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晋贤吏田嵩年
6598500000003

第3章 笃信好学

田嵩年生于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三月二十二日。他赋性聪敏,少有大志,不屑与童辈嬉戏,时年七岁即能赋诗,受到塾师的称赞。初应童子试辄冠军。少时,他曾随父到云南浪穹县衙所学习,受父亲教诲。父母亲都希望他好好学习,亲为其课,望他成为国家栋梁。

年长入晋阳书院学习,期间,田嵩年与祁寯藻同受知于黄左田夫子(即黄钺)。黄钺居官立朝温良恭俭,“习于掌故,持议谨慎”。其间曾五持使节,典试顺天、山东、山西、湖北,提携后学,擢拔人才甚众。在这样一位名师的教育下,科岁两试,盂邑取田嵩年第一,寿邑取祁寯藻第一。对这两位优秀的学生,黄钺先生十分给予肯定,他在《陈继昌方伯自江西之任山西,舣舟江上,过访荒斋,赋此送别》一诗中写道:

山西我昔游,河山雄四塞。

平定虽边州,读书知梗概。

祁田人中豪,存殁良可概。

田嵩年无时不在挤时间学习。道光八年(1828)五月十三日,他被简放为广东正考官,在粤间考试甫毕,突闻父丧,他将复命诸事务交由副主考官李梦韵,则星夜驰归。回家后,他另辟一屋名曰“养斋书屋”,尊制家居,手不释卷,每日记有《读日录》,而对历代名臣列传尤加意焉。父服未满,接母丁忧,时家中生齿日繁,假舌耕以抒家计。嗣本省中丞延请晋阳书院讲习,在晋阳书院期间仍学不逮。道光十三年(1833)春服阕请咨入部,正遇皇帝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大考翰詹。经查《大清宣宗(道光)皇帝实录》,这次考试十分严格,考试前,道光皇帝就下旨:“前降旨本月十六日大考翰詹。兹据翰林院奏,编修严良训呈请病假,投结后即启程回籍。虽有未降旨考试之前,究属不合。严良训著交部议处。又据奏,少詹事史评、侍讲学士福录,现俱患病委属实。应俟病痊之日奏请补考。该员等现既不能随同考试,一切差使,俱无庸伊等充当。遇有应行升转出,著吏部即将该员等扣除。如六个月后,名员内尚有病未痊愈,不能补考,著吏部即行开缺,以杜规避。”可见此次考试之严格。考试结束后,道光皇帝亲定一等五员,二等四十八员,三等五十八员,四等五员,不列等三员。就在父丧母又丧,五年未朝的情况下,田嵩年的考卷“落叶赋”,道光亲阅蒙御笔朱圈者数联,判定一等第一名,并对田嵩年说:“你考的好有长进,可见在家守制是闭门读书,连人品也看出的。”

经过这次考核,《落叶赋》一时轰动朝野誉满京城,众人都说《落叶赋》,亦留给后人不尽传诵。

“京兆不可作,落叶霜满天。”

“晨葩承露方惊艳,落叶随波去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