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的发展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并没有结束,随着ERP的出现,MRP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MRP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订货点法。这是最早的控制方法。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不可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解决库存问题,为了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订货点形成的订货系统是最原始的库存控制方法。
时段式MRP,也就是基本的MRP。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运算成为可能。美国企业对生产管理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变革,计划主导型的生产管理系统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支持,MRP系统应运而生。美国IBM公司推出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MRP软件,尽管很不完善,但它取代了传统的订货方法,成为现代MRP系统发展的基础。基本MRP系统是为产品的零部件提供配套服务的库存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解决产品订货所需要的物料项目、数量和供货时间等问题,变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为以有用户订货。就立即将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限度地响应用户需求。7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MRP在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类系统缺点在于只是提出了物料需求的任务,没有考虑生产能力的约束条件;虽然它在主生产进度计划阶段做过能力平衡,但这种平衡是粗略的,只是按车间或设备概算生产能力需求,而且这种概算有相当长的提前量,无法准确地估计生产现场实际发生的生产能力的动态变化,因而它在物料生产的进度安排上的可行性受到了怀疑。
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到了70年代中期,提出了在有限生产能力条件下安排计划的概念和方法。与此同时,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于是,原来的基本MRP系统被扩展为包含生产能力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控制等功能在内的闭环MRP系统。它不仅可以提供零部件需求计划,而且能够从各个环节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闭环MRP系统的含义是,在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生产这些物料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制定出生产能力需求计划。然后对比企业实际拥有的生产能力来测试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随着MRP的推广,它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若存在不可行之处,就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直到在达到满意的平衡后再进入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MRPⅡ理论。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使整个生产系统融为一体,于是发展了MRPⅡ理论,即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为了表示区别,基本的MRP系统和闭环MRP系统统称为MRP系统。
在制造型企业中,生产活动是一切管理的基础,无论是财务、人事,还是销售和技术开发,都必须以生产为依据来计划和组织自己的经营业务活动。当MRP系统在企业内得到推行后,人们自然地会对它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它能同时反映财务信息。要求把产品销售计划用金额来表示销售收入,要求对物料赋以货币属性以计算成本并方便报价,要求用金额表示能力和采购,要求用金额表示库存量以及资金的占用情况,等等。总之,要求财会部门能同步地从生产系统获得信息以加强财务管理。更进一步,还要求这种货币信息反映的又必须符合企业长远经营目标,满足销售和利润规划的要求。闭环MRP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把物料流与资金流结合起来,生产部门与销售经营部门取得沟通;又把日常的作业计划与企业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生产管理计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又把计算机模拟功能纳入进来,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对计划、工艺、成本等功能的模拟,对决策的结果进行预测,为管理提供预见性和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的决策工具。
1979年,以IBM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大计算机公司推出了这种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COPICS,成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的代表。COPICS全名是面向通讯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Oriente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 1Sys-tem。它有12个子系统,包括用户订货管理、生产计划、采购供应、车间生产控制、成本控制和工程数据维护等企业中与生产有关的主要职能。MRPⅡ系统无论在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1988年MRPⅡ软件包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了74亿美元。我国于1981年引入了MRPⅡ系统,在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所应用。
ERP的产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80年代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90年代初1991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Inc首先提出了ERP的概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