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我学做生产主管
6630200000078

第78章 设备布置的原则

生产车间内部的布置也应该遵循经济性、工艺性和安全性原则,具体地有以下要求。

1尽可能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在制品处于加工或运输状态,减少中断与停顿现象,这就要求各生产环节能布置得流程通畅、紧密衔接,各生产环节的加工能力相互匹配。

2工件加工中的运送路线要短,尽可能地减少在制品运送次数与运送量;工人操作的行走路线要短,以便节省工人的工作时间。

3车间内要留出足够的通道面积,而且通道要直,尽可能少转弯,物流通道和人行通道最好能够分开。

4充分保证生产用面积,不需要的工具等物品要坚决清理出现场,不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边角处。

5设备布置要保证安全,同时要便于工人操作。

上海拖拉机厂齿轮车间的布局方法

上海拖拉机厂齿轮车间是为幸福摩托车配套生产齿轮而建立起来的,车间面积3000平方米。它是按对象原则组成的车间,在整个制造流程中,除热处理工艺在热处理车间完成外,其余的全部在车间内加工。该车间的内部平面布置开始时按工艺原则类型,如图8-4所示。

当时该车间共有职工190人,设备96台,月产量仅有2000套。车间辅助部分和办公部分在车间附近。图中间的虚线圆圈表示热处理工艺在其他地方完成。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在制品在车间内各班组之间运输频繁,为了减少运输,采用一天运一次的成批运输方式,这样又导致每天需要进库、出库,上下班时刻在制品库十分拥挤,并占用大量在制品。一年后随着需要量的增加,原布置类型已不能适应需求,将它改成产品原则布置类型,同时更新部分设备,新设备的效率较高,设备数量增加到110台,职工人数增加到216名。新的布置类型如图8-5所示。

按产品原则布置后,工艺路线通畅,工序之间采用滑槽运送,节省搬运工;中间环节减少,生产效率提高,月产量达到12000套;在制品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流动资金占用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