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6551900000009

第9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2)

为了检查学业,唐代中央官学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国子监“六学”考试分三种:旬考、岁考、毕业考。旬考、岁考由博士主持。旬考在旬假前一日举行,考学生10日之内所学习的课程,包括诵经1000字,讲经2000字,问大义1条,笔试帖经1道。获得3分为通晓,2分为及格,不及格的有罚。岁考是考一年以内所学习的课程,口问经义10条,通8条为上等、6条为中等、5条为下等,下等为不及格,须重习(即留级)。重习后岁试仍然为下等则罚补习9年,仍不及格,则令退学。毕业考试由博士出题,国子祭酒监考。考试及格即取得科举资格,可出校应省试,考试及格欲继续求学的,四门学的毕业生则补入太学,太学毕业生则补入国子学。不过这种升格法并未加深其学业程度,只表示提高其地位罢了。

官学的学生在学期间一律享受公费,包括衣服、膳食都由朝廷和地方政府支付。学生考试成绩不佳,有“停公膳”的处罚;学业、品行俱佳者则给予奖励。

中央官学建立了初步的学生守则,每学众推一人为知学,协助监司管理生徒。凡六学学生操行过劣不堪教诲、连续下第或九年在学无成、艺业不勤、酗酒喧争、樗蒲六博、不守法度、凌慢有司、游处非类,有其一者,令其退学,即开除其学籍;悖慢师长、强暴打斗者,解回原籍;结聚朋党、肆意斗讼、谇骂有司者,开除学籍送司法机关处置;违反假期规定、无故离校等,都要受罚。

唐代中央官学的假期有明确的规定。假期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为“旬假”,10天休1天。长假为“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5月,授衣假在9月,每次各放假一个月,准许学生回家探亲。如果学生家距学校路程超过200里的,或家有大事,则酌情延长假期。如已延长而逾期过多的,则令其退学。

中央官学的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博士分经进行讲授,助教佐博士,直讲佐助教。一经开课,课未讲完,不得中途调离或充任他职。律、书、算学博士、助教,各以专业教授学生。地方学校的教师除教学外,还有服务地方、导扬风化的作用。

中央各学师生皆有定额,是载之于法必须遵守的,如国子学博士7人,助教、直讲各5人,学生300人,师生比是1:25。太学、四门学师生比例则分别为1:45和1:72。每年各校招生数额根据该年毕业学生人数确定,以保持教学秩序。

地方学校教师编制和学生的名额也是法定的。一般大都府学和中都府学都是博士1人,助教2人,生徒60人;下都府学是博士1人,助教1人,生徒50人;上州府学是博士1人,助教2人,生徒60人;中州府学、下州府学以及县级各学,都是博士1人,助教1人,生徒分别为50人、40人、35人。医学都是博士1人,助教1人,生徒10——20人。

博士、助教既是学校教师,又是朝廷有品级的官员。如国子学博士是正五品上,助教为从六品上,其他六学的教师等级和待遇依次减等。地方府、州学的教师品秩多在八品和九品。唐代官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视品秩高低而有较大的差距,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可相差近10倍,九品教师能保证基本生活。

唐代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官员与国家其他官员一样还实行定期考核。每年小考,每三至五年大考,教师主要考核其业务、品德和教学效果,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升迁、奖励,如由四门学助教升为太学助教等。《登科记考》卷二十一载:“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厅壁记》中有贺知章等四门学助教,因“通经力学”、“博雅庄敬”(《柳宗元集·四门助教厅壁记》),岁末被报送礼部而得到升迁的记述。可见,唐代已经能从教学的质和量两方面来考核教师工作。

三、留学生教育制度

早在汉代,就有外族派遣子弟来中国留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教育的交流又有很大发展,中国的文字、《论语》、《五经》、《千字文》等被传到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对它们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加上政策比较开放,与亚洲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更加频繁,长安成了亚洲文化教育的中心。派遣留学生是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当时,突厥、大食、吐蕃、高昌、渤海国,以及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高丽等,都派遣留学生来长安。特别是日本,派了大量的官员和学生来华学习。贞观年间,各国留学生来华最盛,人数约在千人以上。

凡到长安的留学生,一律入“六学”学习,享受与中国学生一样的待遇,有的还参加了科举,也有的任了官职。唐允许留学生自由地与中国人交往,允许他们到各地旅游、访问,把采购的物品带回国。留学生居留多长时间自便,在中国学习期间,要求他们按唐人衣食住行方式生活,以便更好地学习和领会中国文化。唐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天文历法、医药、种植技术,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等,通过留学生传播到各国,同时也学习了各国的文化。

(第三节)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察举制发展的结果。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为世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开皇年间,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科举制的实施

(一)考生的来源和报考的办法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各类官学的学生。“乡贡”,即“生徒”以外的志愿报考的读书人,也就是私学的学生和州县自学的士人。

生徒和乡贡的报考过程不尽相同:生徒要首先通过冬季校内的毕业考试,合格者报送中央尚书省礼部,即获得参加礼部试(省试)的资格。毕业考试比较严格,中央官学的学生,由国子祭酒、司业、监丞等负责考试,再由祭酒复核、选拔。地方官学的学生由兼管地方教育行政的长官考试筛选。

乡贡须先持证件在本县报名,由县令考选后,由州刺史复核,然后举行“乡饮酒礼”隆重欢送其去中央,准备参加尚书省礼部的考试。每年10月,乡贡随地方贡送粮税一起进京。

生徒和乡贡分别被报送至尚书省后,都要填写自己的姓名、三代履历和保结,经户部审查后,再将名册送至礼部,然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即“省试”。省试一般在春季三四月举行。

(二)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唐代科举依汉代察举制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制举为天子特诏举行,以求非常之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唐代科举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秀才科注重博学才高。唐以此科最高,考选较严,宁缺毋滥,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很难考取。太宗贞观以后,此科便名存实亡了。明法、明书、明算科选的人数量不多,因而学子们热衷的只有明经、进士两科。

1.秀才科

注重选拔博识高才、出类拔萃的人物。考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两方面为标准,衡量其通达的程度,评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