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12

第12章 一地三名:从晋阳城、太原郡到并州刺史部

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裹挟着从晋阳城获取的强大和自信,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伟大变革、惠文王五国破齐的恢弘气势,成为东方唯一能与西方强秦抗争的强国。但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却使30万将士归于尘土,“长平之战”成为赵国兴衰的拐点。远在200多公里之外的晋阳也易于他人之手,纳入秦国的版图。

晋阳先后为秦国的大将蒙骜和王翦攻破,王翦初设太原郡,治所在晋阳。这是“太原”首次作为建制名出现,从此太原一地两名,晋阳也称太原。

当秦王嬴政终于在渭水河边咸阳的宫殿里雄视天下时,晋阳城在远去的刀光剑影之中已经历了200多年的时光雕刻,略带沧桑地伫立在奔流不息的汾水之畔。

25年以后的西汉之初,晋阳城迎来了她的新主人,年仅八岁的代王刘恒。

刘恒身负父亲刘邦寄予的厚望,在母亲薄姬的陪同下来到晋阳城时,勾注山外,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那个冰雪交加的冬天遭遇“白登之围”,对匈奴构成的严重威胁刻骨铭心。

刘恒治代17年,轻徭薄赋,发展农业,晋阳呈现出一派安宁和稳定气象。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以俭约节欲自持,而又谦逊克己,具有一个皇子难得的修养。

公元前180年,执汉政16年的吕后去世,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诛灭吕氏,三公九卿讨论由谁来继承皇位,最后议定迎立皇子中最贤者“仁孝闻于天下”的代王刘恒为帝。

当汉都使者前往晋阳迎接代王刘恒时,时年25岁的刘恒甚至怀疑使者的真实性,辅佐他的大臣中也有不同的意见。刘恒先同母亲商议,又用龟甲占卜,而后派他的舅舅、代国国相薄昭前往京城探听虚实,最终赴长安入继大统。

就是刘恒和他的儿子刘启创造了著称于史的“文景之治”。

纵然灞桥的柳色依依,有时也掩不住这位从汾水岸边成长起来的皇帝对晋阳的思念之情。刘恒曾四回晋阳,第一次留游十多天,接见昔日在晋阳时的部属,举功行赏,问民疾苦,赐以牛酒,下诏免去晋阳、中都两地人民三年的田赋,并派重兵布防。

公元前106年,刘恒之孙、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在全国首创13个州刺史部建置,并州刺史部便驻节晋阳,晋阳、太原、并州一地三名自此始。

两年以后是太初元年,汉武帝改历,春节自此而始。此时,汉朝立国已近百年,汉武帝在位也三十多年了,他不改父辈们的恭俭之风而道济斯民,同时雄才大略的他以非凡的魄力开疆拓土,建立了汉朝最为辉煌的功业,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时晋阳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城郭繁华,土地富庶。到东汉时,晋阳城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的边防重镇,成为抵御北匈奴南下的一道巨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