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下册)
6502600000030

第30章 社会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社会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是以组织的名义发起或在社会公益、慈善、环保、文化、体育、教育等活动中充当主角,在支持社会事业的同时,扩大组织的影响,主要有社会赞助、公益等活动。

一、社会赞助

赞助是一个社会组织以无偿提供资金、物质、技术或各种劳务等形式支持某一社会公益事业,以获得一定的形象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也叫做捐赠或资助。赞助是一种最能提高组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方式和手段。

(一)赞助的目的和原则

1.赞助的目的

随着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社会组织的赞助活动也越来越多,赞助实际上是信誉投资,是互惠互利的行为。主办赞助活动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改善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增加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塑造完美的企业形象。具体地说,赞助的目的通常有:

①获得新闻组织和传媒界的广泛报道,有利于扩大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例如,在北京举办亚运会时,“健力宝”公司曾为我国运动员和记者提供价值 150 0 万元的饮料和李宁牌服装,这次赞助举世瞩目,使健力宝饮料畅销国内外,经久不衰,被称为“中国魔水”。在此之后的北京展览会上,一举拿下了10 亿元的订单。

②树立组织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作贡献的良好形象,从而加深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培养深厚的感情。比如,可以在边远的地区出资建造希望小学,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发生自然灾害时,为灾区的群众慷慨解囊,这都会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企业热心于慈善事业的良好形象。

③有助于企业推广自己的产品。赞助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宣传,可以增强广告的效果,扩大产品的销售。

④有助于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加深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了解,赢得潜在的公众支持。

2.赞助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赞助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成为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它是通过提供资金、产品、设备和免费服务的方式资助社会事业活动,所以赞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社会组织所选择的赞助对象是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前提的。即所赞助的社会活动符合企业本身的健康形象和产品的特征,保证最终能够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如牛奶公司赞助大型运动会,电脑公司赞助学校电脑等,都能产生扩大社会组织和其产品影响力的效应。

②赞助方自愿提供赞助。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赞助,都必须是以赞助方自愿为前提,不能强拉硬拽。比如,某些公司打着“拉赞助”的旗号,通过上级“摊派”等各种手段强行拉赞助。这种变质的公共关系活动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这种行为,应当坚决抵制。

③赞助活动必须考虑到本组织的经济承受能力。赞助额应适度、合理,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这样的赞助会力不从心,得不偿失。

(二)赞助的类型

赞助的形式和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

1.体育事业的赞助。这是社会组织赞助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体育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经常性活动,容易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赞助大型的运动会、冠以企业的名称或产品名称赞助的体育队等,可以使企业的某些产品如体育用品、服装等,在现场展示其产品的特点和品质,增强广告的效果,从而扩大赞助活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如“富士”胶卷成为 198 6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指定赞助商,垄断了大赛期间所有的胶卷广告,销售量大增,跃居世界第二,使“柯达”胶卷严重受创。

2.教育事业的赞助。赞助教育事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体现出社会组织“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赞助的主要形式有:设立奖学金、捐赠教学楼、实验楼、多媒体教学设施、捐助科研项目等。赞助教育事业为社会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3.文化事业的赞助。赞助文化事业可以吸引广大的公众,影响面广,不仅能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能够增进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感情交流,往往赢得公众的好感,展示了组织的良好形象。例如,美国有一家肥皂公司经常赞助拍摄家庭喜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有影响力,之后人们把这类戏剧称之为“肥皂剧”。文化事业的赞助形式主要有:图书出版、颁奖晚会、音乐、文艺活动赞助等。

4.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如提供社会福利基金、建造养老院、资助孤儿院、康复中心等,这种形式的赞助活动虽然不像前几种方式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注目,但是最能体现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承担义务的使命感,提升组织的美誉度。

(三)赞助的实施

1.调查研究。为了搞好赞助活动,需要对被赞助的公益事业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该事业是否对公众有益。最后,选择能够提高社会组织声誉,增进社会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好感,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项目进行投资。

2.制定计划。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赞助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般按年度制定,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内容包括:赞助对象、赞助预算、赞助项目、赞助形式、赞助范围等。

3.具体实施。根据制定的计划,公关人员认真实施有关赞助活动的具体项目。

4.效果测定。每次赞助活动结束之后,应对赞助效果进行测评,主要是比照计划哪些完成了,哪些没有完成,组织通过赞助活动获得的收益如何,具体是通过问卷调查来实施效果测定,然后存档以便今后再举办赞助时提供决策思考。

二、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组织为促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包括各种义务劳动、服务劳动和其他各种有益于社会的活动,组织作为社会的成员,从社会环境中获得了各种资源,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而组织有义务对社会的各种公益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目的

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主要是为了借助社会公益活动的主题来表现自己形象,从而加深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赞助公益事业的同时,可以为企业树立一个负责、积极的社会公民形象,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主要途径。这种方法通过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用明确的方式返还给社会,从而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以达到增强企业品牌美誉度的目的。组织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回馈社会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公益活动中对资金的需求,同时组织又将良好的道德伦理思想与观念带给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它直接使公众及社会从中受益,体现了社会组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对组织的形象及其产品的形象都会带来良好的宣传作用,增加了组织的无形资产。

(二)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

1.选择活动对象。社会公益活动的主题不同,选择的对象也不同。社会公益活动大多是以赞助为主要特征的。

2.确定活动主题。任何一次社会公益活动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首先要确认公益活动的性质是为公众服务的,对社会是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的主题与企业想要表达的思想基本符合。例如,组织想要树立关心慈善事业的形象可以面向残疾和孤苦青少年开展公益活动。这些孩子自身具有无穷的潜力,却因身体或环境的制约,被信息化世界所疏远。通过向孤苦青少年提供电脑、举行残疾青少年信息检索大赛等活动,为孩子们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能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掌握自己的命运,给他们未来的人生注入莫大的力量。

3.预算经费,量力而行。社会组织不仅要对社会作出回馈,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早在 18世纪,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 斯密对企业为何要负社会责任进行过这样的阐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它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它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它自己的利益,它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所以在开展公益活动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组织自身的效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4.拟定实施计划。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带给组织的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影响,它提升的是组织的无形资产。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应该根据组织不同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发展时期拟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把过去停留在口号阶段的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到专业操作的水平,组织社会公益服务团队,专门从事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同时与社会福利及公益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努力使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更加专业、更有效率。

5.新闻媒体报道。确定公关人员与新闻媒体联系,专程对此项活动进行报道,树立组织形象,为组织传播名声。随着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公益活动,赞助公益活动已成为“活广告”,而且投资公益带来的形象效应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6.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社会公益活动结束后,公关人员进行评估,总结此次活动的实践知识,整理成册,为举办下一次活动准备资料。

三、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是社会组织利用比赛的形式组织各类公众所开展的一种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竞赛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知识竞赛、体育赛事、娱乐节目竞技、服务竞赛、竞选活动等。竞赛活动是我国人民喜欢听、乐意看的一种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加之其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组织方法灵活多样、传播方式又多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传播方式,因而在丰富广大公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兼备了“活广告”的重要性质,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一)竞赛的筹备工作

举办竞赛活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是在筹划准备阶段。诸如竞赛的策划布置、题库的设计建立、参赛人员的复习准备、竞赛器具的购置、赛场的布置安装、对各环节的督促检验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在此期间进行和完成的。无论哪一环节出现疏漏偏差,都会给正式竞赛留下障碍和隐患。因此,必须加强筹备阶段的组织领导工作,周密细致地进行策划准备,杜绝任何疏忽和漏洞。

1.确定竞赛主题。社会组织利用竞赛开展公共专题活动,首先是要挑选适宜的主题,也就是说围绕什么内容展开竞赛活动。一般说来,竞赛活动的内容要具有智慧性,给人以启迪,内涵宽广丰富,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富有趣味性,能够引人入胜,使群众自发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对活动喜闻乐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要大众化,所选题目难度适中,尽量不要超出所划范围。

2.拟定竞赛题目。组织专家设计竞赛试题,题型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计算题等。还包括音乐题、图像题、情景题等方法手段。竞赛活动不等同于升学考试,因此应特别重视出题方法的科学性,善于发现所选范围内知识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拟定题目,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知识智能化。

3.发布通知,进行动员。确定了竞赛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案后,就必须尽快地通知各单位召开动员大会并下发比赛通知,传达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举办的目的,宣读比赛的规则方法、形式、内容等,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赛事,通知至少要提前两个月下发,以使各社会组织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工作。

4.竞赛设备的准备。竞赛活动的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固定设施,如举办体育比赛时的游泳馆、鞍马、高低杠、体育馆等,举办知识竞赛时的抢答器、麦克风、桌椅等;第二,消耗型用品,如颁发的奖品、纪念品、答题用的纸张和笔、比赛时提供的服装和饮用水等;第三,暂时性设施,如新闻媒体的实况录像、电视机、图板、小黑板等临时调用工具。这些设备都应在竞赛前准备到位。

5.确定竞赛规则。竞赛规则是组织部门制定出来供所有参赛单位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活动顺利进行所依据的原则。明确竞赛规则最重要的是使各个参赛者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防止出现规则上的漏洞造成偏袒某一方的局面。竞赛的组别编制一般是由抽签决定的,一旦规则上的漏洞被“钻空子”,不利于赛事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妨碍活动的顺利进行。

6.布置竞赛场地。竞赛场地应当提前布置,保证器械的性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如答题显示板、计时器、功放设备的状况。竞赛场地应给人一种典雅大方、精神振作、激励人奋勇前进的感觉,还可悬挂本次活动的会徽、横幅标语、摆设花卉盆景等装饰物。

(二)竞赛活动的实施

1.确定奖励的方式和奖金的数额。竞赛活动是通过比赛加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参与的。一般竞赛奖励办法:凡参加决赛的各队均受到奖励,并按一至若干不等的分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队均获得奖状、证书或奖金、奖品等。

2.竞赛活动的评委会由专业的人士组成,以处理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3.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由大会宣传组负责联系新闻媒体或协商具体事宜。要求及时了解竞赛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利用有关报刊等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报道。

(三)竞赛活动的注意事项

1.赛前应做好检查工作,为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赛前的检验督察工作是有必要的。包括对参赛者的检验,如对参赛内容的准备情况和临赛前的心理素质准备不足的地方;对场地器材的检验,包括赛场的布置是否得当、器材用具是否齐备完好,各类人员及器具的位置调度布局是否适宜等。

2.竞赛活动结束后,应对评委组成员、参赛选手和观众表示谢意,或是赠送特殊价值意义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