依偎,笑声连连。海面上微波荡漾,白帆点点,成群的银鸥飞掠着,涌浪穿行,不时发出一阵阵婴儿啼哭般的叫声。
德“施佩伯爵”号舰长伦道夫少将今天起得有些晚,当他刮净胡须,像往常一样走上甲板的时候,水兵们例行擦洗甲板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前甲板上,6位英国的舰长已经做完了健身操,正在换穿军服。“施佩伯爵”号离开德国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此期间,它已经击沉了6艘英国的商船和军舰,如今在舰舷上做操的这6位舰长,就是他得意的战利品。
望着这几位俘虏,伦道夫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让他们在自己的面前走来走去,好像在时刻告诉自己,这一次海上狩猎建立的功勋有多么辉煌。
吃早点时,厨房报告说,储存的食物仅够支持到下周,此外,副舰长报告,船上的燃料也几乎用尽了。必须尽快补充。
这些消息引起伦道夫将军的忧虑。按照德国海军的总体规划和过去出战的经验,每隔几周,总会有一艘综合补给舰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为自己的战舰补足食品、食用水、燃料及各种必需物资。可这一回,情况有些异常,已经过了十多天了,补给舰“阿尔特玛克”号一直没有在这儿的海面上出现。
怎么回事?莫非是海军总部忘记了他们?还是补给舰走错了方位?
虽然伦道夫有些担心,但真正的事实是,这艘补给舰已经被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给击沉了,尽管伦道夫不愿往这方面多想。
既然德国海军已经首先破坏了海洋法和关于海上商贸运输的协定,那么英军便以牙还牙,开始攻击德军的商船了。
对于这些问题,伦道夫并非想不到,只是主观上不愿承认而已。
可现在怎么办?用无线电向总部呼救吗?英国的情报站一定会对密码破译的,到那时候,只怕给自己补给的舰只未到,英国的战舰便会如猫闻腥般集聚而来。
从中立国港口进行补充吗?其实这很简单,只需花点钱就可以了,你需要什么都可以搬上舰去。可这就等于公开了身份,告诉了英国人,他们全力追寻的那艘战舰正锚在阿根廷的海面上。
对于一个海上游击手来说,最重要的是隐匿行踪,既然是独舰作战,因此自保是第一位的,只有先求得不败,才能寻找机会打击英国人。
伦道夫心里总有抹不去的恐惧和阴影。他知道,自己先后击沉了6艘英舰,英国海军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对付自己的,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思来想去,伦道夫自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捕获一艘任何种类的同盟国的船只,用他人舰上的食品和燃料来补充自己,然后迅速脱离这片海域,继续进行海上游猎的勾当。
伦道夫显然忽视了一件事,今天,是讨厌的13日。无论情况如何急迫,也应该避开这个不祥的日子,等确有把握时再下手。
“报告,左舷45发现一艘货船。”信号员传来了报告。
伦道夫立刻把望远镜举到面前,只见遥远的海天交界线上冒出一股浓重的黑烟,两根高高的桅杆若隐若现。
“掉转航向,开足马力,向该轮前进。”伦道夫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按照他的经验,这是一艘孤立的货轮,虽然国籍不明,只能到时候再临时处置了。
近了,更近了,当两船即将相对行驶时,伦道夫终于发现,这的确是一艘英国货船。
这真是天遂人愿,伦道夫立刻命令战舰贴过去,让他们投降。
显然,那艘英国船发现德国军舰后,大吃一惊,慌不择路地开始逃跑。
当然,这艘货船行驶的速度远逊于“施佩伯爵”号。
正在伦道夫看到猎物就要到手时,信号塔突然传来警报,他转身向另一个方向察看,望远镜里,出现了一艘庞大的英国巡洋舰,甲板上的炮塔和吃水很深的舰身,明白无误地告诉伦道夫,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在伦道夫发现英国军舰的同时,英国的“阿加克斯”号巡洋舰也发现了德国舰艇。英国的舰长也是行家,他从敌舰那独特的造型上,立刻辨认出,对面就是那个海上可怕的杀手——德国的“施佩伯爵”号。这位舰长明白,以自己舰上的火力,根本不可能捕到这条巨鲨,目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拖住敌舰,不使他脱逃,待其他舰只赶到后,一齐聚歼这条恶鲨。
“我们发现了‘施佩伯爵’号,我们发现了‘施佩伯爵’号,请支援,请支援!”
一道道无线电波,从“阿加克斯”号战舰上飞向天空。
伦道夫从对方既躲躲闪闪,又不即不离的做法上明白了对方的企图,他不由得感到暗暗吃惊。他明白,拖延时间对英国人有利,只有迅速击沉面前这艘孤零零的英国军舰,在其他英舰未赶到之前遁入大海深处,才是脱离危险的惟一方法。
好在“阿加克斯”号无论在吨位、装甲厚度,还是火烧数量、火炮口径方面都远逊于“施佩伯爵”号,必须速战速决。
8点刚过,第一批弹雨便挟雷携电地砸向英舰,硕大的爆裂的弹丸,在海上掀起了滔天的水柱。精明的“阿加克斯”号一看势头不妙,依仗着轻捷的航速边还击边向南退去。
一向以果断毒辣著称的伦道夫犹豫了,向南是英国军舰驰来的方向,对手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引诱自己跟上去,让他们的海上舰队尽快杀到。
就此收手,乘此掉转航向脱离战场吗?可伦道夫又决不甘心,不能让这条到手的大鱼跑掉,这样的好机会,以后也许不多了。再者,自己舰上急需燃料和食品,不能再拖下去了。
在此紧急时刻,伦道夫没有首先避开强敌,使自己先处于不败之地,而是凭着侥幸取胜的心理,下达了一个灾难性的命令:“追上去,给以重创,让他们投降!”
“施佩伯爵”号全速追了上去,一步步向着死神靠拢。
两舰的距离又拉近了,正当伦道夫准备下令开火的时候,左侧的海面上,出现了两艘英国巡洋舰黝黑的身影。
英舰“阿加克斯”号显然看到了援兵的到来,它不再一味地逃跑了,而是转过舰身加入了向德舰进攻的行列。
三比一。
伦道夫少将心头陡然沉重起来。虽然火力上德舰仍占优势,但英国军舰可以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来分散“施佩伯爵”号的炮火。即使三艘英舰都被击沉,“施佩伯爵”号必然也要遭到重创,那么后面赶到的英国舰只一定会将自己送入海底的。
可是,除了正面作战之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伦道夫这才深深地懊悔刚才一念之间的错误决定。
整整一个上午,偌大的海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空中弹丸交织,水面鱼雷穿梭。10时左右,伤痕累累的英国巡洋舰“爱克塞特”号又一次被德舰上的11英寸口径的大炮击中,炮弹穿透表层的装甲,在机房里爆炸了,顷刻之间,它的速度从32海里减到15海里,它落伍了。
当天夜里,“爱克塞特”号踉踉跄跄地驶往福克兰岛中的海军基地,总算没有沉入海底。
到达基地时,舰上生还的官兵仅数十人,甲板上火炮倾倒,陈尸遍地。
二比一,伦道夫咬紧了牙关,想尽快再吃掉一个对手。但是英国的军舰变得谨慎了,他们虽不同程度地受了创伤,可是还能战斗。他们与德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能够跟随着它,又不致被德舰上的大口径火炮所击中。
当伦道夫正准备抽身逃走的时候,英舰又施展出一种复杂的战术,一艘军舰突然加速跑到了有效射程内,向着德舰轰隆轰隆地开上几炮,随后施放一片烟幕,马上撤出战斗。另一舰军舰快速穿过阻断德舰炮手视线的烟幕,开炮之后又退回烟障之中。两舰如此循环往返,把德舰打得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这种游戏持续到日暮。终于,英舰的努力没有白费,有几发炮弹击中了“施佩伯爵”号,前甲板上立刻出现了几个可怕的窟窿,成吨的海水呼啸着灌进舰舱。德舰的速度立刻减慢至每小时三至四海里,就像一个一瘸一拐的老太婆,踉踉跄跄地再也走不动了。
伦道夫明白,自己的军舰已经无法作战了,必须靠拢港口修补创伤,哪怕进港要冒绝大的风险也要这样做。
深夜,在黑幕的掩护下,千孔百疮的“施佩伯爵”号悄悄驶进了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海海港。
“‘施佩伯爵’号被封堵在中立国的港口里了,立刻前往聚歼!”英国皇家海军的一道命令,使得英国战舰从南大西洋的各处向蒙得维的亚海港拥来。
与此同时,英、美、法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作为中立的乌拉圭政府决定还是都不得罪为好,于是正式通知德国方面,“本政府为了信守中立立场,‘施佩伯爵’号务必于星期日下午6时驶离港口,否则将被无条件扣留至战争结束之日”。
伦道夫知道,如果硬赖在港内不出,舰上官兵的生命便可以保全。但这个死硬的纳粹分子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他要为元首尽忠,为帝国的荣誉做垂死一战。
星期日下午,随着伦道夫的一声军令,“施佩伯爵”号拔锚启航,拖着累累创伤的躯体驶向港外。
一出港口,他立刻发现,自己的末日也许真的到了。辽阔的海面上,威风凛凛地耸立着7艘英国战舰,它们正在高昂炮口,严阵以待。
乌拉圭的居民们似乎都知道要发生什么,像庆祝节日一样,全城几乎举家出动,他们按照地势的起伏,乌压压地坐在港外的沙滩上,目睹这场即将上演的无比壮观、扣人心弦的海上大战。
然而海战没有发生。
指挥舱里,伦道夫举起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砰”的一声,一股血箭喷射出来,糊满了桌上的航海图。
接着,整个军舰发出了骇人的巨响和骤亮骤暗的火光。
“施佩伯爵”号自爆自焚了。
它摇晃着巨大的舰身,慢慢向海底沉去。随着最后的一声巨响,这只海上凶残无比的恶鲨终于消失了。
皎洁的月光下,沉寂的海面上,只有7艘英国舰艇拉长的身影。
突然,海上响起了凄厉的汽笛声,7艘巨舰一齐拉响了汽笛。
乌拉圭的居民们弄不明白,这是英国人在欢庆自己的胜利,还是大度地为葬身海底的德国人表示哀悼。“智谋小结”
“施佩伯爵”号违反了“立于不败,而后求胜”的战略方针,终于走到了毁灭的末日。“施佩伯爵”号面临补给的短缺,没有采取稳妥的方式,避开强敌,而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打算捕猎“阿加克斯”号。当伦道夫下令开火时,“施佩伯爵”号已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兵法妙用”田单巧计拢人心
齐桓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其后继者多平庸之辈,荒于军政,于是齐国逐渐衰弱了。燕国这时乘机发兵,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齐国贵族田单逃到即墨后,面对强敌,积极想方设法复国,为赶走敌人创造条件。
为了加强自身力量,田单同士兵同甘共苦,巩固防务,还把本族人和妻子也编入军中。除此之外,他采取各种计策,为复国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
首先田单利用燕国更换国君之际,暗中派人潜入燕地散布谣言。燕惠王中计,另派一名叫骑劫的将军代替了很有本领的乐毅指挥攻齐。骑劫志大才疏,田单心中大喜。接着又利用军队的迷信对士兵们说:“老天爷在梦里和我说好了,齐国还能够强大起来,燕国准会败落。再过几天,老天爷还要给我们派个军师来,我们胜利的日子不远了。”众人听了,心里乐呵呵的。田单在军队里挑选了一个十分机灵的小兵。让他装作“老天爷派来的军师”,穿上特制的衣裳,朝南高坐。以后田单每逢下令,都要先向“军师”禀告,而得到“军师”的同意后,命令就显得格外有分量。
不久,田单又对城里的老百姓说:“军师吩咐大家,每天早晚两餐前,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就能得到祖宗神灵的庇护。”祭祖方法倒很简单,只要在自家房檐上搁一点点饭食就可以了。城外的燕军听说城内降下一位老天爷的军师,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后来又瞧见好些鸟儿天天早晚两趟飞到城里,就更加害怕起来。
田单并不满足,又派了一些心腹溜到城外去谈论。他们说:“从前燕国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要好好地待他们,城里人自然不会害怕有什么危险。要是燕国严厉起来,把俘虏的鼻子削去,齐人还敢顽抗吗?”有的又说:“我们祖宗的坟墓都在城外,燕国的军队真要刨起来,我们可怎么办呐?”这些话传到骑劫的耳朵里,他果真下令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把齐人的祖坟都刨开,还用火把挖出来的死人骨头烧掉了。城里的齐人听说燕军如此虐待俘虏,又在城头上看见燕兵刨他们的祖坟,都哭了。他们下决心要一心一意地报仇雪恨,对敌人咬牙切齿的痛恨使全城人都团结起来了。胜于易胜陈泰巧用兵
公元251年,西蜀大将姜维、夏侯霸等人引兵数万进攻曹魏的陇西。魏雍州刺史王经对征西将军陈泰说:“听说姜维分兵三路,一路向祁山,一路奔石营,另一路赴金城。所以我们也要分三路布置,您出兵侧翼保石营,调凉州军至袍罕保金城,派讨蜀护军徐质保祁山。”陈泰心想,以姜维的实力和兵力势必不能分取三路,而自己的兵力也不好分开,便对王经说:“先别急,看看形势,知道敌人的意图再说。”后来,姜维果然只一路进兵。率领全部兵力至袍罕,意在夺取狄道,虎视关陇。知道敌人意图后,陈泰派王经去守狄道,告诉他须待大军到后,再与姜维交战。陈泰自己率军到陈仓,意欲从侧翼发动攻击。
王经去后,不守狄道,而是率军前进,与姜维相遇于故关,交战大败,仓忙跑回狄道,收拾残军防守。由于此战失利,姜维乘胜引兵前进,把狄道团团包围起来。狄道形势危急,陈泰知道原来的侧翼攻势已无用,便急命五营前行,自引大军随后跟随,去救狄道之围。
部队到了上邦,邓艾、胡奋、王秘等人亦领兵到来。邓艾等人说,“王经的精兵已败于姜维,敌人兵多气盛,难以抵挡。而您所率之兵实为乌合之众,新败之后,士气消沉,陇西动荡不安。古人说:‘蝮蛇螫手,壮士断腕’。《孙子兵法》也说:‘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这是说要忍受小失而保全大局。现在,陇西的危险远过于蝮蛇,狄道不正是不守之地吗?姜维之兵,乘勇前进,我们应避其锋锐。所以现在不如放弃狄道之守,先求自保,然后再设法进兵陇石,这才是主上计。”陈泰说:“姜维率轻兵深入远地,粮草不继,必定要与我们寻求速战。所以,王经应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不与交战。但他不知形势,与敌速战,遂使敌人得志进兵包围了狄道。如果姜维攻克狄道,再引后东进,占据栎阳粮米之地,驻兵此处,招降纳叛,勾引羌人,东争关陇,则此处四郡大概都会被姜维所得。这样的话,我们的麻烦就大了。不征讨呢,姜维虎视中原,危险时在;征讨呢,姜维以得胜之兵据城坚守,坚守的形势不同,我军要想取胜便非常不易。而现在呢?姜维仓猝之间调集大军深入,粮草必然不继,这正是我进军破敌之时,只要我军一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姜维必破无疑。而且,我军占据高地,以上击下,势如破竹,敌人必不战而走。敌寇不可容纵,被围的狄道也不会坚持多久,诸位将军何必说出这种话来呢?”陈泰于是便进兵跨越高城岭,准备救狄道之围。
心意定了,救兵之计如何布置呢?陈泰心想,姜维用兵亦非比寻常,他既然兵围狄道,想必会在山路险阻之处设兵伏击援兵。怎么办呢?他命令部队趁夜潜行,绕过敌人可能设伏的北路,率军向南,走到了狄城东南的高山之上,果然绕过了姜维的伏兵。大军一到,于高山之上多举烽火,击鼓鸣角,告诉城中救兵已到,城中兵将士气大振。而姜维见对方救兵突至,出乎意料,军中上下震惊。姜维引兵来战,陈泰由于地势不利而退。后来,陈泰又密谋截断了姜维的退兵之路。姜维听到后,连忙引兵遁去,狄道之围被解,姜维没有在陈泰手中得到一点好处。
在这场互斗心智的战争中,陈泰的智谋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先是想守住姜维进兵的必由之路,然后从陈仓发动侧翼反攻。故关一败,狄道危急,侧翼反攻无法实施,便出奇兵绕过埋伏,突然出现在姜维的大军面前,保住了狄道。再后又密谋截断姜维的退路,吓走了姜维。此战一胜,连司马懿对陈泰也是交口称赞。姜维也表现了很高的军事谋略,他先是诈称兵取三路,突然一路进兵袍罕,围狄道,伏兵打援,无奈遇上了对手,一丝便宜也没有得到。
陈泰战姜维,运用了反应术,出奇兵于高山之上,多举烽火,击鼓鸣角,城中兵将士气大振,姜维兵上下震惊,为夺取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深入探查敌方,积极进行筹备,是陈泰的过人之处,正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