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盂县辛庄村史考
6598600000003

第3章 明清时期村庄布局

辛庄村在明清时期是西连阳曲、太原,北接忻州、五台,南通寿阳,东达盂县城。由于处在交通要冲,道路又是穿村(东西向)而过,为便利交通又安全和谐,用土筑墙围村,四面建洞门把关。现存当时的残垣断壁,“墙西”、“墙东坡弯”“墙后头”、“墙外头”、“墙头上”等地名和洞门根基为佐证。

当时,村中有青石砌碹的六座洞门(东洞门、西洞门、南洞门、北洞门、中洞门、小洞门),昼夜有专人看护,值更守门人忠于职守,村民居安业乐,辛勤劳作,属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格局。从布局看(见上页图),村中主道为东西向叫“街”,分为“前街”、“后街”、“中街”。南北向的路叫“巷”,分为“南巷”、“北巷”、“财神庙巷”等。街道横平竖直、四通八达、四门把关的“堡子”的特征明显。

其时,村中共有戏台六座:大庙戏台、三官阁戏台、财神庙戏台、观音庙戏台、真武庙戏台和白龙庙戏台,现保存有清代建筑的大庙、观音庙戏台两座。

大庙戏台。位于现村北,坐落于原大觉寺内,坐南朝北,面对原大觉寺正殿。四明柱、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后带廊、布灰瓦、歇山卷棚顶,雕梁画栋。

观音庙戏台。坐落于现阎艾清住宅东20米处,坐北朝南,面对原观音庙正殿。四明柱、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后带廊、布灰瓦、歇山卷棚顶,雕梁画栋。

十四座庙:三官阁、真武阁、大庙、大王庙、老爷庙、五道庙、财神庙、观音庙、真武庙与奶奶庙、魁星阁、白龙庙、小庙、庙滩;

十七家店铺:仁义店、骆驼店、魁龙店、常顺店、田和德店、董辰厚店等。月有庙会、季做集市,商贾往来频繁,驿客游人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