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法在世间
6628700000018

第18章 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被熊十力先生称为“心理主义”的佛学,以如实认识自心为全部教理行果之基础,可谓以心理学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心理学便已高度成熟,其宏深精密,较之近现代科学心理学,不仅毫无逊色,而且包涵着许多超越近现代心理学的卓识睿智,形成人类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早熟现象。

以穷研物质、精于器用见长的西方近代科学,承希腊先哲“认识你自己”的古训,对人自身尤心理的自我认识,也予以极大关注。自十九世纪以来,构造派、联想派、机能派、行为派、格式塔派、精神分析派等心理学相继出世,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及传统的内省法,对心理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斐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开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异军突起,有 “第三心理学”之称。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心理学)把人简化为较大的白鼠或较慢的计算机,又反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二心理学)仅着眼于精神的病态和阴暗面,主张全面地研究健康人精神世界的整体,着眼于人性的正面,注重潜能、创造力的开发,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口号是“自我实现”。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解释说:

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近几十年来,自我实现的口号响彻全球,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范围,被一代青年奉为人生圭臬,并运用于企业管理、政治改革、人才开发、心理治疗、教育等方面。自我实现也为中国大陆的广大知识青年所津津乐道。不少人认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物质与精神文明,有重要意义。

自我实现的思想,与佛教的自性成佛说不乏重合点、相近点,有人称它即是禅宗的“见性成佛”。自我实现说显然受惠于宗教,尤受惠于东方的佛教、道家。从马斯洛的著述看,他对佛学、道家有相当的了解,多处涉及。他的自我实现说,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世俗心理学,略具佛法出世间的意味,但它毕竟主要地是一种世俗学说,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未能将自我实现应有的内涵发挥透彻。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佛学,益见佛学之深邃博大、万古常新;从佛学的角度看自我实现,可高屋建瓴,把自我实现阐释得更为完整、彻底。

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成佛的追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建立于对人动机的解析之上,认为若干遗传的、本能的、本性的需要,是驱动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一、生理需要,如食、色、睡等;

二、安全需要,对安全、稳定、正常秩序的需求;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指需要在社会团体中占一席之地,需要爱情、友谊,包括接受爱与给予爱;

四、尊重需要,包括自尊与来自他人的尊重,后者包括威望、地位、名誉、受关心、被赏识等;

五、自我实现需要,指一个人想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实现其全部潜力的欲望。

用马斯洛的话说:前这四层需要,是人维持生物性和社会性生存所必需的食粮,故称“基本需要”,它们只在缺乏时才产生,如感饥渴时才需要饮食,因此又称“匮乏性需要”。

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需要。《动机与人格》

这种需要包括完善、完美、独特、轻松愉快、自我满足、有意义、真善美等内容,它出于对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存在价值的正视,或曰“存在性认知”,是一种与出于匮乏性认知的基本需要截然不同的高级需要,也称“发展需要”。

五层需要层层相因,有如一座五层塔,自我实现需要居最顶层,以基本需要为基座。低级需要一旦满足,高级需要即行出现,驱使人一生处于不断追求中。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是在基本需要满足后方才出现优势,成为左右人们行为的决定性力量。需要愈为高级,其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宁静感便愈为深刻持久。对自我实现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导致高尚的人格,激发出强大持久的精神力量,有益于社会与公众。马斯洛还发现:

那些两种需要都满足过的人,通常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他们愿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的东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满足的丧失。例如,他们将比较容易适应禁欲生活,比较容易为了原则而抵挡危险,为了自我实现而放弃钱财和名声。同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无疑有一定科学依据,对人性的揭示可谓相当深刻。诚如其所言,人性中有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佛教徒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在最低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受自我实现需要的驱动。以这种追求为人生鹄的者,当然具有自我实现的追求者所具的一般特点:品格高尚,精神宁静,内心丰富,能超越低级需要,为高尚的理想舍弃钱财名位,甘受危难痛苦,自足于禁欲的生活,以信仰为高于一切的需要。这在那些尝受过法味、在修持中有所证得的佛弟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然而,以佛法观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无论在对需要层次的分析及人性总体的揭示上,都有严重缺陷:

一、马斯洛忽视或回避了至今尚在全球多数人身上不难发现、甚至是最为明显的宗教需要。各种宗教及每个宗教徒的宗教需要也可分为多个层次,不无高低之差,就世界三大宗教及印度教、道教的最高理想而言,大致可用基督教神学家所谓的“永恒净福”四字来概括,这略当于佛教以常乐我净为功德的涅槃,常乐我净,即真常不灭的自我永远安享清净无染的极乐。在大乘佛教中,涅槃不仅被悬为个人的最高理想境界,而且要普度全宇宙一切有情皆达涅槃彼岸,此自度度人的功德圆满,谓之成佛。两千多年来,无数佛门弟子为此奋斗不息,奉献出毕生的心血精力,表现出一种较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需要”更富深刻内涵和强大驱动力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无疑发自人本性的深处。佛陀在经中曾向弟子们表白:

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大智度论》

佛陀无厌足的“欲心”,指一种不停留于各级需要的满足,不断追求永恒幸福、实现自性全部潜能的欲望,他虽成佛而安享涅槃之乐,但因众生尚未度尽,故仍为度尽众生而追求不已,充分体现出人本性中向上意欲不断跃动的自强不息精神。

这种无限向上的意欲,才是自我实现应有的最深内涵,是人类全部需要和动机的本源动力,全人类的终极欲望。正是人类本性中这种无限向上的意欲,推动文明不断发展,力图突破自在而达自为、突破有限而达无限、突破必然王国而达自由王国。这种趋向无限发展的归宿,则非全人类的永恒幸福或无住涅槃而莫属。全人类的这种终极欲望,凝缩于个别早熟的大智者身上,便表现为释迦牟尼对无上菩提的求证。

正如马斯洛所言,高级需要一般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出现优势,成佛的追求,在那些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杰出人物身上才应最为迫切,释尊的示现便是最佳例证:他贵为王子,享尽荣华富贵,爱情、尊重样样不缺,但内心仍不得安宁,尚为追求更高理想而舍弃天伦之乐、王位尊荣,誓死求证无上菩提,充分体现出人在各种基本需要满足后还会有更高的需求,予沉迷于低级需要中的凡夫俗子以深刻启示。佛门祖师高僧中如释尊者代有其人,安世高、菩提达摩、善无畏、金地藏等,皆王子出家,现代高僧弘一法师,便是一个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而出家求道的典型。当全体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提高之后,解脱成佛可能会成为全人类的第一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主体的一面,缺乏佛学缘起论的辩证方法。从佛学观,人的需要不可能孤生独起,必仗因缘,为主观心识与客观生存条件矛盾的产物。人本性中有永恒幸福的需求,然其现实条件却处处设障,不但限制永恒幸福的实现,而且制造出人所不欲而又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等痛苦,这可谓人生的根本矛盾,是关于人存在价值的不可不正视的根本问题。探求成佛之道,以期永离诸苦,是这一人生根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释迦牟尼不过是作了人类觉性早熟的代表。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重人性的正面,忽略了其负面。由佛学观,人的基本需要乃至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不识真我、以假我为中心时,都可由烦恼妄心作祟,恶性泛滥,产生向下的趋向而导致堕落,未必顺当地直趋向上的追求。实际上,基本需要难以定出统一的满足标准:有人粗茶淡饭便知足,有人海味山珍尚嫌不够味;有人默默无闻而任劳任怨,有人名扬四海犹嫌知名度不高。社会上很多人都是从基本需要的低层次上向下趋求,或贪着美食、沉迷酒色,终身不出感官刺激满足的生理层次,或堕于情网而不能自拔,或营谋权位而无有厌足;即便是尊重需要的向下泛滥,也会铸造出沽名钓誉之徒、个人野心家。这种向下趋求,不但会降低人格,损伤人的形像,令人心理失调,不得安宁,导致沉沦三恶道的苦果,而且腐化社会,贻害公众,尤其是一类权欲膨胀的野心家,对社会的危害最大。

佛学突出揭示了人性中的负面和向下堕落的渊源,教人以缘起无我的智慧如实观照一切,认知自己,不致迷执低层次的粗劣欲乐而向下堕落,将本性中无限跃动的力量引导到对无上菩提的向上追求,使人既不忽视基本需要,又具备对基本需要的超越性,既可如维摩诘居士,虽享受富贵荣华而不迷执堕落,又可如苦行头陀,在基本需要不得满足的情况下,也能从高级追求中获得精神能量的补充,安贫乐道,在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也不失内心的和谐安乐。这种精神,也是世间的事业所需要的。

总之,依佛学之说,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的顶层或自我实现需要中补充以永恒幸福乃至无住涅槃的需要,方称得起完整的人生需要论。

佛教徒对成佛的趋求,出于人类本性正面的向上意欲,出于一种对个人和社会都十分有益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关涉人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充分理解和重视公民的这一权利和需要,引导它朝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是调动人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一着,不可忽视。

自我实现者与菩萨行者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论述,基于他对自我实现者实例的观察研究,其研究对象包括西方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如斯宾诺莎、林肯、罗斯福、歌德、詹姆士、惠特曼、爱因斯坦等,也有一些正向自我实现发展的年轻人,遗憾的是缺了东方的佛教人物。据称自我实现者在人群中占不到1%,自我实现状态一般到60左右才出现。

马斯洛所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与大乘菩萨行者颇为相近。马斯洛分自我实现者为两类,一类叫非超越性的自我实现者,这是一些世俗的能干人,他们在匮乏性认知的人世间生活,为满足自他的基本需要而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获得成功。他们是优秀的政治家、企业家及各行各业的能人,其基本特点是踏实苦干,讲究效率、实用,较少考虑存在的终极价值。

按大乘教义,在人间行菩萨道者,起码应该是非超越性的自我实现者。他们深入世间,以社会为道场,以国家的建设为“恒顺众生”、“庄严国土”的大业,为民众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各行各业的出色人物。《华严经·净行品》教导菩萨应“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一个在人间实践菩萨道的人,理应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臻于福慧双全,具足作为人应有的资财、能力、学问、技术、事业成就、美名地位等,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在人众中为首为尊,为胜为导。佛教徒中此类人物历来屡见不鲜,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谢灵运、刘勰、萧衍、武则天、白居易、王维、苏轼、张商英、耶律楚材、刘秉忠、袁宏道、姚广孝、张居正、顺治、雍正、林则徐等,都是社会上一流的成功人物。当然,菩萨应不止于成就非超越性的自我实现者,还应成为马斯洛所说超越性的自我实现者。

超越性自我实现者超越了匮乏性的基本需要,生活在存在即人生目的和内在价值的层次上,其行动常受超越性动机的驱使,最大的特点是:

时常具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有着或曾有过同启迪、顿悟、了然于心相伴随的高峰体验,这种启迪、顿悟和了然偶或甚至经常改变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马斯洛《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

所谓“高峰体验”,指宁静、沈思,有如佛教徒禅定中的正受。更为高级的“高峰体验”,则近于禅宗的顿悟,这种体验常包括神秘感、神圣感,令人心醉神迷。处于这种体验中的人,达到相对忘我、超越时空的境地,感到自身力量臻于顶峰,比任何时候都更富创造力和责任心,快乐无比,轻松自如,表现出高度的纯真性、自发性、表达性,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对实在的体悟,甚而狂喜不禁。马斯洛甚至用“涅槃”来称呼这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使自我实现者具备超越性,有存在性认知,世界观和心智结构发生质变的关键。

马斯洛总结了超越性自我实现者的诸多人格特征,其重要者如:他们在世俗生活、平凡工作中体会出自在与神圣,有如禅家的“万法一如”;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具整体性,能超越国家、民族、阶级的畛域,视全球为一家、四海皆兄弟、宇宙成一体,有如证平等性智之菩萨;他们常不假思索地讲出有如诗人、神秘主义者、先知所吐诉的“存在语言”,就象禅宗开悟者那样随口说出富深奥哲理的禅话;他们对现实具高度有效的洞察力,以“明净的眼睛”(赫伯特·米德语)透视存在,超越自己所属社会文化群的传统信仰、流行观念、陈规常套等人造概念;他们对生活中的二元对立如理智与情感、道德与欲望、成熟与童心等具高度消融性,能把常人视为不可调和的东西统为一体;他们对自我、他人和自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接受性,胸怀开阔,知见广博,行为坦率自然,心情舒畅,摆脱了焦虑、忧愁和紧迫感,传播出一种笼罩着永恒气氛的宁静安祥;他们忘我地工作,成就卓著,是各行业的杰出人物;他们既超然独立、超群拔俗而又谦卑不傲、虚怀若谷;他们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不妄自尊大、独断专行,尊重大众的意见;他们对人类怀有广泛的,深度的认同,满怀同情和慈爱,乐于助人;他们幽默诙谐,其幽默常与哲理相联系……

总之,超越性自我实现者虽然未必信仰宗教,却与基督教所说与上帝同道者或神人具有同样的品格,马斯洛称他们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实质上都是深刻的宗教信仰者或圣人。他认为此类人是理想的人格典范,适宜于在健康的社会中担任领导、教师和各行业的权威人士。

马斯洛所说超越的自我实现者所具的品格,是大乘菩萨行者,尤其是真正明心见性的大善知识所必具的,不难取得历史的、现实的例证。而且,菩萨行者、明心见性者较马斯洛所考察的自我实现者,具有更为高尚的人格和更具超越性的智能,他们不仅自己向自我实现迈进,而且努力引导率领一切众生悉皆向上,把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与自己成佛视为一事,力求“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华严经·净行品》。甚至把救度众生看得比自己成佛还更重要、迫切,所谓“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马斯洛对菩萨的这种精神甚表钦佩,他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称赞说:

菩萨虽已悟入,却感到只要芸芸众生未入顿门,他自己的证悟就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我们可以这样说:菩萨为了自己的自我实现而放弃了存在性认知这一极乐境界,而去帮助、化导众生。

更为伟大的,是菩萨甘愿自己代众生承受苦难,令众生得以解脱苦厄,乃至为救度众生牺牲自己,舍弃身命骨血。

马斯洛对仅求“自私的自我实现”而纯粹静观的人也予以肯定,认为社会供养这样一批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让他们为大众树立榜样,证明存在性认知和超越性静观是存在的,也是值得之举。马斯洛把佛教的声闻缘觉也列入此类。的确,即便是自了汉,只要他能以自己的修持实践证明涅槃之实有,其供献又何尝在科学家、艺术家之下,宜为社会所“应供”。

马斯洛考察的自我实现者,虽然未必通晓佛法,但出于其自性功德的发现,及受他们所接触的文化中与佛法相通的思想营养的哺育,表现出与大乘菩萨相近的人格特征,甚至顿悟自性,获得具出世间意味的超越智慧。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甚至可看作菩萨的化身,这些化身超越了宗教的界域,就象《华严经》中的诸善知识,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出现,显示出人性正面的光辉,为人们树立了自我实现的楷模。他们的头上即使未戴菩萨的天冠,有的甚或是“外道”装束,但其行动和人格中所表现出来的菩萨精神,也是世人包括学佛者应当效法的。无论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这类菩萨化身在人众中都不难发现,从报刊上经常刊登的英雄人物事迹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即使他们对自己实际上所实践的菩萨道并无自觉,其菩萨精神也应看作自性功德的某种实现。实际上,一个人只要全心全意地、忘我地为大众的利益、社会的进步作奉献,他纵使不打坐参禅,也很有可能自然获得“高峰体验”,乃至明心见性;他纵使不练气功,自然会浩气长存。这其实正是大乘佛教渐道的修持法则。印度教的巴克悌(爱心服务)瑜伽,也具有这种意味。

当然,若归依三宝,发菩提心,自觉地以佛法的般若智能为导,深入人间修菩萨道,或依佛教的顿渐法门观心参禅,明心见性,其自我实现的直截、顺利、快速、稳当,自非缺佛法指针者所能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述自我实现不可谓不深刻,但它毕竟是一种由未证般若智的科学家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在对自我实现的最重要问题——真正自我的体认,及如何有效地促成圆满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终极指向方面,它恰好最为薄弱,实不足作可靠的人生司南。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薄弱点和缺陷,却正是佛法的精华所在,在佛法中被阐发得极为透彻。

真正自我与圆满的自我实现——自性成佛

正如马斯洛所言:“说到自我实现,那就意味着有一个自我需要表现出来。”体认真正的自我,无疑是自我实现的基石。自苏格拉底以来,认识自我,一直被许多西方哲人奉为哲学探究的中心课题和最高目标,提出了多种关于自我的界说。西方心理学通常以自我(ego)为个体人格结构中具统一与主宰作用、保护机体免受内外刺激的东西。精神分析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对自我的分析最称精致,分人格结构为三部:本我(生活与死亡的本能)、自我(现实化了的本能)、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马斯洛所说自我,实际上总括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还加自性的全部潜能而为一整体。马斯洛解释说,在最低限度上,自我指每个人独有的气质、生化平衡及“内在的冲动”或“生物学意义上的本性、先天的本性”。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也具鲜明的个性,“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而没有两个自我是完全相同的。”《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这种具个体特征、多元化的自我,在佛学看来只能叫“假我”。

当然,马斯洛也讲“真正自我”,其开发潜力、“存在认知”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无疑具有超越假我的内涵,有可能打开直窥真我的窗户。完全开发自我潜能的彻底阐释,必然与佛法的自性成佛相重合。马斯洛所描述的高峰体验中的“忘我”,与禅宗的见性甚为相近。他以这种忘我精神为“发现人之真正本体、自我以及真实深刻的本质的一条途径”。他赞同包括佛家在内的东方思想家对自我的否定,只是不赞成东方宗教的禁欲主义。他依此而提出的“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更接近佛学的无我论。

然而,马斯洛毕竟缺乏系统的佛学修养,缺乏佛学缘起无我论的基本方法,因而区分不清假我与真我,这使他的自我实现说用于实践时难免产生助长个人主义的弊端。

一如西方哲学,认识自我,其实也被佛学当作中心问题和最高目标。作为“三法印”中心的“诸法无我印”,就是对自我问题的解答。否定自我,可谓佛学关于自我问题的基本立场。佛学否定的自我,不同于西方宗教、哲学中包括假我、真我两重含义的自我,而专指众生所误认的假我、幻我、小我。所谓我,在一般人心目中,相当具体又相当模糊。具体者,不外乎指现前的五蕴(身心)——我的身体怎样,长相如何,姓甚名谁,我的社会角色(某某长、某某员、某某先生女士),我的心理活动,尤其活动中总是模模糊糊地自觉有一能自我认识、自作主宰、记忆过去、区分自他物我的意识,以及我的个性、能力、专长、爱好等。马斯洛所说作为“自我”的:我的气质、我的生化平衡、我是谁、是干什么的、以及我的能力、爱好等,皆不出佛学所言五蕴的范围。认此为自我,正是佛学所着力否定的假我。

何以说假我?所谓我者,就其哲学涵义而言,指独存无依、自为主宰的东西,一般人也常赋予他所认为的自我以这种自在性,总觉得我体认的“自我”是独立自主、常住不变的。然而,只要如实观析,就不难发现,若身若心,无一不依赖一定条件而暂时显现,并不能自在,不用说物质身体有少壮衰老、新陈代谢之异,社会角色有升降调换之变,即马斯洛所言气质、能力、爱好等,也莫不随环境、文化影响、时间流逝而变化,岂为自在真常。众生正是由于误认这些暂时性的因缘合集为“真正自我”,又以此假我为中心,区分自他物我,为保护、发展此假我的利益、欲求而取舍爱憎,孳生烦恼,堕入向下的趋求,或为满足假我的食色之欲而贪得无厌,或为扩张假我的权位声名而勾心斗角。这种对假我的误认,正是社会上一切丑恶现象产生之源,是众生流转于生死苦海而不得解脱之根。若如马斯洛所说,认此假我为自我而求自我实现,为实现假我的能力、成就、独特性而奋斗,势必培养出一些只顾自己成功而不管公众利益的个人主义者。何况马斯洛讲自我实现,并未明确指出须以人类的正当利益、终极利益为价值取向。

在佛教看来,假我的基本需要,作为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自应予以满足,假我的能力、个性、爱好,也应发展实现。但这种满足和实现,起码应有自他俱利的价值取向,并如实观察假我之假,不起迷执,若认假为真而发展假我的需要,则向下的堕落,势在难免。

佛学大讲无我,目的只在破执,并非否定有真正自我,亦非否定有相对假我。若无真我,则入涅槃、度众生又有何意义?若无假我,则自他物我何以区分?所谓无我,只是对认假为真的迷执之否定,是对真我的一种否定式表述(遮诠),旨在教人破除对假我之迷执,以见证真我。只要依教修观,放下了意识层中及意识层下对假我的迷执,当下就会如马斯洛所说高峰体验之中“忘失自我”,及至连忘失之念亦泯时,便会超越假我,自然亲见从来未曾认识的真我,这正是禅宗明心见性之实质。如此体证的真我,亦曰“大我”、“佛性真我”,惠能大师名为“自性”,此自性为成佛之本,或本来是佛,故曰自性成佛。

自性成佛,意谓众生真正的自我“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坛经·行由品》,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一句话,自性本来是佛。自性潜能,具足诸佛所证得的一切不思议功德——三身四智、净土庄严、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乃至具足宇宙万法,无欠无余。在自受用方面,获得长存不灭的绝对生命,永离生死流转之苦,居于清净庄严的佛土,永享常乐我净,超越了时空物我等种种障碍系缚而达绝对自由,具有无所不知的智慧和不可思议的神通;在利他方面,化身无数,趋入各类世界,饶益度化无量众生,皆令趋向涅槃彼岸。总之,不仅现世享受最高的人生幸福,具备较马斯洛所说超越性自我实现者及菩萨更为高尚的人格、更为发达的智慧,而且超越了本来不完美的人类生命形态,升华为宇宙性的永恒生命。而这一切功德,不过是人人自性所本具,因无明遮蔽未得显现而已。完全开发自性功德,成就佛果,方才称得上圆满的自我实现。

较马斯洛自我实现说更为圆满的佛学,不但全盘展现了自我潜在功德的宝藏,而且指示了经佛陀实践证实的圆证自性之道。这在大乘中略分顿渐二门:渐道以闻思慧为导修六度万行,以理智解诸法无我义,伏断烦恼的力量小,故证道所需的时间长;顿门先顿见真我,以所见证真心任运修六度万行,功德虽尚未圆满,但修行者自感与佛无异,更无所求,故曰顿悟成佛。无论顿渐,皆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导,识别假我,体证真我,以为自我实现之本,故能避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弊端,防止向下堕落,直趋圆满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太虚大师《佛陀学纲》曾说过:

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

太虚大师并提倡学佛应从好好做人,完善人格做起,有云:“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大师所谓“现实”,即从人本性潜能的现前实现而显示出宇宙实相,此即圆满自我实现之义。圆满自我实现,确为人生终极价值所在,凡不愿虚度此生、埋没自性者,岂可不发菩提心,求无上道,循佛陀指示的路径,开发自性的无尽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