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遥古城
6597300000015

第15章 平遥土特产撷英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土产数俺们山西省,数来数去数晋中,晋中哪里最有名,还是数咱们平遥城。”这首由平遥籍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唱响的山西民歌《夸土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也让平遥牛肉成了家喻户晓的驰名特产与琛物。

平遥牛肉连同平遥碗脱儿、平遥长山药,很早就享有“平遥三宝”的盛誉,都是平遥古城最抢手的品牌土产。来到平遥古城,如果不尝“平遥三宝”,难免给人留下些许遗憾。

据《平遥县志》记载,这里在汉代时畜养黄牛已然形成风气,有着卖剑买牛和卖刀买犊之说,就连名贵的中药材牛黄,也是这里的特产。不过究竟是从哪朝哪代平遥的牛肉加工开始出了名,人们已经很难说得清楚,只知道在清代时平遥牛肉就在三晋大地名声不菲。据说那时平遥县有个生意人雷金宁,为人精明通达,苦心研制了一套牛肉加工工艺,烧制出一种与各地酱牛肉、五香牛肉风味迥然不同的特色名吃。随后平遥的牛肉店铺和作坊越来越多,终于打造出了品牌特色。如今平遥牛肉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出了国门,行销朝鲜、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受到国内外食客的青睐。

中国加工牛肉的工艺由来已久,品牌多样,各有千秋。然而同样是牛肉加工,到了平遥人的手里,制作的工艺方法就变得相当精细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和锅煮,以及原料与火候的把握等工艺,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都有着特殊的讲究。这样加工的牛肉既不用酱油,也不上色,自然色泽红润,肉丝纹络清晰,肉质鲜嫩,醇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香、味均可称之为上乘佳肴。

平遥碗脱儿在当地方言里叫平遥碗脱子,也是驰名三晋的地方小吃。碗脱儿形如碗口大的圆饼,中间厚,边上薄,柔软细滑,精素不腻,有入口即化的爽口感,风味十分独特。它用白面制成,加入菜籽油和盐水、大料、葱花,上笼大约蒸十五分钟左右即熟。食用时可以冷调,也可以热炒,味道清香、滑润、可口。色泽悦目,香味袭人。传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在仓皇逃亡西安的途中,路过平遥古城,偶然品尝到了碗脱儿,赞不绝口,从此使平遥碗脱儿名声鹊起,成了平遥久盛不衰的地方名吃。

平遥长山药同样是平遥的名特产品,堪称古城又一宝。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同时也是有着多种功效的中药材。它的根茎可以补肺、益肾、健脾胃,还有助于消渴、补心气、降血压、抗衰老、抗肿瘤。慈禧太后西幸途中,不仅品尝过平遥碗脱儿,也吃了用平遥长山药熬制的粥糊,欣喜之下竟将平遥长山药收为皇宫御膳。民国时期,平遥长山药已经开始远销到美国、日本和南洋群岛,时至今日依然畅销国内外。

除了“平遥三宝”,推光漆器称得上是平遥的传世民间工艺。平遥推光漆器属于中国四大漆艺之一,以手掌推出工艺器具的漆面光泽而著称于世。在中国工艺美术的珍品宝库里,它以精湛工艺、极致品位、很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独秀于林,成为中国漆器一绝。它的制作工艺相当特殊,方法复杂、精细。其中关键是将生漆刷在椴木板的灰胎上,经过五至七八次反复刷漆,反复用手掌推磨,直到手感光滑,漆面出光为止。为了增强漆器的立体观赏效果,提升漆器的艺术品位,借助彩绘描金、堆鼓彩画、三金三彩、镶嵌等技法,创作的器具古朴典雅,千姿百态。包括各种大小和类型的桌、凳、床、柜、几案、屏风、挂屏等家具和各式盘、碟、瓶、盒、碗、壶、杯等,表现内容大部分是中国传世的山水、花鸟、人物字画与吉祥图纹。自明清以来延续至今,深受欧、美、非友人的推崇青睐。现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着3件精美漆器,其中有2件就是平遥推光漆器。

平遥的传世民间工艺还有剪纸、绣花鞋垫、绣花枕头、布鞋和布老虎等等。至于说到纱阁戏人,更是国内独创。

纱阁戏人,顾名思义,是一种把戏曲人物艺术造型放置在用碧纱罩遮盖的纱阁里观赏的特殊展示工艺。它的特点是取材于传统戏剧,利用纱阁作为小小的舞台,抓住戏剧的精彩片段塑造人物,制作场景,做到一阁一折戏,一戏一春秋。每逢新春佳节和元宵社火到来,纱阁戏人都会陈列在市楼下,供来往游人观赏。可惜这种民间工艺今已失传,惟余28阁成了现存中国民间工艺珍品的绝代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