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6551900000008

第8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1)

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时期的教育是在隋唐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隋唐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度统一。隋朝和秦朝一样,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在治国方略上却颇有建树,包括在教育方面建立国子监和实行科举制,为唐代所继承和发展。唐代在隋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儒术,兼用佛、道。或者说三教并用,以儒为主。科举制度在唐代已相当完善,对教育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教育制度也逐步趋于完备。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尊崇儒术

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儒学被定为一尊,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先秦其他诸子,有的自然消亡,有的沉寂,有的被儒家所吸收,有的衍生出新的学派以获得生存空间。但是,自公元220年魏国建立,直至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近400年间,战乱不息,频繁地改朝换代。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情况下,政治处于失控状态,对思想的钳制也就松弛了。同时,由于社会动乱,政治昏暗,民不聊生,一些人开始怀疑甚至否定儒家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去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于是,被压抑多年的诸子学说又流行起来,一些外来的或新生的思想流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在社会上流行较广的有佛教、道教和玄学,儒学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逐渐地丧失了独尊的地位。特别是在道家学说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玄学,公然批判儒家的纲常名教,认为名教是违背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儒家名教教育的结果,因而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集·释私论》)。即取消名教,实行自然主义教育,让人遵循自身的发展法则,自然地完善人格和个性。玄学家对名教的批判和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重新审视儒学和教育,的确使儒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隋朝建立以后,作为在几百年的政治、思想混乱后要建立统一政权的封建帝王,隋文帝势必要考虑如何加强思想统治的问题。他认为,儒、佛、道三教对治国都有可用之处,但是儒家在维护统一方面最为见长,要教化百姓,养育人才,非崇儒兴学不可。而且儒家学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他下令广泛征集儒家经典,并以高官厚禄礼聘天下儒士集于京都,令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还亲自至国子监参加释奠。全国统一以后,又令学校严格考课,功臣子侄各守一经。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抬高了儒术的地位。隋炀帝时,又将儒家经典加以整理、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目,分统于经、史、子、集四类,成为后来史籍分类的正统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这样一来,儒学的地位又进一步提高了。

唐初诸帝总结前代统治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到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长治久安最好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

唐高祖李渊在开国之初,就“颇好儒臣”,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在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公元624年又颁布《兴学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唐大诏令集》卷一O五)。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对儒术尊崇有加,登基前就在王府内设立文学馆,召集房玄龄、魏征等十八名儒为学士。即位后,“大收天下儒士”,凡通一经以上者都选拔做官。又大兴儒学,从学者达万人。还设立了弘文馆,选拔虞世南等天下名儒为学士,同他们讲论经文,商讨政事。贞观元年(628年)下令立孔子庙,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贞观十三年(639年)设立崇贤馆,召集儒生研究经术。次年,诏令孔颖达会同诸儒整理五经,撰写《五经正义》,颁行天下,并确定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这是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教材。每年的明经科考试也以此为标准。其后,又大量征集有学识的儒生为学官,大力提拔精通儒术的官员,以奖励学儒。唐太宗曾自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六)。其重儒的程度可想而知。唐代崇儒的文教政策至太宗最后确定,成为整个唐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唐太宗以后诸帝基本上也都是尊崇儒术的。

在隋唐皇帝采取种种措施振兴儒学的同时,一些思想家、教育家也为重振儒术竭心尽力,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韩愈。他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以儒学的卫道者自任,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的地位,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针对魏晋以来“师道之不传久矣”的状况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他极力宣扬“师道”,为此作《师说》,专门论述教师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任务等问题,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兼重佛道

隋唐崇尚儒术,但不是独尊儒术,在崇儒的同时,还提倡佛教、道教,基本上是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宣传“众生平等”、“慈悲为本”、“轮回”等思想,要求人们忍辱负重以求得死后升入极乐世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重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宣传避世隐居、知足常乐、“不为天下先”等思想。佛、道经过魏晋南北朝盛行几百年,在群众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隋唐统治者认为,佛教和道教所宣扬的思想,对安抚民心、稳定社会,都有利用价值。因此隋唐时期不少帝王都好佛喜道。

隋文帝和炀帝都提倡佛教,隋文帝晚年崇佛过度,一面大兴寺庙,一面大砍学校,大有以佛代儒之势。唐代多数帝王认识到佛、道二教的作用,因而主张让其存在。唐高祖在一份诏书中就宣称“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唐大诏令集》卷一O五),明确表达了三教并用的思想。但在三教之中,他更为崇道,奉道家开创者老子为始祖,这主要是出于李姓统治的需要。唐太宗不喜佛却能容佛,认为三教殊途同归,还支持玄奘译佛经。武则天也认为“佛道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为一宗”(《全唐文》卷九十三)。但由于政治的需要,主要是扬佛抑道斥儒,佛教势力极度膨胀。唐玄宗执政时,先崇儒抑佛,后又迷信道教,道教一度兴盛起来。整个唐代,儒、佛、道三教就是这样此消彼长,但总的来说,在政治上,儒术居于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确立的文教政策和各项制度,也是适合我国封建社会需要的,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而且多为宋、元、明、清各朝所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学校种类之齐全,管理之严密,生徒之众多,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因此,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

一、教育行政体制

(一)完备的学校系统

隋初文帝时提倡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此外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大理寺设有律学。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属于直系,是学校的主体。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于专科性质,书学研习书法,算学学习历算,律学学习律令。

东宫的崇文馆、门下省的弘文馆以及医学,属于旁系。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医学,亦属专科性质。皇族子孙另立小学。还有崇玄学,学习《道德经》、《老子》等,亦似大学性质。

唐代在各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各府州还有医学和崇玄学。唐代学校系统的构成情况如下(参见图5-1):

唐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当时名师大儒,也多聚徒讲学,传授经业。有乡村蒙学、学者讲学等多种办学形式。此外,农村里还有私立小学。

总之,唐代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学校,有官学也有私学,有经学学校和专门学校之分,有小学、大学和专科性质学校之分等,学校的类型多种多样,学校系统相当完备。

(二)教育行政机构

我国古代始终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汉代中央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隋唐时期,则主要由礼部兼管。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载,唐代礼部设尚书1人、侍郎1人,“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礼部尚书和侍郎下设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学校等事项。也就是说,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但它也不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管理教育只是其职责之一,由礼部尚书和侍郎以及礼部郎中、员外郎分别负责。

在礼部的统管之下,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设有具体的主管机构或人员。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学校教育工作。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设置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承隋制,中央官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由国子监具体管辖。国子监设国子祭酒1人,为中央官学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祭酒之下设司业2人,助祭酒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设丞1人,管理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设主簿1人,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这较汉代有很大发展,汉代太学只设博士祭酒1人主持教学和重大活动。宋代以后,国子监有时也行使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地方官学归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具体的主持者为长史。《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州县学生,州县长官补,长史主焉。”学生的毕业考试由长史主持,合格者由其于每年冬季报送尚书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亦可以升入中央四门学。

唐代的中央教育行政,除了由礼部主要负责外,其他一些部门也兼有教育行政职能,如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中央和地方的医学都归太医署直辖,中央和地方的崇玄学隶属于礼部之下的祠部。

二、官学制度

隋唐官学制度已臻于完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设置了专门的学校管理机构

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中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职,并对其职责做了明确划分,使中央官学的管理得到了加强。地方官学归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具体的主持者为长史,地方官学校内的事务则由博土和助教负责。

(二)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中央和地方学校入学年龄一般以14岁到19岁为限,学习年限为9年。律学为18岁至25岁,学习年限为6年。

凡贵族家庭出生的子弟及省试下第的举人,不必经过什么手续,可直接进入中央各学学习。凡地方诸州县学生中的优秀者,由各州长史考选,汇送给中央,可入四门学学习。平民能入中央四门学学习的,称为特殊生,名为“俊士”。学生入学后一切饮食服用皆由学校供应。

唐代各学规定,官学的学生一律称“生徒”。生徒入学要行束修礼。中国古代自孔子开始,学生初入学时要带一些酒肉之类的东西拜见教师,仪式非常隆重,这种仪式叫做行“束修之礼”,是为了表示对教师的尊重。束修之礼由政府明文规定是从唐代开始的。交纳束修的多少,根据学校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国子学和太学学生每人送绢3匹,四门学学生每人送绢2匹,律学、算学学生每人送绢1匹,地方的州县学生亦送绢2匹。此外,还须赠送酒肉,分量不限。这些束修的分配原则是三分送给博士,二分送给助教。这是教师于所发俸禄外的额外收入。

唐代中央官学教育的等级性非常强,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入学资格。教育的等级性、阶级性由此可见一斑。“六学”中以国子学地位最高,学生必须是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人。其次是太学,学生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人。再次为四门学,学额1300人,其中500人为文武官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另800人选庶民中的优异之人。除此之外,凡各州贡举进京省试落第的举人,也可进入四门学学习。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人,但学额少,都在50人以下。所学课程相同,程度相当,地位的高低是由学生的身份等级决定的。

“二馆”又高于国子学,限于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等级最高,学额最少(共50人),而实际教学程度在儒学中最低。

地方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小地主的子弟。

从学习内容来看,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有关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

唐朝学校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当时把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毛诗》、《周礼》、《仪礼》;小经为《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大经和中经为必修科目,小经为选修科目,《孝经》、《论语》为公共必修科目。不同的学校要求学习不同的内容。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开设全部儒家经典课,但不要求人人全习。规定学习二经,指的是一大一小或二中;学习三经,指的是大中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须全通,其他各经任选。各科目还规定了修业年限:《孝经》、《论语》共学1年,《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尚书》各为1年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为2年,《礼记》、《左传》各为3年。学生要在9年内修完规定的学习内容。

书学除研究书法以外,每日习书法,学《石经三体》3年,《说文》2年,《字林》1年。兼修《国语》、《尔雅》等。

算学学习《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丘建》、《夏侯相》、《周髀》等。

律学学习律令,同时兼习格式法例。

《论语》、《孝经》是书学、算学和律学的公共必修课。书学、律学修业年限为6年,算学的修业年限为9年。

地方学校所学课程与中央同类学校相同。但是,实际的教学水平不能和中央官学相比,学生能通一经以上即可毕业,或在地方委以职务,或升入四门学继续学习,或参加科举考试。

各学都有经名家编选、审定,由政府统一颁行的教科书。贞观初,太宗命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编成《五经定本》,颁行天下。其后,为统一五经的理解和讲授,又组织以国子祭酒孔颖达为首的明儒撰写《五经正义》180卷,颁行全国。唐代发挥中央集权政治优势,还选派着名科学家为中央各专科学校编审教材,如《算经十书》、《新修本草》等,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地方学校的教材也是由朝廷颁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