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鬼谷子?捭阖第一》
自古以来,圣人们治理国家,处理事端,虽然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手段变化万千,但最终不外乎:阴阳、开闭、张弛。或以柔克刚或者刚柔兼施。
鬼谷子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万事万物都有相克相容的特性,如能运用得当,则无所不至,无所不克。关于这,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老子认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一样东西比水还柔弱,但任何坚硬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水却能穿石。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说天下人都已清醒地认识到了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的道理,但都不能像水一样貌弱而实强。这是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要争先、争强,决不能软弱,因为软弱就会被欺负。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然而越是争强,越不可能强,王熙凤一生争强好胜,结果是青年早逝,究其原因,一味地争强好胜,过度伤神劳心所致。人一旦过于好强,劳心劳神,过度消耗心力,就易得病,就像强木易折一样。
相反真正的强者都不争,就如同水,甘居下位、温顺无比,却是最有力量。
老子小时曾有位老师,名叫常枞,专门向他讲授殷周的礼仪。殷商的礼仪特别多,使幼小的老子感到:人要守那么多的礼仪,活在这世上真是太难太难。很多年后,老子成了大人,常枞已十分衰老。有次常枞病得特别重,看样子就快不行了,老子听说后自然要去看望老师。到了常枞的病榻前,常枞只把嘴张着对着老子,然后抬起手指着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感到好奇怪:老师是不是病糊涂了?怎么会问这个呢?没有舌头,老师你怎么讲话?常枞又问老子:“我的牙齿呢?”常枞嘴里没有一颗牙,老子如实做了回答。常枞说:“你知道我问这个是为的什么吗?”
老子这才意识到老师是在点拨自己:舌头是软的,所以它存在;牙齿是硬的,所以它容易崩落。世上的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越是刚硬的东西越容易被折断,像木棍,只要一用力就能把它折断了,但若是一根绳子,任你怎么折它都断不了。《庄子?外篇?秋水》讲到一个寓言故事:独脚的兽羡慕多脚的虫;多脚的虫又羡慕没有脚的蛇;没脚的蛇又羡慕没有脚的风;风又羡慕人。蛇说:“我用脊椎和两肋走路,却像有脚一样,但你刮起风来,东西南北,无所不至。完全没有形体,这是怎么回事?”风说:“不错,我刮起风来,可以从北海吹到南海,可是却吹不断人的一根手指头,只能吹折大树,吹倒房屋。”人的性格也一样,凡是倔傲不羁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嵇康和祢衡、孔融就是例子。反而是那些性格平和的能屈能伸的人最终能得到善终,像阮籍就是例子。
现实生活中,明白柔能胜刚的道理并能善于运用它的人,往往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古人用来搞垮敌人的美人计,用的就是以柔克刚,以阴克阳的道理。美人计本是至柔至阴之物。《六韬?文伐》里说“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借用美人计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关键人物,设法去腐蚀他。将帅斗志衰退,部队肯定士气消沉,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攻其弱点,己方就能顺势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在经营管理中,善于运用“柔德”处理事情的人往往能化解很多棘手的事情。如日本有位饭店经理就是这样。一天下午,一位外国人突然气势汹汹地闯进日本某饭店的经理室:“你就是经理吗?方才我在大门口滑倒摔伤了腰。地板这么滑,连个防滑措施都没有,太危险了。马上领我到医务室去。”
见此情景,经理很客气地说:“这实在抱歉得很,腰部不要紧吧?马上就领您到医务室,请您稍坐一下。”
外国人坐在椅子上,继续抱怨不停。饭店经理见对方已经镇定下来,便温和地说:“请您换上这双鞋,已和医务室联系好了,现在我就领您去。”
早在外国人闯进来时,经理已经看清他的腰部没有多大问题。所以当外国人离开经理室里,就把换下的鞋悄悄交给秘书说:“这双鞋后跟已经磨薄了,在我们从医务室回来以前把它送到楼下修鞋处换上橡胶后跟。”
检查结果,果如所料,未发现任何异常,本人也完全冷静下来,随后一同回到经理室。经理说:“没有什么异常,比什么都好,这就放心了。请喝杯咖啡吧!”
外国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地板太滑,太危险,我只是想让你们注意一下,别无它意。”
经理说:“很冒昧,我们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据鞋匠说,是后跟磨薄以致打滑。”
外国人接过刚刚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适的橡胶鞋跟时,对高超的技巧大为惊讶,便高兴地说道:“经理,实在谢谢你的厚意,对您给予的关怀照顾我是不会忘记的。”
于是,愉快地握手后,外国人再次向经理道谢,方才走出经理室,经理送他出门说:“请您将这个滑倒的事忘掉吧,欢迎您再来。”
外国人频频道谢,消失在人群中。从此,只要这个外国人到日本,必定住进这个饭店并到经理室致意。
从这故事中,我们惊叹于那位饭店经理处理问题的智慧,一个好的认错的态度,几句柔言的感化就将一个比较棘手的矛盾化解了。
因此,在管理中,遇到意外情况时,首先是不要惊慌,要冷静,然后再去解决它。任何时候,以柔克刚都是化解矛盾的最好途径之一。像饭店的经理,先以温和的语言将其稳定下来,以柔克怒,再以周到的服务和爱心使其一腔怒气化成满心欢喜,转祸为福,为饭店带来好声誉。
聪明的管理者在处理事情时善于运用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而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感情用事,酿成恶果。特别是那些高级管理者,必须有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把握好全局和整体发展,为集体、民族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