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的故事
6483400000044

第44章 金乔觉九华证道(二)

就像当初的释迦牟尼一样,当金乔觉开始在那山洞禅坐的时候,一切鬼神外道都顿时预感到末日的来临,于是,展现在金乔觉面前的是又一个更加阴险更加险恶的世界。一只毒蜂飞到金乔觉的头顶,它在那儿盘旋了一阵之后,终于飞走了;一条猛蛇吐出冰冷的蛇信子扑到金乔觉的面前,然而金乔觉只是禅坐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在那方世界感受着生命的周而复始,感受着天地万物的原始和根本。一股钻心的疼痛终于使他意识到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毒素在他的身上起着作用,他很快昏死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小儿无知,我自会教训它的,你可用脚下的清泉疗治身上的螫伤。那声音又说,请原谅,我只能以此来表达对您这位圣僧的歉意和尊重。那个声音过去以后,果然听到泉水的叮咚之声。于是,他掀开脚下的巨石,一眼清泉将一股清凉的气息送到他的面前。他挣扎着,伸手将泉水轻轻地抹到遍布全身的伤口上,渐渐地,他开始恢复清醒。他这才知道,发出刚才声音的人是九子山神。他站起来,对着深邃的山林双手合十,大声地说:谢谢你,九子之神!我若修成,定来度你。

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打扰他的平静。他开始认真打发这洞中的日月,他在山洞四周植上他从新罗带来的茶籽,到了春天,他采摘下片片新绿,于是,他的山洞里便弥漫着缕缕温暖的幽香。他将从新罗带来的黄粒稻种抛进荒弃的水田,到了秋天,他的山洞里便有了一堆金灿灿的谷子。他会时常地走下山来,走到人群中去,有一次,他甚至走到很远的南陵,接受一位叫俞荡的人赠送给他的《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和《金刚经》。他不时会走到附近的山民中间,他用心去倾听山民们的欢乐,用心去感受山民的苦痛。他在走进山民的同时,也把他收获的茶叶或稻谷分送给他们。于是,附近山民的房屋四周也就有了一片又一片新绿,那些荒弃的水田里也开始有了金黄的稻粒。山民们感谢他,他说,我什么也不缺,给我些笔,给我些纸吧,我自有用处。回到山洞,他用化缘得来的纸和笔一遍一遍抄写“四大部经”,过一些日,他再把这些经文赠送给那些在苦难中跋涉的山民,希望他们能在这方世界里寻找到解脱的途径。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禅定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当初的释迦牟尼一样,他长久地禅定在一棵大树下或是一块巨石上,静静地思维这生命中的每一个流程。他入定的时间或长或短,短者半日一日,长者十天半月。有一次他刚刚在那只折足鼎中煮好饭食,却突然进入定中。

那一次正好乡绅诸葛节等人结伴上山,他们想看看那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新罗圣僧。

云雾缭绕的山林间有一片平地,一群叮当鸟栖息在附近的大树上,相互发出一声声悦耳的和鸣。空气中弥漫着山茶花的浓香,山坡上一片新绿,山田里的稻谷正待黄熟。在那一方山洞中,圣僧金乔觉正在定中。他的身边是一只折足的铜鼎,鼎中那和着白泥的米饭已经生出了白白的霉芽。乡绅们叹息着说,谁又知道圣僧究竟禅定了多少时间呢?

乡绅们说,和尚把自己种下的稻子分送给山民,自己却苦行如此,这是我们的过失啊。于是,乡绅们拿出自家的布匹和积蓄,买来檀号的旧地,一年过后,在那片废墟上重新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寺宇。那寺庙“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队起于前面,松桧阵横于后岭。”乡绅们再次来到那山洞,大家哭泣着,请圣僧一定要住到那座新盖的庙宇里。从此,金乔觉在那座名曰“化城”的寺庙里收徒开课,宣讲佛陀教义。又在山坡上大植茶叶,广种水稻,不几年,九华山成了一座真正的佛国之城。

贞元十年(794)夏日的一天,金乔觉忽然将徒众们叫到自己的身边说,我要就离开这个世界了,希望你们各自珍重。这时,只听四周的山林发出阵阵轰鸣,天边滚过来阵阵雷声,闪电划破夜空,在这种惊心动魄的音响之后,寺里的梵钟突然坠落在地,再看圣僧金乔觉时,已经坐化于自己的榻上。

僧众们悲痛地将金乔觉安放于一座石函内。三年之后,僧们打开那尊石函,竟发现金乔觉颜面如生,如刚刚入睡。大家搬动他的遗体,想把它重新安放在另一座石塔内,大家听到,金乔觉周身的骨节发出一阵金锁般的锐响。大家说,只有菩萨才有这样的瑞相啊;师父名曰地僧,该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矣。安放好菩萨的石塔,当天夜里,从那塔内发出耀眼的圆光,那一片山头就像是燃起一团通红的地火。于是,石塔所在的山头从此就被人称作“神光岭”。

金乔觉九华证道的经历真实地感动了无数的信众,也感动了历来的朝廷。明万历年间,朝廷两次敕银修寺,并颁旨赠大藏经二部。崇祯皇帝亲自赐匾额,额曰:为善最乐。清康熙帝也曾赐额,额曰:九华圣境。至乾隆时,皇帝也赐额曰:芬陀普教。大诗人李白再上九华,并作《地藏菩萨赞》一首。

从此以后,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了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之后的又一座佛教名山,并称“四大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