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26

第26章 窃符救赵

“原文”

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士[1],致食客三千人[2]。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3]。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4]。侯生摄敝衣冠[5],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6],愿枉车骑过之[7]。”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8],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9],公子色愈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及秦围赵,赵平原君之夫人,公子无忌之姊也,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10],让公子曰[11]:“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也。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纵公子轻胜弃之[12],独不怜公子姊邪[13]?”公子患之,数请魏王敕晋鄙令救赵,及宾客辩士游说万端,王终不听。公子乃属宾客[14],约车骑百馀乘[15],欲赴斗以死于赵;过夷门,见侯生。侯生曰:“公子勉之矣[16],老臣不能从!”公子去,行数里,心不快,复还见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17]!今公子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公子再拜问计。侯嬴屏人曰[18]:“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19],力能窃之。尝闻公子为如姬报其父仇[20],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公子诚一开口,则得虎符[21],夺晋鄙之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22]。”公子如其言,果得兵符。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23]。有如晋鄙合符而不授兵,复请之,则事危矣。臣客朱亥,其人力士,可与俱。晋鄙若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与俱。至邺,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得选兵八万人,将之而进……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师于邯郸下,王龁解邯郸围走[24]。

“注释”

[1]无忌:魏安釐王异母弟。号信陵君。下士:谦恭地对待贤士。[2]食客:寄食贵族、官僚家中,为其奔走、策划之人。[3]大梁:魏国的都城。夷门:大梁城北门。监:守。[4]虚:空。虚左:留出左面的位置。古代乘车,尊者在左。[5]摄:提起。敝:破旧。[6]市屠:市中屠户。[7]枉:委屈。[8]睥睨(pìnì):眼睛斜看。一种傲慢、轻蔑的样子。[9]微察:暗中观察。[10]冠盖:车马。相属:接二连三。[11]让:责备。[12]轻胜:看轻赵胜。[13]独:难道。表示疑问的语气词。[14]属:嘱咐。[15]约:准备。[16]勉:努力。[17]固:本来。这里是表示一种不出所料的语气。[18]屏:除。屏人:屏退从人。[19]如姬:魏王的宠姬。最幸:最受宠爱。[20]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使客斩其仇头以进如姬。[21]虎符:虎形的兵符,作调兵之用。[22]伯:霸。五伯: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3]此两句大意出自兵书《孙子》。[24]王龁(hé):秦国大将。

“译文”

当初,魏国公子魏无忌为人仁义而礼贤下士,收养食客三千人。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年已七十,家中贫穷,在魏都大梁任夷门守门官吏。一次,公子魏无忌设置盛大酒宴,招待宾客,宾客已经坐定,魏无忌却吩咐备车,空着左边的位置,亲自去接侯嬴。侯嬴提起旧衣,跳上车子,昂然上坐,也不谦让。魏无忌亲自驾车,更加恭敬。侯嬴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集市上当屠户,委屈您的车子到他那里去一下。”魏无忌驾着车子进了集市,侯嬴下车见他的朋友朱亥,眼睛斜看着,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与他谈话;同时偷眼观察公子,只见公子的态度更加谦和,于是告辞朋友登车,到了公子的府第。公子引侯嬴坐在上座,向各位宾客一一地介绍称赞他,宾客们都很惊讶。及至秦兵围困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是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派往魏国求救的使者车马接连不断,指责公子说:“赵胜我之所以与您结成姻亲,就是仰慕您的高尚道义,能够急人之危。现在邯郸早晚之间就要落入秦国手中而魏国援兵裹足不前,即使您看不起我赵胜,鄙弃我,难道不可怜您的姐姐吗?”公子十分焦急,多次请魏王命令大将晋鄙进兵救赵,又派宾客辩士百般游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嘱咐宾客准备一百多乘车马,准备赴赵国以死相拼。他路过夷门,见到侯嬴。侯嬴说:“公子您努力吧,我老了,不能跟您去了!”公子离开后,走了数里,心中不快,又转回去见侯嬴。侯嬴笑着说:“我知道公子会回来!如今您没有别的办法而亲身去迎战秦军,这好比用肉去投饿虎,能有什么结果!”公子下车,拜请赐教。侯嬴屏退左右随从,悄声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爱,有办法偷出来。曾听说公子您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表示愿意为您办事,万死不辞。公子只要一开口,就可以得到调兵的虎符,夺去晋鄙的兵权,北上救赵,西抗强秦,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按他的办法去做,果然拿到了兵符。临行前,侯嬴又说:“大将出征在外,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假如晋鄙以此合验兵符后仍不交出兵权,再向魏王请示,那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朱亥,是个力士,可以与您一齐去。晋鄙如果听从,最好不过。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打死他!”于是魏无忌又邀请朱亥一起去。到了邺城,晋鄙合验兵符后,有所怀疑,摆手看着公子说:“我率领十万大军驻扎边境,而现在你只孤身单车前来替代我,是怎么回事呢?”朱亥从袖中掣出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晋鄙,魏无忌便部署军队,下令说:“父子两人都在军队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两人都在军队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一个没有兄弟的,可以回去奉养父母!”于是选定八万士兵,挥军前进……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军,王龁撤除对邯郸的包围,退走了。

“点评”

窃符救赵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急人之难的信陵君,足智多谋的食客,不幸的将军晋鄙,绝色的美人,悉数登场。救赵或许是高尚的,窃符却是非常规的手段。晋鄙是无辜的,却因为他的尊重规则而失去了生命。其中的是是非非,已经很难理得清楚。在政治家那里,只要目的高尚,可以不择手段。从本质上看,政治是从需要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