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6559400000061

第61章 日本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概述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由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经过大规模现代化改装而成的高速战列舰。

同级舰4艘: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按照日本帝国海军命名惯例,以巡洋战舰命名方式,命名源自山名。

建造背景

1906年,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于向内阁提交了一份海军发展计划提案,要求近期建造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4艘。然而,刚刚经历过日俄战争的日本在财政上力不从心,无法一下子满足海军方面的要求。

1907年3月18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先建造2艘战列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2艘战列舰(“河内”号、“摄津”号)于1909年如期开工,但建造装甲巡洋舰(“金刚”号)的计划却一直拖延没有开工。

1910年,海军大臣斋藤实以组建“八八舰队”的名义,再次向内阁提交了扩充海军军备的提案。要求建造战列舰7艘,一等巡洋舰3艘,其它舰只41艘。

1911年3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海军大臣以八八舰队的名义提交的海军军备的计划,决定中止原定的造舰计划,自1911年起,将历年的各项造舰预算项目以及节余的经费合并为“军备充实费、军舰制造费”,逐年拨款,每年拨款1.58亿元,为期6年。其中批准了建造4艘装甲巡洋舰的预算(金刚、比睿、榛名、雾岛)。

旧日本海军历来特别重视舰队中的快速打击力量,于是决定效仿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建造的狮级战列巡洋舰优先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以引进技术为主要目的,日本海军决定将先期已批准预算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工的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建造,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到英国学习新型主力舰的制造技术。

设计与建造

金刚号具备英国式风格的长艏楼船型和高大的三脚桅。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配备八门由日本委托维克斯公司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该炮后来被日本引进在国内制造。

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主炮炮塔布局与英国海军的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1、2号主炮塔呈背负式位于舰桥之前,3号主炮塔位于锅炉舱与主机舱之间,4号主炮塔位于主机舱之后的舰艉。防御装甲水平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

金刚号的舰艏既非垂直型舰艏也不同于飞剪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形成日本军舰独特的“双曲线型舰艏”。

1913年8月金刚号完工返回日本。日本成为继英国、德国之后装备战列巡洋舰的国家。

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本土自行建造,其中榛名号、雾岛号是日本海军首次由民营船厂承建的大型主力舰。因为临近舰桥的一号烟囱产生排烟影响舰桥的问题,三艘舰将一号烟囱后移并加高,这是与在英国建造的金刚号外观上的不同之处。三舰于1915年4月前全部建成……日本海军对于战列巡洋舰的战术运用与英国海军有不同之处,主要担任在舰队主力决战之前袭击削弱敌方实力的鱼雷战队的核心领舰,必要时编入战列舰队协同作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日是同盟关系,英国海军看中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强大的火力,曾试图向日本租借金刚级用来对付德国海军,遭到日本的拒绝。

改装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金刚级开始改进弹药库的防护措施,在前桅增加用于观测、指挥的桅楼设施。在前烟囱增加了一个烟囱帽以克服桅楼与前烟囱距离过近导致排烟倒灌的问题。

金刚级第一次现代化大改装从1923年开始,至1931年全部结束。首要目的是改善防御能力,增强水平防护,在主炮炮塔、弹药库、机舱上面增铺装甲板;为了解决水下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舰体防雷纵壁、舷侧防雷凸出部。改装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前桅桅楼增设舰桥设施;利用3、4号主炮塔之间的空间搭载水上飞机。

由于改装之后防御能力增强,最高航速降低至26节,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从1931年起正式改为战列舰。其中比睿号因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终止第一次改装,拆去一座主炮塔、部分动力设备,拆除舰体舷侧装甲带,改装成训练舰,后增加观礼设施,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

因为日本海军序列中已经不在拥有战列巡洋舰这类军舰,所以1934年旧日本海军取消了战列巡洋舰这个分类。

第二次大改装工程1933年8月开始,至1936年全部结束。更换了新型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大幅度增加,最高航速提高到30节,增加燃料装载量,提高续航距离;舰艉加长7.4米,这对增加浮力,减少航行时的阻力有明显效果;彻底改建前桅楼形成日本海军战列舰所特有的塔式舰桥,高大而结构复杂的舰桥是全舰的指挥中枢,其它上层建筑作了若干改进,并扩建后部舰桥;主炮最大仰角提高到43度,同时增强防空火力。

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即将期满,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谈判,比睿号开始复原,进行了一次性改装,至1940年初完工,其塔式舰桥结构、外观与另三艘舰不同。

经过多次改装后,金刚级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高速战列舰。但是其致命的缺点——水平防御和垂直防御能力不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战争经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舰龄、装备等方面看,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中最老式的主力舰,归功于两次大动斧凿的大改装,金刚级航速较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多被编入机动舰队,掩护航空母舰。

其它日本海军战列舰不是作为非到最后决战不得动用的王牌就是因为航速的限制或者过于老旧而很少出战,已有近30年舰龄的金刚级战列舰在日本所有战列舰中出动率是最高的,参加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大多数大规模海战。

1941年11月比睿、雾岛作为支持警戒部队编入航空母舰机动部队,于12月7日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金刚、榛名被派往东南亚支持入侵舰队作战。

1942年3月4艘金刚级护卫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参加了扫荡印度洋海域英国海军的作战。1942年6月,榛名、雾岛与金刚、比睿分别编入机动部队与掩护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海战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雾岛被美机投下的近失弹炸成轻伤。

中途岛海战之后,1942年8月美军在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攻占了日本工兵修建的飞机场。双方为争夺该岛在所罗门群岛周围海域展开了一系列海空战,4艘金刚级战列舰作为航空母舰的护卫支持部队参加作战行动。

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控制的飞机场给日本海军造成严重威胁,10月13日夜间日本海军出动金刚、榛名炮击了该岛机场。

11月13日日本海军出动比睿、雾岛准备再次炮击该岛机场,遭到美国海军拦截,损失了比睿号战列舰,这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15日凌晨雾岛号战列舰返回企图炮击机场,遭美军华盛顿号战列舰重创沉没。

1943年2月金刚、榛名返回本土,根据比睿、雾岛作战的经验教训加强了操舵装置的防护。

1944年金刚、榛名再次接受改装加强防空火力。1944年6月金刚、榛名编入机动部队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日本海军在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中大败而归,榛名在空袭中受伤。

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金刚、榛名编入第二舰队作战,均受伤。11月金刚号战列舰在返回日本本土途中被美海军潜艇击沉。最后一艘金刚级榛名号战列舰返回日本本土后,1945年在战争剩余的时间因燃油匮乏失去行动能力,舰上的副炮被拆除移到陆上炮台,7月遭到美军飞机轰炸坐沉锚地,战争结束后被解体。

各舰概况

金刚

金刚以日本奈良县西部金刚山命名。建造地:英国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船厂,1911年1月17日开工,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完工,舰籍:横须贺镇守府。1928、1935、1944三次改装,尺寸222米31.7米9.6米,标准排水量32200吨;航速30节,储油量6330吨,续航力1万海里/18节。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海狮号击沉于台湾海峡基隆以北70海里处。

比睿

比睿以日本京都府和滋县境内比睿山命名。1911年11月4日开工,1912年11月21日下水,1914年8月4日完工。比睿1930年末完成第一次改装,1936年11月开始进行了一次性大改装,改装项目与另3艘略有不同。尺寸222米32米9.7米,标准排水量32156吨;航速29.7节。1942年11月12日夜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遇美国海军巡洋舰编队拦截,混战中遭到重创,舵机失灵,无法全速逃离美机的空袭范围,天亮后被美军飞机攻击,自沉于所罗门群岛海域。

榛名

榛名:以日本群马县境内榛名山命名。1912年3月16日开工,1913年1月2日下水,1915年4月19日完工。1920年9月12日榛名在训练时1号炮塔发生炸膛事故。1923、1933年两次改装。尺寸222米31米9.7米,标准排水量31720吨;航速30.5节。1945年7月28日于日本吴港遭美军飞机轰炸,坐沉海底。战后1946年打捞解体。

雾岛

雾岛以日本宫垮、鹿儿岛县境内雾岛山命名。1912年3月17日开工,1913年12月1日下水,1915年4月19日完工。1927、1934两次改装。尺寸222米31米9.7米,标准排水量31980吨;航速29.8节。1942年11月14日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美国战列舰华盛顿号重创,舰体进水多处起火,舵机失灵,沉没于所罗门群岛萨沃岛附近海域。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27500吨,改装后31720吨,尺寸:长214.6米,宽28米,吃水8.38米,改装后长222米,宽31.7米,吃水9.6米。

动力:36台油煤混烧锅炉锅炉,改装后8台重油专烧锅炉;主机功率6.4万马力,改装后13.6万马力;航速:27.5节,改装后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改装后9800海里/18节。

武备:8门4座双联装35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6门152毫米/50倍口径副炮;12门76毫米炮,改装后12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24门25毫米高射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载机3架。

装甲:舷侧水线装甲带203毫米,甲板35~57毫米,穹甲133毫米,炮塔23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装甲总重:6502吨,改装后10918吨。

舰员:1221~11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