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团体和社会中占有的某一特殊位置以及被团体和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模式。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等社会角色的改变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知识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设计了一个后来被引为经典的监狱角色模拟实验,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角色之间的密切关系。所谓模拟实验就是让被试者在模拟得非常逼真的情境下做出反应,然后对被试者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研究。
津巴多征集了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志愿者,他随机地将这些被试者分为两组,其中,6名被试者被指派扮演“看守”,其余的被指派扮演“犯人”,接下来的一切完全依照监狱里的真实情况进行。实验者发给“看守”制服和哨子,使他们装备得跟真的一样,并训练他们习惯一套“监狱”的规则。而“犯人”们先是被“看守”戴上手铐,押到“警察局”;经过签字画押、验明正身之后,又被蒙住双眼,带到一个地下室“监狱”里。在这里,他们进一步地经历了作为一个罪犯所遭受的待遇,如全身喷上消毒剂,穿上统一的品质低劣的囚衣,“看守”称呼“犯人”以及“犯人”们互相称呼时不再使用姓名,而是改用编号来称呼,每名犯人分别被关入只有一张床、一个门洞的单人牢房。
仅仅过了几天,被试者的表现就已经出乎研究者的意料。无论是“看守”还是“犯人”,他们表现得越来越“专业化”:“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甚至出现虐待狂似的行为,并从这种侮辱、恐吓以及非人性地对待“犯人”中获得乐趣。而犯人们从最开始的反抗到变得情绪低落、无动于衷,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愤怒、抑郁、沮丧等心理症状。实验进行6天之后被迫终止,原因是“大多数人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和真正的自我。”
实验前行为正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实验中变成了魔鬼,这个令人出乎意料且触目惊心的实验结果说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的改变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只是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也很容易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使人们无法从其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心理引导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地位、身份等等。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戏。我们在每一场戏里面,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从血缘关系中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到社会关系中的伴侣、朋友、同事……不同的角色赋予的职责权力也大相径庭,带来的体验和感觉当然也不一样。
例如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就意味着作为母亲的女性要遵守一整套被这个社会所认定、所习惯了的规定,她往往要相夫教子、从事琐碎的家务活、计划家庭的日常生活等等,她的言语和行动都应该像个母亲的样子。又如,一个教师的角色,他(她)应该品行端正、知识渊博,在道德和知识的学习上都要给学生以帮助,这样才符合一个教师的角色要求。
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你与好朋友的距离感随着他在功成名就渐渐增强,从前那个总对你笑嘻嘻、总向你征求意见的他(她)变得盛气凌人、对你不屑一顾。
例如一对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工作的好朋友,如果其中一个的职位得到了晋升,那么,面对以前的朋友,他(她)的态度必然有所改变,会变得冷漠,甚至会躲避以前朋友的笑脸。
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往往是因为不同角色身上具有的权力和责任不同,所带来的个人体验就不同,他人对其的期待也不一样,这一切都会在无形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发生变化。
相反,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人,当他们一旦陷入某种角色之后,当环境改变时,却始终无法从原先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这种人的下场往往让人联想到王鱼。
王鱼是生长在太平洋布拉特岛水域中的一种鱼,它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
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容易存活。不过王鱼可以让自己慢慢地有鳞,它们能够产生一种分泌物来吸引小动物,当小动物被吸引后,王鱼便把它们吸干,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会比没有鳞的王鱼至少大出4倍。
但是,当有鳞的王鱼生命进入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退化,那些附属物会慢慢脱离,使王鱼恢复没有鳞的状态,而它们因为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表现得异常烦躁。
这时的王鱼,常常会自残,往岩石上猛撞,那场景惨不忍睹。越是身上附属物多的王鱼,后来就会越痛苦。到生命的最后,常常会浮上水面,跳上跳下,挣扎数日,而后死去。死时的王鱼,身上红肿,到处是腐烂,眼睛也被自己撞瞎。
布拉特岛的王鱼就是无法从原来角色中脱离出来这类人的象征。为避免这类人最后像王鱼一样死去,最好的办法是:当我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发生较大的变化时,要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学会从原先的角色中跳离出来,向另一种角色转变。心理指导
其实,人生并非等于戏剧,戏演砸了可以重来,但人生只有一次。凶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角色,稍不留神,就会留下遗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