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
6654300000122

第122章 寻访蒙古族穆斯林

李万钰

在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生活着一个独特民族群体,他们住蒙古包,穿蒙古袍,通用蒙古族语言文字,是地道的蒙古民族。但他们却有别于蒙古族对喇嘛教的信仰,而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念喇嘛经,而念《古兰经》。这一族群被学者们称做“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当地人称他们是“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

据有关史料记载:蒙古族穆斯林在阿拉善定居繁衍的年代久远。历史长河的沧桑巨变,改变了他们穆斯林祖先本来的生活环境,把他们融合到蒙古民族的大家庭。他们基本的生产生活习俗已完全蒙古化,唯一保留至今的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对安拉的虔诚。尽管他们是蒙古人,但穆斯林的民族特征始终较为完整的在传承。在蒙古族和回族的族群中,他们都没有被视为异族,而是和睦相处,水乳交融,各自的风俗习惯都能得到尊重。

近年来,对这一特殊群体深入调研的学者不乏其人,在国内相关媒体上发表了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学术和调研论文,有的则著书立说,使人们对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渊史有了基本了解。

一、历史来源

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在建国前,属阿拉善和硕特部落,居住在阿拉善草原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蒙古通史》介绍到的蒙古部落中,是唯一信仰伊斯兰教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他们怎样与蒙古族融为一体?这与阿拉善的历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据《阿拉善盟文史》记载: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是清卫拉特四个部落之一。广居于内蒙古西部和新疆、青海、甘肃部分地区,16世纪中后期(清顺治年间),这里民族矛盾尖锐,战乱四起,百姓不得安宁。到康熙年间,少数民族部落间纷争再突,准噶尔部落兼并了卫拉特其中三个部落后,势力强盛。他们勾结沙俄制造分裂,成为康熙大帝的心腹之患,清廷不得不派重兵驻守嘉峪关,已御外侵。时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和罗理帅众1万余人围攻嘉峪关,势均力敌,久攻不下,进退艰难,故派轻信与康熙皇帝谈判和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根据和罗理的要求,同意其居住阿拉善草原,贺兰山西,龙首山以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又赏其“札萨克”印,将其部改编为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阿宝世袭王位,成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二代扎萨克王爷。阿宝年轻力盛,才智过人,“早年就在御前行走”。在康熙、雍正二帝授权平定青海叛乱,抵御新疆入侵的战斗中屡建战功。雍正十年(1733年),清朝政府赏贺兰山西麓的“定远营”城(今巴彦浩特),世袭罔替。阿拉善和硕特旗王府从青海宝尔重克(原阿拉善和硕特旗府暂住地)迁回定远营,历经九代十王,直到全国解放。

在阿拉善和硕特旗建旗前,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区,因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北,古称漠北。历史上地广人稀,没有政权机关统辖,也很少有文字记载。随着阿拉善的这段历史变迁和政权建设,关于蒙古族穆斯林居住于阿拉善的历史渊源,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蒙古族穆斯林学者安孟和先生所著《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一书中,考证蒙古族穆斯林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元治元十七年(1280年)四平王阿南达的15万士兵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2)阿宝王爷从青海带来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赐居克伯尔地区(现敖龙布拉格,罕乌拉、巴音毛道等苏木一带)。(3)第三代王爷平息准噶尔叛乱后,从新疆带回200余信众。(4)由于各种原因,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穆斯林来到阿拉善,入蒙古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教授丁明俊在《中国穆斯林》撰文,进一步考证蒙古族穆斯林历史来源。重点调研探讨了四种观点:(1)阿拉善第三代王爷从新疆带回的200多名哈萨克、维吾尔人。(2)范长江认为的新疆哈密“缠头回回”一支。(3)元明时期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清朝初年迁居这里。(4)和罗理迁徙阿拉善时,由哈尔顾特依玛目和黄扬阿訇率领信徒随迁而来,居于沙金套海(即克伯尔,今敖龙布拉格、罕乌拉、巴音毛道苏木一带)。

在阿拉善和硕特旗建立之前,可供查阅的历史文字资料少之又少。这些史料说明,蒙古族穆斯林的发展是与阿拉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我们所推荐的这些重要观点都有据可查,至少这一族群的发展壮大是在阿拉善建旗之后。

1983年,以陈德淦先生为首的中国伊斯兰协会考察团,专程到克伯尔地区,调查了这些蒙古族穆斯林的情况,并在当年《中国建设》杂志阿拉伯文版第九期上载文:“据依玛目尤奴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新疆哈密来的,也有从青海来的……”笔者有幸参与了考察团的部分活动。时隔20多年,我们在伊协考察团访问过的另一户牧民尤素福家,见到了女主人麦丽扎,遗憾的是尤素福已去世。麦丽扎今年也是八旬老人,但她健康矍铄,耳聪目明,而且很健谈。忆起20多年前的事她记忆犹新,她说:“当年北京来的人住在我家,问我们穆斯林的生活情况,还给我们讲了《古兰经》。邀请我的丈夫去北京参观,在清真寺礼拜。但是他1989年就过世了。”麦丽扎老人很善良,是地道的蒙古族,她也信仰伊斯兰教。丈夫去世后,她遵照遗愿,埋进了集体坟墓,她的子女们每年去上坟,请阿訇念经。我们看到她家的墙上挂着圣地麦加迪德清真寺全图。

这个家庭是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访问过的两代人,他们的家庭生活及变迁情况是蒙古族穆斯林在克伯尔地区繁衍生息的一个缩影。现在麦丽扎老人和她的两个女儿仍生活在敖龙布拉格苏木的查汗德日斯嘎查。现住巴彦浩特的斯琴高娃(经名阿西)是麦丽扎的四女儿,她的爱人布音达来,也是蒙古族。她们1995年结婚,生育一个女儿,回忆起父亲,她们姐妹无不深念。她们一直生活在穆斯林之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宽厚、仁爱和孝道在她们身上充分体现。老父亲去世后按伊斯兰教规和习俗,埋葬在距家40多公里的阿尔苏公墓,她们请来阿訇,在家进行洗礼后送到阿尔苏,斯琴高娃未能参加父亲的葬礼,今天说起来,她仍忍不住流下眼泪。现在她每年都去上坟,时间是农历五月第二个主麻日。

二、服饰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按说这个时间并不是草原上最好的季节,但是欢聚在一起的蒙古族穆斯林一样给查汗德日斯草原带来了欢腾。2006年7月的第二个主麻日,我们来到了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敖龙布拉格苏木的查汗德日斯嘎查(苏木和嘎查是阿左旗牧区乡村政府的蒙语名称),负责举办蒙古族穆斯林生活习俗展示活动的谢巴特尔家。

谢巴特尔先生今年54岁,担任这个嘎查的支部书记10多年,现卸任在家放牧,是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他主动请缨举办这次活动,旨在抢救即将失传的一些蒙古族习俗和技艺,完善和准确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使这一独特群体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承和光扬。在这次民俗展示会上,嘎查牧民组成的民俗服饰模特队十分抢眼。从3岁的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共展示了30多套独具蒙古族穆斯林特色的各式夏装。

蒙古族穆斯林的服饰总体看去是蒙古族袍,似乎和蒙古族相同。但在整个蒙古族服饰中,却有很大差异。我们专门请内行介绍,他们说,阿拉善的蒙古袍和内蒙古东部区相比,有瘦长的特点,不像东部区以宽大为主要款式。阿拉善男式蒙古袍穿起来修长精干,不显臃肿,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轻巧方便,同时又不失蒙古汉子的雄壮和剽悍。蒙古袍的面料一般是带有圆形图案的绸料,高档的有缎面、织锦以及柔似绸面的羊皮料,袍长在1米到1.5米之间,领口、袖口、襟边、下摆都有各种花边。花边以金黄色为主,配什么面料都很和谐,光彩耀眼,十分美观。蒙古族穆斯林的袍子外观特点是,男袍类似旗袍两侧开衩,而女式袍则不开衩,这也许是为乘骑骆驼方便和需要而设计的吧。

男子服饰的搭配物主要是帽子和马靴,与其他蒙古族戴帽子不同的是,在戴蒙古帽的同时,还有一顶同回族一样的白帽子。在过去,他们不戴这种纯白的帽子,而是像蒙古包一样形状的花边花顶圆帽,可是这种帽子现在已买不到了,也没人能做,主麻日只能戴白帽子。配饰主要是腰带、褡裢、蒙古刀和鞭子。腰带大都是黄色或粉色,浅蓝色的单色绸子,一般无花,有花也是本色暗花,长度为4米~6米。系扎时顺长度折叠成一拃宽,然后顺时针缠绕在腰间,把布头塞紧。蒙古男子佩带在腰间的饰品主要有两件,左边是褡裢,右边是蒙古刀。蒙古人的褡裢用途很多,用以装饰时,显示妻子巧妙的手艺,除此外还有衣兜的作用,里面装有精致的鼻烟壶,流通货币等随身贵重物品。蒙古刀更是男子不可缺少的随身物,用途更大,随时都可能用以防身或作为工具、用具等。蒙古刀由刀和鞘组成,刀柄大多用牛角、象牙等制作,柄端包裹铜或银皮,有钱人和上层人士还镶有珠宝。刀鞘基本都用铜或银皮包裹,镶有宝石、珐琅等,这些都象征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显示他们的阔绰和富有。蒙古刀鞘还有专门插筷子的两个孔,筷子一般都是象牙或者纯银制成的。与刀鞘相连接的是取火用的打火镰,火镰由合成铁和火石构成,摩擦时产生火花。这种东西不怕风雨,极易燃火,野外取火十分方便经济。刀和火镰都挂在腰带上,挂扣件用银圆或玉石、翡翠制作,取戴很方便。谢巴特尔告诉我们,如果加上乘骑的大骟驼和骏马,鞍革毡银蹬,一个男子出门的装束大约是100只羊的价值。

蒙古族穆斯林的服装,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阿拉善蒙古族已很接近,主要不同点表现在妇女的头饰方面。她们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蒙古部落,在阿拉善土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几个部落中也很独特。阿拉善的蒙古族妇女一般梳两根辫子,装入发套直接垂吊于胸前,外面有坎肩包裹。穆斯林妇女的发辫戴上发套后,垂在背后。辫子梳好时,先用黑色头纱把头发盘起来,在头发根部也就是头面后面,拴两颗如乒乓球大小的红色珊瑚珠,连接两根已装入辫子的发套,后垂于背。黑纱的两端用银簪和头发别在一起,银簪露出的一头,垂吊着珠宝珐琅等装饰物。前额的饰物是在用铜和银做成菱形底座上,镶嵌各色宝石,底座是镂空的各种图案,边呈花纹状,富贵人家的额饰底座都是镀金的,用黑色纱绸固定在额头上。两鬓各有三串珠子,每串8~10颗,共计48~60颗状若蚕豆的珍珠,每串珠子的中间两颗用翡翠或绿松石制作,红绿相间,垂于两边,配以各式耳环、耳坠,盘好的发型给人以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的美感。

蒙古族穆斯林妇女的发型,除美观外,还有区别婚否的作用。姑娘时只扎一根发辫,不戴发套,到结婚时,才把辫子分成两根,戴上辫套。发套是娘家人用单色黑缎子根据女儿身高做的,大都是女儿自己缝制刺绣。姑娘从小就开始学习刺绣,到出嫁时,女工水平已经很高了,自己的嫁妆一般都不用母亲帮助就能完成,同时向外人和婆家展示她的心灵手巧。在过去,蒙古族穆斯林妇女的头发是不能让婆家人和外人看见的。整个都包裹得严严实实,配饰整齐有序,不得紊乱。媳妇到了婆家后,每天很早就起床梳洗,无论如何不能乱了头发。头蓬则面垢,难于见人。每天打扮整齐,定能体现个人的精神面貌,表现出自己的精干。妇女外出时都用长围巾遮脸包头,只留双眼,防风吹日晒,防抛头露面。在谢巴特尔家,我们拍摄到大量的褡裢和发套刺绣图案的图样,也拍到了过去遗传下来的刺绣原件,图案之美,手工之精,着实令人叹服,细微之处,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

蒙古族穆斯林的服饰,在蒙古民族的服饰文化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也丰富了蒙古族服饰的内涵。尤其是她们把穆斯林妇女的发式习俗融于蒙古族的头饰中,可称为创造性的。有位学者问:为什么她们的头饰与其他蒙古族部落表现不同?我想穆斯林妇女对于头发的梳妆要求,与蒙古族妇女头饰相结合,这就是蒙古族穆斯林妇女的头饰。这是几百年来民族习俗融合的结果,也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因。无论是否来源于此,她们独特的装扮,已成为民族服饰的一支奇葩。

妇女的配饰十分昂贵、讲究。在蒙古袍的襟扣或坎肩扣上,佩带缎绣图案的鼻烟壶套,装精致鼻烟壶。手指饰带金银或宝石钻戒,耳坠大多为金银制作,大耳环则串有珊瑚、翡翠珠。未出嫁的姑娘不戴头饰,但媳妇却必须戴,只有守寡和戴孝期间例外。我们询问穆斯林妇女头饰及饰品价格时,她们说,按现行最低价也在万元以上,好的要几万元。

三、饮食习俗

蒙古族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更是丰富多彩,他们取其他民族的饮食之长,精做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美食。这些食品根本用不着去格外表现,历史上的饮食习惯已使之必然。他们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牛羊肉、奶食品是他们的主流食品,也是他们特别喜食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乌叉”(蒙语全羊席译名)、手扒肉、炒米、奶茶、奶酪以及“古勒岱”等,都是风味食品。客从他乡来,他们定会倾其全部技艺,盛情款待,让您大饱口福,乐不思蜀。

“羊乌叉”是蒙古族宴宾待客的特色大菜,在牧区属最高规格。阿訇完成宰牲仪式后,男女主人便大显身手分解全羊。观看蒙古人分解羊体时的用刀准确和敏捷,无异于观看一场才艺表演,蒙古刀在他们手中简直能玩出各种花样。锋利的刀刃能直接插入羊体的各个关节。在我们看来羊关节到他们手中,缝隙似乎宽了许多,刀尖在肥厚的羊肉中翻转几下,一侧肋条就齐刷刷的被切割下来。主人告诉我们,最难卸块的是羊脖子,原因是骨骼结构复杂。尽管这样,您大可不必担心羊肉中出现碎骨头,哪怕是豆粒大的碎骨也不会有。分解能手可以做到关节上不留刀痕,我们着实为此惊叹了许久。煮“羊乌叉”时掌握火候十分重要,否则羊肉将会不合口,出现咬不动或太黏糊的现象。标准是要脆而不硬,软而不烂。煮羊肉很少添加其他的调料,只是在肉色变白后加适量盐就可以,能充分体现出原汁原味。“羊乌叉”既是最高待客规格,因此在食用时也就有了很多讲究,当然这些讲究主要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崇敬之意,烘托气氛,把客人的地位推向更高,把胃口调至更好。“羊乌叉”上桌后,主人要在肥大的羊尾上划出刀痕,以示客人可开刀品尝了。由于“羊乌叉”是把全羊都献给客人食用的,主人一块也不留,因此客人在食用之前,要由长者代表客人取出颈椎和软肋部分,回赠主人食用。客人食用时,主人不在现场,以示让客人不必客气,不受拘束,尽情吃喝。盘中的全羊肉由主要贵客和德高望重者逐人分赐,拿到客人手中的肉块大小,已经可以直接入口了。在吃羊肉时,忌讳双手抱着骨头,用牙齿撕咬。除赐肉者手中执刀外,餐桌上还分摆着很多利刀,自己切割羊肉也很轻松。吃“羊乌叉”时,有两样肉必须要吃,即先板肉(肩胛骨,蒙语叫“达楞亚苏”),有不可独食的意思。因此必须(大亚勒)分而食之,不分老幼每人一块,不得有漏。另一样叫“色勒亚苏”,蒙古语称为“色目勒吉伊德”必须由长者用手撕开分给大家吃;吸羊尾最有讲究,吸食者不可咀嚼,要把切成一指宽的羊尾条,长短不限,吸入咽喉,囫囵吞咽下去,吸食成功者可得赏酒。在宴席上,唱歌祝酒是十分热烈而欢快的场面。据阿拉善民歌协会普查,蒙古族穆斯林自己的祝酒歌就有100多首,而且还在继续搜集整理中,他们男女老幼几乎都是民歌手,人人都能唱,而且不重复。唱歌敬酒一般都用银碗,敬酒者手捧哈达,斟满银碗,高唱着充满友好和祝赞内容的劝酒歌,定让您仰颈痛饮后才认为您豪爽真诚,否则他们的歌声是不会停下来的。即使您平时很少饮酒,此时您喝下去,醉意也会姗姗迟来或不来,甚至连您自己也会怀疑,为什么自己的酒量会陡然猛增?其实,欢快轻松的场面和兴奋激昂的情绪,早已把美酒绑在歌声中,飞出了身体外,撒向空中。有时的酒宴上,还喝自己酿制的奶酒,这种酒是用鲜酸奶酿制的,酒精度较低,口感醇绵,酸甜中略带酒香,您可以视作饮料,尽情畅饮。

除传统饮食外,生活在蒙古族地区的穆斯林还结合当地食物原料,制出许多独特风味食品。

“古勒岱”既是羊杂的新鲜吃法,又是储存吃法。它很像广东、四川的腊肉肠,味道鲜美,口感劲道。古勒岱的制作采用刚宰杀的羊内脏,用洗净的油肠做包装,将胸膈肌肉,羊肺先切割成长条,同小肠一起装入油肠内,装至一半时顺势将油肠翻套过来,整个填充物就包裹在油肠之中,最长的可达2米以上。新鲜古勒岱,现做现煮,味道十分鲜美,油而不腻,绵软适口,余香持久。古勒岱还可以风干,熏干,储存食用,也别具风味。

奶食品是草原牧民的饮食特点,在奶上也吃出了许多花样,以羊奶为原料做成的民族特色食品非常多。最简单的是煮奶茶,加工而成的有酥油,奶皮,奶酪,奶饼以及奶酒、酸奶,“毫里麻格”(蒙语译)等,食用方便,充饥解渴。仅奶酪就有几十种形状和口味。方便食品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种面食叫“棋旦子”,蒙语叫“豪日海包布”,它是用羊油、羊奶和成的面团,切成手指头大小的颗粒或条状,放进油锅炸成。吃起来干脆酥香。久放不变味,加上炒米、奶酪,切一些煮熟的羊肉,用奶茶冲泡,是牧民日常必备食品。

四、人生礼俗

蒙古族穆斯林的人生礼俗基本同于回族,主要的“人生之节”如诞生、满月、生日、结婚、寿礼等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宗教色彩。尤其是他们的婚礼,在大量融合了蒙古民族的习俗后,更显得异彩纷呈,热闹而庄重神圣。

蒙古族穆斯林基本不与其他民族通婚,娶嫁的对方必须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很少把女儿嫁于其他民族,娶进的媳妇和招赘的女婿都要举行入教仪式。在历史上阿拉善克伯尔地区人烟稀少,婚嫁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在穆斯林群体中也有部分其他民族进入。他们入乡随俗,入教承宗,不但壮大了族群,也继承和丰富了蒙古族穆斯林的文化,促进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蒙古族穆斯林的婚礼和当地蒙古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在婚礼中增加了“尼卡”,与回族婚礼也不尽相同,称其为“蒙回结合,礼仪参差”,较为恰当。婚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求婚、订婚、结婚,也有叫“会晤酒”、“订婚酒”、“喜酒”。

“五根阿日克”是蒙古语见面、商谈、求婚的意思,一般是男方主动在先,看准谁家的姑娘后,由男方家请一名能言善辩的外人(充当中间人或媒人的角色)带着礼物到女方家,用巧妙委婉的语言表达求婚意图后,便开始给姑娘的父母敬酒。如果女方父母接过酒,证明并不反对,如果不接酒则说明不同意。这一切虽在不言之中,却不会造成对方尴尬。无论接酒与否,做媒之人都须极力撮合,尽最大努力促成,也有无论如何都说不通的,男方只能作罢。女方父母答应此事后,要征求姑娘的意见,如姑娘基本同意,再看双方孩子的属相八字是否相克,最后商议什么时候喝订婚酒。如果是“娃娃亲”,则订婚和结婚的日子无法确定,须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商定。实际上,订婚是在女方家亲戚中开展的一系列礼仪形式,也是男方家认亲识属的过程。还有敬红纸、献哈达、唱祝酒歌敬酒等内容,最后讨论结婚日期,商定结婚所用的礼品、服装等事宜。

结婚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也是婚姻全程中最隆重、最神圣的表现形式,礼仪习俗繁多。男方举行婚礼的当天很早开始,被邀的客人便陆续赶来,他们有的骑马、骑骆驼,现在有的骑摩托,有的开车,距离最近的也有十几公里。一路风尘前来的客人到家,进入蒙古包前先说“色俩目”问候语,再交换鼻烟壶敬酒,待客人进家入座后再一次敬茶敬酒,唱敬酒歌。客人为示祝贺,也要回敬茶酒,唱敬酒歌。敬酒歌必须是三首,回敬时也唱三首。如果来的客人多,这歌声便全天不断,即使是开饭正点,也互不影响,吃饭和敬酒都在同时进行。快到傍晚时,男方父母便向“阿哈拉奇”(首领)和“勃勒根”(娶亲陪新娘的嫂子)敬酒,互换鼻烟壶,表示把娶媳妇主持婚礼的重任全部交给他们。当夜幕降临时,娶亲队伍一路唱歌,赛马赛驼向女方家出发。蒙古族也有“挡门”的习俗,女方家的亲友会明知故问:“你们是哪儿来的?”“你们有什么事?”有时也即席用改编的歌词唱歌发问,形成“对歌”。之后,双方互致色俩目问候,才可进入蒙古包。此时蒙古包里正煮好热腾腾的奶茶,摆放着各种面食和奶食品,分宾主长幼而坐。男方阿哈拉齐和勃勒根按年龄辈分逐个互换鼻烟壶,互致问候,并把带来的礼品呈送给主人。

在蒙古族穆斯林的婚礼中,请伊玛目或阿訇为新人念“尼卡”,在当地是一种独特现象。据老人讲“尼卡”是念给安拉的,如果在结婚时没有念“尼卡”,两个人的灵魂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蒙古族穆斯林学者安孟和先生著书说:念尼卡前,男方勃勒根要把女方父母和全体亲戚请来庄重入座,阿訇问清新人的经名,给他们念尼卡和祝福。伊玛目以及女方的父母要用十分严肃的宗教仪式,吟诵祝辞。尼卡结束后,女婿再向客人逐个敬鼻烟壶,有的亲友在交换鼻烟壶时就把贺礼送给女婿。与其他民族相比,尼卡把一对新人的境界一下推向神圣的顶峰,成人和婚姻的庄严,让他们从此挑起必须给对方带来幸福的重任。尼卡结束后,姑娘的发辫便梳成两根,盘起美丽漂亮的头饰。女方家的“羊乌叉”摆上饭桌,歌声再起,敬酒祝颂,直至凌晨。送亲队伍同娶亲队伍合为一体,组成或几十人或上百人的驼马大队,一路欢歌来到男方家。在男方家待客的过程基本相同,也需五道茶三道饭,再吃“羊乌叉”,全天饮酒唱歌。深夜交更前,新人入洞房后,有些来客还要继续欢宴到第二天黎明才结束。

婚姻是青年人的幸福,婚宴则是亲朋好友的欢聚。娶媳妇的一家待客时间长达两天一夜,甚至两夜,完全实现了酒足饭饱,也绝对体现了隆重热烈。

在人生礼俗中,葬礼是一生中最后一次礼仪。当地蒙古民族一律实行火葬。但生活在阿拉善的蒙古族穆斯林却严格遵循着穆斯林的习俗,实行土葬。在以敖龙布拉格苏木为核心的聚居区,辐射了罕乌拉、巴音木仁、巴音毛道等苏木镇,共同建起了公墓。葬礼仪式完全同于回族,请阿訇为亡者念经净身后,葬入公墓。由于阿拉善地广人稀,他们居住的地区一般户间距离在10公里以上,因此他们自行商定了一个公祭日,共同请来阿訇集体上坟,分户念经。公墓建立在克伯尔地区的阿尔苏(蒙语地名),距敖龙布拉格、巴音毛道等苏木都在50公里以上。据传说早年的一个夏天,有个人用骆驼驮着亡人去清真寺,走到阿尔苏以后,亡者尸体突然掉在地上,无法再走了,此时来了一队人马,其中有一个阿訇,得知亡者是穆斯林后,便开始诵经,并令所有人为他下扎那子(扎那子,阿拉伯语,意为挖坑埋葬)。后世人逐渐开始在此安葬亡者,形成了公墓。现在看来这个选址也很科学,它充分照顾到东西南北分散居住的各家牧户。尽管如此,由于路途遥远,各户举行祭奠活动仍十分困难。除为亡者举行安葬礼仪时,大家集中以外,各家的祭奠都分散举行。蒙古族穆斯林对亡者遗体的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也不守灵。洗礼后开帆裹身,开帆内还写有经文。安葬前,由阿訇边洗边念《托哈》至洗完为止,入葬后由阿訇念《古兰经》。亡者的祭日分第三天、三七、七七,要请阿訇在家念经祈祷。生活在牧区的蒙古族穆斯林,逐渐迁居巴彦浩特地区(阿拉善左旗首府所在地)。在巴彦浩特有占地100亩的回民公墓,极大地方便蒙古族穆斯林亡者的安葬问题。据巴音清真大寺的阿訇马建军介绍,目前回民公墓共安葬蒙古族穆斯林60多人,仪式和习俗全部与回族相同。只是他们的墓碑上增加了用蒙古文雕刻的碑文。每逢礼拜日,蒙古族穆斯林便来到巴音清真大寺做礼拜。

在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和当地蒙古族因通用蒙古语言文字,长期共同生活,在迎宾待客相互往来等方面的习惯,已基本相同。蒙古族素以淳朴、直爽、好客而闻名,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有客人来家,主人都要亲自出外迎接,口称“阿木勒呼”(蒙语问好的意思)。在过去一般都要接过客人骑乘的驼或马,帮助拴好,恭迎进蒙古包,以示热情和欢迎。穆斯林相互见面时双手掌心向上,问候“安色拉玛来混”,“尔来鸿色兰目”。

在蒙古包里座位有宾主之分,一般主人在右侧,宾客在左侧。现在大部分人家盖起永久性砖木房,又有客厅,宾主座位已不似过去讲究。宾客入座后,才开始正式问候,代表形式是交换鼻烟壶,互致祝颂辞,互祝牲畜兴旺,牛羊膘肥,水草丰茂。接下来才开始自由漫谈。我们访问的牧民家几乎都有沙发、茶几、方桌等家具,也有住蒙古包的。牧民敬茶忌讳空茶和白水,必须在客人前摆放一些食品,如炒米、奶皮、奶酪、“棋子”等可食之物,供客人长途奔波后缓解饥饿,体现他们对客人关心入微,让客人感到朋友的真诚,家的温暖。

蒙古族穆斯林几百年来,过着游牧生活,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丰富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一些习俗。上述的主要大型活动中的传统风俗,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还未涉及。但不论从丰富或改变的角度讲,都始终没有改变的则是他们对伊斯兰教的忠贞和信仰。

五、宗教习俗

伊斯兰教是从新疆、青海传入到阿拉善的。现在的阿拉善蒙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可查文字史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他们严守教规,信仰穆罕默德胡达,前往圣地麦加(蒙语“海吉”)是终生的夙愿。日常做拉玛子和礼拜,都朝海吉方向磕头,就连埋葬亡人时也把脸朝向海吉方向。

据阿拉善左旗民族事务局统计,目前阿拉善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口已达3000多人。文史记载:大约咸丰二年(1852年),在克伯尔巴格的沙巴格图地方,穆斯林建了一座简易沐浴室,成为后来“莫其德”(清真寺的蒙古名称)的原型。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克伯尔的伊玛目主管为了弘扬教法,建了一座清真寺,当地称南清真寺,也就是现在的“豪勒宝清真寺”。1920年,经阿拉善王府同意,又在克伯尔巴格的伯格特建了一座清真寺,称为“伯格特清真寺”,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被毁。1986年,虽然国家援助重建,但其工艺、规模及外观已大不如前。现在穆斯林聚居区的敖龙布拉格的这两座“莫其德”,已成为穆斯林群众过节、主麻、做拉玛子和礼拜的场所。

据马布音吉日格勒讲,他今年70岁,到阿拉善已经六代,他的父亲马图门乌力吉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克服重重困难,自费到沙特阿拉伯学习阿文和《古兰经》1年多时间,是蒙古族穆斯林中唯一到圣地朝觐回来的“哈吉”大伊玛目。他回来后培养了许多学生,把他的4个儿子也都培养成了阿訇。因此,他们一家深受当地穆斯林的拥戴。

敖龙布拉格地区总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宁夏自治区的面积,人口居住非常分散,除“古尔邦节”、“开斋节”等大型节日外,这里的穆斯林集体主麻、礼拜是很困难的,他们因地制宜创办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清真寺”,与“马背学校”、“驼背电影院”十分相似。有4人组成,就可以在家过主麻、做礼拜。每逢祖辈逝世的纪念日,虽然上不了坟,但是都要请阿訇在家念《海达》和《托哈》。

在谢巴特尔家,我们还看到一种习俗,请阿訇念《巴格塔目》(求福经)。念经时,主人拿出一个用哈达包裹着的大木盘子放在阿訇前的桌子上,里面装满五谷杂粮和过去的铜钱银币,还有新中国建立后发行的各套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点燃香烛后开始念《巴格塔目》。这个木盘已经传了好几代,每次诵经都要往进投放一些钱币和粮食种子。其意思是为祝福全家平安,祈求真主恩赐。我们问他:“这样长久下去,包和盘子需要多大?”他回答说:“每次投放种子和钱币只是象征,数量很少,也不能多投。当然传世越多,包裹越大,福气也就越大。”念这道经文时,全家不分男女老幼,均要参加,同时还要在室内供放全羊,并要求我们不得拍照。念完经要给阿訇放“哈迪亚”。

蒙古族穆斯林的另一个集会日,是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二个主麻日,大家集体到阿尔苏过“都巴”(集体上坟,与汉族的清明节相似),这也许是他们当地人自己创造的节日。阿尔苏这个地方没有清真寺,只有在空旷的沙地草原上堆起的一个个坟堆。这可能是每家请阿訇上坟念经太分散,存在阿訇忙不过来的问题,于是大家协商共定一个日子集体上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节日。每逢这一天,各家不用通知,都自动前往。他们来时几乎每家都带有蒙古包和帐篷,以便吃住之用。我们此次并未能赶上这个节日,根据他们介绍,在阿尔苏过都巴,也十分隆重而热闹。集体做主麻,诵经祈祷过后,便拿出各家带来的羊肉、白面等食物交给主管人统一炖肉、炸油香、做“哈里巴”,然后每人一份,分装共餐。久别重逢的人们,茶足饭饱后开始亲切交谈。如果年景好,牛羊肥壮,自然还要开展一些那达慕活动,举行摔跤、赛马、赛骆驼等娱乐比赛。

蒙古族穆斯林的信仰是坚定的,整个蒙古族对喇嘛教的信仰,并没有影响他们对真主的虔诚。阿拉善史志资料统计,阿拉善左旗境内共有24座寺庙,知名的就有八大寺庙。解放初期共有3000多喇嘛,在蒙古族中影响广泛而巨大。以贺兰山广宗寺、福因寺和延福寺为代表的喇嘛庙,香火旺盛,活动频繁,几乎覆盖了境内全部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但是蒙古族穆斯林却从不参加庙会,即便偶尔伙同朋友邻居前往,也仅以旅游者的身份,不烧香,更不磕头,足见他们对于真主的信奉之心。现在有学者撰文说,蒙古族穆斯林也祭敖包,应该是佛教文化的遗存,但他并未肯定祭敖包就是同时又信仰了佛教。我们认为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慎重。当我们问及穆斯林老人时,他们说:祭敖包是祖先传下来的,主要是祈求雨水,水草丰美,人畜兴旺,与信仰伊斯兰教无关。

蒙古族穆斯林群体在阿拉善形成之初,是由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人、东乡人和汉人,他们带着祖先的信仰,来到阿拉善地区,开始定居生活。然而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极大不同,令他们在饮食、婚丧等习俗上常常显得格格不入。有的人家身为牧民却很难吃到羊肉,其原因就是没有阿訇宰牲。近几十年来,当地通过各种渠道邀请或培养阿訇,这种状况才逐步得到改变。我们提到的马布音吉日格勒,便是100多年前,祖上从宁夏平罗来到阿拉善的,至今已是第六代传人,族别在早年就成为蒙古族。现在敖龙布拉格地区,除马布音吉日格勒外,较为知名的本民族阿訇还有策仁道尔吉、布白等,都是蒙古族穆斯林中土生土长的阿訇。伊玛目、阿訇、满拉的人数之多与过去已无法相比,尤其是曼拉,每户都有。他们自己有祖传家规,只要是生下男孩都送清真寺学习,或请阿訇教学阿拉伯文、念古兰经。这个规矩啥时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年龄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奉若祖训一直延续至今。他们一般不允许家中出现“俗人”(蒙语叫哈日空),成年男子中抽烟喝酒者很少见,而作为曼拉轮流住清真寺的在册人员就有30多人。这些宗教人士在方便牧区经济生活、尊重穆斯林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宗教人士也深受尊重和爱戴。

六、保留至今的传统生活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先进技术、产品不断进入牧区,但蒙古族穆斯林依然保留着许多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手工技艺。传统生活方式集中体现了他们民族习俗的独特性。它主要反映在传统生产技艺、传统仪器技艺、传统娱乐竞技三个方面。

历史上的游牧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皮毛加工技艺,也造就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骆驼毛和羊毛是牧区每年大量收获的主要畜产品,纤维长、韧性好,是制作各类绳索和毛口袋(盛装物品的包装袋)的上等原料。在牧业生产中,这两样东西的用量十分巨大,无论是骑乘和役用的牲畜,缰绳和驮具都不能缺少。毛绳柔软结实,特别耐用,而且对人畜都无损伤,最广泛用于骆驼缰绳和捆绑驮物的绳索。在过去,每户牧民都有10峰左右的役用骆驼,专门驮运生产生活用品,每峰骆驼的鞍具要用8平方米口袋片,50米毛绳,共计用原料毛几百公斤。牧民布和介绍说,他捻毛线织口袋的技艺是父辈传下来的,父亲就是这一带的能手。这种产品过去和现在都买不到,只能自己做。尽管现在科学发展快,但是能代替这种毛织品的驮具原材料还没有。虽然毛口袋外观粗糙,却非常适合骆驼身体,具有很好的通风透气功能,便于长途负重的骆驼排泄汗液和热量,其他材料都不好用。他还为我们演示了捻毛线、织口袋、拧毛绳的手艺。

毛的用途广,皮也不例外。经过熟制的皮张,在各种用具中的用途同样广泛,凡是用以连接、需要结实的都用皮子,就连蒙古包的“哈那”(蒙古包四周竖立的围墙),都是用皮条连接固定的。别看这种原始落后的材料和手艺,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使用起来既坚又韧,完全克服了脆、硬、锈、蚀等弊端,有些用品甚至可以祖辈传用。有一牧民家的祖传马鞍,使我们大开眼界。前后捎绳、肚带、鞍带、夹垫、马革酋、马绊、吊蹬带等,全都是用熟制的上等牛皮做的。马革酋上有印压的花纹图案,画笔细如发丝,十分精致。吊拴马蹬的是两只百岁黄羊角,外前棱呈白色,十分罕见。鞍轿用银和铜制成的泡钉装饰,铜条镶边。加上马脖子上套挂的几十个铜铃,奔跑起来马蹄嗒嗒、苍朗有声,尽显威风。马主人打扮心爱的乘骑,不亚于现今爱车族的投入。一匹良驹仅鞍具的费用,现行价也在万元以上,何况在远古。对此鞍具,他视若至宝,他说这是百年传物,给多少钱也不能卖。

蒙古人对皮毛等畜产品有独特的加工技巧,是为了生产之需,他们对于食品的加工和储存技艺更令人叫绝。蒙古族穆斯林居住在草原上受宰牲限制,对肉、奶等食品的储存尤为重要,否则他们经常会因为不能及时请到阿訇而断了羊肉。

如果您到草原,总会被一种称作风干羊肉的食品所吸引。如果您亲口品尝过的话,相信您一定还会回味它的余香。这便是蒙古族穆斯林传统中对羊肉储存、加工的一种技艺。羊肉的保鲜期很短,如果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中新鲜羊肉甚至过不了一天就会变味。长期的游牧生活使他们总结出了风干的经验。晾制风干羊肉看似简单,其实道理很深奥科学。取新鲜羊肉透凉后用刀切成一寸粗细的长条,撒盐搓揉均匀,挂在通风阴凉处,自然干燥。待肉条能敲出声音时,装入布袋,悬挂在蒙古包的天窗上。此处柴烟外出,自然驱赶蚊蝇,又会产生烟熏的腊味,产生独特香味,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日常食用,存取自如。蒙古族的风干羊肉特色浓郁,这几年也从牧区发展到了城市,在巴彦浩特的街头,已有几十家以经营干羊肉为主的餐馆,蒸、炒、涮、煮、撕样样都有,如果您有机会一定要去品尝。

除对羊肉有储存诀窍外,奶食品也是牧区的特色食品。牛、羊奶液的储存食品有酸奶、酥油、奶酪、奶皮、奶酒等等,用炒米、奶茶冲泡,醇香四溢、回味无穷。

在当地蒙古族牧民中,穆斯林还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叫“哈拉巴”(蒙语译名),制作时在香油中加入白面翻炒,面炒出香味时再加白糖和其他配料。此时锅内面成软团,“哈拉巴”就告做成,食用时圈夹在油香中,“哈拉巴”类似饴糖,滑润柔韧,又不粘手粘牙,配以油香十分好吃,也是蒙古族穆斯林待客的首选食品。

因为居住分散,生活也许是枯燥单调的,在久远的游牧历史中,他们祖祖辈辈也习惯了这种独处的宁静生活。偶尔向天高喊一声,那声音便会毫无遮拦地响彻青天大地。同时也意外练就了他们的高亢歌喉。内蒙古的长调民歌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草原深处,悠扬的歌声到处都能听到,阿拉善不例外,蒙古族穆斯林居住的克伯尔地区也不例外。在谢巴特家举办的民俗展示会上,主人摆起了四个“羊乌叉”的大宴,可供100多人同时就餐,让我们切实感受了一次歌声不断的现场。这一带素有民歌故乡的称号,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克伯尔民歌》,共收录该地区民歌500多首,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唱,而且曲目也很多,是蒙古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宴席中,他们不但歌声不断,歌曲也不重复,否则将会被罚酒。在几个小时的宴席中,几乎每局都旗鼓相当,不分上下,只得共饮。因此,酒宴也始终在欢乐中进行。

和他们交往,友善、顽强、豪放的个性给我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创造了过去的灿烂,也收获了今天的文明,使这里的人文沉淀更为厚重。在他们的体内涌动着蒙古族的粗犷彪悍和热情,体现着回族人的勤劳、善良和坚韧,这就是蒙古族穆斯林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们是蒙古人吗?他们是回族人吗?他们到底是谁?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他们将和各民族兄弟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