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忍让,英雄等待出头之日,需要忍让;别人打你耳光时,需要忍让;甚至连夫妻之间也需要忍让。忍让中具有道德、智能,忍让中具有真善美。忍让使我们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忍让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忍让,都要学会忍让。
许多人都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信奉着一个字——“忍”,虽然信奉“忍”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了解它内涵的人却少之又少。许多人将一幅幅“忍”字的字画悬挂于客厅、卧室……然而他们就像“叶公好龙”一般,喜欢的不是真“忍”,而是书画上的假“忍”。
忍辱是制怒的一部分,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时,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
要知道,如果我们欲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时刻注意学会制怒,不能让浮躁愤怒左右我们的情绪。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他人大打出手,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弊病。克制愤怒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怒火冲天而不加以抑制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我们分析一下就知道,而且从明朝几经沉浮的官员李三才的失败根源也不难发现这点。
明神宗时曾官至户部尚书的李三才可以说是一位好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他曾经极力主张罢除天下矿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疾恶如仇,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甚至不愿与那些人为伍。但是他在“忍”上的造诣却太差。
有次上朝,他居然对明神宗说:“皇上爱财,也该让老百姓得到温饱。皇上为了私利而盘剥百姓,有害国家之本,这样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说话也不客气的行为激怒了明神宗,他也因此被罢了官。
后来李三才东山再起,有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处境,于是劝他说:“你疾恶如仇,恨不得把奸人铲除,也不能把喜怒挂在脸上,让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对抗不能只凭愤怒,你应该巧妙行事。”李三才则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样做是可耻的。他说:“我就是这样,和小人没有必要和和气气的。小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没过多久,李三才又被罢了官。
回到老家后,李三才的麻烦还是不断。朝中奸臣担心他再被起用,于是继续攻击他,想把他彻底搞臭。御史刘光复诬陷他盗窃皇木,营建私宅,还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结朝官,任用私人,应该严加治罪。李三才愤怒异常,不停地写奏书为自己辩护,揭露奸臣们的阴谋。
他对皇帝也有了怨气,居然毫不掩饰愤怒的情绪,对皇帝说:“我这个人是忠是奸,皇上应该知道的。皇上不能只听谗言,如果是这样,皇上就对我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贼。”
最后,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罢免李三才的官职。李三才含冤落职为民。
古人常说“喜形不露于色”,而李三才却不明白此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随意发怒,自然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了。
“忍”的内涵除了制怒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戒嚣张。嚣张是由傲气引起的,因此戒嚣张的根源就在戒除傲气上——戒除了傲气就解除了嚣张。
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富商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寺院,站在财神面前说:“你有什么?还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禅师听到后很生气,就把富商带到窗前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商说。
禅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商回答。
禅师说:“玻璃镜和玻璃窗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银子,这一点点可怜的银子,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
富商听后,面带愧色地离去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们唯有谦逊己身,才能让人进步。“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事临头,三思为妙,一忍最高”。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我们应该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