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6504200000015

第15章 海雯是课外活动的活跃分子(2)

中国人以往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将才很重要,但帅才更难得。水浒中的宋江,三国中的刘备,论文武都不算什么特别优秀的人才,但我认为他们是帅才,少了他们,水浒、三国大概就没戏好唱了。又如邓小平先生,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以他那一年代的领导人,能有那样的开拓思维,我认为他的伟大已超出了时代。艺术社在她们学校算是最大的学生团体之一,拥有75名会员,所以“官”也特别多。两名主席,她们叫Co-President,海雯和凯迪都是主席。我说当年布什和戈尔选总统时选票非常接近,争吵了半天,搞得最后还要最高法院来裁决谁当总统,应该建议向海雯她们学习,两个人一起当,平起平坐,分工不同。还有四名副主席以及两名秘书和财务长。

我曾经问过海雯,一个乐队那么多“官员”,是否会像中国的政府机关样非常臃肿。她说只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不算臃肿,设置这些职务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意识罢了。

艺术社有很多活动,像是为YMCA俱乐部刷墙、画壁画,把赚来的钱捐给约翰霍普金斯儿童基金会。她们做手工,打毛线,缝小枕头,然后在社区周末的集市上艺卖,相当中国的摆地摊。所得收入捐给“与非洲艾滋病作斗争”基金会。为此,海雯还获得了2004年度一个妇女组织颁发的社区服务奖(Soroptimist International Violet Richardson Award),还举行晚餐会,请我们全家出席。海雯得了250美元的奖金,地方的英文报纸也做了有关报道。

要想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还需要有创意。海雯的同学杰米小提琴和钢琴都很棒,高中几年一直是马里兰州乐队成员。他本人也很喜欢音乐,原想报考音乐学院。虽然也有几所音乐学院录取了他,但最后决定上哪所大学时,他却选择了马里兰州立大学,而且准备选修两个专业,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医学院预科。他想音乐梦不成时,改行做药剂师。他举棋不定,是因为他怀疑自己的音乐天赋。而另一位同学安柱,虽然琴拉得很一般,但却很有创作天赋,他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皮博迪(Peabody Institute)学院地录取,这是美国最好的音乐学院之一。 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具有较强的艺术修养,能够谈吐优雅,具有极高鉴赏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会成为高层次的受人尊敬的人,是非常具有魅力的。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艺术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现象,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是脱离野蛮和愚昧的惟一办法。”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说: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像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像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根源,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现代科学不单纯是科学规律的发现,也是人文思想的发现。风行世界的网络革命,人们在使用硬件传播信息时,人文思想也包含其中。图文并茂的电脑技术受到广泛欢迎,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

未来科学中,和艺术结合的边缘学科将愈来愈多,如人体工程学、艺术电子学、基因工程学、纳米技术等等。

艺术与科学之间息息相通,没有截然分明的界线。从艺术可以走到科学,从科学可以走到艺术。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既懂科学知识,又懂艺术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爱因斯坦精通钢琴,据说他从钢琴美妙的音乐旋律中,联想到力的传递形式,试图把宇宙间四种力组成“统一场”。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艺术造诣很深,他认为,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这就是艺术的跨时间、跨空间的普遍性。而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因而,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

美国学校对艺术相当重视,从总统学者奖中还具有特别的艺术奖就可以体现得出来。每个中学,不论初中还是高中,几乎都有乐队。学校同时还十分重视音乐理论的培养。

国内家长对艺术教育也有深刻地认识。但我认为中国家长应注意两点:第一,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选择。比如说,孩子喜欢跳芭芭舞,你就没必要强迫孩子学拉小提琴;第二,在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时,应量力而行。学艺术是非常耗费钱财的,一般的家庭是难以承担的。

5.海雯在假期里每次回中国,总要从外文书店买一大堆英文小说,或许正因为这一点,她的阅读成绩高出平均水平很多。

海雯在假期里每次回中国,总要从外文书店买一大堆英文小说。中国父母一般是反对孩子看小说的,我们却不会去管海雯看什么小说。或许正因为这一点,海雯的阅读成绩高出平均水平很多。

美国学校每学年一般在9月份前开始,因为9月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工节(Labor Day),因此正式上课常从9月的第一个星期二开始,到第二年的9月中旬结束。全年有规定的上课天数,马里兰州为185天。每学期开始安排时间表时,会预留出几天,以备因天气等原因而使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的情况,尤其是冬天,一下雪,学生就会听广播看电视或上网看学校是否停课。学校一不上课,网上就热闹了,会有一大群同学在网上聊天,惟一得到锻炼的就是打字的速度。有时下雪不大,或怕早晨路滑,学校会晚两个小时才开始上课。遇到下大雪天数多的年份,学校就会把放暑假的日期往后延,来补回上课时间。

每当遇到公共假日学校会放假,如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为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那么学校就会放假到下个星期一才上课;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圣诞节(Christmax Day),学校会早几天就开始放假,到元旦后才上学;到了三四月份复活节(Easter)前后,学校会放一个星期的春假。其他假日如总统日、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等,都会并入周末多一天假期,叫长周末(Long Weekend)。

尽管暑假大约有两个多月,也不像国内学生还有一大堆的作业。美国只有到了中学以后,学校才会列出一些参考书,要学生在暑假阅读、作摘要、写读书报告等。对于小学生,一般老师也会建议学生在暑假读几本书,或参加社区图书馆的读书会。

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对教育孩子来说,最易于让孩子接受的一种方法是读一本好书。通过文学进行价值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教育方式之一。正如波士顿大学的教育专家凯克·凯帕累克指出的:一本书不仅能给孩子提供一些他们愿意认同的人物,而且,还能给孩子们一个他们愿意效仿的人物。

好书,对于孩子来说,它能使孩子从近期的压力中得到解脱,让他们从书本中经历一些在他们一生中可能无法经历的事件。有些书还能告诉孩子如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如身份、独立性、父母与子女间的矛盾、成熟的责任,等等。

这样的书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且能解答存在于很多孩子和青年人心里的疑惑。因此,我认为,国内家长在满足子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带孩子去图书馆逛一逛,或购买些好书,作为孩子精神和灵魂的快餐。

美国的书籍卖得很贵,但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借书是免费的,只要父母拿驾照就可以办借书证。通常可借21天,有需要可以续借。但过期不还要罚款。图书馆还有磁带、DVD出租,有的社区收费,有些社区则免费。

社区图书馆有点像社区服务中心,除了图书借阅,还有很多报刊杂志和社区的信息。图书馆还有会议室,社区有什么会议和活动,都可以借用图书馆的会议室。图书馆还有很多电脑,供读者免费上网。绝大多数学生家里也都能上网,所以美国没有网吧。

美国学生念书除了要记单词外,没有要背诵课文这类东西。中国人从小背唐诗三百首,至于诗中的意境能理解多少,是另一回事,先背再说。重要课文、优秀文章、警句、精美散文,一律要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近年来国内及港台都有许多人在搞儿童诵读经书活动而引起媒体讨论。许多人认为古文精粹,放诸四海皆准,更是传统中国教育的本质,背诵经书,其益无穷。但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作为文化历史、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研究是很好的教材,但是让没有太强理解能力的儿童去死记硬背,我认为没有必要。

2005年4月3日,我在北美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日报》上以《与真理为友》为题阐述我的观点:

以古籍经书作为教材要求学生背诵,笔者并不赞同。用经书去灌输学童的思想,影响小孩的行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提倡,尽管许多经书都是教人从善积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家长们难道就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被套上一个紧箍咒,去束缚他们的思维?中国人的孩子比西方的孩子更努力,智商也不低于洋人,而中国人早期的发明创造史相当辉煌,诺贝尔奖得主却少有中国人,是否需要检讨一下教育方式?中国人应更多地让小孩懂得思考、研究、批判、吸收、改进和创新,而非从小做会背书、会考试的“机器”。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但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美国人不搞背书、朗诵这一套,不过他们对阅读还是相当重视的,小说、教科书、参考书都是厚厚的一大本。所以,海雯的书包也是够沉的。

每年一开始,海雯总要买一个书包,因原来的书包不是拉链坏了,就是背带断了。后来海雯看上了一个EASTPAK牌的书包,说这个牌子不错,我心想可也贵呵。普通书包一个10来美元,这名牌书包要45美元。不过那个书包从三年级一直用到十一年级也没坏,回头一想还是合算。后来几次回国,想不出有什么礼物带回去,干脆就多买几个书包送人。

有调查显示,华裔学生在美国学校的平均成绩高于美国学生的平均成绩,特别是数理方面遥遥领先,但惟独阅读一项却低于平均水平。我不太清楚其他华裔家长是否对小孩看小说之类的事加以限制,许多美国学生只是泛读,没有精读的习惯,也是造成美国学生数理成绩差的原因。数学、科学的书籍不同于一般小说或科普读物,每个字你读过去都认识,但你不一定能读懂它的内容,这就需要精读、理解、消化。仅仅靠泛读是无法深刻体会科学定义、定理和定律的含义,就会造成基础不扎实,即使是“样样通”,但却是“样样松”。

6.海雯喜欢旅游,旅游看世界,让她能够学习更谦逊,体认到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海雯和我都喜欢旅游,她在接受《世界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对她的影响很重要——旅游看世界,让她能够学习更谦逊,体认到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海雯小时候,我每年都会带她去游乐园,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世界,新泽西州的大冒险乐园,都能陪她潇洒走一回。去得多了,再到加州的迪斯尼乐园和香港的海洋公园,大人就受不了这种刺激游戏,只好一边坐着。长大后她就喜欢和同学朋友一起去,一大早出发,到晚上游乐园关门才肯离去。

暑假也是旅游的旺季,因为学生放假,美国的公司一般也都安排员工这时分批休假,全家出游的人也就多了。航空公司也会在这段时间提高票价,海边的旅馆更是常常爆满,各大游乐园更不用说了,成群结队的学生在那里尽享欢乐而刺激的美好时光。胆子大也是美国小孩的特点,不论男孩女孩,到了游乐园个个都是生龙活虎。不管是高空过山车,还是蝙蝠侠倒挂金刚全敢上。

在美国的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而且被经常提及的是对孩子勇气的培养。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是每一个做父母的经常虑及的。有的仅仅是担心孩子安危,过分地强调危险性,为防万一却牺牲了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父母阻止孩子去探索新事物,熟悉新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

在美国主要州际高速公路上,每到一个州境内,大多会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里面有餐馆、洗手间、礼品店和许多免费的地图、景点名胜介绍以及旅馆饭店的位置和优惠券等等。每到一个州,我们都习惯性地先到游客服务中心(Wellcome Center)拿一点免费的资料和宣传品。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去看科学馆、博物馆。

几年前,我带海雯参观纽约市的大都会博物馆,那里还收藏有郑板桥画的竹子,我说郑板桥竹子画得好,只因为他胸有成竹。后来海雯不但把国画如何画竹介绍给老美同学,也知道如何胸有成竹地去应对考试。她就能很好地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运用于实践。美国各地有很多博物馆,而且大多是非营利机构,全靠私人基金赞助和政府一点补贴,但对小孩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却很有益处。这点比我在国内旅游时常遇到烧香拜佛或是推销拜祭产品要好。

我在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说: 在“广州科普论坛”上,一份有关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震撼人心,报道标题为《国人科学素养落后二三十年》,报道指出:

在前日揭幕的“广州科普论坛”上,一份有关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资料带来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数字——在中国,2人中有1人迷信求签;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然而,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二三十年。

这项由中科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尽管与上世纪90年代的0.3%相比,有了一定增长,但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重已达到了17%。

与科学素养低形成反差的是,中国人的迷信程度,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几乎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迷信活动,国人对各类迷信活动的参与程度之高,可以从上述的惊人数字中窥见。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王渝生研究员认为,中国人的迷信普及远胜于科学普及的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家过去对科学普及没有确立一个完善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忽视了科普对公民素养的重大意义。2003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人均三级财政科普经费还不足0.2元,目前中国内地最好的科普场馆,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每40个中国内地公民中,仅有一个受过科普教育,而在日本,每两个公民中就有一个参观过科普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