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6454100000008

第8章 思维习惯:思路上的惯性是错误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思维习惯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好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做起事来更有效率,而坏的习惯却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一个人一旦陷入习惯的罗网之中,便不易自拔。最糟糕的是,人们又常不自知自己的一切毛病都是“坏习惯”造成的。如此沉溺于“坏的思维习惯”中,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一定要戒除不良的思维习惯,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

1.别让思维定式困住了你

天津“狗不理”包子久负盛名,在北方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当它的分店开到深圳时,却受到了冷遇。商家尽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多方开展促销活动,始终只能热闹一阵,难以吸引众人持续钟情于它。经营者面对尴尬的局面,做了一次深入的市场调查,发现不是包子质量不好,也不是口味不好,而是深圳人对“狗不理”的名称太敏感了,心理上接受不了。经营者思之再三,忍痛摘下“狗不理”的牌子,换上“喜相逢”的匾额。此后,店里一改往日的冷清,门庭若市,效益也节节攀高,势不可挡。

企业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墨守成规就注定一事无成,突破思维定式的困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拥有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

墨守成规就是将自己绑缚在定式思维的框框里,不敢有所突破。

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一吨重的货物抬起来,但我们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因为它们自幼开始,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固定的铁桩上,当时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气去拉,这铁桩对幼象而言是太沉重的东西。后来,幼象长大了,力气也增加了,但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这就是定式思维。长大后的象其实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它习惯地认为(错觉)铁链“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

那么,人类又如何呢?人类也因未摆脱“墨守成规”的偏差习惯,只以常识性、否定性的眼光来看事物,不敢有所突破,终于白白浪费掉大好良机。

在印度洋上,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11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得以幸存下来。

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每个人都口渴得冒烟,水成为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当时11个人惟一的生存希望是天降雨水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几天过去了,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他们的周围除了海水还是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岛。渐渐的,10个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纷纷渴死在孤岛上。

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了,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觉不出海水的苦涩,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甜、又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当人们化验这海水时发现,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实际上,这里的海水是可口的泉水。

生活中,我们也常犯类似的错误,把一些习惯做法奉为金科玉律,一点也不敢有所违背,结果我们也就掉进了“习惯”的陷阱里,明明可以做好的事情,却碍于习惯不敢想也想不到要去做,就像故事中的那些船员一样,守着甘甜的泉水,却渴死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其实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别用你的习惯认知去解决问题,试着用变通的眼光去把握一切,这样做会使你发现很多隐藏的机会。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

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子。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到。

这时,他突然想到: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打开这个绳结?!”

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墨守成规将永远落后于人,那么多王子、武士都没能解开戈迪亚斯死结,是因为他们都犯了墨守成规的错误,在他们的习惯认知里,绳结只能一点一点地用手解开,却没有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的解结方法。而亚历山大大帝却要比他们高明得多,他挣脱了惯性思维的束缚,建立了自己的行动规则,也正因为拥有这种魄力,亚历山大才能成为一名征服者。千万别让定式思维控制了你的人生,否则你将因此而终生碌碌无为。你必须学会突破墨守成规的思维习惯,遵从自己的行动规则和做事的风格,这样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

2.别为小事烦恼

今天是陆涛上班的第一天,他打扮好后就早早出了家门,因为上班时间还早,他决定去公司旁边的餐厅喝杯咖啡。正当他悠闲地品尝咖啡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小孩玩耍时碰倒了他的咖啡杯,陆涛的西裤被溅上了几滴咖啡。他试着用手绢擦了几下,然后郁闷地走出餐厅。他一边走一边想,新同事见了他一定会说:“瞧那个家伙,第一天上班就穿着带污渍的裤子,怎么会有这种人!”老板也会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他越想越烦恼,越想越担心。上班时间到了,陆涛带着忧虑走进公司,结果这一天简直是糟糕透了。心烦意乱的他,碰翻了老板心爱的盆栽,拿错了同事的文件,还弄坏了公司的饮水机……回家路上,他咬牙切齿地揪着裤子:“都怪这几滴该死的咖啡!”

裤子上的几滴咖啡,让陆涛上班的第一天成了一场彻底的灾难,他的好心情顿时全无,他烦躁不安,结果又闹出了更多的笑话。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类似的情形,总是为小事发愁,因为一点小事影响了生活。甚至还有一些人,就把自己的一生浪费在因繁琐小事产生的忧虑里,这实在令人惋惜。

世事繁杂,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从伟人到芸芸众生,无不皆然。算起来生活中哪一天没有不顺心的事?工作不如意、朋友间发生小误会、钱不够花等,把自己陷在这些烦恼中,即使晴天丽日也会觉得天气不好。

1945年3月,一名美国青年罗德·摩尔在太平洋海下280英尺深的潜水艇里,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当时摩尔所在的潜水艇从雷达上发现一支日军舰队朝他们开来,他们发射了几枚鱼雷,但没有击中任何一艘舰艇。这个时候,日军发现了他们,一艘布雷舰直朝他们开来。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他们直压到海底280英尺深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持续了15个小时。其中,有十几枚炸弹就在离他们几十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倘若再近一点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

摩尔和所有的士兵一样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当时的摩尔吓得不知如何呼吸,他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因为关闭了制冷系统,潜水艇内的温度达到摄氏40多度,可是他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虚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那艘布雷舰在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

摩尔感觉这15个小时好像有15年。他过去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让他烦忧过的无聊小事更是记得特别清晰——爸爸把不错的手表给了哥哥,没钱买汽车,没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还有为了点芝麻小事和妻子吵架,还为眼角的小伤口发过愁……

可是,这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摩尔对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再重见天日的话,他永远不会再为这些小事忧愁了!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累利曾精辟地指出:“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的确,如果要是让微不足道的小事,时常吞噬人的心灵,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会让人可怜地度过一生。

有一个年过40,拥有一家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的女经理,她化着淡妆,衣着简单而高雅,只要不谈公事,她看来顶多像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她总是开开心心的,不只是人家愿意和她相处,做生意时也会觉得和她合作很愉快。所以,生意愈做愈好。

同龄的女客户好奇地问她,保持青春的秘诀是什么?

这位女士回答:“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烦恼吧!从前年轻的时候,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烦恼得不得了,连男朋友对我说:喂!你怎么长了颗青春痘,我都会烦恼得睡不着觉,心想:他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他不爱我了?直到我爸爸去世。

“我爸爸20多岁就开始创业,40岁时就已经是一个大老板了,他车祸去世前几天,正为公司少了一笔10万元的账烦恼,我爸爸一向不爱看账本,那个月他忽然把会计账本拿出来瞧,管会计的人是他的合伙人,因为这一笔账去路不明,他开始怀疑两个人多年来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账的问题。我妈妈说,他开始睡不着觉,睡不着就开始喝酒,喝酒后就变得烦躁,越烦躁越喝酒,有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发生了车祸……他走了之后,我妈妈处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合伙人只不过把这个公司的10万元挪到那个公司用,不久又挪回来了。没想到我爸爸为了这笔钱,烦了那么久……”

“从我爸爸身上我得到了这一教训,不要制造烦恼,不要自找麻烦,就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付事情本来的样子。这也许是我不太会长皱纹的原因吧!”

也许我们从这位女经理身上可以感悟到:每个人的周围一定有看起来像“烦恼制造机”的人,他们总在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足挂齿的小事、烦死也没用的事、事不关己的事烦恼,在日积月累的烦恼中,对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都犯疑心病,仿佛在努力地防卫病毒入侵,也防卫了快乐的可能。

伏尔泰曾经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生命短暂,总是习惯于为小事烦恼的人,实在是自找苦吃。生活中,困扰我们最多的并不是巨大的挑战,而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这些小事很不起眼,但却消耗了我们很多精力,让我们终日心神不宁,做起事来无精打采,人生短暂,千万不要为了小事而烦恼,那样做你就是在白白浪费生命。

3.不做别人的“应声虫。”

小兰是个很温柔的女孩,她的亲戚朋友都这么说。小兰和朋友一起去逛街,她看上了一件粉红色的高领毛衣,朋友却说:“粉色土死了!穿在身上一点也没气质!你说呢?”小兰恋恋不舍地看了毛衣一眼,跟朋友走了。小兰所在的销售小组讨论销售方案,小兰怯生生地提出一项方案,可组长不赞成:“你以为促销会是游乐场吗?”小兰本来想反驳,销售的就是儿童产品,可看着组长凌厉的眼神,她点点头,咽下了自己的意见。小兰的姑姑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对方条件很好,可不知为什么小兰对他就是没什么感觉。小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姑姑,结果姑姑很不高兴:“什么感觉啊,小杨条件那么好,能看上你就不错了,女人最重要的是找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你懂什么?”小兰又屈服了。就这样,小兰穿着自己不喜欢的衣服,挽着没感觉的男朋友,在公司里做着毫不起眼的小职员,看来她很有可能就这样过一辈子。

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小兰的一生将是一个悲剧,她没有主见,总是习惯于附和别人的观点,做别人的应声虫,这样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永远也无法出人头地。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独立自主的人不多,在受到攻击时,将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某个社交聚会上,在场的人均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位男士表示异议。他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他的看法,他才微笑道:“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是与各位站在不同的一边,而这又是一个愉快的社交聚会。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他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一下,立即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他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结果,他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他的看法,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他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维塔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他一本世界地图,维塔斯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世界地图。不巧的是,那天轮到维塔斯为家人烧洗澡水。维塔斯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心想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他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大人从浴室冲出来,胖胖的身子围着一条浴巾,用很大的声音跟维塔斯说:“你在干什么?”维塔斯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回答说:“我在看地图!”爸爸很生气,说:“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维塔斯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爸爸跑过来“啪、啪”给维塔斯两个耳光,踢了他一脚,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又用很严肃的表情跟维塔斯讲:“我跟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赶快生火。”

维塔斯当时看着爸爸,呆住了,心想:“爸爸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20年后,维塔斯第一次出国就去了埃及,他的朋友都问他:“到埃及干什么?”那时候经济还不很发达,出国很难的。维塔斯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自己就跑到埃及旅行。

有一天,维塔斯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买了张明信片写信给爸爸。他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了我两个耳光,并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

故事中的维塔斯是个很勇敢的年轻人,他没有被“爸爸”的“保证”吓倒,反而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这一点实在很难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独立对事情做出判断,并坚持自己的这些意见,不做别人的应声虫,不随波逐流。

很久以前,美国人还必须靠个人的决断以求取生存。那些驾着马车向西部开发的拓荒者,碰到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机会找专家来帮忙解决困难。无论是任何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生病的时候,没有医师,他们便依靠常识或家庭秘方;印第安人来攻击的时候,没有警察,他们便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智;要想安顿家庭,那时还没有什么建筑公司,完全得靠自己的双手;想要食物,更是得靠自己去耕种或猎捕。这些人,每次碰到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得立刻做判断、做决定。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做得很好。

大部分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他们自己、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他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因为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可以凑个热闹。

当今社会充满了大众产品、大众传播及装配线教育,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要维持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这么难吗?譬如,我们便常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阶层来区分他们的属性,如“他是工会的人”、“她是上班的已婚妇女”、“他是自由派”、“他是反动分子”等等。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贴有标签,也毫不留情地为别人贴上标签,这很像是小孩子玩的“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一个人只有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才能把自己潜在的天赋都发挥出来,才能使自己活得更有用处,如果总是惟惟诺诺地随波逐流,那他就永远也得不到梦想中的幸福。固执虽然不好,但还是应该有选择地“固执”一下。特别是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生活在别人的意见里就是被动的傀儡。

4.何必盲从于别人

赵大妈家里条件本来还算不错,可这几年家底都渐渐被赵大妈折腾空了。4年前,赵大妈的一群老姐妹纷纷去跑传销,赵大妈心一热,就去提了一笔钱加入传销大军,结果呢?赵大妈一家6口,外加几家亲戚,人手一台健身器,几万元钱就买了这些东西。两年前,股市回温,人们一窝蜂去炒股票,赵大妈又动了心,拿了两万进股市。也是运气不好,偏赶上熊市,2万块钱3天就缩水剩了4300元,赵大妈真是后悔,可是偏偏改不了这个跟风的老毛病,刚吃了亏反省完,看见别人一做什么,她就又心动了。

赵大妈就是生活中习惯盲从的人的典型代表,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跟风,喜欢用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这实在是一个很糟糕的习惯,爱默生曾说过:“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个不盲从的人……当我放弃自己的立场,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也就是说,你可以试着从别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但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成熟有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信念及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

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常常会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怕自己的穿着、行动、言谈或者思考模式不被他所属的群体接受,于是尽量使自己与所属的圈子相同。家里有青少年的父母,最害怕听到这样的话:“林达的母亲都让她搽口红啦。”“跟我同年龄的女孩都和男孩子出去约会了。”“我的天啊,你们想要我做一个老怪物吗?别人都不需要在10点钟以前赶回家的。”如此等等。

小孩子都喜欢与同龄的人做相同的事,他们很在意朋友或玩伴对自己的看法。他们需要被自己的同伴认可——这是他存在的最重要的依据。小孩子的这种盲从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差,但如果一个成熟的人也这样做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法国植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研究的是一种毛毛虫,这种毛毛虫总喜欢排成一排,当它们在树上爬行时,就是由一条带头,其余的一条接一条地跟着前进。法布尔拿掉了那条领队的毛毛虫,把其余的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毛虫开始走了,它们一圈接一圈地在花盆沿上转来转去,尽管法布尔在花盆里摆了很多食物,也没有任何一只毛毛虫想脱离队伍去吃这些东西,就这样毛毛虫日夜不停地走着,看得法布尔都有些不忍心了,终于在第五天,一只毛毛虫意外地掉进了花盆里,这些盲目的毛毛虫才解散了队伍。

你觉得这些毛毛虫可笑吗?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在做着毛毛虫做的事,他们盲目地跟在别人身后,似乎觉得别人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或许你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年轻人,很调皮,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希望能捏到国王的鼻子,可怎样才能做到呢?第二天散步的时候,年轻人遇见了一个朋友,于是他走上前去捏了捏朋友的鼻子,朋友吓了一跳:“你这是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年轻人礼貌地回答,然后走开了。这个朋友琢磨了起来:“为什么呢?会不会是国外的礼节?这太时髦了!”于是他又去捏了另一个朋友的鼻子,这种“捏鼻礼”在整个国家盛行了起来。一个月后,在一次集会上,当人们把年轻人介绍给国王时,年轻人就很轻松地捏到了国王的鼻子。这就是盲从的力量,它把一件荒谬的事,变得合情合理,而生活中,我们就常常扮演了那个“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角色,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做法,最让人头痛的是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这实在是愚人的行径。

盲从的习惯或许让你觉得安全,因为你身边有很多人都在这样做,然而这种“安全”不过是种假象,盲从只会使你变得更脆弱,所以盲从的习惯千万要不得。人性中的一个特质,就是容易轻信不了解的事物,盲从于别人,这个特质就是你成功的绊脚石,你必须学会用思考来防止这种倾向,否则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失败。

5.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小孟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他对妻子说:“我的工作太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没完没了,超人都得被累死!”妻子不相信小孟真的有那么忙,小孟就把自己的记事本拿来给妻子看,妻子看得直皱眉,她问小孟:“你认真想过该怎么做事吗?”小孟不高兴地说:“还用你教吗?当然想过了!我必须集中精力,不管事大事小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只是,你说也怪,怎么偏偏工作就做不好呢?”

你明白小孟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吗?他思考问题没有重点,习惯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情没办好,自己却忙乱不堪。思考问题要学会抓重点,抓住了重点矛盾,解决问题就会容易多了。

一天之中,我们可能遇到很多事情,都等着你做决定,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请你选定一个最重要的事做决定,然后集中精力去做这件事。

其他的决定或许对你也很重要,可是你毕竟一次只能做一个决定,因此,应把其他决定摆在第二位,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放弃吧!这就是所谓的“弃车保帅”战术。

例如,你正在做菜,当锅里的汤沸腾时,门外正好有人敲门,而你的孩子也正巧在这个时候打破一个杯子,手被划破了,痛哭不止。

这个时候,你必须选择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先去处理一个问题,再处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里,你只能采取一种行动。

这时正在厨房的你,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和门铃声,应先把煤气炉上的火关掉,接着就去帮孩子包扎,第三步再去门边,看看是谁在按门铃,就算叫门的人等得不耐烦走掉了,也没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先处理已经沸腾的锅是个正确的做法。因为孩子的手被划破了,虽然一直哭着,但一般来说伤口都不会太严重,而锅里沸腾的水一旦溢出来浇熄炉火,就很可能让煤气外泄,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爆炸。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思考的时间或许只有几秒钟,如果你潜意识里是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习惯模式,加上又急又慌,很容易就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甚至酿成悲剧。

现实生活中,有些火灾或煤气外泄的惨案,就是家庭主妇在面对这类同时到来的问题时慌了手脚,没有处理好问题所致。

因此,不管你所面对的问题有多重要、多紧急,你一定要先决定去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才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没有重点的思考,等于毫无主攻目标的进攻,辛苦一场,到头来却什么也得不到。

妻子要在客厅里挂一幅画,请丈夫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丈夫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妻子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丈夫又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又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花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了。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跑到外边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妻子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挂在了墙上。下午妻子出去买菜的时候见到了他,他正在街上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这个丈夫思考问题的习惯存在很大问题:没有重点,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他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生活中,一些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该把精力放在哪一方面,头脑里一片混乱,做事没有成效。

其实正确的思维方法包含了两项基础:第一,必须把事实和纯粹的资料分开。第二,事实必须分成两种,即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是有关系的和没有关系的。

在达到你的主要目标的过程中,你所能使用的所有事实都是重要而有密切关系的,而那些不重要的则往往对整件事情的发展影响不大。某些人忽视这种现象,那么机会与能力相差无几的人所作出的成就大不一样。

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就是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们也许比起一般人来会工作得更为轻松愉快。由于他们已经懂得秘诀,知道如何从不重要的事实中抽出重要的事实,这样,他们等于已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支点,只要用小指头轻轻一拨,就能移动原先即使以整个身体和重量也无法移动的沉重的工作分量。很多人本来可以有所作为,但却习惯于思考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把精力白白浪费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重点思维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