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法在世间
6628700000017

第17章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技的高度发达,创造出高度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越来越方便、丰富、新鲜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信仰崩溃、价值失范,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不安、厌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与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疏离等“时代病”如瘟疫般流行,个人主义、纵欲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滋生出贪污腐化、营私舞弊、吸毒贩毒、拐骗扒窃、卖淫嫖娼等社会毒瘤,犯罪率有增无减,恐怖事件连续不断,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强迫症、癔病、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

佛教向以善于治心著称,其全部修持体系实际上是一完整的精神心理治疗、保健体系,对针治现代人的心病,增进精神健康,净化、美化社会,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精神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仅抑郁症患者已达两亿多人,发病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女性中罹患此症者为男性的二至三倍。专家们预言: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杀手。精神心理疾病在发达国家一般较为严重,美国八十年代的统计表明:有5%的人曾经或正在接受精神病院的治疗,20%的家庭由于某个或全部家庭成员被精神、心理问题所困扰,近年来统计,竟有80%的人曾去找过心理医生,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125%。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居高。中国卫生部负责人披露: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目前国内各类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达800万人,精神病发病率从五十年代的27‰上升到目前的1347‰,约增长了五倍,大约每十年翻一番。全国每年因精神问题自杀者约20万人。精神心理疾病在都市人、青年、老年人中发病率偏高,有关部门对国内都市人口的抽样调查,发现232%的被调查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60%的人承认自己近来“有点烦”。北京市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16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上海一个中学对1168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厌学、恐学、逃学的学生达34%,125%的学生有孤僻、怯弱、说谎等个性方面的缺陷,28%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其中有严重精神障碍者达5%。青年和老年人因精神问题自杀的现象,在日本、中国等地已经相当严重。

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绝大多数都由精神、心理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紧张、焦虑、痛苦、压抑、封闭,缺乏自我调节心理的技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遇事想不开的人,当人际关系不和谐,或遇到挫折、打击时,便很可能会成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精神病学认为,精神、心理疾病有其生理病变的基础,如5-羟色胺的缺少导致抑郁症等,气候的阴冷和冬季的漫长也与抑郁症有关,但追究其生理病变,终由精神原因造成。

精神、心理原因除导致精神、心理疾病外,还能引起许多生理性的疾病,中医早就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淫(过度兴奋)及郁塞(过度抑制)会伤损五脏而引起疾病: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卷九,以“业”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业力成病”。破犯五戒的恶业引起五脏、五官病:杀害之业引起肝病、眼病,酗酒之业引起心脏病、口腔病,淫乱之业引起肾脏病、耳病,妄语之业引起脾脏病、舌病,偷盗之业引起肺病、鼻病。“业”指有意识的行为、语言、思想,“业”都由属心理活动的“思”(决意)发起,三业中的意业即是心理活动,身口二业的实质甚至可看作意业。引起疾病的恶业,终归由不善的心理活动——“烦恼”发起。《正法念处经》卷一云:

由心故作恶,由心有果报,一切皆心作。

《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谓“诸业心为本。”

现代医学称由精神、心理原因及主要由精神、心理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疾病为“心身病”或“心理生理疾患”,此类疾病有癌、肠胃病、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皮肤病等许多种。据有关统计,在当今所有疾病中,“心身病”要占到60%以上。医生们估计,在医院精神科以外的其他科室治疗生理性疾病的病人中,起码有三分之一以上兼有精神、心理疾病或心身病。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提出了七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五、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六、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拿这一标准来衡量,人群中心理不健康、亚健康者,大概起码要比已患精神、心理疾病者多出两三倍。关于这一情况,目前尚无统计数字,据笔者的粗略观察,在当今中国大陆的人群中,善于自我调控情绪、人格健全、意志较强、人际关系很和谐者,连一半也不到,多数人都或多或少被情绪不能调适、心理不太平衡、人际关系不大谐调所困扰。今天人群中大量的“追星族”、“发烧友”、“网虫”、“麻将迷”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甚而畸形变态的表现。

佛教《大日经》、《大毗婆沙论》、《立世阿毗昙论》等说,“勇猛强记”、“能修梵行”、“能寂静意”、“常思念利他”、“聪明”、“能别虚实”等,是人类的基本特征,按此,心理健康,大概起码须具备有正见、能自我控制贪欲等烦恼、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较高的智力、常怀慈悲利他之心、内心时常安乐宁静等条件,如果用这一标准衡量,人类中够得上心理健康、堪称为合格的“人”者,恐怕只占少数,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为数不太多。在佛陀眼里,芸芸众生,都是精神心理处于病态者和不健康者。

心理不健康、亚健康的人,有时乃至经常被紧张、失意、忧虑、郁闷、愤懑、嫉恨等有害于身心健康和人格形象完美的不良情绪所困扰。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得不快乐,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事业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影响巨大,并且往往使人将不良情绪传染给他人,破坏家庭气氛和社会环境。

当代心理学证明:对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而言,“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情商(EQ),指对自他情感的理解力、自控情感及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情商过低,即是心理不健康。若情商低到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某种刺激,引发抑郁症、失眠等心理疾病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病,及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病”,则更是痛苦。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抑郁症,有对一切兴趣减退、全身疲乏、无价值感、极度悲观、不愿与人交往、有自杀念头等症状,轻则失去工作能力,重则以轻生自杀告终。精神分裂症则更为严重,或狂燥,或妄想,或阴郁,完全失去理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有攻击性、破坏性的举动。

心理、精神病患者不仅自己痛苦不堪,而且给家人、亲朋带来苦恼和包袱,给社会造成损失,对他人形成干扰。由精神心理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耗,抵消了不少经济增长率,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统计,全球仅用于抑郁症的医疗费用,每年即高达600亿美元。

精神、心理疾病的日益严重,自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今的社会文化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病。举世畸重物质文明,荒废精神家园,宗教贬值,意义丧失,人们失去或淡化了足以安身立命的信仰,从而使心灵退化、庸俗化、脆弱化,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是造成精神心理疾病泛滥成灾的首要原因。就外因而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现代人从幼儿园时代起就被套上轭绳拼命狂奔;知识爆炸、信息轰炸,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活得越来越累;成天被关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离自然越来越远,成为工业社会大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迷失了自我。人际关系商业化,人情冷漠、商战激烈、贫富悬殊、分配不公、及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恶化着社会生存环境,再加上人口饱和及噪音、垃圾、空气污染等自然环境的恶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堪重负,其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当面临考试成绩不佳、升学落榜、失恋、失业、经营亏损、破产、晋职不遂、家庭不和睦、人事关系紧张等问题时,便容易精神超负荷,发生心理、精神疾病。特别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较脆弱的女性,和适应能力衰退的老年人,精神、心理最容易出毛病。

事实证明:高科技与经济高效益,并不必然带动精神境界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相反,随之而来的倒是心灵的退化和新的心理、精神、生理病态的出现,如网络色情、网络外遇、网络谣言、语言能力退化、手关节痉挛等“网络综合症”的流行和高科技犯罪率的增长。有人预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很多人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完全丧失自我。精神心理问题的严重,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忧患,不少人呼吁:重视心理卫生,关注精神健康!

佛法的心髓——自治其心

佛教向以擅长治心著称,佛称大医王,专以治疗众生心病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达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中国人对佛教功能的界定。人类文化中,若论对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的重视,当数佛教为第一。佛教以“心”为决定众生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杂阿经》卷十佛言:“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云: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用如实知见的智慧“自治其心”、“自净其意”,因而成为佛陀所示解脱世间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对境临事,心中尽管自然会起贪欲、愤怒等烦恼,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进、慈悲等殊胜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功能,以智慧自主心、锻炼心、净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中阿含经·念处经》载:佛陀教导徒众“以心治心”,要像木匠用绳墨在木料上打上线,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两位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随意抓旋处置。《法句经》谓“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意谓应像良工巧匠炼金打铁那样锤炼自心,去除无明烦恼的杂质垢秽,使心如同金子一样纯净。

佛陀从对人生痛苦和存在意义的反省入手,以人内心深处了生死、趋求常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对人心的结构、内容、性质及造成苦恼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过切身的实践验证,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达到“现法安乐”乃至涅槃解脱的技术。后世的佛教大师们,对佛陀教法不断发挥补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学。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极其高明的心理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导师,佛法是一门高级的心理学。

佛教的修行体系,从归依、发心到戒定慧三学、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萨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为治理自心而设计,都可以看作锻炼心及心理治疗的技术,或曰“心理卫生技术”、“精神保健体操”。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行》中所说: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认为是训练心的方法。

佛教治理、锻炼心的方法极其丰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门:

一、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

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见,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和方向盘,也是进行心理锻炼和治疗的必要指导。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归依,建议人了解佛教的内容和特质,观察佛陀人格的伟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验证性、佛陀圣弟子的清净品性,经过深入了解、思考、比较、抉择,自觉归依佛法僧三宝。这种正归依,能予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归宿,心灵得以安顿。三归依的核心,是树立正见,通过学习佛法,确信一切无常、诸法无我而业果不虚,乃本然如是的真实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义,应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过好物质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活,报恩尽职,为众生、社会服务奉献,如实认识自心、净化自心,完善人格,获得现前、后世、究竟的安乐。这种正信正见,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疗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二、以发心振作心

发心,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点,有如汽车上路前的确定目的地和加油。发心有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个层次。增上心者,通过观察因果业报和人身的珍贵,决心合理生活,离恶行善,尽诸责任,做个合格的人、好人,获得今生后世的利乐。出离心者,通过观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间的缺陷,决心以如实知见的智能净化自心,超越不圆满的生命形态,获得涅槃常乐。菩提心者,通过观察诸佛的功德、众生的苦难、社会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发愿修大乘道,以利乐众生、庄严国土为己任,带动众生同趋生命进化的顶峰——成佛。藏传佛教有极其具体的发起如上三心的观修方法。发心使人具有明确、高尚的人生目标,能赋予人锻炼自心的强大力量和积极向上的阳刚之气,脱离卑劣、怯弱的低级心态,避免向下堕落。

三、以持戒约束心

持戒,乃佛教诸乘诸宗修行的基址,所谓“道品楼观,以戒为郭”。持戒,是通过观察思考,自觉求受佛戒,并依戒律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佛教各种戒,皆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邪见、不贪欲十善为核心内容,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实质。受戒持戒,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是用认定的合理轨范,由约束行为、语言不作诸恶,力行诸善,从最粗显的层面锻炼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于自他的烦恼所牵,流于恶行恶言。大乘菩萨戒还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诸善、恪尽利乐众生职责的积极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杀害、贪污、盗窃、淫乱、纵欲、辱骂、挑拨、酗酒、吸毒、赌博等恶行,净化社会环境。持戒者因行端走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稳的心态,如《法句经》偈所言:

持戒者安,全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多欢。

四、以方便对治调伏心

方便,指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方法、技巧、技术;对治,谓针治烦恼和不良情绪,如对症服药。佛教对治烦恼、妄念和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双思惟法、观息法、反面观想法、转治法、自我认定法等。

双思惟法,须经常注意自心的状态,保持对自心的明白觉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绪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恶的、无益有害的,当贪欲、愤怒等恶念将生、已生时,以正见思考其害处及将会引起的恶果,及时舍弃断除,不令延续;当善念生起时,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续。

观息法,是在恶念、不良情绪生起后,转念观察自己的呼吸,或数息,或调息令渐渐深细,能很快止息恶念,平静心波。

反面观想法,谓想象与烦恼妄念所念相反的东西:如欲火炽盛时,观想所贪恋的人,身中有屎尿脓血等种种污秽不净;怒火中烧时,观想所恨之人的优点、可爱之处;心情郁闷时,回想欢娱成功;骄傲时,省察错误过失;等等。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恨,是佛经中所举最常用的对治法。

转治法,如欲火中烧时,将贪占心转为慈爱心,观想所贪爱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这是佛陀教给比丘众对治性爱冲动的重要方法。

自我认定法,是在烦恼恶念生起时,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认识到生起如是念头非我所宜,适时舍弃。如《佛遗教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当自摩头”,体认身份,弃除骄慢。

此外,对治烦恼的方便还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转移法、纵念法等多种。

五、以智慧观心

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净化自心、断灭烦恼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为佛教止观修习中“观”(毗婆舍那)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慧,指对佛法特有的一切缘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理之体认,以此正见观照自心,深入观析、体察心念生灭无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空无自性,这样观察时,本身便有息灭烦恼妄念、截断意识之流,使心清明宁静的作用。《中阿含经·念处经》中,佛以“观心如心”四字总括观心之要。当由如实观心见到心的真如实性后,整个心理结构发生质变,对佛法和心的真实得到决定的体认,会产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乐明觉的心境。

佛教诸宗诸派各有其观心之道:大乘如来藏系的观心要在于当下一念顿观心的体性而“明心见性”,天台、华严、真言、禅宗及密教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观心而见性”为修持心要,有生住灭、去来、一异、一多、处所、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四运、四句推检观心等多种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则以本宗关于实相的“圆融三谛”顿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还用“一念三千”的见地顿观当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称“圆顿止观”。

六、以忏悔清洗心

忏悔,是多种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对之亦十分重视。佛教忏悔之旨,在于清洗恶业、过错的积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从罪过错误的重压下解脱,得以安然、纯净、轻快。佛教忏悔有具相忏、羯磨忏等讲究形仪的方式。忏悔是在僧众或佛像前坦白发露过错,自我谴责,表示悔过,决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刚萨埵法来进行忏悔。最有效的忏悔,是佛教特有的实相忏,要在以佛法的智慧观罪业、过错本空,无能犯所犯、能忏所忏。

七、以慈悲软化心

慈悲,是对众生拔苦与乐的深度同情心、恻隐之心、仁爱心,将慈悲扩展至无条件、无限量、无分别、无执着,普遍于全宇宙一切众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萨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谓人类心灵苑囿中最美丽的花朵,世人多对与自己无关的人、有隙的人、敌人不慈悲,但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对他慈悲。慈悲给人温暖、友爱,常怀慈悲,人皆友爱,社会生存环境自然会优化。

佛教诸乘诸宗都十分重视对慈悲心的培养,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四梵住)中的慈无量心、悲无量心,通过观想,将慈悲扩展至无限,是软化心灵、培养高尚品质的高级训练方法,有对治冷漠、残酷、怨恨、愤怒的特效。

八、以喜乐滋养心

喜悦、欢乐、愉快,是最佳的心灵营养品,常怀喜乐,给人喜乐,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佛经中常说“法乐”、“禅悦”、“法喜”、“随喜”。乐为涅槃的功德之一,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涅槃)是佛教的目标。中国佛寺山门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达了佛教常怀喜乐、予人喜乐的精神。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中的第三“喜无量心”,通过观想众生欢喜、为众生欢喜而欢喜,将欢喜心扩展至无限量,是培养欢喜心的绝妙方法,为对治嫉妒的特效药。

九、以“舍”宽松心

“舍”谓舍弃、放下、放松,佛教认为是有益的心理状态。舍,主要指舍弃心中盘踞、粘着的贪占、愤怒、嫉恨等烦恼及忧愁、焦虑、散乱等不良情绪,舍弃因过度而变得有害的激动、狂喜、变态慈悲,舍弃贪惜吝啬,斩断不应有的情丝等,使心宽松、平静。舍能令激动的心平静,紧张的心放松,堵塞的心开通,是一种调节自心的重要技术。佛教“四无量心”中的第四“舍无量心”,通过观想,放弃心中的激动和粘着,将舍心扩展至无限,有对治激动、散乱、吝啬的特效。

十、以安忍炼心

安忍,梵语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动,是对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锻炼。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忍度专门锻炼安忍,所忍受的对象,包括寒热饥渴病痛等苦,打骂、诽谤、嘲讽、讥笑、陷害等逆缘,赞扬、奉承、歌颂等顺缘,及甚深难解的佛法义理。安忍,须磨练自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平静不动摇,临危不惧,临乱不慌,临难不惊,遇谤不怒,赞誉不喜,胜而不骄,败而不羸,难忍能忍,有如磐石,风吹不动,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这是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事业所须具备的性格。大乘修习安忍的诀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实智慧观察,这种方法在锻炼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十一、以精进磨砺心

精进一译“勤”,梵语毗离耶(virya),指坚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阳性的力量,可以开发、锻炼、增长。精进被佛陀强调为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所必须,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正精进”列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恒令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为内容,以精进断恶修善,贯彻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精进度,专门锻炼精进力,以缘起性空的智慧观照能精进、所精进皆空为修习的诀要,要求将精进力增长至无涯无际。

十二、以禅定凝练心

禅定,为梵语禅那(dhyana)与三摩地(samadhi)之合译,通指“心安一境”——高度专注的心态。佛教认为专注一境不散乱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事业所必须,《成实论》卷十四谓“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专门锻炼定心的禅定,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戒定慧”三学中的“增上定(心)学”、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禅那度”,都是禅定的修习具体的修习,方法有南传上座部的“四十业处”,大乘的般舟、一行、觉意、首楞严、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总计多达数百种,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禅定学。佛教禅定的特点,是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导,强调“无智不禅”。禅宗之禅,更是定慧一体,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间而出世间,顿入顿证。

禅定修习不仅可以提高专注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发生诸多良性变化,令人享受到高级的“禅悦”,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开发潜能、伏住烦恼等功用。

此外,佛教还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种治理、锻炼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礼佛、诵经、祈祷、唱赞、聆听虚静淡远的佛教音乐等宗教行仪,其实都有调整心、锻炼心、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通过多种修习,对心灵从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锻炼,使人的心理素质全面、高度优化,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慧、慈悲、安祥、精进的完美圣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谓“心灵自我进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实现”。

佛教修持与现代心理学

十九世纪末以来,出于对物质科技忽视人心的反对和补救,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出现过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多家学说,至今已分出近二百个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中成果最卓著、对其他学科影响最大者,心理学的日益发达,说明时代人心对认识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与日俱增。

近现代心理学与佛教关系颇为密切,佛教之学对荣格、弗洛姆、马斯洛等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思想给了不少启发,佛教对心灵认识之深刻及其治理心之技术的完善,受到西方心理学家们的由衷赞叹。佛教的思想精华被西方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心理学,中国哲学家熊十力则称佛家之学为“心理主义”《佛家名相通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撰述大意,第6页。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疗技术,其中有些与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相通,或被心理学所吸收,如双思惟法相当于心理学常用的“理情法”,观息法等属心理学的“转移法”,忏悔相当于心理学的“渲泄法”等。有第四心理学之称的超个人心理学,更以禅定为两大研究方法之一,以整合现在科学成果和精神传统(主要指宗教的智慧)为使命,对佛教之学多所吸收。

佛教修持之道治疗心理精神疾病、锻炼心智的效果,不断被心理学的观察、试验、统计等科学方法所证明。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因而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佛教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当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作用。用脑电、心电等仪器和统计方法对禅定、瑜伽、气功的研究结果表明:禅定可以使人体的呼吸、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微循环、免疫功能、体温、消化系统等生理指针发生良性变化,大脑额区阿尔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发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开发潜能等效应。大量研究证明:不酗酒、不吸烟、不偷盗、不淫乱纵欲,心情开朗,热心助人,能使心理健康,疾病较少,寿命较长;反之,贪官、盗贼、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开朗、长期紧张、焦虑、有酗酒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惯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寿命较短。礼佛、诵经、祈祷,也被证明有心理治疗之效,日本池见酉次郎的《自我分析》中说:

如果大声反复地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等,可以将长久积郁于心,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他激烈的情绪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发散出去,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公克、晨华译《自我分析》,工人出版社,1988,第67页

在心理学界吸收改造佛教之学以发展自身的同时,佛教界适应时势人心,从心理学、心理治疗的角度向世人介绍佛法,将佛法心理学化、现代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澎湃的潮流。东杜仁波切的《西藏医心术》一书,将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观无我、念咒、观想光明、观呼吸、禅定等传统修持方法,作为心理自我治疗之道,用具有诗意的现代语言介绍给西方人,获得广泛欢迎与佳评,美国治疗医学研究所所长Dean Qrnish。 M。Dtic为其题词:“阅读这本绝妙好书,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过程。”郑振煌译《推荐与佳评》,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第6页土丹却准法师的《开阔心,清净心》从心理卫生角度讲解佛法,亦颇为吸引人。台湾郑石岩教授的《清心与自在》、《精神体操》、《过好每一天》、《以禅疗心》等三十多种心理学著作,结合佛法、心理学,以大量心理谘商、治疗案例为依托,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开出了种种心理自疗的处方,其内容包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颇有影响。法国一行禅师的《活得安祥》等系列著作畅销欧美,主要从心理调摄的角度极其艺术地解说禅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泼应用,教人愉快地活在当下,培养爱心;他在世界各地举办的静修,参加者颇众,心理治疗效果不错,“静修之后,人已经能够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恢复与家人的交流对话。”明洁、明尧译《活得安祥·中文版前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第3页新世纪的新人中,自不乏亟求了生死、见性证果,或往生净土的传统型正信佛弟子,但更多的社会人士希望的,大概是从佛法中得到医治现前心理精神疾病、达到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希望佛教法师们充当高级心理医师,指导人进行心灵锻炼,解除心理、精神疾病的痛苦。适应人们的这种需要,从心理学、心理卫生的角度讲解、实践佛法,无疑是弘扬人间佛教的重要途径。

对现代心理学而言,佛法是一座蕴藏丰富、开采价值极大的矿山。佛法对烦恼根源和深层心识的详尽解析,尤其是大乘如来藏学关于心性的指示,对心理学可能有永恒的启迪意义。佛法以无常无我等正见修观以消融或转化烦恼的方法,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的治疗法,大概会有点铁成金之效。心理学向纵深发展,很可能与佛法同趋一轨。弗洛姆说:

如果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推到最后,我们就接近于开悟的概念。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第185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自我实现,也应以成佛为极限。

佛法从超越生死的需求着眼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其作用和角色,大概也不是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卫生为本的心理学所能完全替代。心理学虽然发展迅速,但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并不理想,一般说治愈率只有40%,即与其理论的粗浅、漏洞,及重治疗而轻锻炼而且治疗不能及于病根相关,有待于从佛法等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不断发展。

对佛教来说,现代心理学起码应该看作一门最具参考价值、挑战意义的新学说,从“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第一义,甚至应将心理学的成果看作佛法的运用和发展。佛教应该用心理学的观测、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研究佛教的修行实践和理论,整理和发展传统的修持之道,对佛法作出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接受的阐释。应该批判地吸收心理学的正确理论和系统脱敏、厌恶、发泄、笑、逆转意图、阴性强化、模仿、满灌、认知、支持、暗示、疏导、催眠、自由联想、娱乐、婚姻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并高屋建瓴,对心理学的偏弊提供批判。

现代心理学与佛学应该相辅相成,心理学的成果对佛教修持而言,亦不无助益,正如弗洛姆所说:

精神分析的澄清作用可以帮助学禅者避免幻相,而消除幻相正是开悟的条件。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第187页

佛教的修持体系虽然精深博大,但佛教徒能很好掌握、灵活运用者,并不是很多,不少人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才拜佛、求佛、学佛的,往往有精神、心理问题乃至疾病,以这种心理基础学佛,若缺乏正确指导,有时可能会加重心理病态,乃至被“魔事”干扰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佛教修行尤其是出世间法的修习,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如具正见、有明师指导等),可能出现偏弊,如观无我可能会更加迷失自我,观无常、苦、空可能会极端厌世而自杀,或难以与他人交往,感到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修禅定则容易遭遇魔事或得“禅病”,修忏悔可能会加重罪恶感。这些情况,佛经中也有所指陈,列有对治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佛弟子都能掌握运用。杰克·康菲尔德的《心灵幽径》一书,根据自己多年修持和心理治疗的经验,列举了佛教徒中的种种神经质及治疗方法,贡献巨大。今天学佛的第一步,应该是调整心态,有心理、精神毛病者应先治好病,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合格的现代人,掌握种种自我治疗、自我锻炼心智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才谈得上参禅入定、了生死、出世间。

就此而言,学习佛教治理自心之学,吸取心理学调理心态、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的多种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组织人力对佛教心理学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研究,摄集佛教传统及近现代心理学的成果,编写出有深度、具可读性和实用性的佛教心理学教科书,及各种普及性的佛教心理学读物,开展佛教心理咨询,是一项很有意义、功德,非常需要的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