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14

第14章 乐毅伐齐

“原文”

燕王悉起兵[1],以乐毅为上将军[2]。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3]。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4],分魏师以略宋地[5],部赵师以收河间[6]。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7],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注释”

[1]悉:全部。[2]上将军:如春秋之元帅。[3]三晋:即赵、韩、魏三国。[4]秦、韩离齐远,故先让其回师。[5]魏离宋近,故使其略取齐灭宋所取之地。[6]部:部署。河间离赵近。[7]伐:自夸。矜:自大。

“译文”

燕王调动全部兵力,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尉斯离率军与韩、赵、魏联军会合。赵王把相国印授给乐毅,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诸军讨伐齐国。齐湣王集中国内全部人力进行抵御,双方在济水西岸大战。齐军大败。乐毅退回秦国、韩国的军队,令魏国军队分兵进攻宋国旧地,部署赵军收复河间。自己率领燕军,由北长驱直入齐国。剧辛劝说道:“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们才打败齐军,应该及时地攻取齐国的边境城市以充实燕国的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过城不攻,一味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乐毅说:“齐王自夸自大,不与下属商议,罢黜贤良人士,信任谄佞阿谀的小人,贪虐暴戾,百姓怨愤。现在齐军已溃散,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而抚恤百姓,事情就难办了。”于是下令进军深入齐国。齐国果然大乱,失去常度,齐湣王出逃。乐毅率军进入齐都临淄,搜刮宝物和祭祀重器,运回燕国。燕王亲自到济水上游去慰劳军队,颁行奖赏,犒劳将士;燕王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其余尚未攻克的城市。

“点评”

乐毅分析战争的形势,首先是看到了齐国的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其次是抓住战机,连续作战,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