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15

第15章 完璧归赵

“原文”

赵王得楚和氏璧[1],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2]。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3]。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4]。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5],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6],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注释”

[1]和氏璧:楚人卞和所得之玉。后来,楚王名之为“和氏之璧”。[2]见欺:被欺骗。[3]曲:理亏。[4]负秦:让秦担当失信的罪名。[5]绐(dài):欺骗。[6]间:偏僻小路。

“译文”

赵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想要,请求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赵王不愿意给他,又畏惧秦国的强大;若给秦国,又怕被秦王欺骗。便征求蔺相如的意见。蔺相如回答说:“秦国用城来换宝玉而大王不许,是我们理屈。我们给他宝玉,他不给我们城,是秦国理屈。两相衡量,宁可让秦国在道义上有负于我们。臣子我愿意护持宝玉前往,假如秦国不交出城来,我保证完璧归赵。”赵王便派他前往。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无意用城来换赵国的宝玉。蔺相如就哄骗秦王,取回和氏璧,派随从藏在怀中,从小路潜回赵国,而他自己留在秦国待命。秦王认为蔺相如贤能,没有杀他,以礼相待,送他回国。蔺相如回到赵国,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点评”

蔺相如面对强秦,不卑不亢,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