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的故事
6483400000045

第45章 鉴真东渡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十月,刚刚度过自己五十四岁生日的鉴真大师在大明寺又一次向僧众宣讲律学。

就像每年一次的律学大会一样,鉴真的宣讲吸引了来自江淮大地的数千名僧众。当时鉴真并不知道,在戒坛下黑压压的人群中,坐着荣睿、普照、玄朗和玄法几位日僧。

荣睿等人是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四月从日本随同遣唐使来到中国的。他们先后在洛阳、长安等地学法。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荣睿等人是带着日本天皇所赋予的使命而来的。自从六、七世纪之交中国的佛教传入日本列岛之后,佛教信仰在日本民众中很快流行开来,日本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招引了很多出家的僧人。遗憾的是,由于一直没有值得一提的高僧,尽管出家的僧人越来越多,但在整个日本列岛,一直都没有正规的受戒制度。因此,天皇决定委派兴福寺僧荣睿等人前来中国,寻求愿意前往日本弘传律学并能为日僧授戒的高僧。

荣睿、普照等人不没使命,他们一边进行在华的学习,一边开始物色遣日的高僧。六月,大安寺僧人道航、长安寺僧人澄观、洛阳僧人德清以及朝鲜藉僧人如海已分别作出前往日本弘法的决定。就在这一年,几位日僧得到鉴真大师的有关情况。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人(今江苏扬州),幼年聪慧,器度广宏。长安元年(701),他随父到大云寺礼佛,但他一见到佛像时,十四岁的少年便心生欢喜,向父亲提出出家的请求。难得的是,信仰佛教的父亲允许了他。于是,他就留在了大云寺,跟随智满禅师学习经律论。十八岁时,鉴真依光州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成为一名正式的出家僧人。又过了两年,他北上参学到洛阳、长安等地,而等到他再次回到扬州时,已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律学大师了,追随在他身后学律的人不计其数。从此以后,他就以扬州为中心,往来于江淮大地,从事授戒度人和广建寺庙的活动。

律学大会结束,鉴真在法堂里会见了几名日僧。

荣睿说,大师,日本距中国遥遥万里,虽有佛法却一直没有传法之人,这就像一个整夜摸索于暗室的人,这不能不是日本国的遗憾啊。

鉴真说,听说中国的慧思大师托生于日本为国王,日本的佛教由此而兴。这是真的吗?又听说日本国大臣长屋曾制千套袈裟来施给中国的名僧,衣边还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十六个大字。你们也一定知道这事吧。

荣睿说,至于说到慧思大师托生于日本国王,那不管是传说还是现实,都足以说明中日两国唇齿相依的情感。而现在,日本的佛教需要更多的中国大师去日本弘法,那却是包括天皇陛下在内的所有日本国民的迫切愿望。

鉴真已知几位日僧的来意,于是说,来自天竺的佛教传到中国,现在又传到日本,可见佛教原本是没有国界的呀。

说到这儿,荣睿忽然上前一步,扑通一声跪倒在鉴真的面前,恳切地说,大师,您能作出牺牲,前往东瀛,作日本佛界的大师和领头人吗?

接着,普照、玄朗和玄法三人也跪倒在鉴真的面前,他们的头紧贴在冰冷的方砖上,眼泪也让地上的方砖濡湿了一片。那种诚恳,不能不令人感动万分。

让几位日僧意想不到的是,鉴真爽快地答应了几位日僧的请求。

这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距离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是正是十一年前的秋天。

似乎并不需要再做什么准备,因为在此之前,荣睿和普照等人请广陵郡司仓参军李凑帮助制造渡海的使船已正式下水,所有出海的给养也已备足。

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六月,鉴真率领的东渡使船从广宁出发,然而没等船驶进海面,就突然遇到海风的袭击。船在海浪中如一片翻滚的木片,很快就被抛上了海岸。

经过这一次的失败,鉴真一行对海上的风浪有了足够的认识。第二年六月,一艘更大的船驶进了东海。第一天的航程相当顺利。当天夜里,船泊在越州海岸。这天夜里,鉴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他似乎对即将的出征有一丝犹豫,然而他没有因这虚玄的梦而放弃准备已久的行动。天亮后当船从越州海岸再次启程的时候,突然遇到狂风恶浪,船眼看就将沉没,船副高叫着:抛掉装有经书的箱笼,保全性命要紧。于是,一部分经卷被抛入海中,鉴真死死地抱着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分事钞》、《羯摩疏》以及《量处轻重仪》,宁可与这些著作一同沉入海底。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出征,一次次风浪,一次次海盗的袭击,而以第五次的失败最为惨重。船被风浪打成碎片,借助一片船板,鉴真与几位侍僧被抛到一片无名小岛上。等到他们从昏迷中重新醒来,鉴真发现自己已看不见自己伸出来的手指,更看不到头顶上明晃晃的太阳。鉴真就像一棵渐近衰老的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雨侵蚀中,遍体呈现出衰竭的痕迹。

天宝十二载(753),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时候,他已是一个六十六岁的老人。

拖着病弱的身躯,双目完全失明,十月十九日,他们所乘的船只顺利横渡东海,抵达冲绳岛。第二年二月初二,鉴真一行在平城京(奈良)受到日本天皇敕使安宿王的欢迎。初五,再次受到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不久,日皇特使吉备真备在东大寺少僧都良辩的陪同下拜会了鉴真,并宣读了天皇的诏书,天皇对每一位遣日使者一一赠授名号,赐物慰问。而特授于鉴真“传灯贤大法师”称号。

这一年五月,鉴真在东大寺卢舍那大佛前的戒坛正式向天皇及皇后、皇太子等人受菩萨戒,为沙弥四百余人授具足戒。至此,日本僧人有了正式的戒体,成为一名真正的释迦牟尼的子孙。

得戒后的天皇法喜充满,当即下旨,于东大寺卢舍那佛殿西开工兴建戒坛院,与此同时,又为在东大寺一侧按照长安寺庙的格局建造唐禅院,以作为传戒的场所。又过了一年,天皇赐鉴真一百町水田,以作为四方学戒僧侣的供养必须。不久,天皇又将亲王四町旧室送给鉴真,并由鉴真按照中国的寺院的建筑风格建成唐招提寺。

唐广德元年(763)、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鉴真示寂于唐招提寺,享世寿七十六岁。在他的生前,他的弟子们就特意为他制造干漆造像一尊,这尊被当作日本国宝的造像一直供奉在唐招提寺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一九八四年四月,日本国宝鉴真干漆造像被日僧送至扬州大明寺。至此,离开故土一千多年的鉴真大师终于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与此同时,根据日本当代作家井上晴长篇小说《天平之甍》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也开始在中国各地巡回放映。这部电影在中国新时期文艺复兴的当时,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