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6451600000050

第50章 为什么在群体中人们会身不由己?

每个人只要从属于某个群体,就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这是“群体压力”在起作用的结果。心理知识

群体对其成员的这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叫做群体压力。群体压力不像规范和权威命令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却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心理学家莱维特详细研究过群体压力的作用过程,他发现一个群体开会讨论某一问题而各成员间的意见存在分歧的时候,群体压力的作用在以下四个阶段逐渐加剧:

第一阶段是合理辩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各成员自由发表意见,对不同意见多耐心听取,后来大家的意见逐渐分化为两派即多数派和少数派。这时,少数派开始感到一定的压力,但群体气氛还算温和,群体仍允许他们据理力争,他们也抱有争取其他成员支持的期望。

第二阶段是劝解说服阶段。在此阶段多数派对少数派成员好言相劝,试图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主张,接受多数派的意见。多数派的劝解说服使少数派成员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因此有些人开始放弃原来的观点并顺从多数人的意见。

第三阶段是攻击阶段。经过劝说仍有少数人坚持己见不肯妥协,大家则责备他们执迷不悟、破坏合作、对群体缺乏忠心。这时他们已感极大的压力,但为了保全面子仍坚持己见而不向压力屈服。

最后一个阶段是心理隔离阶段:经过多数人的谴责、攻击,仍有个别人不改初衷,大家便断绝与他们沟通,不理睬他们,使他们陷于孤立。这时候他们会感到被大家抛弃、孤立无援、难以忍受。这时候,这些人除非能脱离群体或改变方式扭转局面,否则将处于极为难堪的境地。心理引导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群体压力”的现象存在,例如在开会的时候对决议举手表决,如果多数人举了手,少数不赞成的人会感到心里有些不安,有的干脆也举起手来;一位中学生买了一件很新潮的服装,她在决定是否穿着去学校时会想一想别的同学有没有在学校里穿类似显眼的服装;班里有人组织自愿捐款,而关于被捐者的信息不是很明确,所以自己是否要捐款、捐多少很难确定,这时如果看到多数同学捐了,自己也会采取相似的行为。这些都是群体的约束力量在起作用的结果。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群体之中,在社会生活中完全独立的个体是不存在的,“个体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的,个性融于群体的共性之中,已经被打上了群体的烙印;个体的心理中也就渗透着群体共性的成分如群体需要、群体兴趣、群体价值观念、群体目标等。从这个角度看,群体压力抑制个性的展现,鼓励群体成员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抹杀了个性。

群体是个性发展的基础,而群体压力是群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群体就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形式。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离群索居的人是没有个性可言的。群体压力促使群体内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互动,协调矛盾冲突,增强了内部团结,提高了活动效率,这样有助于完成群体任务,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维系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如果群体内缺少这种压力,群体成员各行其是、互相冲突,群体像一盘散沙,随时都会分裂,人人自危,也就无从发展个性。一个团结高效的群体不仅有助于个体取得事业的成就,而且能满足人们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需要,增强归属感,摆脱孤独的恐惧感,保持安定平衡的心态,增加安全感。

另外,一些能抵制群体压力保持思想独立性的人往往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人物;群体中存在一些坚持己见的人也会激发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自我检查和反省,促使人们从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于发挥群体引导、制定全面的或创造性的决策大有益处。群体压力会抑制个性的发挥也是事实,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这种抑制不是遏制、压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不排斥异己,鼓励百家争鸣,群体压力就会更多地发挥积极的作用。心理指导

作为一个群体成员,既要尊重群体的意见、维护群体团结,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也应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分清是非,不能盲目屈从于群体压力、人云亦云、消极被动。如果群体的观点缺乏足够的依据,个体坚持独立见解也是对群体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