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48

第48章 社稷之臣

“原文”

黯为人[1],性倨少礼,面折[2],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3],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4]!”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5]!”群臣或数黯[6],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己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7],招之不来,麾之不去[8],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9]!”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注释”

[1]黯:汲黯。[2]面折:当面使人难堪。[3]文学儒者:专修儒学的书生。[4]唐:唐尧。虞:虞舜。是儒家推崇的传说中的远古圣生。[5]戆:愚笨刚直。[6]数:数说,责备。[7]守城深坚:像坚守一座城市一样。[8]麾:挥。[9]贲:孟贲。古勇士名。或说是秦人。育:夏育。周时卫国的勇士。

“译文”

汲黯为人,性情倨傲,缺少礼数,当面使人难堪,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武帝正招揽儒家学者,武帝说:“我想要怎样怎样。”汲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多多,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唐尧、虞舜,达到那样的治绩呢!”武帝沉默,大怒,脸色难看,宣布结束朝会,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忧。武帝退朝,对左右侍从说:“汲黯的愚笨刚直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批评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义的境地吗?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即便想只顾自身,若是使朝廷蒙受耻辱,那怎么办呢!”汲黯多病,患病将近三个月了,武帝多次特许延长他休病假的时间,还是没有痊愈。最后病重时,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地方;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像坚守一座城市一样,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就很接近了!”

“点评”

武帝心高气盛,怎能忍受大臣当面的数落?可是,汲黯无欲则刚,竟当面讽刺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使这个自我感觉特好的皇帝非常难堪。武帝冷静下来以后,不得不承认汲黯是一位社稷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