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四家传(上下册)
6517000000018

第18章 忘年知交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般而言,迈入六十五、六岁,正是人生的秋冬之交,忙于收藏的季节。诗书画三绝的沈周,自不例外;然而收、藏之余,他更忙于对所经历的人生,细细地咀嚼和体会,再借着他那清新酣畅的文笔,妙趣横生的加以描述。

谈到生活的情趣和品味,沈周便不免想到十四五年前过世的父亲。

父亲纶巾氅衣,手持古尊,登眺竹庄溪楼的儒雅、洒脱神态,仍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酒酣的父亲,有时以悠扬的声调吟诵宋朝范成大的诗篇,或在落日余晖中,挥笔作和。有时让沈周和孙子云鸿唱歌,淙淙的流水,萧萧风竹,汇合成自然的节奏。

无论西庄的夜宴,或有竹居的小集,处处表现出伦理孝道和古雅的风范。酒、诗与礼的凝聚,使这江南世家,永远充溢着一种醇和优美的情调。从沈周记事时起,前来观礼的贤士大夫,就不绝于途。

然而酒,也有使沈周忧戚的一面:

晚年的父亲,为风痹所苦,缠绵病榻的六年间,手足不断地痉挛。云鸿的仁孝、勤奋和理家治事的能力,一直使沈周引以为傲,但他的豪饮无度,却使作父亲的心中,不时蒙上一片阴影。

“……念夫少老相寻,乘除代谢;来者不容拒,去者不容追,其势然也。予但冥冥其间,顺其所谓自然而然者……”——老杯酒轩诗引(注一)

在生命的新陈代谢,老少相寻的无可奈何中,沈周首先采取了咀嚼人生,享受人生,顺其自然的态度。

自然人生,并不处处美满,事事顺随,因此在咀嚼、享受和适应中,也需要有一个可以憩息、逃避和暂时麻醉的地方,这就是他所说的“醉乡乐地”——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迨天为我而设,敢拂天而止绝乎!倘年未至(按,集中此处疑有漏句)……夫酒须止其所止,更无贪乎多:亦无恶乎少;于酒如此,于年亦然……”(注同前)

生命下可自我摧残,提前谢幕,酒亦不可禁绝,他只能在饮酒的方式和数量上调节与适应。

常常,他独坐有竹居的小轩中吟哦,疲倦时,就倒卧下来。善解人意的书童,见他闲着无聊,往往为他斟上三两杯黄酒,有什么小菜,随便摆了上来;于是,沈周步上醉乡乐地的幽径。“醉乡路稳宜频到”,酒量原本有限的他,到了发書目眨之年,愈发不胜酒力;几杯下肚,醺陶陶地,只觉得一种捉摸不清,形容不出的情趣——自然,更无法说与人知。

他称那小轩为“老杯酒轩”;语出山谷老人,因此,他集了黄庭坚这四个字,大书于粉壁之上。首句下面,是沈周自咏的七首五言绝句;既可以吟哦为乐,也可以歌来侑酒。座客中,能引起共鸣的,欢迎唱和,至于缺乏同感的人,他也绝不勉强;因为那原本是他独自悠游的天地:

“杯但容一呷,悠然万事忘;乾坤纳于此,乃是醉之乡。”(注同前)

夜中静坐,是老年沈周另一片悠游的世界。

几年前的一个雨夜,他与爱婿史永龄一起体会夜雨的凄清,抽笔点染之际,无意中发现雨中作画笔墨晕化的妙趣,留下一幅值得纪念的“雨意图”。几年后一个久雨新霁的夜晚,他却在静坐中,体会到另外一种境界,不仅留下一幅笔墨清新简淡的“夜雨图”,更留下一篇传抄一时的“夜坐记”。

那是一个寒冷的秋夜,他睡得很酣畅。蒙胧中,有风撼竹木的声音,有狺狺的犬吠。纸窗上,映着淡淡的月色。一种雨霁后所特有的新鲜空气,流动在草轩之中。沈周披衣起坐,精神感到分外的清爽。在荧荧灯火相伴下,随手翻阅几页书后,沈周就倾注于那些纷至杳来的夜声上。也许由于早年盗匪横行,斫关入室,非刑逼勒的恐怖经验,阵阵犬吠,使他心中升起一种防盗御寇的壮志。飒飒的竹木,使人感到一种特立独行,百折不挠的气势。接着是鼓声:大的、小的、远的、近的;有的节奏紧密,愈挝愈急,有的迟缓低沉,渊渊不绝,使人时而起忧烦不平之思,时而有奋发猛进之想。待天将破晓的时候,东北角上,传来寺庙的钟声,清越悦耳,盘旋的群鸦,发出嘈杂的鸣叫,又使人不禁生出待旦兴作之思。

他仔细思维,这一切声息,几乎每夜都有,然而心为物役,却从来没有这一夜那么心神灵明,感受深刻。这种外静内定,澄心发志的经验和境界,使沈周进一步想到:“……声绝色泯,而吾之志冲然特存;则所谓志者,果内乎,外乎?其有于物乎,得因物以发乎?”(注二)

从一连串的疑问和思辨中,沈周深觉夜坐功能宏大,因此他下定决心,以后更要经常静心孤坐,在长明烛下,参悟事物之理,心体之妙,作为修己应物的基础。

似乎从“夜登千人石”五古长诗,与杨循吉一再唱和,苏州文坛到处传钞吟唱,沈周就以这位穷困而带有几分颠气的南濠诗人为文学上的知己。

杨循吉“奉陪石田先生登览虎丘”诗中,有:“况奉鹿门屦,玄言承满襟,抚已良自足,终老复何歆!”(注三)可见这位致仕主事对沈周的敬爱之情。

经常有人迢迢千里之外,遣人以重金索求沈周的画,却未见以重酬索沈周的文章,不仅使杨循吉不解,更使他禁不住为沈周那充满睿智与哲思的文章呼冤。认为真正有眼光有见识的名公达人,应该注意沈周所表现的气稟、道德和思想,时时遣人存问或荐达朝廷,不该止区区贪爱他的绘画。

弘治五年,杨循吉忍不住把心中感慨,题写在沈周一幅山水画上。沈周一方面感念他的知音,一方面以谦虚口吻,在循吉题后作跋:

“……予固自信予之能画久矣,文则未始闻于人,特今日见知于仪部,予故难自信也。”(注四)

跋中,他也谦称书画于他,都不过漫兴而已,说不上有何专精独到之处;他风趣异常的表示:

“并当号予为漫叟’可矣。”

由这位文学知己撰写一篇“石田记”,表现出他的性情和涵养,是沈周多年来的心愿。尤其读到杨循吉致赠其他友人的文章,典雅富丽,灿如星斗,心中愈发想要得他一篇宏文,好和祝枝山的“石田记”形成双璧。

“山中有石田,广衍得数亩,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注五)“速杨君谦石田记”中,沈周现身说法,点出“石田”为号的来由。

接着,他以生花妙笔,亦庄亦谐地表现对杨氏文章的倾慕,警告老友不可自食其言,“石田”之石,非比寻常: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杨循吉这篇应许已久的“石田记”是否兑现,沈周这块田中之石,是否开口问罪,文献所限,难得其详,只有这篇催笔的信札,展示出沈杨两隐者深厚而亲密的情谊。

孤独、寂寞、笃于友情的沈周,对杨循吉的思念,真可以说是朝朝暮暮。

春山看雨,放眼四周,华峦秀岭,朦胧起伏,仿佛天然的水墨图画。杂花丛草间,数朵余红,与崖边苍松遥相呼应。顷刻之后,低云拥窗而入,景物混沌一片,似与幽者相会,似来滋润诗肠:沈周急不及待地写下那种幽谧神祕之美,希望杨循吉立刻整备屐笠,前来共享一般人难得领会的诗境。

收到杨循吉新词“念奴娇——雨睛”后,沈周整个融进那恬淡愉悦的天地中,立刻遣人递送他心灵的回响:

“紫门睛也;喜山意方舒,春湖堪写。拄着藤条门外走,见打鼓喧村社。逐队随行,南闾北巷,尽趁儿童耍;强于游宦去乡,千里羸马……”——念奴娇——和杨君谦雨睛韵(注六)

辛亥(弘治四年)二月二十日在支硎山麓的一次意外邂逅,使杨循吉在沈周心中,留下一种如真似幻,飘逸若仙的影像:

夕阳余晖,在支硎山路上,投下一片金色的薄雾。隐约间,沈周望见一人头戴竹笠手持书卷,乘坐筍舆缓缓而来。那种闲适的气度,似乎只有画里、书里才能看到。当两乘山舆互相接近时,沈周才看出来者乃是隐居在支硎南峰的好友。在暮色催迫下,两人心中的惊喜,只化成淡淡的一揖,便匆匆而别。沈周转望舆后,微尘中,但见一个担夫,担着花筐和酒書,紧随筍舆而去。山鸟啁啾声中,沈周恍若进入仙境,诗思画意,油然而兴,归来后,赶紧捕捉心中的意象,“支硎冒云图”(注七),于焉诞生。

弘治六(一四九三)年,对行年二十四岁的文徵明,无论生活和感情,都是冲击力极大的一年。

在他二十六岁的“乙卯除夕”诗中,有:“幼女仍書学语娇”句(注八)。幼女学语,娇态可掬,想必已两岁多,弄瓦之喜,推测当在廿四岁春天前后。经过多年的奔波和孤独,这种天伦之乐,应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七月九日,正是继祖母吕氏病重,举家惶急忙乱的时候,授业师李应祯的病逝,无论对他或父亲文林,都是沉重的一击。以后,无论看到李老师的手迹、藏帖,想到他为人的风骨、操守或在滁州官舍中授书的情景,总禁不住叹息和唏噓。

李应祯之死,离致仕归乡,只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他那刚直严峻,好面斥人过的脾气,始终未改。传说李氏退隐后,苏州知府刘某,横征暴敛,人呼为“白面虎”;李应祯则以“虎渡河”诗投赠,对刘知府加以无情的讥刺。

李应祯致仕时的苏州知府史鉴(按,非史明古史鉴),洛阳人,以监察御史升任。李应祯的“虎渡河”诗,则是成化十五年闰十月间,题写沈周的“松壑虎啸图”上,其时郡守为蠡县刘書,也是由监察御史升任;成化十九年以升任江西右参而去职。因此,在时间上,这传说不无差错。

成化十四五年期间,正是沈周往返西山鸠工葬父的时候,不独西山有虎,常熟、杭州,风声鹤唳,似乎无处无虎。天灾、苛政,以及虞山西南尚湖,猛虎泅水半渡之际,为居民乘船七手八脚地搠死于湖内之事,使李应祯借题发泄心中的义愤:诗中,这位独步一代的书家,先形容虎在山林中的威猛,渡河时却只能“昂头竖尾”,显得十分无助,以及健儿操舸杀虎的快人心意。诗的后段,则一针见血的指出:

“……食其肉,寝其皮,虐人之报当如斯!呜呼!虐人之报当如斯;为人之上者宁不思!”(注九)

李应祯逝世前,除了性情刚烈如故,由于严于操守,济人之急,加上抚育亡弟李应房的遗孤,因此,一贫如洗的情况,也依然如故。留下来的是满箱的碑帖、书籍、一个五岁幼子,和生活无告的妻、妾。

李应祯逝世时,由于继母吕恭人病重,文林直到一个月后,才在沈周陪同下,哭吊这位相知二十余年的亡友。为使他那经世的文章,能够永存人间,文沈二人,立刻着手搜罗他的章疏、文稿和诗稿;然而却早被李应祯焚烧得一干二净;他自认为:

“亦何足传世!”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就是李应祯处世态度和风骨。失望之余,文林、沈周,也只有诉之于深深的叹息。

朝廷遣官谕祭,御祭文中有:

“学优、才赡、性真、行方”之语,下仅代表朝廷,也是士大夫和诸多好友对他的定评。宜兴徐少傅,远自京师遗赙,厚恤他的妻儿。知府史鉴和文林,全力为他经营丧葬。更多人带着泪眼,恋恋不舍地离开他们敬畏之友在苏州荐福山九龙坞的坟墓(注十)。

文徵明继祖母吕氏的死,也是七八月间的事。当丧事料理停当后,文徵明告别了再次怀孕的妻子,前往和南京隔江遥遥相对的江浦,从南京行人司副庄咏(猛暘、定山)学诗。

庄咏和文林、史明古均属旧识,文徵明婚前寄请史明古批改的“重庆堂记”和“水月观记”,也参有访客庄咏的意见,并由这位被视为异端的诗人庄咏执笔,在文徵明原稿上面,综合出史明古和另一位座客——赵栗夫三人的评语。

此外,文徵明也久闻庄咏多用道学语,专意摹拟唐人诗风,在朝野间造成很大的争议。喜爱其诗风的人,说他的境界远远地超越唐人。即如杜子美的诗中警句:

“穿花蛱蝶深深见,扑水蜻蜒款款飞。”就远逊庄咏的:

“溪边鸟讶天机语,担上梅挑太极行。”

不喜其诗者,则指庄咏为“下劣诗魔”,其诗有如“村巫降神,里老骂坐”。又因为庄咏好讲太极图,常借诗句阐释太极真义,抨击者便引他的妙联:“太极图儿大,先生帽子高。”以为笑料。

而他的另一付名句:“赠我一壶陶靖节,还他两首邵尧夫。”更被滑稽刻薄的人改成外官和京宦之间索贿的对话:

“赠我两包陈福建,还他一疋好南京。”(注十一)闻者莫不为之捧腹。江浦离太仆寺所在地滁城,及以醉翁亭著名的瑯琊山仅一水之隔,路途并不陌生;但深秋之际,受严亲之命,单人匹马地在群山中行役,对文徵明而言,并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想到温暖的家室和妻女,那些文酒雅集中笑语喧哗的好友;将投见的,又是那样一位性情古怪,备受争议的老人,文徵明脑中,一片茫然。心思一会儿回到停云馆、西斋和窗前那片略显荒芜的人工湖山,一会儿又想到前面的州城或未可知的师生感情。夜晚,在旅店睡不了多久,鸡声一鸣,就得冒着清晨细雨,匆勿上路。有时更要连夜骑马赶路: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东葛城夜发(注十二)。“东葛城”俗呼“罗城”,距东南的和浦三十五里,看来已经是此行的最后一程。

庄咏园中,遍开着菊花,洁白的水鸟,在青山环绕的湖水中,悠然自在地浮游,一切显得幽静而恬适。无论外人如何议论,年老的庄咏,似乎决心作一个与世无争的隐者,讲学之勤,尤其对太极的阐释,真有一种教不厌、诲不倦的精神。

文徵明除了与庄氏门弟子相互研讨之外,以更多的时间,咀嚼庄咏那些被指为晦涩的诗句:

“山随病起青逾峻,菊到秋深瘦亦香。”

“土屋背墙烘野日,午溪随步领和风。”

“招隐谁甘同寂寞,着书不独为穷愁。”

“坐久可忘今夜月,梦回谁唤北堂钟。”

……

文徵明发现,每一点每一滴,都有着无限的回甘,都是庄咏苦思凝炼的结晶。他像古代通儒一般,除了精研经义,学习圣贤之道,更希望能身体力行;可惜思想与时代相违。因此,只能栖息田园,对着山川叹息。

经过几次侍坐对谈之后,庄咏发现这位年轻秀才,对他的作品不仅心领神会,对他的一切思想作为,也有着透彻的了解。庄咏也深深感觉到这位故人之子,无论诗、书、绘画乃至文章,均有颇深的造诣和潜力;对这忘年知交,不觉升起相见恨晚的感慨:

“一灯何处写相知,对坐寒窗暮雨时。诗本平生非杜甫,琴才临老遇锺期。尽堪出手名家早,但觉忘年得友迟,傥许无言真妙意,欲得千载慰深思。”——附定山庄先生赠诗(注十二)

注一、暡石田集暢页八曫五。

二、暡文入画粹编暢册四图二十五。

三、暡吴都文粹续集暢卷二十页十。

四、暡石田集暢页八五七。

五、暡石田集暢页三一七。

六、暡石田集暢页七八五。

七、图记见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四页四曫五。

八、暡甫田集暢页八曫。

九、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二页三八八“文外翰书松壑虎啸诗”。

十、有关李氏生平,见暡吴都文粹续集暢卷四十二页九、文林撰“南京太仆少卿李公墓志铭。”

十一、有关庄咏性行及作品,参阅暡列朝诗集小传暢页二六六、暡明诗纪事暢册三页六五四。

十二、暡甫田集暢页七三。

十三、暡甫田集暢页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