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饮膳随缘
6591100000037

第37章 向意大利美食致敬

意大利的国土狭长,有山有海,地理条件多元,历史发展也复杂。罗马帝国时期,希腊文化大量融入;公元五世纪以后,日耳曼民族进入,加上意大利长时间臣属于法兰克王国,文化中又多了一些西欧的影响;十世纪前后,地中海成了通衢大道,十字军时期,意大利就是个中继站,成为亚洲文化进入欧洲的跳板。由于各种文化熏陶,所以意大利的饮食文化有许多来源,邦国林立的状态也造就了各地的饮食特色。

一样是spaghetti,位于亚平宁山脉的托斯卡纳的用料,就与西西里岛有显著不同,甚至面条的长度也有差异;一样的pizza,拿波里的与米兰的就有显著不同,都林与罗马两地也是大异其趣。意大利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除了重视家庭观念及帮会发达之外,饮食文化与中国也不相上下,所以学意大利历史时,总要对饮食文化再三致意。

当年我在读罗马史时,看到一段有关罗马饮食文化的记载,至今心头仍有余悸。罗马人嗜食一种叫garum 的调味料,古罗马文献对这种调味料多有描述:将芫荽、奥力冈、茴香、洋芹、薄荷、孜然(g u-min)等香草,加上盐腌制,作为盐的代用品。当学者研究遭到火山岩浆覆盖的庞贝古城时,对garum 的制作方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一个容量三十升的缸中,以一层盐、一层鱼、一层香料依序纳入,加盖,在太阳下曝晒一星期,令其发酵。以后每日搅拌一次,连续二十天,待所有材料消溶后,经过简单地过滤,装瓶出售。

当时,政府对garum 加工厂有相当的规范,不得在城内住宅区中制造,可以想见其气味不佳。但是用garum 调理出来的食物,又令人食指大动,可见香臭之间,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君不见,许多欧美人士闻臭豆腐色变,掩鼻疾走,但回过头去,又对有如裹脚布般气味的发霉奶酪如醉如痴。如果因为自己对garum 存有戒心,就不尝试意大利食物,可算是惩羹吹虀而愚不可及了。

第一次到意大利,是从瑞士边界南下。汽车穿过阿尔卑斯山后,只见湖光山色,原来已经到了伦巴底,再往前行,托斯卡纳就在眼前展开,在洒满阳光的乡间小馆中,不同的新鲜沙拉自然在盘中罗列,酒醋和橄榄油在桌上,让客人自行调味,配合了熏肉、橄榄面包及各种奶酪,让人感受到阳光与自然在意大利生活中的意义。许多人说,酒可以尝到土壤的芬芳,的确,从留着小山羊胡、腰间束着白色围巾的侍者端来的当地村酒中,可以品尝的,不只是一些化学分子,还有千百年文化和一季阳光。

从托斯卡纳乡间回到米兰,领略到的却是另一种风情,史佛萨公爵在城外的城堡,摆明了以米兰人为雠寇,也难怪马基维利要对他大加挞伐。米兰其实离普罗旺斯很近,也产许多香料,这里的饮食文化不曾因米兰公爵好勇斗狠、引法军入关,造成意大利连年战争而有所消灭。

意大利街头贩卖各种新鲜食物的风情,就像我们的传统市场。一种叫f o ca cci a 的面包,与中国的韭菜盒子或馅饼有许多相似,让人觉得意大利一定是中国人的远亲,要不然,一定又是马可波罗搞的鬼。其实,粉食(谷类作物磨成粉后,加工食用)还不就是那些基本形式,只是香草火侯各有慧心,倒也不必把所有的账都算到马可波罗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