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牛根生教你创业
6637300000014

第14章 第十四课 不要低估专注和聚焦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专注和聚焦的力量。

——牛根生

无数人都说创业要专注,那些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更是把专注当做至理名言,因此,不论你是在哪个行业创业,记住一点,专注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如果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东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专一、专注、专心、专业,那么,到头来,在每个领域都只是个二流角色,弄不好还会沦入三流、末流。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牛根生对此非常认同。以下是牛根生自己对于聚焦的叙述。

工作29年来,我只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自己创业后做的还是这件事。

在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

这8年来,无数的人向我“劝进”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好,一会儿又有人说那个产业好……面对一切诱惑,这一阶段我们坚守乳业,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就是在乳业里,我们也尽可能采取聚焦策略。刚开始那几年,我们只做六七种产品。2000年的时候,有一次去酒泉参观一家乳制品企业,在展览室里,陈列着40多种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于是,随行的领导很不高兴地责怪我:“你们才做六七种。”我没说什么。等宾主双方在会议室里座谈的时候,酒泉的那位厂长喜滋滋地说:“1999年我们销了5万多元,发展态势非常好,计划做到48万元的销售额!”阿弥陀佛,他40多种产品全年才销48万元,我的六七种产品那时已经销到2个多亿了。

所以,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羊,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遍览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一业为主。在我们乳制品这个行当里,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世界500强的巨匠在做,例如,牛奶有帕玛拉特,奶粉有阿拉·福兹,冰淇淋有和路雪……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很多个世界冠军在对打;对抗一个犹恐不胜,何况是对抗许多个专业化队友呢?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体育行业。试问在体育比赛上,射击、游泳、举重、滑冰、自由体操、篮球、足球、乒乓球,哪个世界冠军不是只做一个领域的项目?至今我还没听说过乒乓球冠军同时夺得举重第一,或者射击冠军同时拔得游泳头筹的案例。

所以,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如果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东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专一、专注、专心、专业,那么,到头来,每个领域都可能只是个二流角色,弄不好还会沦入三流、末流。

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更专注将获得成功,创业公司一定不要做平台,一定要做一个点,如果能把这个点做得很好的话,就能够活下来。专注于一点或是深耕于一个领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对此,网易首席运营官董瑞豹解释说,“其实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很好的例子了,包括黑莓。它只做一个事情,你可以用手机看邮件。没有这个之前,我们可能认为手机看邮件有什么特别的,跟摩托罗拉,有什么区别,可是他们只做一件事情,做得非常好。”

分析师称百度股价如此之高的原因是其抛出了一个“中国的Google”概念,搭了Google的顺风车。而李彦宏则坚持认为是百度恰好占了两个成长的因素: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搜索。它们的结合正好被百度明显体现出来,所以投资者才会追逐百度。

同时李彦宏也坚决不认同百度是对Google的简单复制,“我们只专注于做中文搜索。”而这正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李彦宏说,其实百度更了解中国文字和文化。“事实上,前两年Google的中文服务一直在模仿百度,我们推出一个模式,它就跟风。”

在2003年之前,Google一直遥遥领先,但随后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Google的CEO施密特开始与百度接触并想控制百度,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

2008年6月底,施密特秘密赴京,直奔百度总部。至今李彦宏都不愿透露他们当场谈了哪些内容,但可以确认的是,他没有让施密特控制百度的想法得逞。

1999年底,几乎是在互联网最后的热浪时期,李彦宏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他没有做门户网站,而是矢志不移地做起不被市场看好的搜索引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热爱中国文学的李彦宏从辛弃疾的这首著名宋词(《青玉案》)中获取灵感,并挑取“百度”来作为自己公司的名字。但这一次创业,赶上了互联网的泡沫破灭,很多人都对他摇头,包括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驱和领导者张树新。“你怎么这么过时,现在还搞搜索引擎,搜索都诞生好几年了。”

李彦宏有些难过,但还是试着去和风险投资商谈判。两位风险投资商在旁敲侧击问了很多诸如女朋友是怎么认识的、和谁有过合作等与商业计划无关的问题以后,其中一位离开了谈判间。而当他再次回到谈判间,便宣布了两个消息:第一,他刚才出去打了个电话,确认了李彦宏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地位排在前三名,比李彦宏的自我评价要高得多;第二,他决定支持李彦宏的商业计划,投资120万美元,而不是李彦宏所要求的100万美元。到了2000年6月,李彦宏又融资了1000万美元,但他很快意识到市场并没有完全启动,赢利有些困难。

光阴荏苒,当被短信救活的中国互联网摆脱了美国依赖寻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后,再次制造了太多的“不可思议”,几乎每一个新的模式出台,都会造就一个新的富翁,甚至违反了传统企业公认的“金科玉律”。面对短信、网络游戏、即时通信甚至电子邮件等诸多新的诱惑,李彦宏依然不为之所动。

直到今天回忆当初的决定时,李彦宏仍用“专注”一词来解释为何没有放弃中文搜索。“诱惑太多,转型做短信、网络游戏、广告的,都马上赢利了,我们选择了一条长征的路线,而且5年来一直没有变。”

因此,专注与集中是创业成功的法宝。业内专家指出了专注和集中的优势:

(1)因为你是专注的,就选择一种独特的产品,所以你就少了竞争者。

(2)因为你是专注的,专攻一个目标市场,销售量大了,那么去厂家拿货的时候,你就很自然地获得更多的价格优惠,所以在价格上你又少了许多竞争者。

(3)因为你是专注的,你的客户群将越来越多,因而你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

(4)因为你是专注的,所以你的身心能够全部地投入进来,可以专业地去研究这一细分的市场,能够把握这一市场的需求和动态,时间长了,你自己一定是这个领域市场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