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25

第25章 义不帝秦

“原文”

秦王使谓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吾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遣人止晋鄙[1],留兵壁邺[2],名为救赵,实挟两端[3]。又使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4],因平原君说赵王[5],欲共尊秦为帝,以却其兵[6]。齐人鲁仲连在邯郸,闻之,往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7]。彼即肆然而为帝于天下[8],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愿为之民也!且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9],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10]!”新垣衍怏然不悦曰[11]:“先生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12]?”鲁仲连曰:“固也[13],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14],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15],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鄂侯争之强[16],辩之疾[17],故脯鄂侯[18];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今秦,万乘之国也[19];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奈何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卒就脯醢之地乎[20]!且秦无已而帝[21],则将行其天子之礼以号令于天下,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22]!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新垣衍起,再拜曰:“吾乃今知先生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矣!”

“注释”

[1]晋鄙:晋国大将。[2]壁:壁垒。这里借指驻兵。邺:地名。在今河北临漳。[3]挟:持。此句意谓实际上采取骑墙态度。[4]间:偏僻小路。[5]说:劝说。[6]却:退。[7]上首功:以斩首多者为上。[8]肆然:肆意。[9]梁:魏国迁都大梁(今开封)以后,改称梁。[10]醢(hǎi):肉酱。梁王:即魏王。[11]怏然:不悦的样子。[12]恶:怎么。[13]固也:确实如此。[14]九侯:亦称鬼侯。商代诸侯。鄂侯:商代诸侯。文王:周文王。[15]子:此处指女儿。好:姣好。[16]强:竭力。[17]疾:急。[18]脯:肉干,这里作动词用。[19]乘:战车。战国时代,以拥有战车的数量来衡量国力的强弱。万乘之国,指大国、强国。[20]卒:终于。[21]无已:未被制止。[22]晏然:安然,泰然。

“译文”

秦王派人对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早晚就要攻下,各国中谁敢来救赵国,我灭了赵国以后,必定调动大军先进攻它!”魏王惧怕,派人去让晋鄙停止前进,屯兵邺城坚守,名义上说是救赵,实际上是骑墙观望。魏王又派将军新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去劝说赵王,打算一起尊秦王为帝,以使秦国撤军。齐人鲁仲连正在邯郸,听说此事,便来见新垣衍说:“那个秦国,是抛弃礼义而崇尚杀人立功的国家。如果它肆意称帝于天下,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而死,绝不做秦国的臣民!况且,魏国还没有看到秦王称帝将要给它带来的危害,我将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酱。”新垣衍怏怏不快地问鲁仲连:“你哪儿能让秦王把魏王煮成肉酱呢?”鲁仲连说:“确实如此,听我来说。当年九侯、鄂侯、文王,是商纣王朝廷里的三公。九侯有个女儿,容貌姣好,将她献给纣王,纣王厌恶她,就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极力为九侯辩护,疾声呼冤,被纣王做成肉干;周文王听说了,喟然长叹,因此被关押在牖里的仓库达一百天,想让他死。现在的秦国,是万乘之国,魏国也是万乘之国;同样是万乘的大国,各自有称王的名位,为什么看到秦国打胜了一次战役,就想听从它的命令,尊秦王为帝,从而使自己落到被人宰割做成肉酱的地步呢!如果秦王未被制止而称帝,就将施行天子的礼仪,号令天下各国,并且将更换各国诸侯的大臣。他将剥夺他所不喜欢的人的职位,转授给他所器重的人;他将剥夺他所憎恨的人的职位,转授给他所宠爱的人;他又将使秦国的女子和惯说坏话的姬妾,指令婚配给各国的君主。这些人在大梁的宫殿中,魏王还能泰然处之吗?而将军你又怎么能保住在君主面前的旧日恩宠呢?”新垣衍听完,离座再次拜谢说:“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高士啊!我这就告辞回国,不敢再提尊秦为帝的话了。”

“点评”

鲁仲连似乎是一个外交上的志愿者,他并非政府派出去的外交官,这是他的特殊之处。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侠士,以一己之力来完成一次外交的行动,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才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后人无法重复的。他从自己的反战反暴的政治理想出发,采取独立的行动,使他的形象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譬如李白就非常崇拜鲁仲连。其实是欣赏鲁仲连的独立性。后人都把秦国定性为虎狼之国。于是,鲁仲连的反秦得到充分的肯定。而且同时又带有不畏强暴的色彩。但鲁仲连之所以能够打动新垣衍,还是从个人的利害得失上去分析。由此可见,鲁仲连不是只讲原则,不讲策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