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52

第52章 民主建政:“可为取法”的各界代表会议

太原战役开始之前,中央就提出解放太原的任务是“打好、接好、交好”。几乎与太原战役同步,中共中央华北局就作出《关于接管太原的决定》。10月17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又作出《关于组建太原市委的决定》。太原解放后,以徐向前为主任的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以赖若愚为书记的太原市委、以裴丽生为市长的太原市政府入城办公,中共正式开始执政太原。为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太原市政府在太原解放的当月即作出《关于太原市各界代表会议几项规定》,对各界代表会议的性质、代表会的任务、代表的产生、代表的人数、代表会会期等作出原则性规定。从5月1日开始,军管会先后召开各业职工座谈会、文化界座谈会、工商界座谈会等,向各界代表阐述党的政策并征求他们的意见。5月14日,军管会、市政府开始向工人、民主人士、新闻界、文化界、工商界及青年和妇女代表发出聘请书,邀请各界人士参加各代会。5月22日,太原市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召开,来自党派、部队、工人、农民、学生、青年、妇女、教师、工商、文化、宗教等各界人士代表213人参加会议,中心内容是讨论复工复业和稳定物价问题。到新中国成立时,军管会、市政府先后召开5次各代会,着重讨论和研究私营工商业的复工问题、入城以来治安工作、建设成就、产销、金融、夏季卫生工作及房租、电费等问题,涉及市政、工商、文教、治安、土地、交通和群众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召开各代会,把群众的意见搜集上来,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传达下去,对宣传和贯彻党的城市政策,启发各界群众的觉悟,调动共同克服困难、建设城市的积极性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各代会参与城市建设,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认识到“共产党真民主,说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说”;另一方面,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通过各代会受到了教育,认识到党的决定群众不一定执行,各代会的决定群众则勇于执行。随着各代会代表比例的不断完善,各代会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测量器,成为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武器。

太原各代会是在我党刚刚执掌城市政权、缺乏执政经验的形势下召开的,这种探索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关注,为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民主建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49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迅速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会议给各中央局、分局的指示》中,肯定了太原、石家庄、西安等少数城市召开各代会的做法。8月19日,毛泽东在看到华北局转报的太原市委召开各代会经验的电报后,随即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各中央局、分局的电报,充分肯定了太原市的经验,指出:“太原解放至今不到三个月,开了五次各界代表会议,成绩极好。”并要求“三万人口以上城市均需开各界代表会”。10月29日,薄一波在《关于华北各城市召开各界代表会议的情形和经验的报告》中总结了太原及华北各城市召开各代会的经验。10月30日,毛泽东将薄一波的报告批转给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负责同志们,指出:“这个报告总结了华北各城市所开各界代表会议的主要经验,写得清楚明确,可为一切各界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会议所取法。”

回顾20世纪前半叶太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顺应历史之潮流,合乎时代之大势。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今,历史虽然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是凝聚我们奋斗的力量。

§§第八章 雄风太原:追回属于自己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