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作家高尔基也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要想教育孩子,首先就要让爱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需要爱,就像沙漠需要绿洲,青草渴盼甘霖一样,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被爱会使孩子有价值感和安全感,否则,他就无法信任别人,无法爱别人,也会使情绪和智能发展受到影响。爱,是父母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是父母与孩子感情连接的纽带,是亲子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
让“爱”填满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应该在他们的心灵中填满爱。只有得到了充分的爱,孩子的情绪才会稳定,并产生信赖感,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而那些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对他人缺乏信任感,虽然一方面也想寻找心灵的慰藉,但另一方面却又无法信任和关爱别人。无法关爱别人等于无法爱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其人格、心理很难获得健康的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来自父母的爱,还需要更多人的爱。然而,孩子最先是从父母这儿感受到爱,也是由此学会爱的本领,从而更容易学会爱别人、信赖别人。因此,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爱呢?马克思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爱是神圣的,爱是无私的,同时还要知道,爱是真诚的,爱是理智的,爱是宽容的,爱是博大的。发自内心的爱,爱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她是一个耳聋的孩子的母亲,她是很多“聋儿”的“妈妈”,她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
1995年,她当妈妈了。然而,令谁也想不到的是,她的儿子到3岁时仍不会说话。当她和丈夫抱着儿子忐忑不安地来到医院时,医生带给了他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儿子是个聋儿。他们跑了很多医院,结果如出一辙。
她决心让儿子学会说话,为此她辞掉了工作。她根据医院的建议,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来给儿子配戴了一台数字助听器,又买来了一些关于聋儿康复、聋哑儿学说话的教材、资料,一边学一边教孩子,一个音不厌其烦教上千遍万遍。
刚开始,儿子连“啊”音也发不准,她将儿子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让他找感觉,再让儿子看自己的口型,如此不间断地重复。一个星期后,儿子发出了准确的“啊”音;一个多月后,儿子开口叫“妈”。4年多以后,儿子像正常儿童一样,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在她充满爱的关怀下,逐渐长大的儿子已经开始懂得如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次,她到商店买东西,偶遇一个4岁的聋儿,她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孩子的妈妈。后来,孩子的妈妈坚持要她帮忙带这个孩子。回到家后,她一夜未眠,萌生了创办聋哑儿语训机构的想法,希望能让更多天真活泼的聋儿回到精彩的有声世界。
在多方力量的帮助下,她终于成立了聋哑儿语训工作室,一年后,在工作室参加语训的6名孩子全部开始说话。到后来,她成了四十多位聋儿的妈妈,细心、耐心、恒心被她化作绵绵关爱,洋溢在孩子们的周围。
这一位母亲,她不仅将爱带进自己的孩子心里,还将爱辐射到其他孩子身上。这种爱是可贵的,拥有这么一位大爱的母亲,她的孩子又何愁学不会爱呢?爱是对孩子生命的尊重,爱是对孩子心灵的珍视,爱饱含着宽容和平等。不管孩子是美或丑,是智或愚,是敏或钝,父母都应该珍爱这一个个美好的生命,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他实现需要,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可怕的“非爱”远离孩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一家医院接收了一批战争孤儿。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但孩子却越来越瘦,并且接二连三地死去。原因是医院的人手不够,无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抚,孩子因得不到身体的爱抚而死去。后来有学者给这个病起名为“衰竭”(Marasmus),Marasmus的意思是“衰弱”“消耗”,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身体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灵上的抚慰。这些孩子就是因为缺乏心灵的抚慰,而使身体衰竭而死。由此可见,心灵的抚慰或者说爱,比身体上的需求更重要。
而对许多父母来说,他们也许都不吝惜于付出爱,然而这些爱未必都能为孩子所接受,这是因为一大部分所谓的“爱”是披着爱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的“非爱”。不对孩子施以“非爱”,让孩子远离“非爱”的侵害,才是真正将爱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间。爱的内涵是难以穷尽的,那么不妨从反面的角度来披露以爱之名毒害孩子的“非爱”,供父母们引以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有条件的爱。“你要听话!爸爸妈妈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不爱你了!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这种“威胁”式的爱,孩子能够接受吗?
(2)无条件的爱。或许这可以称为富有牺牲精神的爱,但却是最不负责任的爱。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无休止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既不鼓励孩子独立自理,也不给孩子明确必要的规则和纪律。这种看似无私的爱,实则是对孩子最大的毒害。
(3)永远无法满足的爱。孩子考试得了99分,就质问他怎么没有得100分;孩子学会了弹钢琴,还要求他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孩子考上了大学,还责怪他怎么没考上清华北大;孩子有了工作,还埋怨他挣的钱不够多……孩子不是父母的摇钱树,也不是父母挣面子的工具。没有肯定和赏识的爱,绝对不能走进孩子的心坎。
(4)依赖的爱。有些父母太爱孩子,以致将孩子当作“精神寄托”甚或“支柱”,担心孩子万一有个闪失,就活不下去,甚至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就是为他活着。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在父母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固然重要。但是过于沉重的爱只会使孩子感到负担。
(5)要求回报的爱。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为了养育孩子而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事业,所以经常唠叨自己为孩子“牺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甚至有的直接向孩子要求将来要报答父母的“恩情”。这样,就算父母为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孩子也感受不到真心的爱。
身为父母,如果自以为爱孩子爱得天昏地暗,但却有可能是属于上述的“非爱”行为,那么这样的爱绝不会走进孩子的心里,也不会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养料。出于压力、恐惧、内疚的爱并不是真爱,要想让爱的雨露真正洒进孩子的心灵,则要了解爱、学习爱、付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