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成为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当然,我们所说的影响力并不是指权力和地位。要对他人有影响,则需要别人对你信任和支持。只有认同你的观点和话语,别人才会真正信服你,并按照你所说的去做,这就需要你有着说服别人的技巧。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你的辩论对手……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在说服别人方面,幽默常常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时,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
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人在含笑中明辨是非。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的厨师煮的馄饨没熟,皇帝吃后发怒了,把那个厨师送入牢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入狱。”
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丙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
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们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馄饨生’
的厨师。
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入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是“生”就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引人发笑的。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它产生的劝说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候,巧用比喻同样也能达到劝说的效果。下面这个古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很久以前,一场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在古希腊某地区爆发了。起义军攻克城市,占领庄园。奴隶主惊恐万分,一方面调动军队镇压奴隶起义,另一方面对奴隶起义领导许以高官厚禄、华宅美女。这时,有的人动摇了,想通过投降谋取好处,起义军面临着瓦解的危机。
伊索知道后,就给动摇者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百鸟绝迹,阴风怒号。冻得全身发抖的猎人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头巨大的熊。他小心举起了猎枪,瞄准熊的咽喉,准备扣动扳机。熊的处境十分危险。突然,熊对猎人说:“何必一定要开枪呢?”
吃惊的猎人降低了枪口,回答说:“我想要一件温暖的熊皮大衣,抵挡严寒。”
“行啊。”熊仍镇定自若地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这样吧,咱们再具体协商谈判条件。”
于是,猎人同熊坐下来谈判,通过一番喋喋不休的争吵最后达成妥协。过了一会儿,熊独自走开了,它满足了要求——填饱了肚子,而猎人也如愿以偿,穿上了他想要的温暖的熊皮大衣。
伊索最后说:“原来,熊把猎人吃掉了,它就填饱了肚子;熊把猎人吃掉,猎人就在熊肚中‘穿’上了熊皮大衣。这样,两者各自的要求似乎都达到了。这样解决虽然不违反他们的谈判协定,但猎人却丧失了生命。
如今奴隶主劝降,我们如果和他们讲和,不正像猎人和熊谈判,会有好结果吗?到头来把起义军断送在敌人手里,哪还逃得了任人宰割的厄运呢?”
那些动摇者听了伊索的一番话开始回心转意,再也不提和谈的事,继续英勇地坚持斗争。
在猎人和熊的谈判中,野熊用了一种诡辩:你要穿熊皮大衣,就被我吃到肚子里去“穿”。从形式上看,双方都满足了自己的条件,而实质上,猎人却成了熊的牺牲品。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同时又是一个哲人,他看出了奴隶起义妥协者的危险,并以比喻的形式提出了智者的警告。在谈话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刘向《说苑》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人对梁王说:“惠子说话善于打比喻,假如大王您不让他打比喻,那么惠子就没话说了。”
于是,梁王对惠子说:“希望您今后发言时不要打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假如有个人不知道‘弹’为何物,您告诉他弹就是弹,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当然不能明白呀。”
惠子接着说:“如果您改换一种说法,告诉他弹的样子像弓,是用竹子做弓弦,那么他该明白了吧。”
梁王说:“当然明白了。”
惠子说:“我要把我知道的事物告诉不知道这事物的人们,您说不打比喻行吗?”
这个故事的有趣就在于梁王本来是不许惠子再打比喻的,可是惠子又悄悄打了一个比喻,说得梁王心服口服。
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它能让本来不容易被说服的对象对你的观点信服和支持,自然也就提升了你对他人的影响力。
幽默是人的思想、常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是人的内在气质在语言运用中的外化。幽默在口语表达中主要体现为巧和智。巧是指言谈话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包含着一定的差异、失误和某种巧合因素在内;智是指言谈话语充满智慧,能给人带来哲理性的启迪,从而使人感受到内心的愉悦、美感。
幽默是一项有技巧的活动,需要多练、多尝试才能培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