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享受不再纠结的人生
6464700000008

第8章 放下,人生无需太圆满

在人生路上,很多时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以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纯粹的东西。

1.拿得起,放得下

放下,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放下,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朋友,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下”!有一位旅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佛陀慈悲营救。这时佛陀真的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却执意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旅者这时反而更加抓紧树枝,不肯放下。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人生是复杂的,其实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应取得的则当毅然放弃。但人心是贪婪的,在欲望的驱使下,尽管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是想要的东西却很多,再加上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一旦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便会生出诸多烦恼与痛苦。其实,太多的欲望是人生的一杯苦酒,只要懂得放下,便会收获诸多的快乐与淡定。有一位农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背在自己的背上。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这时,天降大雨,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农夫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了。其实,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执著,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放得下不仅是一种勇气,而且也是一种智慧。没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拥有的,有的只是我们心里的一种选择。人生有尽,精力有限,如果我们把名誉、财富、权势、地位、爱情等统统抓在手中,就无法腾出手脚去创造,负重太多就难以远行。为了达到我们更远大的目标,充分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气。

都说人生太苦,那是因为我们都把自己的人生复杂化了,但是只要我们愿意,人生也可以很简单,有时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当你放弃苦苦追求的权利而随遇而安时,得到的会是宁静和淡泊;当你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时,得到的会是心安和快乐;当你放弃身边如云的美女时,得到的就会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终结,但也是一种新的契机。但是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的看做是应该的,把失去的看做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但如果我们永远凭着过去生活的惯性、日常世故的经验生活,固守已经获得的功名利禄,想要获取所有的权钱职位,什么利益都要去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想尝试,什么朋友熟人都不愿得罪,这样我们就会疲于应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无谓的纷争上。

我们要对这些生活中的“杂草”有所选择地对待。选择其实就是一个“放”与“取”的过程。该放什么,该取什么,说到底是一种人生艺术。放弃就是为了更好地选择。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我们的人生路上,会面对大千世界里的万种诱惑,该放就放,往往你会收获更多。

得是乐,失是苦;但是有时得并非真乐,失亦非真苦。时机若已改变,得会转变为苦,失会转变为乐。

2.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

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放弃与获得结伴而行、相辅相成。放弃是一把剪刀,只有剪除生命之树上的枯枝败叶后,才能更显生机勃勃。冬天的果园里,一位老人将梯子架在果树上,他“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

一个小孩儿拿起一根枝条,说:“伯伯,它们长得好好的,为什么把它们剪掉?多可惜呀!”

老人说:“孩子,剪掉一些,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就是当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轻松自如地前行。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愉快的事让它过去,不要放在心上。其实,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不仅是一种觉悟、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快乐。从前有一位富翁,名字叫愚翁。愚翁虽然非常有钱,却常常自怜,他可怜自己空有钱财,却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快乐。

愚翁常常想:“我有很多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为什么买不到快乐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一大堆钱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钱拿来买快乐,如果能买到一次全然的快乐,我死也无憾了。”

于是,愚翁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换成一小袋钻石,放在一个特制的锦囊中。他想:“如果有人能给我一次纯粹的快乐,即使是一刹那,我也要把钻石送给他。”

愚翁开始旅行,到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快乐的秘方呢?什么才是纯粹的快乐呢?”

他的询问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因为人们的答案总是庸俗而相似的:

你如果有很多的金钱,就会快乐。

你如果有很大的权势,就会快乐。

你拥有的多,就会快乐。

因为愚翁早就有了这些东西,却没有快乐,这使他更加疑惑:“难道这个世界没有纯粹的快乐吗?”

有一天,愚翁听说在偏远的山村里有一位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他就跑进村去找那位智者,智者正坐在一棵大树下闭目养神。

愚翁问智者:“智者!人们都说你是无所不知的,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快乐的秘方呢?”

“你为什么要买快乐的秘方呢?”智者问道。

愚翁说:“因为我很有钱,可是很不快乐,我从未经历过纯粹的快乐,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一次,即使只是一刹那,我也愿意把全部的财产都送给他。”

智者说:“我这里就有全然快乐的秘方,但是价格很昂贵,你准备了多少钱,可以让我看看吗?”

愚翁把怀里装满钻石的锦囊拿给智者,没有想到智者连看也不看,一把抓住锦囊,跳起来,就跑掉了。

愚翁大吃一惊,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大叫:“抢劫了!救命呀!”可是在偏僻的山村根本没人听见,他只好死命地追赶智者。

他跑了很远的路,跑得满头大汗、全身发热,也没有发现智者的踪影,他绝望地跪倒在山崖边的大树下痛哭。没有想到费尽千辛万苦,花了几年的时间,不但没有买到快乐的秘方,大部分的钱财又被抢走了。

愚翁哭到声嘶力竭,当他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被抢走的锦囊就挂在大树的枝丫上。他取下锦囊,发现钻石都还在。一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纯粹的快乐充满他的全身。

正当他陶醉在全然的快乐之中时,躲在大树后面的智者走了出来,问他:“你刚刚说,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一次全然的快乐,即使只是一刹那,你愿意送给他所有的财产,是真的吗?”

愚翁说:“是真的!”

“刚刚你从树上拿回锦囊时,是不是体验到了全然的快乐呢?”智者又问。

“是呀!我刚刚体验了全然的快乐。”

智者说:“好了,现在你可以给我你所有的财产了。”古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道出了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的快乐,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学会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来给自己增加点心理弹性呢?这样,你就会在生活中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学会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而在付诸行动时,留着它们容易,剪掉生命中的枯枝败叶却难。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把该剔除的剔除掉,让不愉快的事过去,不把它放在心上。

3.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眼前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可以说,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与得到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学会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有这样一个测试: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公车,其中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你只能带走其中一个乘客,你会选择哪一个?

答案里面说,很多人都只选其中唯一一个选项,而最好的答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载老妇人去医院。然后陪我的梦中情人等公车。”无论你选择什么,都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也注定会在失去的同时获得一些东西。其实有时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是觉得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所在,势均力敌,哪样都舍不得放手。要知道,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我们往往只能在某一时刻选择一样东西,所以,人生有了许多烦恼与痛苦。因为得与失是矛盾的、相对的。两者相互排斥,却又相互联系,无法合在一起,但也无法全然分开。但是,智者都晓得,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他们不会在得到时喜出望外,也不会在失去时痛苦不已。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功名利禄,是非成败,得而失之,失而复得,都是经常发生的。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尽的烦恼和难题,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但同样这些选择却又让我们在不断地获得。我们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独特的人生。因此面对得与失、成与败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得与失往往是相对的,也许你在得到的同时,又会失去,在失去的时候又有新的得到。得到时不要喜出望外,失去时也不要痛苦不已。

4.用减法生活

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是放弃的实质。泰戈尔也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更好的拥有;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超脱;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气度;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人格的升华;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人生的更高境界。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很多的理想、憧憬和追求。若把这些东西丢掉了,人生就会变得轻飘,没有任何的意义。但如果把所有的这些都背负着,最终有可能会累死在路上。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人生的另一课——学会用减法生活。汤姆是一名编辑,而且还小有名气。他写快乐的文字,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有一次,他的朋友说:“玩足球彩票很有趣,只花2元钱就可以赢得很多钱。”

于是汤姆花2元钱买了一张彩票,并真的中了彩!他赚了500万。于是汤姆买了一幢房子,而且家居都是高档的。刚搬进新家的那天,汤姆很满意地坐下来,点燃一支香烟,享受着豪华所带来的快乐。可是,没一会儿,他觉得这么大的一个房子里却没有任何声音,显得有些孤单,他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蒂往地上一扔——在原来是瓷砖地板的旧屋里他经常这样做——转身出去了。

燃着的香烟静静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土耳其地毯上。半个小时后,大火烧毁了整幢房子。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汤姆。“汤姆,真是不幸,我们对此感到很难过。”

“没什么好难过的。”

“可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么好的一幢房子一下就没了,损失太大了。”朋友们说。

“损失不大啊,只不过是2元钱而已。”汤姆回答说。瞧,这就是用减法生活的好处。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背上了许多其实与我们无关的包袱,而且还不愿意放下。渐渐地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却还在抱怨别人。

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在“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意外之财的同时,也同样应当学会用减法生活,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样,我们还有什么惆怅或遗憾呢?因此,可以说,要做到事事顺心,就要学会用减法生活。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睿智,它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本性,使你真实地享受人生。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选择,学会用减法生活是一种自我的放松,不懂得用减法生活,又何谈心灵的净化呢?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并不需要太多的执著,没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拥有的,有的只是我们心里的一种认知。人生应该懂得用减法生活,这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

懂得用减法生活是一个开心果,是一粒解烦丹,是一则欢喜禅。

5.学会遗忘,人生才会更美好

“遗忘”是记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面临的冲突事件过多时就会烦躁、焦虑和紧张。如果我们终日生活在对往事痛苦的回忆中,反复咀嚼过去的挫折,心情就会越发忧郁,对现实就会越发不满,心理就会更加不平衡。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自己、解救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过得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学会忘记。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好像个个都太精明了。无论是待人或处世,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其实到头来,大家还是很少如愿。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学会遗忘,你就可以轻装前进,周全做事,赢得成功;学会遗忘,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之中;学会遗忘,会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学会遗忘会,会使你赢得众人的信赖;学会遗忘,会使你变得更加精明、更加能干、更有力量。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不值得。乐于忘怀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乐于忘怀才能精气实足地大踏步前进。

乐于忘怀是一种心理平衡。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做人,就要学会遗忘。

6.激流勇退

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出名了,必会招人侧目而视,是惹是生非的根由。所以,善于处世的人懂得在名利二字上适可而止,有所节制。不论做什么事情,到了应该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有一个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他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明日黄花,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落潮,这才主动宣布退役,去当了教练。应该说,他的选择虽然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毕竟是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是辉煌和灿烂。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对于聪明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作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曾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当他的事业达到巅峰时,他突然感觉到人生无趣,特地跑到一家远近闻名的修道院请大师指点迷津。

大师告诉这位对人生感到毫无兴趣和信心的企业家:

“鱼无法在陆地上生存,你也无法在世界的束缚中生活;正如鱼儿必须回到大海,你也必须回归安息。”

“难道我必须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进入山里修炼,才能实现自己心灵的平静?”企业家无奈地回答。

“不!你可以继续你的事业,但同时也要回到你的心灵深处。当回到内心世界时,你会在那里找到祈求已久的平安。除了追求事业的目标外,生命的意义更值得追寻。”大师说。在喧闹的人群里,我们往往听不见自己的脚步声。远离喧闹的人群,学会放下,才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

急流勇退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君子所重不在结果的功成名就,而在过程中的尽力而为。凡事发展到顶峰,随后而来的就是衰退和败落,聪明的人不会贪图虚荣,不会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否则只能羁绊住自己。所以,所有高明的赌徒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离开赌桌,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没有更多的成功,他们也会见好就收,因为他们知道接踵而来的好运永远都会伴随着更大的危险,当你还在那份幸运中悠然自得时,好运很可能会摔倒,并把所有的东西撞得七零八落。

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了头。一件事做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惯性,让人欲罢不能。权力也好,荣誉也罢,人的欲望如果不适时地加以遏制,就会逐渐膨胀,难以驾驭。这时,你就需要停顿一下或者后退一步,就像音乐需要休止符,照片需要留白,绘画需要淡彩一样。不论你是在职场,还是在朋友中,都要善识时务,懂得退让之道,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退一步可能会更好。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有时候,放弃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清醒选择。只有懂得放弃,彻悟人生,才能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水太满会溢,剑太尖利会断,物极必反,这是世间的真谛。

7.放弃也是快乐

放弃,对于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养,它可以驱散乌云清扫心房。有所放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所放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一门心思地升官发财,从不知停手,也不想停手。他们的贪欲很大,永不满足,所以错过了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像《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的那样:“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相传上古时代南方有一只千年老蜗牛,硕大无比。蜗牛的左角上有一个国家,名叫“触氏”,蜗牛的右角上有一个国家,名叫“蛮氏”。两国的土地极其肥沃,抓一把就可以攥出油来。按理,这两国足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高枕无忧,享受太平。可是“蛮氏”国的酋长是瞅着对方的那片土地直咽口水,有这份霸占的心理。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蛮氏”国的酋长纠集了国内二万八千将士,直扑“触氏”。

然而“触氏”首领也是爱占便宜之辈,老是想着怎么能在铁公鸡身上拔出毛,蛤蟆身上取四两肉来,免不了向邻国偷偷摸摸,蠢蠢欲动,企图吞并“蛮氏”。这一来正好下山虎遇着上山虎。“触氏”首领决定乘此良机,一举占领“蛮氏”,当即召集了三万条好汉,群情激愤,直扑“蛮氏”。

朝阳初开的时刻,触蛮两国兵马在蜗牛头上的这一片开阔地上短兵相接,无须下令,五万八千条汉子便胡乱砍杀起来。弄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飞沙走石,日月无光。三天之后,触蛮两国全军覆没,蛮氏酋长被拦腰斩成两段,触氏酋长身首异处。一眼望去,尸横遍野,阴风惨惨。多少年后,有一位骚人墨客途经此方,凭吊之际,但见尸骨遍野,不禁哀吟道:“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菜根谭》中说:“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能够将无谓的欲望看清的人,才是拥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对一个东西看得过重,就容易心态失常,有时,懂得给自己减压,学会放弃,反而能使自己的人生获得更多的快乐。一位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去寻找快乐。他走南闯北,跋山涉水,累得筋疲力尽也没有找到快乐,沮丧地倒在山路旁喘粗气。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唱着歌从山上走下来。富翁对农夫说:“我是个富翁,请问,为何找不到快乐呢?”农夫放下背上沉甸甸的柴草,揩着汗水说:“其实快乐很简单,放下了,不就是快乐吗?”富翁顿时开窍:自己背负那么贵重的财宝,怕别人抢劫,恐他人暗害,整天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和钱财接济给穷人,以慈悲为怀,一心专做善事,于是尝到了人间快乐的味道。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太多的无关的人、事、功名来消耗我们的光阴和智能;也不可能去成就许多种事业,做到名利双收,事事如意,更不可能和那些消耗我们的人,事来打持久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放弃。

所以,“做人要懂得放弃”。这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放得下的策略。所以,朋友们,别忘了放弃就会快乐。

放弃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自由。如果不懂得放弃的艺术,我们就难免会使自己失去一切。

8.丢掉压力,放松自己

这就像我们背负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负担。所以,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放下,如此,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忙于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把自己当成一架永不生锈的挣钱机器,而忽略了身心的成长和娱乐,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紧张与压力。试想,人生如果失去了娱乐,只是工作,为活下去而工作,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流年似水人生短。为了不虚度光阴,使人生尽可能辉煌,我们的确应该追求拥有,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业绩。然而,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失去,学会从容地接受失去,让心灵得到休憩。有一位讲师在讲授压力知识的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学生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

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人类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原本是想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结果是被这个创造的世界所束缚,以至忘掉人生本来的目的。这该是人类的悲哀,但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颗来自自然的心总有逃离世界、回归本真的欲望,这不是精神的脆弱,也不是无聊的追求,而是人在本质上真正的需要。所以,给一点儿时间关照自己的心灵,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慈悲。

人真正属于自己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心灵,我们不关照它,还会有谁来关照呢?对自己的心灵,慈悲一点儿吧!

下列六种技巧是从经验中总结的,工作压力一旦使人情绪激动无法平静时,试运用以下六种技巧定能获得极佳的效果。很多人使用过这些处方,而他们照做之后效果均非常好。

第一,放松全身,将背部挺直,靠背静坐。首先让你的身体完全靠在椅子上,用心放松全身的筋骨,从头到脚趾都处于无力的状态,而后念道“我的脚趾、手指、脸部肌肉都已放松了”,以确认真的轻松舒坦。

第二,使用松弛法。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迅速离开现场,作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可做气功,全身放松,以意导气,逐渐入境,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第三,回想曾经欣赏过的优美风景。例如笼罩于朝霞中的山岳、晨光里的峡谷、夕阳下的森林或是海上月光之类的影像,让它们恣意回旋于胸中。

第四,懂得平心法。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静的一种方法。可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如果你与世无争,不为名利、金钱、权势、色情所困扰,不贪不沾,看轻身外之物,同时又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处于恬淡、怡悦的宁静心境之中。

第五,安静地想象自己的灵魂是无波无浪的水面,假如心中翻搅如狂风巨浪,又怎能得到平和呢?

第六,保持心闲法。通过闲心、闲意、闲情等意境,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活得太累,人生无非就是潇洒走一回。心情豁达,遇事想得开,何来烦恼?

一个会放松的人,是一个有效率的人,也是一个懂生活的人。

9.舍之有道,取之有度

有些人把钱财看得太重,看到别人富了,他眼红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想得到钱财。对这些人来说钱财不仅是烦恼,而且能使其丧命,当然不会给他们带来快乐。有弟兄两人,老大贪财,成为财主;老二勤俭,过着贫穷的日子。

可是有一天,老二意外地遇到了一只神鸟,把他驮到了太阳山,那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老二只拿了一点儿就走了。这一点儿就已经使他过上了好日子。

老大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也找到了神鸟,要求驮他去太阳山,神鸟答应了,也把他驮到太阳山。他看见漫山遍野的宝藏,就企图全部拿回去,什么都舍不得丢下。虽然,神鸟提醒他如果不放弃这些财宝,就会被太阳发现,难以活命。但是,贪心使他放弃不了这些财宝。

结果,太阳回来了,老大被烧死在太阳山。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快乐,但也给人带来不少烦恼。

有一句西方谚语也道:“金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除了到天堂之路;金钱也能买到任何东西——除了幸福。”是的,金钱可以换来舒适的生活,却很难换到幸福。我们不可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口腹之欲的满足同幸福混为一谈。

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放弃,有时只有放弃才能保证生存。中国古代早就流传这样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就是教人懂得放弃,适时放弃才能有所收获。

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虽然不少人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总是不顾一切地向前争取,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于是就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威胁,甚至失去了生命。如果这时候懂得取舍之道,世界还是一样会有其他更宽广的空间。正如非洲的猴子,手伸进玻璃瓶里抓住了果实不肯放弃,结果活生生地被人逮住。成功者有时只是抓住了一两次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勇敢的取舍。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的取舍原本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情,尤其是“舍”,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道“取”而不知道“舍”,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取得往往容易接受,而放得下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取舍是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

10.抛开对未来的过分忧思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时都需要你作出选择,而更多的则是放弃。与其说是抉择得好,不如说是放弃得对。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过去的事情既然已经成为过去,在耿耿于怀也无济于事。人的一生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懂得放弃,那将越走越累。聪明的人总是能把不愉快的事情放逐,选择快乐的道路继续前进。快乐与痛苦都源于我们自身。一天,在非洲草原上,太阳刚刚升起,一头狮子对自己说:“我必须不断地奔跑,未来我才能不断地扑捉到羚羊,才可以顿顿有美味大餐。”一只羚羊对自己说:“我必须练习奔跑,不断提高自己的奔跑速度,这样在未来我才能保住性命,不被狮子捉住。”生活中,很多人其实都是狮子和羚羊的缩影,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担心自己哪天被淘汰,担心自己拥有的财富哪天会消失,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难看至极的老太婆,担心自己爱人会喜欢上别人,另寻新欢,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没有朋友的孩子优秀……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这种对未来的忧思给自己现今的生活所带来的苦恼,这种过分忧思使得他们整日坐立不安、日夜煎熬,这不仅对未来没有好处,而且对于眼下的生活也没有一丝的好处,无形之中,只会给他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苦恼。

当然,我们不主张像羚羊与狮子一样总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思,并不是说要安于现状,而是要懂得享受生活。试想,如果你一直生活在对未来的忧思中,那么你的疲惫感、挫折感、危机感、失落感就会与日俱增,而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了。

所以,放下方显大智,我们的痛苦与欢乐都是源于我们的选择,坦然些,从容些!我们生活的艺术也就是学会接受和学会放弃。只有学会了取舍的艺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变幻莫测时,才会从容以对。

人生的态度,决定着其取舍之间的权衡;取与舍的态度,决定着人的心态;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的情绪。

11.忘掉不开心的事

在当今的生活中,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然而,忧虑之人也一天天多起来。很多时候,当代人会感到活得很累,过得不快乐。其实,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的烦恼、痛苦,就要经历辛苦和艰难的折磨。然而,有烦恼并不可怕,受挫折也无须忧伤,把艰难险阻当成是人生对你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坑坑洼洼也是对你的一种磨砺和考验。有了这种思想,才不会会终日郁郁寡欢,才不会觉得人生太压抑;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希望的起点。因此,快乐与否,都由自己决定,关键在于你的态度。驾驭好自己的心态,就能告别忧虑,成为一个成熟的、有品位的人。有一个人,他感到人生乏味,自己灵感枯竭,意志消沉,并且越来越严重,他只好去看医生。

可是,当医生对他的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后,却没发现任何异常。于是,医生建议他出去旅行,到他少年时代最喜爱的地方去度一次假。度假期间,不要说话、读书、写作以及听收音机。

然后,医生又给他开了四张处方,吩咐他分别在度假那天的上午9点、12点和下午3点、6点打开。

第二天,他依照医生的嘱咐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滩。

在上午9点,他准时打开第一张处方,上面写着:“仔细聆听。”他当时就懵了,医生难道疯了?让我连坐3个小时?但他还是试着按医生的吩咐耐心地四下倾听。他听到了海浪声、鸟声,不久又听到许多从前未注意的声音。他一边聆听,一边想起小时候大海教给他的耐心、新生以及与万物息息相关等观念,他逐渐听到往日那熟悉的声音,也听出了沉寂,心中逐渐平静下来。

中午12点时,他又打开了第二张处方,上面写着:“设法回顾。”于是,他开始从记忆里挖掘点点滴滴的快乐往事,认真地回忆那些细节,这时他心中竟渐渐升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到下午3点,他又打开了第三张处方,上面写着:“检讨动机。”他感觉这个比较难以办到,因为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所以在追求成功、受人肯定与安全感的驱使下,他也不得不采取某些类似的举动。但他经过仔细回想之后,发现这些动机并不完全恰当,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使他陷入了低潮。于是,在回顾过去愉快满足的生活中,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于是,他便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我突然顿悟到,动机不正,诸事便不顺。不论邮差、美发师、保险推销员或家庭主妇,只要自认是为他人服务,都能把工作做好。若是为私利,就不能如此成功,这是不变的真理。”

到了傍晚6点时,他又打开了第四张处方,上面写着:“把忧愁写在沙上。”他俯身用贝壳碎片写了几个字,然后转身离去,甚至连头也不回,因为他知道,潮水马上就会涌上来,字迹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打开你心中的锁,放下压在你心头的包袱,轻松上路,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幸福,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快乐。

把不开心的事情抛开,好比心中的阳光,这种心灵之光可以构筑生命和美丽,我们的心理能力在心理阳光的照射下,犹如花草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样茁壮成长。所以,我们需要把不开心的事情抛开,保持快乐的心态。通过保持快乐的心态,我们就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快乐。

快乐的人充满阳光般的心态,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围绕在他身边。

12.让怨恨转个弯

抛掉怨恨,正是以宽广的胸怀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让他人对你的人品倾慕,使自己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抛掉怨恨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抛掉怨恨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二人都是开国元勋,在各州有各自的支持者,两人也都不愿为了拉选票附和投票者的想法。最后,亚当斯以三票领先的微弱优势战胜杰斐逊。按照当时的宪法,杰斐逊充任了亚当斯的副总统,两人又开始了矛盾中的合作之路。

在亚当斯的第一任四年任期即将结束时,杰斐逊和亚当斯又一次面临总统竞选。当时,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亚当斯知道,只要两国开战,“亲法”的杰斐逊必将丢掉选举,但是亚当斯也知道,战争将可能给成立不久的联邦政府以毁灭性的打击。亚当斯竭尽全力避免了一场战争,但是他却放弃了选举。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

接下来的日子,亚当斯回到麻省,重新开始了农夫生涯。杰斐逊和亚当斯几十年不相往来。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

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亚当斯在农庄渐渐衰老,其间,他的女儿因癌病不幸离世,和他相依54年的爱妻也先他而去。亚当斯终于在孤独中再次提笔给杰斐逊写信。两人就此开始了更加频繁的书信往来。后来杰斐逊和亚当斯先后辞世。死前,杰斐逊曾望着放在自己房间里的亚当斯的雕像,而亚当斯则喃喃自语,叫的是杰斐逊的名字。我们不是为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而活的,也不是为了报复而活的,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伤害了我们,而我们却终生难忘这件不愉快的事,那么最终受折磨的只能是自己,因为你难以放下。所以,不要让曾经的怨恨再次破坏我们心灵的快乐,我们要懂得将怨恨放下,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可言。

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贵在与人为善,抛掉怨恨,多给他人一些关怀,你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朋友也就多了,生活也就如鲜花一般绚烂多彩了。拥有了这样的人生,那么你也就是一个懂得放得下的智慧之人。

抛掉怨恨,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儿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儿风雨,多一点儿阳光和温暖。

13.给心灵放个假

面对残酷的竞争和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现象,我们应当如何来调整自我的心态,正确地看待万事万物呢?很简单,就是累了、乏了、厌了,不要一味地硬撑下去,找到合理的途径,给心灵放个假。时刻让自己意识到,我们都是有能力的,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有未来的。好友是个贤惠的妻子、合格的母亲、优秀的班主任,一天到晚风风火火,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不用挥鞭就转的陀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真是累啊!”

在家忙家务,在校忙学生,本是大学中文系的她因教了英语就与文学永远地绝了缘——永不再见。很多次,我劝她读读文艺杂志,散散心,都遭到了婉言拒绝:“唉,我哪有时间啊。”偶尔劝她买衣服,她会说:“不行,我太忙了。”唉,真是可怜她这个美人胚子了!

有很多次,她也眼馋我的生活方式:课上得轻松,班盯得省力,家里过得悠闲。当然,她也是经常神采奕奕,但作为好友的我还是发现,年过30的她皱纹里总有掩饰不了的疲倦,也偶尔会听到她的牢骚和抱怨:“怎么总觉得力不从心了呢?”

我很想轻轻告诉她,也想寄言像她这样拼命的“好战友”:给心灵放个假吧!哪怕只是一小会儿!时常给心灵放个假,将一切多余的杂质除去,只留下性格中最纯的真金。经过这样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就会呈现出越来越简单的面貌,这就是释放心灵的最大收获。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无论是谁都会遇到一些艰辛和坎坷,有时还要面对一些生活的压力。会生活的人都要懂得让自己轻松,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心灵放个假,这样我们才会感觉生活是幸福的。

有形的垃圾容易处理,无形的垃圾最难处理。只要你每天清扫这些垃圾,你就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14.赢在心态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扮演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每个人的角色不同,那么他或她就会有自己特殊的心态,也就必然会怀着这种心态对待生活、事业、家庭、爱情。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成功,收入更高,生活更好,身体更健康……似乎总是比别人过得更好。而许多人每天辛勤耕耘却仅仅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之所以在后来的人生之中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别,主要就是因为人的心态不同。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她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马斯洛也曾这样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就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会跟着改变。”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

有一天,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确实不妥,于是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买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便又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一个人只有左右了自己的心情,才能左右事情,我们不是没有办法,也不是不能取得成功,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情阻碍了我们取得成功。如果把人生比做海洋,那么心情就是指引航向的灯塔,使人们在暴风雨中永远不迷失方向。

而人生又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结局,但社会生活又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人生就会出现矛盾,就会出现料想不到的挫折。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人生顺利地度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拥有一个好心态,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顺应生活,适应生活。

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不朽的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某一阶段的人生走向。一个人若是被不良心态所左右,他的人生航船便很有可能会搁浅,失去发展的机会;一个人若是一生持有良好的心态,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生活的景色就会越来越美,生命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学会驾驭心情,才能成为改变命运的主人,才能统筹事情的发展!

15.得意莫忘形,失意不失志

人生就像是一次漫长的长跑,重点考验的是你的耐力和持久力。有人曾将人生比喻成一次马拉松长跑。当若干年后,你再回眸现在的自己,就会清醒地发现:原来,现在的我们还只是处于人生起跑的阶段。无论你取得多么令人艳羡的成绩,无论你考进多么光芒四射的名校,无论你现在的成绩多么不理想,无论你的现状多么不让你满意,无论你经受了自己认为多么惨痛的失败和教训,这一切都还只是处在人生的起点,一切还远着呢!请记住:得意莫忘形,失意不失志。有一天,一个小孩子到公园里去散步,然而当他走到公园的时候,他惊呆了,因为他发现公园里的原来挺拔的橡树突然枯萎了。

后来,小男孩才知道,原来橡树开始很挺拔,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松树长得是那样矮小,于是,他很得意,每天在松树面前炫耀自己。松树看到自己在橡树面前是那样不起眼,心理感到十分郁闷,于是,不久就悲观而死。然而,正当橡树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天,他突然发现葡萄树居然能结出一串串的葡萄,心理顿生嫉妒之心,心想:为什么他能结出葡萄,而我这么挺拔的身躯不能结出葡萄呢?于是,他感到非常抑郁,以后每天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结果最后抑郁而终。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战役——多事多难的漫长战役。”得意和失意总是相伴而生、相随而来。我们得意时千万别忘形,因为得意往往是一时的,不可能永远得意。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当我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每晚睡觉前总是拍拍自己的额头说:‘别让自满的意念,搅乱了你的脑袋。’我觉得我的一生进行这种自我教育,益处很多。因为经过这样的自省后,我那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便可平静下来了。”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那些才华出众又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必定会招致他人的反感,暗中吃大亏且不自知。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获得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会因此失去前途,还会累及身家性命。《三国演义》中当姜维斥责魏延时说:“反贼魏延!丞相不曾亏你,今日如何背反?”魏延横刀勒马而言曰:“伯约,不干你事。只教杨仪来!”杨仪在门旗影里,拆开锦囊视之,如此如此。杨仪大喜,轻骑而出,立马阵前,手指魏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后必反,教我提备,今果应其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魏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原来孔明临终之时,授马岱以密计,只待魏延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之;当日,杨仪读罢锦囊计策,已知伏下马岱在魏延身边,故依计而行,果然杀了魏延。可见,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得意冲昏了头,要懂得低调做人。像上文中,在蜀国的全盛时期,魏延也算是一员猛将,但在“五虎将”面前还算不了什么。在经过东征西伐之后,“五虎将”相继死去的时候,魏延就成了无人能敌的战将,他也由此有了值得骄傲的资本。但魏延并不像诸葛亮那样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竭尽忠诚,而是想自图霸业。他此时的心态已膨胀得不能自控,仿佛觉得他已经是天下第一高人,无人能与其匹敌了,于是他得意忘形起来,结果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这是可悲的。所以说,身处顺境不能忘形,必须格外谨慎,否则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自卑,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吸取经验教训,坚持住自己心中的理想,总结经验,不畏困难,继续前进。

得意不忘形,是做人的品质;失意不失志,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得意和失意都是人生弥足珍贵的财富。人生没有永远的得意与失意,只有永远的追求与前行。

人生,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一如没有谁是永远的败者,所以胜利时需淡然,失败时需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