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话反说就是利用相反的话语方式来表达本来的意思,与语言修辞中的反语修辞手法十分相似。正话反说可以造成含蓄的幽默意味,是制造耐人寻味的幽默效果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普通的话语如果照着它的本来面目说出,会毫无新奇之处,丝毫没有幽默因素可言,给人的印象也比较平淡。但如果用与之相反的词语方式表达出来,就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种正话反说的幽默术以两种表达方式的语义对立为前提,依靠具体语言环境中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以各种暗示性手段将相对立的双重意义向听众或对方巧妙地传达出来,让其听后能够顺利地理解本意,极具戏谑意味和幽默色彩。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李大娘的几个儿媳妇都很尖酸刻薄,对老人毫无孝顺可言,李大娘默默忍受着,有苦说不出。
有一次,街坊邻居们在一起闲聊,邻居们问李大娘的几个儿媳如何?
李大娘说:“我的三个儿媳妇,都孝顺得不得了。大儿媳妇嫌我每天生活太单调,经常用筷子在锅碗瓢盆上演奏打击乐给我听;二儿媳妇怕我在家里闷出病来,经常赶我到我女儿家去走亲戚,要不然就硬让我到邻居家串门;三儿媳妇就更不用说了,她常常在我的耳旁唠叨,说什么‘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为了让我更长寿,她把晚饭减得越来越少。这不,这几天又老在念叨‘早饭吃得少,保证老人身体好’。”
李大娘的话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听出老人心里的悲酸之意。李大娘巧妙地把儿媳们的劣行全都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用孝顺的话表达出来,这样更能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大娘在家中的艰难处境,产生更多的同情之感。
正话反说的幽默重在选择合适的语言环境,但并非所有的语言环境都可以采用正话反说的办法逗人发笑。此种幽默对语言环境的要求是:应当能让听话者较容易地体会出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知道讲话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此外,说话者还应当采取一定的辅助性手段来帮助听话者达到这个目的。例如语言符号、语调等。有时,故意拉大正反两种语义之间的距离会收到更好的幽默效果,例如李大娘故意在儿媳们的“孝顺”二字上下工夫,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把孝顺的程度渲染得越高,收到的反讽效果就越好,也就更具幽默意味。
正话反说,有时表面是肯定,实际是否定,在大起大落的语言变化中透示出诙谐的乐趣,因而达到言此意彼的语言张力。
古代庄宗爱好打猎。他率大批人马外出打猎,踩倒了很多庄稼。当地县令出面制止,惹得庄宗大怒。县官不服,这时,一个叫敬新磨的优伶站出来,对县官说:“你身为县官,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要唆使老百姓种田而向皇上交租税呢?你难道不会让老百姓都饿死,把这里的田地都空出来,供给我们皇上驰骋打猎用吗?”敬新磨说完,请求庄宗立即将县官处死。庄宗明白其用意,放了县官。敬新磨正话反说,表面是训斥县官,实际上是说庄宗,使庄宗认识到错误,迷途知返。
一句幽默、风趣的反话,一句善意、巧妙的批评,不仅能够化解矛盾,增加了解,也是反驳、批评别人的有力武器。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护士小陈去某商场买面料,她选中了一块灰色的方格面料。但她发现面料是斜的,不是沿方格的方向,于是便要求售货员裁正再扯。售货员不耐烦地说:“你这人真自私,怎么不替别人想想?”
小陈听后很恼火,回答道:“我自私,我当然要自私。面料是给我扯的,不是给你扯的,不是给别人扯的。你不自私,把好好的料子扯斜了,真的是很会替别人着想啊!”几句话说得售货员哑口无言。
小陈抓住对方的话把,运用正话反说,在“自私”和“为别人着想”
这两个词上做文章,反驳非常有力。正话反说,使小陈的话具有很强的讽刺味道,比破口骂人要体面得多。
总之,正话反说幽默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幽默者用反话表达本意,使反语与本语形成交叉,相映成趣,以语言环境和辅助性语言手段让听话者获取有关自己本意的信息。
有时故意使用正话反说的幽默,能够活跃谈话气氛,使人情绪放松,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紧张心理,还能为摆脱尴尬境地提供台阶。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中如何灵活地运用这种幽默。
阿凡提一直是民间传颂的机智榜样。一天,贪婪而又愚蠢的国王把阿凡提叫到自己的宫殿,询问阿凡提:“听说你很聪明,那你知道吃后就会让人变聪明的药丸吗?”阿凡提满有把握地说:“有啊!”贪婪的国王当然想变得聪明,他急不可待地对阿凡提说:“那你赶快给我弄一点来!”
几天后,阿凡提恭敬地献上了10颗药丸,告诉国王一天服用一颗药丸,就可以变得很聪明。
第9天,国王派人叫来阿凡提,大吼道:“阿凡提,你竟敢骗我!”
阿凡提说:“陛下,您怎么这么说啊?”
“你还敢说?我吃了你这9颗药丸,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让我吃出泥土味来,你这药是泥巴捏的?”
阿凡提说:“陛下,恭喜您啦!您吃完聪明药后,果真变聪明了,连我阿凡提都骗不了您……”
总之,任何幽默都与呆板僵硬的脑袋无缘。即使是有关呆傻方面的幽默,也得建立在灵活地挑选语义环境,敏锐地抓住机会,根据不同谈话对象而有不同应用的基础之上。把握住这点,就能让幽默更好地发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