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64964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与艺术类(4)

《西游记》主要讲述手无缚鸡之力、一心向佛的唐僧带着三个顽劣不堪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上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历遍千山万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妖魔鬼怪,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唐僧慈悲为怀,有时不免迂阔;孙悟空艺高胆大,机智勇敢,是智能的化身;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贪色,是愚纯的象征;沙僧忠厚诚实,处于孙悟空和猪八戒二者之间,充当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全书以孙悟空的活动为主要线索,开篇至第七回写唐僧出世之前孙悟空的活动,他破石而生,带领群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后外出拜师学艺,大闹地府龙宫,后又上天大闹天宫;第八回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以及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孙悟空随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拜唐僧为师,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并在八戒,沙僧的协助下,一路斩妖除怪,最终修成“正果”。

绝章赏析

【原文】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侯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呼喇的一声,踢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仍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

【赏析】

这一段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形。孙悟空自破石而生,带领群猴过着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后来外出拜师学艺,学得高强本领和七十二般变身法,不满三界僵死的秩序,下龙宫强行索取海神针金箍棒,又去冥府硬行勾掉生死簿上的名字,被龙王、阎王告上天廷,也毫不畏惧。先后被封为弼马温、齐天大圣,但心里仍然不满足,于是大闹天宫,被收入太上老君炼丹炉,反而炼得火眼金睛。故事充分显示了孙悟空艺高胆大、不畏豪强、向往自由的个性特征。

妙言辑录

1.天?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漂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绢)

2.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晚眠不自由!不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3.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4.仙名永驻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5.欺诳今遭刑宪苦,英雄气概等时休。

6.龙戏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7.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思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8.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9.妄想不复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岂居前后?

10.广大无边真妙法,至真了性劈旁门。

专家评点

《西游记》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体现出生活的影子,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读者阅读此书,当透过纷繁复杂的神魔故事,学习其中反抗权贵、追求自由,以及不畏艰难险阻的美好情操。

作者: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清乾隆时期

红楼梦一语中的

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小说,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书海溯源

曹雪芹(公元一七一五年~一七六四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辽阳(一说是丰润),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早年曾在南京过一段“锦衣纨?(绢:组字ㄎㄨ、)”、“饫甘餍肥”的生活;晚年凄苦困顿,嗜酒狂狷,但对现实傲岸不屈。《红楼梦》作于曹雪芹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未及完稿,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此搁笔长逝。其手稿原名《石头记》,共八十回,后由乾隆进士高鹗续成后四十回,总计一百二十回,更名《红楼梦》,终于成就了这部思想精深、结构完整、艺术高妙的千古文学巨著。

文理梗概

《红楼梦》借甄士隐、贾雨村之口,讲述尘缘未尽、灵石化生的贾宝玉在人世间的际遇。小说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作者把贾宝玉安排在大观园众多女子的中央,写他与这些女孩子的生活交往。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他与林黛玉两情相悦、倾心相爱,但在家族势力的重压下不得不与薛宝钗结婚,最终造成黛玉惨死。小说以宝黛钗的感情纠葛和婚恋悲剧为主线,以贾府大观园为基点,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更替,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上,体现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矛盾,揭露富贾官僚的黑暗和罪恶,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批判。

绝章赏析

【原文】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已矣;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已,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已,奈我薄命何!

【赏析】

这段话描写黛玉的复杂心理,为后文叙述人物命运作伏笔。黛玉听到宝玉背里和史湘云、花袭人说自己从来不讲“仕途经济”的那些“混帐话”,心里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她自幼父母双亡,被托于贾府抚养,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她因宝玉真诚待她,也很喜欢宝玉。但又横生一段“金玉”之论,自己无人作主,兼之抑郁纤敏、忧思成疾,恐不能与宝玉长期相好。这些深入、细致的描绘,把黛玉内心曲折的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从而也深刻揭示出人物的性格,为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安排作伏笔。

妙言辑录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有处有还无。(绢)

3.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5.春恨愁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绢)

7.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8.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9.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0.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专家评点

《红楼梦》为文人独创,内涵宏富,博大精深,艺术高妙,卓绝千古。两百年来,“红学”研究蓬蓬勃勃,蔚为大观。《红楼梦》是传统古籍不可不读之巨著,读者对于此书,当细细把玩,字斟句酌,其中诗词佳句,可堪良久赏玩,不思茶饭矣。

作者:吴敬梓

成书时间:清代

儒林外史一语中的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作。

书海溯源

吴敬梓,清代安徽全椒人。出身于贵族士大夫家庭,后来遭遇家庭变故,家产丧失殆尽,以后靠卖文维持清贫生活。他是一个学问深厚的文人,所结交的也多是些学问精深而不热衷功名的士人。贫穷的家庭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多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为创作提供丰富资料。科举制度是中国沿袭上千年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清代袭用明朝科举,采用八股取士的方式。科举制度和它所代表的封建制度本身,都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人思想的枷锁。而深受其害的文士们,又在其制度下演出一幕幕不堪入目的丑剧。吴敬梓正是用他的笔写出他眼中的事。

文理梗概

《儒林外史》通行的是五十六回本,最末一回似他人所作,所以今本的删去最后一回,为五十五回。书中刻画了各类文人,对利欲熏心的丑恶者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充分暴露封建制度的黑暗。在理想的真儒、名士面纱褪尽之后,吴敬梓对中下层平民,那些自食其力、自由自在的人流露出了无比羡慕的心情。故事首先从范进中举写起。范进是个穷秀才,家徒四壁。而中举人之后,房子、银子、奴仆样样俱全。这样的反差,让人不得不醉心功名。鲁翰林醉心八股,让女儿也在妆台镜前摆满八股文章。还有官府的黑暗、官员的腐败,例如汤知县枷死回民老师父,激起民愤,不仅不受处罚,反而让五个?头回子问罪(绢:?)。社会的黑暗,礼教的束缚,不仅拘束了人的思想,而且真让人殉死礼教。王三娘丈夫死后,迫于礼教的压力,绝食殉夫。地方官反而以此为烈妇、贞节,大摆宴席以庆贺。《儒林外史》正是以自成单元的故事向人披露清朝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制度的末落。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六回)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赏析】

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守财奴形象,丝毫不逊色于外国文学中的葛朗台、波留希金。垂死者最后的愿望应当是他久未完成的夙愿,而严监生,他的遗愿竟然只是两根灯草。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遗愿,体现的是什么呢?在第五回里,严监生大大地批评他哥哥家的奢侈,夸赞自己夫妻四口在家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当小儿子要吃时,就在熟切店里买四个钱哄他。这个爱财如命的老监生,他一生的性格也就从两根灯草中体现出来了,这才是作者用笔辛辣之处。而严监生的这一性格体现出当时社会重财货、重富贵的价值取向。正是这样的价值现、人生观,才会使众多文人成为科举制度的笔下囚。

妙言辑录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2.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情。

3.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

4.就是孔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

5.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

6.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自由。

7.八股文章欠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狐禅,邪魔外道。

8.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9.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10.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专家评点

《儒林外史》是中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语言艺术与性格刻画,的确是今人创作极可借鉴的。而《儒林外史》的口语化特色,使作品呈现通俗特色,是值得注意的。同时,书中所保留的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在阅读时也应加以分辨。

编者:许仲琳

成书时间:明代

封神演义一语中的明代神魔小说代表作品之一。

书海溯源

许仲琳,又名钟山逸叟,是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人。由于明中叶以后,手工业与商业发达起来,平民阶层随之壮大,因此对文学的要求也强烈起来,他们需要与他们的文化水准、欣赏水准相适应的文学作品。在继《三国》、《水浒》之后,白话章回小说的需求也增加了,首先是《西游记》为首的神魔小说风靡一时。这类小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以其奇幻的想象力深深吸引着读者。文人们或借历史事件,或借流行的神魔故事,创作了大批的神魔小说。而《封神演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借武王伐纣的故事展开神魔斗法的长篇演义。

文理梗概

《封神演义》共一百回,以宋讲史活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再根据作者自己的想象,从而演绎成这一百回的长篇神魔小说。它借历史事件,托古讽今,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又通过神魔斗法的魔幻色彩,宣扬封建宿命论思想。武王伐纣的传说故事,本来就是在封建王权与神权基础上批判商纣王的暴虐,而融入了大量神魔描写。《封神演义》继承这一传统,故事从纣王进香惹恼女娲娘娘写起。气恼的女娲命人下界惩处纣王,于是狐精妲己进宫,深得纣王欢心。商纣王宠辛妲己,扰乱朝政,引起群臣不满。周武正继承父业,以姜子牙为太师,起兵反纣。商朝气数已尽,姜子牙得到哪咤等神兵天将的帮助,与纣王军队展开一场浩大的神魔斗法。最后终于攻破殷都,纣王自焚,周王朝取代了商朝。姜子牙顺从天命,归国大开封神榜,封赏各路有功神将神人。周武王得天下,也分疆裂士,分封有功之臣为天下诸侯。天下遂定,故事也到此终结。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夜叉来到九湾河一望,见水俱是红的,光华灿烂;只见一小儿把红罗帕蘸水洗澡,夜叉分水大叫曰:“那孩子将什么作怪东西,把河水映红,宫殿摇动?”哪咤回头一看,见水底一物,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哪咤曰:“你那畜生,是个甚么东西也说话?”夜叉大怒,“吾奉主公点差巡海夜叉,怎骂我是畜生?”分水一跃,跳上岸来,望哪咤顶上一斧劈来。哪咤正赤身站立,见夜叉来得勇猛,将身躲过,把右手套出干圈,望空中一举。此宝原系昆仑玉虚宫所赐太乙真人镇金光洞之物,夜叉那里经得起。那宝打将下来,正落夜叉头上,只打的脑浆迸流,即死于岸上。哪咤笑曰:“把我这乾坤圈都污了。”

【赏析】

这是著名的“哪咤闹海”故事中的一段,将艺高胆大、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纯真儿童形象烘托得活灵活现。哪咤故事本是民间流传已久,《封神演义》的作者又将它变得更为生动。故事中夜叉仗势欺人的嚣张形象与哪咤不更世事的天真烂漫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夜叉不仅面貌狰狞,而且口气咄咄逼人,表现出水晶宫龙王一族仗势欺人已是由来已久。事实上,连哪咤的父亲李靖也十分怕他们。而哪咤,不仅是少不更事,而且在骨子里就有着反抗暴强的精神,所以才会有打死夜叉、抽龙筋的强烈反抗行动。他的光辉形象与凶恶的龙王、懦弱的李靖形成鲜明对比,是书中最耀眼的英雄之一。

妙言辑录

1.摆一摆,乾坤动憾。

2.分开内(绢:?肉)球,跳出一个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

3.清水池边明月,绿杨堤畔桃花。

4.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5.两极仙杏安天下,一条金棍定乾坤。

6.转身似猛虎摆头,起落像蛟龙出海。

7.空中展动一团锦,左右纷纭万簇花。

8.一怒飞腾起在空,黄金棍摆气如虹。

9.忽然风过三阵,风中竟带吼声。

10.自古贤良周易少,臣忠群下助雍熙。

专家评点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代表,其描写手法与幻想色彩对现在的小说创作和电影、电视的创作均有借鉴作用。但不能否认作者由于其认识的局限性,而在书中大量宣扬的迷信思想和宿命论具有相当多的不健康因素,特别容易对青少年造成毒害。阅读时要注意这方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