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6637100000002

第2章  职场人际关系规则

任何时候都需要合作

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在一个分工精细化的社会里,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整个部门的工作。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佳绩。现在的部门越来越类似团队化,各自负责其中一个模块。如果互相内斗,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展。个人与公司在同一条船上,公司发展受阻时,个人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狼和狈是动物中最佳合作的典型代表,这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动物,都是喜欢偷吃猪、羊的野兽。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比如,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里面有许多只羊,但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职场中,各人的学历、专业、能力以及工作分工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这就如同一台机器,大家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没有哪个零件在离开别的零件时还能发挥固有的作用。只有同心协力,机器才能运转起来。现在的职场已不适合个人英雄主义。不要轻视同事,如果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就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困扰。

人们常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所以,大家往往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职场中,一个部门里可以看到许多现象:同事之间关系很淡,在一种虚假应付中维着持彼此间的关系;见别人加薪或者薪水比自己高,内心就非常不舒服,工作中便开始排挤和抵制对方;为了争一个职位,大家会斗得头破血流,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如果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或者犯了大错,不但不出手相助,还会落井下石。这种没有合作的紧张的工作关系,到最后伤害的是每一个人。

有两个人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同在品质部工作,一个负责公司的ISO体系,一个负责公司的COC体系。原本两个人相处得很融洽,后来为了争夺经理职位,开始明争暗斗。结果,负责COC工作的员工赢了,当上了经理,另一位依然是主管。落选的那位主管心里非常不满,开始在工作中有意为难当选的经理。客户来评审的时候,ISO体系和COC体系常常是放在一起评审的。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每当客户查到公司COC体系存在问题时,那位主管不但不帮忙,反而还要落井下石。而那位经理为了除掉该主管,也是故意向客户泄漏公司ISO体系的漏洞,结果导致客户评审好几次通不过,流失了不少订单。最后,老板知道了实情,便把他们双双炒了鱿鱼。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职场中人,一定要学会合作,培养自己的双赢意识。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职场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主动积极地帮助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常说职场如战场,但它毕竟不是真正的战场。战场上,如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现实的职场却不一定要这样做,人与人之间何必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只要拥有宽阔的心胸,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成就了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的同事请你帮忙,你会不会接受呢?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同事之间固然存在着某种竞争,但同事遇到困难也应积极帮忙。能够帮助别人是最起码的做人原则。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成就自己。一个待人缺乏热心,不善合作的人,事业上是很难有所建树的,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帮助同事,有时只是一些小事。比如,同事不在时,帮忙接一下电话;同事工作比较繁重时,尤其是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时,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同事升职加薪时,要给予祝贺,而不要心生妒忌之情。乐于助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同事有事时,你一副自扫门前雪的样子,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有两个年轻人甲和乙应聘到某公司同一个部门,负责维护公司的管理体系。其中,甲比较有经验,而乙却是个生手。所以,甲做事非常顺手,深得上司的器重和欢心。而乙主要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上司又没时间教他,甲更是在旁边看他的笑话,不愿教他分毫。有一次,公司派他们一起去做管理评审。甲早早就把工作做完了,而乙忙到下班都还没做完,拿出的报告也不完善,被上司叫到办公室责骂。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觉得对方没有一点竞争力,以后自己升职就不会有任何阻力了。就这样,几个月过后,上司把没经验的那位炒掉了,只留下甲一个人。由于公司不想再招聘人,甲一个人不得不干两个人的活,结果累得苦不堪言。

其实,职场中需要的是互相帮忙、互相照顾,这样的工作环境才会很愉快。你在帮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好人缘,为自己多铺了条路。

有了人脉便如鱼得水

斯坦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的成功,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资源。许多成功人士都信奉一个哲学:“20岁到30岁时,一个人靠专业、体力赚钱;30岁到40岁时,则靠朋友、关系赚钱;40岁到50岁时,靠钱赚钱。”所以,一个人要成功,就要善于不断地开拓和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

飞黄腾达是很多人的梦想。对于没有特别背景和雄厚资金的我们而言,这个梦想的实现需要贵人的提携。我们总以为贵人遥不可及,其实只要你留意人脉关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从来不缺贵人。他们可能就是你的同学、朋友、同事,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事实上,你可以通过人脉网络找到你的贵人。研究表明:不管你和对方身处何处,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4个人。不用惊奇,你和奥巴马或比尔·盖茨之间也只有4个人,而且构成这个奇妙6人链中的第二个人,竟是你认识的人,他也许是你的同事,也许是你大学同学,更可能是办公室里每天帮你擦桌子做清洁的阿姨……仔细想想,通过做清洁的阿姨的人际网竟可以让你联系到奥巴马,这是不是很奇妙?

在当今社会,谁都希望能走上成功的大道。但现实中,绝大多数职场人士却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如果你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很注重发展自己的人脉关系,结果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宽、越做越大。而忽视人脉积累的人士却只能单打独斗,靠自己的双手勉强应付自己的生活。所以说,人脉才是成功的关键,它是一本无形的存折。

台湾凌航科技董事长许仁旭,就是一个靠人脉竞争力打天下的典型。当年从彰化县鹿港小镇只身到竹科闯荡,许仁旭并没有显赫的学历与家世背景。但是,如今外界估计他目前的身价高达数十亿元,并身兼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有人问他成功在哪里?他说:“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的机会当初自己没想过,也没看到。这些,都是机缘。”许仁旭口中的“机缘”,在朋友眼中,其实是由重义气累积而来的。

曾经有位培训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有幸参加乔·吉拉德关于人脉的演讲。演讲前,他不断地收到乔·吉拉德助理发过来的名片,在场的两三千人几乎都发到了。没想到,等演讲开始后,乔·吉拉德又把他的西装打开来,在现场至少撒出了3000张名片,全场更是疯狂。他说:“各位,这就是我成为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的秘诀,演讲结束!”

许多人以为,只有保险、业务员、记者等行业才需要重视人脉,因为人脉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也是最大的资产。但事实上,无论处于哪个行业,人脉都是成功的关键。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现实中,许多自认为能力出色的人,却一直难以取得成功,其问题就主要出在这里——忽视了拓展和积累自己的人脉。有些人在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时,总是以利益为导向。如果有求于对方,便拼命讨好别人,而对一时似乎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就不把他们放在心上。其实,很多人脉是在一种偶然条件下起作用的,因为未来不可预期。在不确定的某个时间里,你就可能会用得上他,或者他会给你带来一个成功的机会。

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

不少人都有一种苦恼:与同事、下属的关系很僵。与同事见面,大家都对你冷冰冰的,工作上也不断抵制你。下属跟你也磕磕碰碰的,给他们交代任务时,他们似乎很不情愿地应付着。你甚至有时会感觉自己被大家封杀了一样。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见别人对他不友好,马上就火冒三丈,从台面下斗到台面上,结果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其实,碰到这种情况,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

某主管对钱看得非常重,只要有利益,不管大小,他都会一个人独吞。例如,带下属出去工作的车费、餐费他每次都是独吞;每个月公司给部门的奖励,在没发下来之前,他都是忽悠下属说到时候一起去吃饭或者游玩,等奖金一下来,整个组的奖金都到他腰包里去了;部门经理安排他去办点事,他每次都要从中揩点油水。久而久之,他的吝啬也声名远扬了。接下来,这位主管也吃了不少苦头,下属们一个个都跳到别的上司那里去了。他常常抱怨下属们脑有反骨,因而对他们大发雷霆……

遇到问题时,人往往只想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从不问自己的过错。这位主管就是犯了这种错误,因为过于注重金钱而侵犯别人的利益。要知道,人都是趋利的。当你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时,你就伤到了别人的根本,必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感和报复。而唯有尊重别人的利益,给对方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超越对方的预期,大家才会青睐你、拥护你,这种合作模式才能长久。

有5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但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吃。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每人只有一天是饱的,那便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也发现了这样做的缺陷,于是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结果,强权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组成两人的分粥委员会及三人的评选委员会,又导致互相攻击扯皮,等粥分下来时全是凉的了。

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的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就这样,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以尊重别人的利益为基础的。善于尊重别人的利益,也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经营自己的人缘

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份温情,都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真正感动一个人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一抹温馨的微笑,就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只要平时真诚热情地对待别人,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就会越来越强。完全没有必要靠利益去获取,往往只需相聚时给对方一片温情。事实上,“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在职场中,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工作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经营。人际关系好的人,工作做得顺利,晋升也非常地快,而人际关系比较糟糕的,很多事情做起来会不顺利。例如,相处不融洽时,与其他部门协助工作,简单的事情也会拖上一段时间;如果相处和谐,别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处理。

有一位年轻人,无论学历还是能力,在单位都是首屈一指的。他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迟早会得到公司的重用。可是,他的人缘关系不是很好。他为人比较直,书生意气比较重,总认为主动和上司交谈是在巴结上司。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在公司工作了一年,跟部门经理没说过一句话。一年后,公司提升干部,一些能力不如他的同事因人缘比较好,被提升了,而他依然是一名普通职员。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非常愤怒地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书。经理召见了他,问他为什么辞职。这位年轻人开始向经理诉说:“我在公司,能力不比谁差,学历也不比谁差。可有些能力和学历都不如我的人都提升了,我为什么却不能提升呢?”经理听后,告诉他:“你说你很有能力,可我并不了解,也从来没有看到。既然没有让我看到,我又怎么相信你的能力,又怎么去提拔你呢?”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你长期用心去投资。比如说,平时多关心一下同事,帮他们处理一些困难;下班的空闲时间跟他们多去聚一聚,吃吃饭,逛逛街,关系就密切了。跟上司的关系也一样,平时多沟通,多汇报一下工作。哪怕见面时友善地笑一笑,也会引起他对你的好感和关注。不要等着有求于人的时候才忙着与之建立关系,而是要把与别人的良好感情当做长期投资。有些人现在可能对你没什么用处,但关键时候他对你就可能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成败。

20世纪30年代,每天早晨,有一位犹太传教士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何人,他都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上好!”其中,有一个叫凯瑞的年轻人,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很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普遍很差。但是,年轻人的冷漠并没有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传教士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

转眼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有一天,传教士与一群犹太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一个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指向右边的则还有一线生机。当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的时候,传教士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绝望地抬起头来,目光一下子和指挥官相遇了。这个指挥官就是凯瑞,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上好!”指挥官的表情虽然没有过多的变化,但手中的指挥棒却指向了右边。传教士终于得到了生还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传教士几年来对凯瑞的“早上好”,他生还的机会又有几分呢?那可谁也说不定。

靠利益维持的关系是虚假和短暂的,感情其实是最好的投资。没有利益付出,却能收到永久的回报,真可谓一本万利。

要有宽广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只备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忍别人的差异性,才能使得组织和团队活力四射。

胸怀宽广的人总能包容别人的差异性,并力图使这种差异性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麦当劳总裁克罗克就深谙这个道理。克罗克的用人哲学是:“如果在一个企业中,有两名主管的想法一样,则其中一名便是不必要的。”麦当劳鼓励公司内部意见纷呈,各主管人员的想法和创意各不相同,在背景和个性上也迥然不同。麦当劳公司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大熔炉,麦当劳的员工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背景和个性。他们当中有警察、法官、牧师和银行家,还有篮球明星、足球运动员。他们当中许多人都脾气古怪,但麦当劳能够容忍他们,并给他们很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各自所长。克罗克举止高贵,谈吐优雅,他讨厌衣装不整、举止散漫的人。但只要这样的人对企业作出贡献,他就能够容忍他们甚至给他们很高的权力。克罗克讨厌长头发,但他任命了披着长发的克莱恩出任广告经理,因为他设计出了麦当劳叔叔;克罗克也看不惯别人上班衣装不整齐,但对董事长透纳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办公的样子却视而不见。克罗克的包容为麦当劳营造了宽松的气氛。所有的麦当劳员工都不拘泥于传统,都喜欢标新立异,并对事业有着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他们个性迥异,为人处世也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充满活力和热情,都是麦当劳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自古成事的风云人物,哪位不是手下人才济济?然而,许多职场人士害怕优秀的下属对自己构成威胁,降低自己在下属中的威信,于是往往表现出忌才、压才,逮住机会就给下属穿小鞋,竭力打压下属的生存空间,硬生生地把下属逼走。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因能网罗人才而获得天下。刘邦是个地痞流氓,没文化,也无治军的经验;与项羽交手,屡战屡败,多次险当俘虏。大魏时,阮籍评价他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他有自知之明,放手让张良、萧何、韩信等贤才为他出谋划策、征战沙场。特别是他大胆地起用了韩信,封坛拜将,最后垓下一战击败项羽而终得天下。坐在皇帝宝座上,他自豪地说:“安邦兴国,立万世不拔之基,我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帅百万雄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然此三人均能为我所用。”

能容忍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下属一些观点直露、态度激烈、言辞尖刻的批评,但这往往也是下属出于工作之心的缘故。因此,你在用人上,要不计前嫌,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

这一点在李世民与魏徵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李建成出过许多良策,好几次把李世民逼入绝境。后来,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把李建成集团消灭。魏徵也因此成了阶下囚。许多人建议李世民杀掉魏徵,李世民不但不杀他,反而重用他,让他成了自己身边的一面镜子。李世民虚心向魏徵请教治国之策,于是才有了贞观之治。

能容纳犯过错误的人。对那些犯过错误又勇于改正的人才,应给予他们施展才干的机会,不能一锤定音,让人翻不了身。事实上,有些犯过错误的人往往是最终能成功的人。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逼他们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正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使各路人才都汇聚在自己门下,为自己出谋划策。

别让误会加深

误会总是发生在人不理智的时候,往往是在不了解情况、缺少思考、感情极为冲动的时候发生的。在与人交往中,误会难免会产生,发生了误会后,千万不可听之任之,或碍于情面而让误会继续下去,这样只能使误会加深。

以前在美国阿拉斯加某地方,有一对年轻人婚后产下一子,而那位太太因难产而死,只留丈夫一个人抚养孩子。丈夫忙于生计,又要忙着看家,因无人帮忙看孩子,他就训练狗照顾孩子。而那只狗聪明伶俐,懂得照顾小孩,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喝。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去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雨,当日不能回来,只好第二天才赶回家。狗一闻声,立即跑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发现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便拿起刀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他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看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一时不明原因,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少了一大块,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原来是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职场中也常常出现各种误会情况,比如一件事情没做好,本来不是你的责任,上司却误解为是你的过错,因为他只看结果,而不关注你做事的过程。如果你不及时解释清楚,就会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严重影响你在部门里的发展。与同事相处,也可能因为一些利益的瓜葛,或者说了一句无意的话,而在双方心里产生波澜。

某IT公司的小张就曾遇到过一件很尴尬的事。小张在一家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客户来评审,刚好有一个培训课程,对方要求提供培训记录。于是,他带着评审员去找了负责讲这堂课的经理。但那位经理根本没有做这个培训,于是被客户判了一个“不符合项”。之后,麻烦就来了。那位经理见了小张像见到仇人一样,而且他下面的工作人员也纷纷抵制小张。后来,小张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小张与品质部的一位负责人关系比较好,而那天陪客户审查的正是那位负责人。所以,那位经理误以为那次评审事件是别人借用小张暗地陷害他。误会产生起来很简单,但一旦没及时处理,就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及时消除误会很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会牵连到很多事和很多人,所以误会产生后一定要及时消除。

不可轻视暂时不得志的人

职场中,人们眼里盯着的都是一些比较有权势的经理等头面人物,而对于有潜能而暂时没有升上去的同事往往不予以重视;对于犯了错误,或者在争斗中处于下风的管理者甚至报以嘲笑。以这种态度和方式去经营人际关系,最后可能要吃大亏。其实,经营人际关系就像买股票一样,在股票高价时你拼命买入,最后可能要吃大亏;而如果在股票低价时买入,可能就有大钱赚了。在职场中,得势的高层你可以去尝试一下与其搞关系。但同时对于暂时失势的管理者,你也要去尊重他们,努力与之建立关系,要记得“冷庙也要烧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眼睛常是往高看的,眼睛里只有一些很起眼、很红火的人。为了得到他们的欣赏和提拔,往往对他们加以奉承,想方设法地帮他们做事,希望能得到赏识。而对于一些暂时失势的人,很多人往往不屑一顾,甚至还要加以嘲笑和落井下石。其实,要知道世间万物一切都是发展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失势的他们往往会知耻而后勇,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翻身非常容易。如果你这时候忽视他们,甚至轻视和攻击他们,就可能会给自己的将来埋下祸根。

李广是西汉名将,曾多次击退匈奴的进攻,人称“飞将军”。有一次打了败仗被革职后,有一天晚上带着几个随从过关。此时城门已锁,李广的随从上前对县尉说:“这是前任李将军。”可这个县尉就是不给面子:“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能违犯宵禁,更何况是一个被革职了的前任将军?”县尉说得在理,李将军便只能屈尊在驿亭过夜。不久,匈奴入侵,过关斩将,来势汹汹。情急之下,皇帝又起用李广,任他为将军,而李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兵去将那个侮辱他的县尉处死。

世事变化无常,人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眼光要放远些。其实,冷庙更需要烧香。一些失势的人,眼前可能很落魄,但很多人不用多久就能东山再起。如果现在不搞好关系,等他翻身后再去抱佛脚,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而如果你平时就烧好了香,到那时他就会非常信任你、重用你。有时候,失势的人比当前得势的人更值得你去投资。因为得势的人正春风得意,对他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多,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你,而且也关照不到,最后空忙一场。而一时失势的人就不一样了,你这时候去尊重他、帮助他,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关键时候就是做了这样正确的选择。

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那时,曹操军队是袁绍军队的十分之一,曹操完全处于劣势。这时,曹操这边有许多文官武将暗中写信,想投奔袁绍,都把赌注压在占尽优势的袁绍一边。而郭嘉却看准曹操能以弱克强,反败为胜,一心为曹操出谋划策,最后一举灭了袁绍势力,郭嘉也成了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受尽恩宠。同时代的诸葛亮也是这方面的高手。很多人不明白当时他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而选择缺兵寡将,几乎没有容身之地的刘备。但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当时孙权的确比刘备占尽优势,但孙权已有基业,身边谋士极多,根本没有他表现和发挥的机会。而刘备则大不一样,身边就几个武将,又很有潜力。所以,诸葛亮投奔过去后,立即就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最后大功告成,官主丞相。

暂时失去权势的人其实有时更值得你去投资,至少不要轻视他们。因为他们身上还有余热,也非常有可能东山再起。失势时重视他们,更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

求助的代价

当你急需或者接受一个人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帮助的代价是什么?因为老天是公平的,它不会将免费的午餐奖励给任何人。所以,下一次再求人之前,一定要仔细想清楚。

对于个人而言,吕西蒙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外力作为一种辅助力不可或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总有一天要还。正如那句有名的电影台词,“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因此,在伸手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告诫自己“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将要以怎样的代价来消化今天获得的帮助。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18个孩子。一家之主、当金匠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8个小时来养活这18个孩子。尽管家境如此困苦,但家中年长的俩兄弟都梦想当艺术家。不过他们很清楚,父亲在经济上绝无能力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送到纽伦堡的学院去学习。经过夜间床头无数次的私议之后,他们最后议定掷硬币——失败者要到附近下矿4年,用他的收入供给到纽伦堡上学的兄弟;而胜者则在纽伦堡就学4年,然后用他出卖作品的收入支持他的兄弟上学,如果必要的话,也得下矿挣钱。在一个星期天做完礼拜后,他们掷了钱币。弟弟阿尔勃雷喜特·迪奥勒赢了,他离家到纽伦堡上学,而艾伯特则下到危险的矿井,以便在今后4年资助他的兄弟。阿尔勃雷喜特在学院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铜版画、木刻、油画远远超过了他的教授的成就。此时,他的润笔费已经完全可以资助自己的哥哥去上学,自己也就不用去下矿井了。

当年轻有为的画家回到家乡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席间,阿尔勃雷喜特从桌首荣誉席上起身向他亲爱的兄弟敬酒,正是因为他多年来的牺牲才使阿尔勃雷喜特得以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艾伯特,我受到祝福的兄弟,应该倒过来了,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而我应该照顾你。”年轻的画家已经感动得哭了。

此时的哥哥艾伯特坐在角落里,泪水纵横。他连连摇着低下去的头,呜咽着再三重复:“不……不……不……”最后,艾伯特起身擦干脸上的泪水,把手举到额前,柔声地说:“不,兄弟,我不能去纽伦堡了。这对我来说已经太迟了。看……看一看4年来的矿工生活使我的手发生了多大变化!每根指骨都至少遭到一次骨折,而且近来我的右手被关节炎折磨得甚至不能握住酒杯来回敬你的祝酒,更不要说用笔、用画刷在羊皮纸或者画布上画出精致的线条。不,兄弟……对我来讲这太迟了。”年轻画家如遇雷击,自己多年的勤奋努力为的就是报答哥哥的资助之恩,可现在岂不是要自己在心中愧疚一辈子。

“无能”之能

俗话说,棒打出头鸟。一个人能力太强、学习成绩太好,往往在集体中都不太会受欢迎。就像中庸之道中讲的: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唐伯虎点秋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风流不羁的唐伯虎,那么,真实的唐伯虎又是什么样子呢?话说唐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少年得志,十几岁就高中解元,因而非常狂放。他不但诗写得好,画技也很高。于是,他恃才傲物,自认为自己的画,是华夏一绝,天下第一,无与伦比。因此,他时常将画桌摆到当街上当场作画,每次都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他的虚荣心也总是能得到不小的满足。

有一次,他又当街作画,引起了围观。他刚画好一朵牡丹花,这时,几只彩蝶从花间飞来,围着画纸上那朵牡丹翩翩起舞,“啊!唐解元的画真神了,竟连蝴蝶也给引来了!”围观的游客一片赞叹声。唐伯虎微微一笑,踌躇满志,非常得意。谁知这时,人群中却有一个人冷冷地说:“哼!雕虫小技,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的书生,此人衣着朴素。他接着不屑地说:“骗虫易,骗人难,你敢同我师父一尘长老比画吗?若敢,明天,请你到金山寺找我师父比试比试去!”话毕,这人转身就走了。

听惯了恭维的唐伯虎哪里咽得下这口气。翌日一早,他急匆匆地赶到金山寺,想找金山寺的一尘长老比画。他气冲冲地在金山寺的内殿大门上重重敲了三下,寺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面前站着正是昨天奚落他的那个中年书生。他与唐伯虎打个招呼,便指一指身后的一间禅房说:“一尘长老在里面,你快去吧!”唐伯虎转身一看,这大殿旁边有一间小小的禅房,里屋的那扇黑色的小木门已经打开,但门上还挂着一张门帘,帘上画着山水画,荷塘月色,非常雅致。唐伯虎急于进去比画,他一边用手掀门帘,一边低着头往里钻。不知怎的,门帘却没掀起来,头却“咚”的一声,碰在墙壁上。他骤然一惊,定神一看,我的老天,面前哪里有什么门,原来只是一壁墙,只是那墙上画着门框和门帘而已,他才知道自己把它当门,被骗了。他满脸通红,无比惭愧地对那个男子说:“先生!你说得对,我的画只能骗蝴蝶等虫子,而你这画连我也被骗了,我知道你是谁了,祝兄在上,小弟实在不如兄长啊!今后还望兄长多多指教!”原来,敢于挑战唐伯虎的就是江南鼎鼎有名的画家祝枝山。

从此以后,两人相见恨晚,成了忘年交。唐伯虎在祝枝山的影响下,开始变得谦虚,也不轻易画画赚钱了。两人互相研究画艺,取长补短,唐伯虎的画艺,更加长进。最终,唐伯虎成为流芳百世的大画家。

在这个故事中,唐伯虎恃才放旷,不懂得收敛,终于败在了当时强于自己的祝枝山之下。回到当代的职场,如果你是一个和唐伯虎一样有才能的人,你会怎样做呢?有人说,当然是展示了,否则岂不空有一身好武艺。实则不然,如果你在职场中,将自己的才能展露无疑,那么就会很快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你的才能高高在上,导致人人自危,那么谁会欢迎你、喜欢你呢?因此,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之人”最受欢迎。

《水浒传》中统帅群雄的宋江,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更无一丝英雄气度。宋江武艺不如一寻常的地煞星,计谋不如吴用等人,却为一百单八将之首;《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人们说他的江山是哭来的,一遇到危险就痛哭流涕,演一曲“悲情秀”;《西游记》中唐僧呢,斗妖除魔的本事不但不济手下的3个徒儿,连胯下的白龙马都不如,身陷险境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念救苦救难观世音的名号或者叫“徒儿快来救我”。但是,这3个“无能之人”中,宋江以梁山之首招安拜将;刘备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经,功德圆满。3个“无能”之人最终成就大业。难道就是造化机遇、命该如此吗?

仔细分析,以上3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备“无能”之能,即个人的文武之资质未必出众,但却有驾驭群雄、审时度势、借力打力、合纵连横的出众才能,更掌握一种要登堂入室、脱离草莽而必不可少的资源。而这些才能和资源,往往能克服自身的文才武略之不足,脱颖而出。“无能之人”的优势就在这里,你是无能之人,自然就会消除别人很多的猜疑和防范,人脉就会迅速建立起来。拥有了一个庞大的人脉网络,你的机遇、成功还会远吗?最重要的是你又不是真正的“无能之人”。

不为自己制造障碍

日常工作中,尽量不去得罪人,不为自己制造障碍,也不为他人制造不快乐。比方说,当你向他人委托某项工作后,却因为安排上的失误,在最后关头决定停止那项工作,并以一张传真告知对方。由于对方为了那项工作大费心思、调动自己的计划表以期全力配合,接获这样的通知自然感到不悦。对方肯定心想,下回绝不再与此人合作共事。这并不是纯粹因为生气而产生的偏差,而是因为担心这种情形再度出现。如果被得罪的人只是不想和对方再度合作,对于对方而言,可能构成不了重大损失。然而,如果此人在业界内传开此事,结果又将如何呢?对方当然未考虑到此点,在时刻意识着人际关系作用的人们看来,“本次的结果令人遗憾”。因此,想以一纸传真收场的做法简直是失败透顶。

中国传统上认为“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添一堵墙”。因此,不要轻易得罪身边的任何人。

胡金辉是香港巨富,他曾这样说:“处世方面,另外有一点,我觉得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得罪人!越有地位,越应该不得罪人。宁愿自己搽面惜膏,得罪自己。”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人们敬仰的总统之一,他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被后人传诵。但是,在他在成长道路上,也因为得罪了一些人而走了很多弯路。

也许你不会想到,林肯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爱挑刺的人。他年轻时住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上,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到了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可是,最后一次的行为却他将自己逼近了绝境。那是1842年的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后来,他费了很多周折,才将这件事平息下来。

这件事情过后,林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认识到,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林肯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试想,如果林肯一直都是以得罪人为营生,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巨大成就呢?

对于人际关系的作用缺乏自觉的人,即使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造成别人的困扰时,也会出人意料地满不在乎。他们所抱持的想法是,即使和这位被自己得罪的对象今后不再有共事的机会,仍然会有其他机会。然而,因为这次失去的,并非只是你所得罪的对象一人而已。由于无论何种性质的公司都是隶属于某一业界的一分子,你必须考虑到被你得罪的对象,有可能在业界内大肆渲染。如此一来,你有可能同时失去一百人的信赖。

有这样一个乞丐变富商的真实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乞丐的改变得益于富商对人的态度,给了乞丐信心。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给乞丐的多是白眼。这位富商能够如此尊重一个乞丐,相信他的人际交往中必定不会做出像林肯那样得罪人的事情。

在对待同事或者朋友时,要坚持说话把握分寸,这是一个人获得好人缘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是弱点的地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身体上的缺陷,他本人没有任何责任,同时也是事出无奈。所以,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因为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总之,不得罪人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培养。现在,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开始对人微笑。

哪里有“贵人”

除了工作中结识的朋友,我们还可以定期地参加一些培训,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是确保自己紧跟时代步伐。而培训也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为自己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一个平台,不断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经常参加一些培训班或研习会,可以让自己认识到很多业内高手,增长见识。另外,培训班也为我们提供了拓展人脉资源的机会。在这里,只要你积极主动,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充自己的人脉资源。

在各种学习班或培训班中,会有很多的“贵人”相助,会使你进步很快。这些培训班或研习会不同于学院式的正规教育,参加培训班或研习会的人一般都是早已走向社会,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职业的人,而且是一群力求上进,矢志成功的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会学习的人比不会学习的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这里的学习主要是听培训师讲一些新颖的观念和技巧;把培训师讲的内容记下来,加深一次记忆;以提问的形式与培训师互动;学友之间学习互动。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双方相互更加了解,进而结下更深厚的友谊。人们都说同学之间的友谊最纯洁,那么参加工作后,你在培训班里遇到的友谊也许是继大学时代友情后最真实的友谊之一,也会是人脉网络中比较稳定的。

很多培训班的人员均来自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行业。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爱好学习,追求事业成功这一共同目标。如果是同行,可以彼此交换工作心得,探讨行业趋势,了解更多有关的行业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做决策、发展事业是极有帮助的。如果不是同行,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你的顾客。同时,他也有可能带给你正在寻找的东西。在彼此的交流和你来我往中建立友情和人脉网络。

诺曼·拉文是美国的保险业明星,他就是一个善于在培训班上发展自己人际关系和人脉网络的人。拉文参加了许多培训班,也参加一些研习会。他参加的研习会多半是一年聚会一次,然后由每个会员平均分摊所有交通和住宿费用。他们每次的出席率,除了天灾人祸不可抗因素外,都高达100%。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就是会中所讨论的每一件事都要保密,所有的资讯都只跟会员分享。他们彼此都变成非常亲密的好朋友,会经常联络,有事互相帮忙。他们每一位会员都有属于自己特别的气质与出众的个性,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尊重,绝对没有因为业绩的好坏而有等级之分。这种研习会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个很不错的组织,因为它可以激励与会者,激发出更伟大的梦想,给你力量去做更伟大的事业。如果你是获邀去参加培训班或研讨会,那就请你以开放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参加。参加培训班或研习会可能会花不少钱。但是,训练需要花钱,不训练更需要花钱。

如果你现在没有加入任何一个研习会,不妨试试看,也许对你很有帮助。用诺曼·拉文的话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仍和这些新朋旧友关系密切。我们互帮互助,相互提携,大家都很开心。事实上,我自己认为,就某个方面而言,这些人才是我最大的财富!”

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本杰明·迪斯雷利说:“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朋友?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朋友?有人说:“朋友是可以一起撑着伞在雨中漫步的人,是可以一起沉溺于某种音乐遐思的人,是悲伤时一起落泪、欢乐时一起傻笑的人,是永远的朋友、一辈子的朋友。”朋友真的是始于偶然,止于永久么?听过的老歌,你能记得几首?交过的朋友,知心的又能有几个?所以,对待“朋友”还是要理性一些。

每个人都可以认真回想一下,曾经有那么多好朋友、铁哥们,是不是早已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过客?朋友,说白了,其实也只是阶段性的。儿时的我们会有儿时的朋友,上了小学、念了中学、读了大学,到最后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朋友。随着阶段的变化、层次的变化,我们身边的朋友也都在变换着。难道不是么?儿时的朋友或者念书时的朋友,都各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我们会接触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情。在大家彼此忙碌着各自的事业、各自的家庭时,那曾经的友情也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渐渐疏远淡薄,除非你的事业与你朋友的事业有着某种利益的关联性,那么,你们的这段友情还可以持久些,但谁又能保证自己的事业是一成不变的呢?当你的事业有了变化,和你朋友的事业没有了利与益的关系后,你还能保证和你朋友的友情会永久么?当我们长大了,可以理性思考的时候,像上述中的朋友不过是理论上有可能存在而已。

其次,我们再看看,什么是敌人?我们通常把那些对自己有着伤害的人称为敌人或仇人。

当我们受到了伤害,我们一定会对伤害我们的人耿耿于怀,或者咬牙切齿地许下承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你想想,十年里将有多大的变化啊,更何况世界每天都在变,每一天都在提倡和谐。也许受伤的你每天都会在躲在黑黑的夜里舔舐着伤口,但十年的时间,你的伤口早已愈合,虽然会留下疤痕,但这个疤痕和你心中的仇恨也会被时间渐渐冲淡。时间改变了你,十年的时间锻炼了你的意志,让你学会了坚强、沉稳、成熟,更让你学会了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的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这时的你,似乎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所谓“敌人”的真正含义了。

是呀,经过了那么多的历练和磨难,你对所有的一切都已看得很淡然,冤冤相报,何时了?何不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看世界呢?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你也就拥有整个世界。此时,善良的你就会淡淡地笑着说:哪有什么永恒的敌人?当初的报仇之语,在现在的你眼中是那么的幼稚和多余。

最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得利与得益了,也可以说是金钱上的得益,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事得利。无论是金钱上的得益还是对自己的事得利,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离不开“利益”两字,谁会去做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呢?商人经商离不开利益,你得利我得益,生意才会做得持久而不会倒闭;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离不开利益,你得利我得益,合作才会愉快而不会另求门路;老板与员工,上司与下属,你给我奖金多了,我为你更卖力。就拿那些无偿献血的人来说,他们虽然是无偿的不图报酬的,但他们也得到了美名。因此,只有利益才是左右事物发展的最本质的动力之一。

人生在世,要清楚理性地思考问题,无论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因此,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挽回昔日朋友、诋毁过去仇人等问题上,过好今天的日子、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出卖你的恰恰是离你最近的人

朋友往往是自己亲近和信任的人,但这些人也是最危险的,关键时刻出卖你的往往就是他们。

在森林大家庭中,生活着狐狸、刺猬、乌鸦等动物。其中,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这一身铠甲真的是好啊,就连狐狸都拿你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在腹部还有一个小眼不能完全蜷起。如朝着这个眼吹气的话,我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乌鸦听了不禁惊诧,原来刺猬还有这样一个小秘密。刺猬说完后,对乌鸦说:“我这个秘密只跟你说过,你可千万要替我保密。要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刺猬很高兴,也相信乌鸦会守口如瓶的。

可是,没过几天,乌鸦就落在了狐狸的手心里。就在狐狸要吃掉乌鸦的时候,乌鸦突然想到了刺猬的秘密,便对狐狸说:“只要你放了我,我就会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能让你尝到刺猬的美味。”狐狸便放了乌鸦,乌鸦便对狐狸说出了刺猬的秘密。后果可想而知。在刺猬被狐狸咬住柔软的腹部时,它绝望地说:“乌鸦,你答应替我保守秘密的,为什么出卖了我?”

也许你会为刺猬鸣冤叫屈,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它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弱肉强食的森林里,就像当今赤裸裸竞争着的社会,当你的利益触犯了我的利益,即使是挚友也要以保住自身利益为前提的事情屡屡发生,而且不足为奇呀。常言道: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这也许正是对时下的社会现实的一种不满和讽刺吧。

这个故事的本意并不是说就不能去交朋友,也没必要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不去向人倾诉。它只是说,关系到可能影响自己生命的秘密,千万不可轻易告诉他人。但如果说了,又被传出去了,就不要怨恨朋友出卖你了,因为第一个说出这个秘密的人正是你自己。自己都不能替自己保守的秘密,又怎能要求别人替你保守呢?因此,学会自我保护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挚友”身上。

众所周知,犹大是出卖耶稣的罪魁祸首。几个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中的一大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随后的日子里,画家不断物色这两个人物的模特人选。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生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是,画家心中那个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犹大却始终没有出现。

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天下午,上帝为他送来最合适的人选。当时,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着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幅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老画家兴奋至极,立即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现在,犹大的模特儿终于找到了。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连画了好几天,有时候连晚上也都在画,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志不清、没精打采的,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他这种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弟,什么事使你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那个模特儿低下头,手捧住脸,哽咽起来了。过了很久,他才抬头望着老画家说:“您难道不记得我了吗?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画圣婴的模特儿。”老画家顿时惊呆了。

谁也没想到,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一个原本是圣婴的人物,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居然变成了“大反派”犹大的最佳人选。时间总是在变,环境也在不断变换。因此,一成不变的东西也许没有。我们也就不要寄托每位“挚友”都可以像曾经“海誓山盟”的那样做事。毕竟,人是自私的动物。所以,如果你遇到了被挚友出卖的事情后,一定要学会宽容。

宽容不仅可以润滑你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彼此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