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个阅读的世纪,夸张一点说,不会阅读将寸步难行,阅读将成为学习本身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孩子来说,现在就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不爱阅读,或者是爱阅读却不爱学语文,而爱语文书却又不爱语文课。究其原因,当属阅读和学习脱离之故。
从培养阅读习惯的角度而言,生活化阅读的表现是:阅读目的在于阅读本身,不要为考试而阅读,否则收获将顶多在考卷上,甚至一无所获;为阅读而阅读,收获将在于阅读本身。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阅读动力在于对阅读本身的兴趣,而非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要求,考试的压力。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你的学习。
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的。
生活实景:
2002年冬天,一个来自中国的少年,面对剑桥大学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用英语流利地回答着他们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当时这个中国少年被提问的问题,不在他的书本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有广博的知识面和灵活的思路。这位少年利用他日常阅读积累下来的大量常识,以及平时思考锻炼出来的发散思维,很巧妙地回答了这些不循常规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赏识,成为当年极少被剑桥三一学院录取的中国学生。这个少年名字就叫夏杨。
剑桥面试的传统,就是要看看学生的知识面是不是广博。知识面来源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背后,包括他的阅读能力。所以,夏杨在求学路上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得益于他的阅读习惯。
从小夏杨就是一个“小书虫”,长大后可以说是博览群书。现在,他的书架上摆满了这样的书:《生命是什么》、《进化起源的七条线索》、《认知科学揭秘》、《名人传》、《道德经》、《战争论》、《孙子兵法》、《三国演义》……
一个小小的少年居然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的确令人羡慕,难道夏杨真得是天生聪明?其实,夏杨自己说得话就给出了我们答案,“我并非天生聪明,但我却是天生爱读书;我的意志力并没有多强,只是我小时候培养了一种阅读的好习惯。”
细节感言:
古人有云:“积学以储宝”。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因此,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是如此。
要养成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习惯,要制定计划,明确要求。有计划的学习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学习计划对学生有鞭策和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比如:1、经常看报纸,每周剪贴不少于三篇;2、主动阅读课外读物,每周圈点批注或读书笔记二篇;3、认真上好阅览课,积极参加语文活动;4、主动推荐时文佳作或自荐阅读心得。
对剪贴、摘抄和阅读笔记,每周抽查一组,以掌握阅读情况。这样既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又没有给自己造成学习上的负担,符合让自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初衷。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主动阅读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