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孝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6569200000005

第5章 五刑章第十一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属于五刑的犯罪条款有三千多条,在这三千多条大小不等的罪行中,以犯不孝罪所判的刑罚最重。凡是以武力胁迫君王以达到个人目的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君王的存在;凡是以言语诽谤圣人出言不逊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法理的存在;凡是不孝顺自己父母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双亲的存在。以上所说的三种人,是人间一切祸乱的主要根源。

“提示”

孔子在上一章谈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在这一章里主要谈什么是最大的不孝。

最大的不孝有三种:第一威胁君主,第二诽谤圣人,第三不孝敬父母。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孔子的时代认为君主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管理者,他是替天行道,如果有人威胁君主就是违抗上天,这当然是大逆不道;圣人代表的是一种道德典范,是得到大家认同的美德,如果有人胆敢蔑视和否定这种美德,违背大众的意志,这是不允许的;如果有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那就像没有人性的畜牲。以上这三种人是社会的破坏性因素,所以在五刑中量刑最重。

孔子认为孝道不仅仅局限在个人家庭内,而是关连到建立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关连到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和睦。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广要道章第十二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译文”

孔子说:“教化百姓和睦相处,没有比用奉养父母的孝道更好的办法了。教导百姓懂得长幼之序,没有比用尊敬兄长的悌道更好的办法了。想要改革民情风俗,没有比用音乐更好的办法了。让君王安心,使民众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礼,诚敬而已。所以,如果有人敬爱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兄长,作弟弟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君王,作臣民的一定感到喜悦;敬爱一人,而使千万人喜悦,所敬爱的人虽少,但喜悦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谓的要道啊!”

“提示”

孔子在开宗明义章里提到的“要道”,在这一章里作了充分的具体的说明。

首先谈到的是实行“要道”的四种对策:第一,教民亲爱用孝;第二,教民礼顺用悌;第三,移风易俗用乐,第四,安上治民用礼。

在这四种对策中用礼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接着主要谈“礼”。孔子说,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常言说只有敬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一个敬字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也是我们日常交往中的体会。孔子从敬父、敬兄、敬君中推断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所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孔子在这一章里提到了一个新观点,即用音乐来改革风俗。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明确地指出了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不仅仅是悦耳,它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有时是不可估量的。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战歌曲就曾经鼓舞了民族抗战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