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08

第8章 文化标本:太原盆地富遗存

夏商时期的遗址群在太原盆地有很多,他们生生不息,吐纳百代。他们不仅仅是存在数千年的标本,更是活了数千年的生命。

太原盆地发现的夏商遗址有:狄村、东太堡遗址,分布在太原东山山麓下,属于夏代遗存;光社遗址,从陶器形制风格可知该遗址属于夏文化的范畴;河家庄遗址第二阶段遗址,位于娄烦县城河家庄附近,夏代遗存;南坪头遗址,夏时期唐国文化遗存;阳曲镇遗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西南约1公里的台地,商代遗址……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李伯谦先生指出,夏朝的考古发现在太原盆地有很多,比如说,在太原狄村、东太堡就发现了光社文化遗存。什么是光社文化?在夏商周时期,西起鄂尔多斯高原,东到鸭绿江畔,燕山南北,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一种青铜文化遗存。这是一支有着自己独特性的文化,然后,它以张家口地区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文化地区,其东为夏家店文化区,其西为光社文化区。在太原就发现了光社文化遗存,它出土的一些陶器,和中原地区夏代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酒器一样。

到了西周,太原地区相应时期的文化遗存减少,有专家推断这个时期,周的势力萎缩,太原盆地的主人成为游牧方式为主的方寸小国——方国们,较有名的是土方和鬼方。考古证实,这些小国多为游牧部落组成,其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与现在的太原人有较大差异。

作为中华文明血脉源头的重要组成,它们开启了太原地区五千年波澜壮阔的恢宏历史,塑造了这方水土一脉相承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