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列子原来这样说
6492200000011

第11章 歌遏行云

“原典”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汤问》

“古句新解”

秦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人,名叫秦青。他的徒弟薛谭跟着他学习了五年,自以为把他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辞别老师回家去。秦青见薛谭想走,也不挽留,等到动身那天,在郊外的小亭子为他饯行。酒酣兴浓之际,秦青手掌打着拍子唱起了悲壮的歌,其声穿透云霄,震动树林,惊飞了林鸟,遏阻了行云。薛谭直到此时方知自己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唱歌的奥妙远远没有学到手,便请求老师原谅自己,让他重新学艺。秦青允许了,从此薛谭再也不敢提起回家的事,因为他切身体会到了艺无止境的道理。

一天秦青招待一个朋友,席间谈起了唱歌之事。秦青说:过去韩国有一人叫韩娥,特别善于唱歌。有一次她到齐国去旅游,路上没有了盘缠,路经雍门的时候,以卖歌换取一些饮食。人们感到惊奇的是,她唱的歌在空中缭绕不绝,一直到她离去的第三天,这歌声还在梁栋之间回荡,不少人以为她还在那里唱。有一次她要住旅店,店家嫌她衣服褴褛,不接待她,她便坐在旅店门口唱起了歌。只听得她张口唱道:求求日头莫西去,莫容夜幕罩大地,可知天下有穷女,饥肠辘辘无寒衣。人生都是爹娘肉,谁愿亲女落街头,韩娥在外逢绝路,父母牵肠泪双流。天幽幽兮地悠悠,居家欢乐离家愁,韩娥蜷躯人篱下,祈天梦中有人留。

其声悲而凉,其音哀而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只唱得一街老幼抽泣,只唱得栏中牛马哀鸣。唱完之后韩娥提上自己的小包站起身走了,可是人们的哀情再也抑制不住,哭声不绝于市,泣声连成一片,三天三夜不能入睡,三天三夜不能进食。眼看着不能正常生活,只好派人去追赶韩娥。韩娥回来后,那旅店的店主满脸赔笑,待如上宾,央求她收回悲声。韩娥看在众多百姓的面子上又放开嗓子唱了一支欢快的歌。顿时人们转悲为喜,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笑面相对。大家非常感谢韩娥,赠给她好多礼物,送她上路。从那之后,雍门就有了用唱歌抒发情感的习惯。

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做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感想。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在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薛谭学讴”中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提出了要“辞归”时,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知错则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

其实,薛谭很可爱。薛谭不仅有“知错则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是声乐艺术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代,学生寻明师难;明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明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双锐眼。

就一般的意义上讲,这个故事说明学无止境。任何一种技艺,任何一种学问,都有它的深浅层次。要想深入进去,学到真正的本领,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达到。所以薛谭纠正了自己的浅薄认识,返回到秦青的身边继续深造,而且终身都不敢说自己已经学到家了。而秦青讲的韩娥的故事,更是在表明唱歌技艺的深奥莫测,也借此表明,一切的技艺都无止境,他的技艺虽然已有深度,但远远没有达到韩娥的水平。

就深层的意义而言,这个故事在讲人的主观能力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只要把握了客观事物的律数和道理,顺应客观事物的律数和道理,不但可以像秦青那样用歌遏阻行云,可以像韩娥那样用歌控制人的情感,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事业的方式成就各种事业,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列子说的顺应自然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