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50

第50章 酷吏张汤

“原文”

是岁,中大夫张汤为廷尉[1]。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2]。时上方乡文学[3],汤阳浮慕[4],事董仲舒、公孙弘等[5];以千乘儿宽为奏谳掾[6],以古法义决疑狱。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7];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8];上由是悦之。汤于故人子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9],然得此声誉。汲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10]:“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11],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12]!而公以此无种矣[13]。”黯时与汤论议,汤辨常在文深小苛[14];黯伉厉守高[15],不能屈,忿发[16],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17],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18],侧目而视矣!”

“注释”

[1]廷尉:官名。掌刑狱。[2]舞智:玩弄聪明。御人:驾驭,控制。[3]上:即汉武帝。乡:向。文学:儒学,经学。[4]阳:佯。假装。[5]董仲舒、公孙弘:皆当时著名经学家。[6]千乘:地名。在今山东高青北。谳(yàn):议罪。奏谳掾:负责议罪奏折的吏员。[7]深祸:持文深刻,致人以祸。[8]轻平:执法宽松平和。[9]不专平:不坚持公平。[10]质:对质。质责:面责。[11]囹圄(línɡyǔ):监狱。[12]纷更:纷乱更改。[13]无种:无后,祸及子孙。愤极诅咒之语。[14]小苛:苛求小节。[15]伉厉:高声严厉。守高:持论严峻。[16]忿发:愤怒发作。[17]刀笔吏:主办文案的官吏。[18]重足:叠足而立,形容恐惧而不敢移动。

“译文”

这一年,中大夫张汤出任廷尉。张汤为人狡诈,玩弄聪明驾驭他人。当时,武帝正倾心儒学,张汤就假装敬慕儒师的样子,尊重董仲舒、公孙弘等人;他任用千乘人儿宽担任奏谳掾,用古代的法令和经义判决疑难案件。张汤审判案件:倘若是皇上想加罪处治的人,就把他交给那些执法严苛的监、史审判;如果是皇上想要从宽解脱的人,就把他交给执法轻平的监、史审判;武帝因此对他很满意。张汤对于老朋友的子弟,照顾得特别周到;他去诸公重臣家中问候请安,不避严寒酷暑。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苛、心怀妒忌,断狱不公,却博得了好名声。汲黯多次在武帝面前责备张汤:“您身为正卿,上不能褒扬先帝的功业,下不能抑制天下的邪心,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裕,监狱空虚,为什么却只知把高皇帝所定的律令胡乱变更!你将会因此而断子绝孙。”汲黯经常与张汤争辩,张汤的言论在紧扣律令条文,苛求小节,汲黯伉直严峻,坚守严格的原则,却不能驳倒张汤,愤极发怒,大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然如此!如果一切都按张汤的主张去做,将使天下人陷入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的恐惧之中!”

“点评”

武帝迷信严刑苛法,张汤为代表的酷吏大行其道。酷吏不是严格执法,而是双重标准,玩法弄法。汲黯看透其中的奥秘,与张汤进行殊死的斗争。汲黯认为刀笔吏不能委以重任,严刑酷法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使社会陷入混乱,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