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四家传(上下册)
6517000000005

第5章 西湖之旅

有竹居别业落成,沈周仿佛放下了多年来的心事。从成化七年正月,便与刘珏、史明古、弟弟沈召计议,买舟作西湖之旅。

他很想摆脱一些什么;自然下是杏花、蕉丛和他所经营多年的有竹庄,而是画债;满案、满箧堆积着的绢素和纸张。他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

“吾在,此债下休;吾死,则已矣。”

随着他诗、书和画名的远播,溪边的柳荫下,就变得越发拥挤杂乱,每日帆樯往来,永远没有安宁的时刻。随和、好客一如祖父的沈周,由于不愿意使人失望或难堪的结果,刚刚建成的世外桃源,却扰攘喧嚣得像旅邸一般。良莠不齐的访客,经常在有竹庄中食宿。有些客人,连岁暮、元旦也在他家中度过。更有人弃妻儿老母于不顾,久久不愿归省和团聚。看伦常的没落,痛心之馀,沈周不得下为诗讽劝:

十年漂泊独堪嗟,别日慈亲鬓已华,夜半还家凭梦里,门前满眼是天涯:——客有母老久不归省(注一)

有些索画者,并无一面之识,仅以一条巾,或一些微不足道的礼物,便连索数幅作品。约定时间稍过,就同催租讨债似的,骚扰不休。面对着处之泰然的沈周,许多好友,纷纷为他感到不平。

此外,他们之间,不乏专门造假画的人或古董商贩;往往沈周一幅新作,一日之间,就出现十几幅贗品。数日后,更流传得到处都是。甚至连他的好友都无法确定真伪,不仅买回家中悬挂,还宣称买到了沈周得意的笔墨。造假画的人,起先还伪刻沈印,倣效沈周字体来题诗落款。及至见到沈周平易近人,并不深究到处流传的伪作时,胆子也就更加壮大,索性把一式十几幅的假画,请沈周亲自题诗落款。如此一来,关怀他的好友们,不仅愤愤不平,更为沈周的艺术前途,感到忧虑和惋惜。但是,沈周认为,作品的好坏真假,真正有鉴赏眼光的人,自能辨别。而这些替人造假画,乃至于恳请他在赝作上题诗落款的人,并不是为了适性玩赏,或留给子孙,作为永久的珍藏;只不过卖几个钱救穷、救急而已。

“吾诗画易事,而有微助于彼,吾何足靳邪!”他说。

尽管沈周的胸襟宽宏,充满了悲悯的情怀,但尽日的骚扰,究竟有违隐居的隋情怀。为了寻求心中的宁静,他不得不像青年时期到苏州求学那样,每月定期进城。从船上浏览河道和两岸的风景,使沈周心中感到无比的闲适。带着陈旧、潮湿气味的渔舟,在微曦的晨光中,撒网捕鱼。漫歌声中,包着巾帕的少女,在塘中采菱。岸边的野梅,散播出沁人的芬芳,从船边缓缓而退:一次次地航行,四季的景色,在他眼中,有秩序地变换着。

为了避免麻烦朋友,或受到索画者的骚扰,到了苏州的沈周,很少进入闹区,总是落脚在偏僻的寺庙,在清冷的僧寮中,读书或静坐。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连这种短期的宁静,竟也成为一种奢望。往往在他还没舍舟上岸的时候,就有些好事的人们,等候在他将投宿的古寺里。

沈周必须像捉迷藏般,转换不同的寺庙,作为在苏州城的临时寓所。他寄寓次数最多的是地位较为偏僻的承天寺,和久居苏州者也很少知道的西禅寺。

吴县西南富郎中巷的西禅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在宋理宗景定年间的一场大火中,仅有一尊观音,奇迹般逃过了劫数,所以改称为“观音庵”。沈周三十五岁那年,郡守林鄂把观音庵的大殿,作为盐政通判办公的官署,因此,连“观音庵”也仅是往日的陈迹。只有东西院的僧舍,住着少数清修之士。偶而,一些爱静的诗人,会到这里吟咏雅集。

三十多年来,每月必定进城小住的沈周,不仅深爱这为时间、灾变、人事所掩埋在闹市的古庙,更爱那主持的老僧明公,他像尊古佛般宁定。尽管岁月如流,但三十几年来,似乎并不能在他的头和平静的面容上,有更多的刻划。对来往寺中的诗人、画家,明公从来不加烦扰;在陈旧的僧房和幽森的林木间,骚人墨客可以享有真正的清静,无忧无虑地吟哦、挥毫。甚至对早已成为知交的沈周,他也一无所求。

只有一次例外;成化六年,入夏以后,沈周连着五个月没有进城;不知是否触动了明公“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关怀。因此同年十月下旬,当沈周再度住进西禅寺时,明公破天荒地出纸向他索画,沈周则欣然命笔,为作“溪峦秋色图”,倾坍的古庙,凄清的月色,伯父沈贞题七绝一首:

“锦帆泾上千年寺,水殿云廊半不存。只有老僧明月下,立当清影夜敲门。”(注二)诗、画相映成趣,对明公无异是镇寺之宝;对沈周而言,在应付索画的经验中,也许是最感快慰的一次。

筹划多时的杭州西湖之旅,起初不如想像中的顺利,同时也没有使沈周摆脱索画者的困窘。

吴江、平望、盛泽:沿着运河行驶的船只,到达嘉兴西南七十里的書李,就为大雪所阻,一时无法继续航行。净相寺,是自古以来書李的产地,但此时只是二月初的仲春,因此,沈周等四人,也只有望着五六十株名传遐迩的李树而兴叹。

馀杭、西湖或山水清丽的临安,都是刘珏旧游之地。沈氏昆仲则属初临。逆旅中,雪夜无聊赖,刘珏以黄大痴、王孟端的笔法,为沈召写一幅尺馀高,一尺半多长的“临安山水”(注三)。秾润的水墨,简洁异常地勾划出老树新篁夹峙中的溪流,和重重的山色。

“下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刘珏看着自己笔下的山水,似乎比身历其境时的感受,更加具体和真切。回想往日登眺的景象,随手题五言绝句一首:“山空岛自啼,树暗云未散,当年马上看,今日图中见。”史明古也感慨系之地题:“山光凝暮云,风来忽吹散,借问在山人,何如出山见。”

小沈周六岁的沈召,虽然已近下惑之年,并有妻子儿女;但一向多病的身于,使他看起来单薄而瘦削,仿佛一个文弱的少年书生。一路上吟诗联句,他那温雅的语言、气度,和诗句中所透露的敏慧,都增进了刘珏对他的了解与关爱,他称沈召为沈氏的白眉。沈周于和诗之外,更在刘珏临安山水跋中,记写南游、阻雪,以及对其诗、画的欢欣和赞叹。

二月中旬的西湖,正是柳绿花红的时候。在东道主诸立夫的安排下,白天畅游名胜古迹,晚上几乎彻夜不眠地酌酒谈诗。放鹤亭、林和靖墓、岳王坟、葛岭上的贾似道故居……有丰富历史知识和考据癖好的史明古,每到一处地方,不仅吟咏流连,更要细加考证。他预备辑成一本暡游杭诗稿暢,留待晚年卧游。他那肥胖的身躯、戟张的胡子,和一口宏亮的吴江话,往往引得游人侧目。最苦的可能是台肩舆的舆夫,在崎岖的峰岭,和漫长的候潮路上,真有不胜负荷之感。

沈周的游兴,和亲翁史明古同样地高昂。

游经苏堤第六桥的时候,他寻到一支古梅截成的手杖。蛇鳞般的木皮上,满布着碧绿藓苔,隐约地还留着旧日游人的题诗。他十分珍惜,认为可以作为老年策扶的游侣。

飞来峰,无论石、穴的奇兀幽隐,大小佛像的妙相庄严,都使他认为是武陵最佳的胜景。灵隐和韬光庵,不仅使他流连忘返,也和祥公、慎庵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游览颓坍的南宋故宫;在河山破碎,人民离乱之际,却作起太平宰相的贾似道的半闲楼;岳王庙巍峨的廊殿以及庙西庄严肃穆的陵墓:这些历史兴亡的古迹,往往引发他叹息和唏噓:

金殿苕峣立翠微,中原遥见虏尘飞,两宫雁泣愁难托,七庙鹃觅恨不归:(注四)。

一个多月的畅游期间,除了偶宿灵隐、韬光庵之外,多半在诸立夫和青年处士刘英(邦彥)陪同下,借住于宝石山宝峰楼的僧舍里面。往往经过一天的倦游,在群鸦乱鸣的暮色中,正想小酌数杯,或整理诗稿,却不断响起索画者的敲门声。沈周无法想像,这些人怎么会那样快的闻风而至。像有竹居的书房一样,清静的僧楼,很快地堆起一卷卷的纸张和绢素。随着纸绢所送来的赞礼,也形形色色,有各式各样的土产和西湖织锦;也有的坚作酒饭之邀。还没等扬帆归里,就已经进入了多少年来吟哦塗抹,不停应酬的苦况,使沈周深觉此行美中不足。刘英则以诗相嘲:

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注五)。

暮春的暖风,吹拂在古老运河的归舟上。除了画债、礼品之外,沈周的诗囊里,增添了几首旖旎書异往日诗作的“西湖竹枝词”,其中之一是:

杏子单衫窄样栽,荷花娇貌一般开,中心有事谁知得,酸去酸来只怨梅。(注六)。

的确,这也正是梅子珠圆,渐近梅雨的季节。当他登上尖细高耸的保俶塔,下眺行人飞鸟,渺小如蚁;烟水苍茫中,不禁涌起一阵思乡的情怀。但航向归途的时候:心中却又浮起挥之不去的湖中画舫的影子。弦管歌声、翠袖珠帘,比起吴侬软语,别有一种引人遐思的情调。

此后,每当送友人前往游杭的时候,沈周总是一面嘱托代为搜寻他旧日的题诗,一面发出“也知行乐多红拂,已倦追欢有白头。”(注七)的感喟。

“看云只道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堪笑老夫闲不了,朝来洗砚写云山。”(注八)。

又是重阳时候,沈周正在从事十幅山水连作。用模糊的水墨写米氏云山;用青绿、华青、浅绛:写碧梧、黄叶、盛开在溪边的粉杏或满湖似雪的荻芦。所写的虽然是四季景色;但他并没有完全依照时序。

他那华发覆盖下的心境,不仅像山云般的忙碌,似乎也失去了时序。从画中的江上雪晴,寻诗者骑驴赋归的景象,联想到四年前的書李阻雪。从绽放的杏花,联想到四人在杭州紫阳庵中联句的情境。不知何时,展开在他模糊泪眼下的,不是米氏云山,而是五年前为弟弟沈召所画的“桃花书屋”(注九)。

高山丛木,桃花环绕中,一人捧卷兀坐。三间书屋,就建在邻近家宅的北水湾处;从小供兄弟两人读书的地方。画中的沈召,神态娴静,看不出多大年岁,在一片淡色染成,寒艳笼罩的天地中,不仅没有一丝尘氛,连时间也是静止的。

画上有徐有贞和吴宽的题诗,诗情画意相互辉映,愈发感觉完美;所以,当时沈周并没加以题识。

曾几何时,刘珏、弟弟、徐有贞,以及从小教道、照顾自己的杜琼老师,相继亡故。患风痺症的父亲,三年多来辗转床第;不再似当日登楼赋诗,手持高杯的洞府仙人。父子相偕,和刘珏在野庙中对鹤饮酒、论文,在黄昏日影下,相互醉扶还家的景象,也只能在诗里、梦里去寻觅。

大约从杭州回来不到几个月的工夫,沈召的肺病就急遽地加重。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陪他宿于外室。为他画十六幅苏州名胜,装成一册供他卧游,以消减病中的枯寂。

看着他那枯瘦、缺乏血色的面容,沈周忽然想到十多年前沈召带着病,就被抽调服行劳役的往事。关怀、痛惜,不知道怎样叮咛他才好,他记得当年曾在诗中写:

负重怜年少,红尘逐病身;既为执役者,其作晏眠人。官里诛求教,民间给用贫,馀情不堪道,相对但沾巾。——继南执役(注十)

从一滩滩咳出的血液,沈周可以感到,这个一直单簿、衰弱的弟弟,将要去得更远;他所面对的,下再是劳苦负重和吏役的苛虐,而是无法得知的神祕与渺茫。

以前,他也常常以诗、画来酬谢为沈召治病的医生,但是,到群医束手的时候,他就只能用画来平伏弟弟烦闷的心灵;但又何尝不是借诗、画来平伏自己的心绪?

沈召过世的前一年冬天,沈周为他仿赵令穰的“芦汀采菱图”,沈召不仅爱不忍释,还特别取出请前来探病的杜琼老师为他品题。年高七十六岁的杜先生,当时没有新作,遂把一首旧日的七古题写上去。图景诗意,两相配合;看来,倒好像特意为它而赋的一般。然而此刻,杜老师的诗、字和那慈祥的风貌,都已成了绝响。

刘珏突然病逝,似乎完全出人意外。从杭州回来的次年二月初,还同吴宽、徐有贞、史明古等一行六人游西山云泉庵,为“大石联句”。下久就发起病来。在重重忧虑、寂寞中,沈周填写一首“青玉案”,以感怀知友:

“去年春色西湖路,忆与美人寻去,今日江南春又度,回头人事可怜,堪歎不及春如故,刘郎卧病无情绪,寂寞桃花落红雨,看取浮生能几许,及时须乐,得闲须醉,莫为忙时误。”(注十一)。

二月廿七日,同宿灵隐方丈室的慎庵雨夜来访有竹居时,刘珏已过世多曰,沈周心灵,正陷进了无尽的深渊。想起前次刘珏访有竹居时,为了他要画的需索无度,不得已酒后在灯下所塗抹成的山水,简淡的笔墨,奇特的布局,沈周自己也感到是神来之笔;是他的画风,从王蒙、五代大师转向老米、大痴的新里程。大笑大叫之馀,他在画上题写出当时愉悦的心情:

“米不米,黄不黄,淋漓水墨馀清苍。掷笔大笑我欲狂,自耻嫫母希毛嫱;于乎!自耻嫫母希毛嫱。”(注十二)。

沈召死于成化八年(一四七二)的七月十三,武功伯徐有贞,结束其绚烂多姿的一生,于两日后的中元节。享年六十八岁,仅比刘珏年长五岁,比之以不惑之年即撒手人寰的沈召,似乎又不能下说是高寿了。

杜琼于成化十年十月二十六日逝世。那年秋天,解元贺其荣,北上参加次年的春闱。向杜老师辞行时,七九高龄的杜琼,答应作画为赠。

细水、瘦石,林木稀疎;那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也是杜老师的绝笔。

不仅囊无不义之物,更慎选必端之友,人们眼中的杜先生,是位彻头彻尾的君子和隐士。他对人的温厚与关怀,使人留下永远无法磨灭的追思和怀念。连丧三子后的吴宽,一直遵照杜琼老人的叮嘱,把祝他早生麟儿的“松图”挂在床边;更不时接到这位长者的信函,问他是否应验?因此,当贺其荣持杜琼的遗作求题时,曾引起他无限的感慨。

像漫天飘浮的阴云一般,刘珏、沈召、神光炯炯的武功伯徐有贞、温厚潇洒的杜老师,一个个的音容笑貌,在沈周眼前浮动。泉涌的往事,也仿佛重阳怒放的花朵,抚慰着他寂寥的心灵。

一桃花书屋吾家宅,阿弟同居四十年,今日看花惟我在,一场春梦泪痕边。沈周补题五年前的“桃花书屋”;眼中的笔迹、泪痕,一时之间,像米氏云山般的模糊。

成化八年,在沈周最为暗淡、悲戚的一年,却正是吴宽连中会元、状元,入翰林,授修撰,平步青云的时候。想起他前几年的落第和丧子,沈周不能不替至友的否极泰来而高兴。为吴状元举杯遥祝之馀,他想起了他那传诵一时的名文——咎须文;不禁又激起了沈周那无可遏制的幽默感。他在“寄吴状元原博”诗中写:

“文章不是咎须时,转见须长文更奇,省殿两元皆自取,岂凭春梦替刘滋。”(注十三)。

和吴状元同登金榜的,还有身材矮胖、正直干练的好友文林(宗儒)。文氏住在苏州承天寺西南的曹家巷内,与老父文洪(公大)相偕进京应试;文洪是成化元年举人。结果文林举进士,高年老父仅中副榜,一时也传为佳话。

自古以来,小说戏剧里的状元、进士,多属翩翩少年,不知有没有像吴宽那样虬髯满面或如文氏父子这般搭配?有时,沈周会十分调侃地想:像吴、文二友的尊容,如果遇到像苏州提学某公的取士方式,不仅不得取录,恐怕永无前程可言。

那位沈周“姑隐其名”的提学某公,在一次岁考中,竟然以貌取人,一口气罢黜了所有长相不佳的秀才。这种乖戾的作风,对青衿上子的摧残,使奖掖后进不遗馀力的沈周,痛惜、悲愤,也为之啼笑皆非。

在一首“拣瓜词”五古里,他把那位提学,譬喻为庸庸碌碌的选瓜人。在府学和县学多少硕学宿儒,辛苦培植出来的济济多士中,目光浅短得只顾到“瓜”的外形,却完全无视于品德、学养和才干。

“……君不见,贤妃白头女。又不见,贤相跛足予。呜呼!貌取岂尽瓜,外陋安知中自美;愿华一書请君書,滋味分明为君死。”(注十四)。

然而,吴、文二人春风得意之馀,心中又都不无遗憾和隐忧。

吴宽七四高龄的老父,身体正日益衰弱。这位自幼孤苦伶仃,性情宽和慷慨的老人,似乎有两个待了的心愿:其一是恢复少年时代,在荒乱中所不得不遗弃的葑门祖业——“东庄”;另一心愿,是在儿子金榜题名后,荣受封诰。

几年来,在儿子们的协力下,花木茂盛,流水清浅,成熟时的园中瓜果,足供路人采摘解渴。收成后的稻作,也可以救济邻近的饥民——“东庄”已逐渐恢复了早年的蓊郁和繁茂。

美中不足的是,已入翰林的吴宽,却迟迟不见朝廷颁给老父的封诰。不仅吴宽为之焦虑,连沈周也赠诗老人,曲意宽慰。

成化九年秋天,授永嘉知县的文林前往温州赴任时,带到他面前的四岁次子文徵明(原名壁,后以字行,为方便计,本书均称征明),依然怔怔忡忡地,连句话都说不清楚。比起那些奔跳嬉戏,浅近的千家诗、唐诗都可以琅琅上口的同龄儿童,不禁给人一种呆钝的感觉。

“儿幸晚成,无害也。”文林说。

听的人,无法确定文林到底信心十足,或自我安慰。只是,在一片附和声后,人们眼中不免流露出一丝怜惜的神色。

随父赴任的文徵明,不久便由舅父祁春携回苏州。八岁母丧,先由祁春照顾,后住在年老的外婆家中,少年时代的征明,可谓孤苦伶仃。

注一、暡石田集暢页五九八。

二、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四页三九七。

三、图记见暡壮陶阁书画录暢页五五曫。

四、暡石田集暢页四九六。

五、暡湖山便览暢页三曫五。

六、暡石田集暢页六九七。

七、类似诗意,见暡石田集暢页六曫三“送赵中美游西湖”、页二六五“送朱性父游西湖”。

八、(壮陶阁书画录暢页五八八。

九、图记见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三页三二四。

十、暡石田集暢页三五七。

十一、暡石田集暢页七七七。

十二、图见日本中央公论社版,暡文入画粹编暢卷四图十。但本图构图有迫近、狭窄的感觉,沈周第二次的跋中有:贺感楼此题,可为仆之小传:“之句,可见贺氏题跋相当长,而图中却完全下见”贺题;疑原作已遭割裂,此处并非全豹。

十三、暡石田集暢页七一二。

十四、暡石田集暢页二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