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6630200000090

第90章 作业计划遵守的准则

为了实现以上几个方面的职能,在制定作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准则。

第一,按时完成任务的原则。生产任务都有不同的交货期要求,管理人员要通过精心策划和安排尽可能地满足所有任务的交货期要求。如果因生产能力的限制等因素而不能保证所有任务都按期完成,也应使延期的损失最小。

第二,充分利用原则。即减少工件和设备的等待时间。工件等待时间是指工件在某道工序完成之后,执行下一道工序的设备还在准备它的工件,工件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而设备等待时间是指某个机器已经完成对某个工件的加工,但随后的工件尚未到达,使设备空闲的一段时间。这两种等待时间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为了保证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应该尽量减少这两种等待的时间。

第三,工件在车间的流程时间最短原则。工件在车间的流程时间,也就是工件的停留时间,是从上一工序的工件到达车间起,直到被加工完毕离开车间为止的全部时间,一般包括到达车间后等待时间工件等待时间和工件在机器上加工所花费时间。由于工件的加工时间取决于技术性因素,它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工件的等待时间越短,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也就相对比较短。

第四,车间在制品的数量最少、停放时间最短原则。在制品是对从原材料到成品入库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毛坯、零部件、半成品、产品的总称。在制品是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在制品数量越多或者在车间的停留时间越长,对资金的占用也就越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越慢,企业损失越大。因此,在作业的安排上要考虑在制品的影响。

根据这样四条原则,可以编制出作业计划,好的作业计划往往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这样的几条准则;反之,作业计划的失败往往也是由于对其中某一条或几条准则的忽视而造成的,这些准则构成了我们下面讨论作业计划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