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再弹一弦江湖曲
6451200000004

第4章 荆轲刺秦王

日本演员真田广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陈凯歌在日本得到的评价很高,被看作是中国的黑泽明,我想,他指的是《荆轲刺秦王》。

黑泽明以日本战国为背景的史诗片《影子武士》获戛纳最高大奖,于是成为东方史诗电影的代表,而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背景《刺秦》没有得到国际电影节的认可(仅获戛纳最高技术大奖),于是国人更加相信,这是一部烂片。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诚如《刺秦》的主题之一,胜负并不是表面上看来的那么明显,而时间则会证实一切。

在一切都向前看,节奏越来越快,价值越来越成为一切的主宰的时代里,这样的电影大概是不会再有了。如果说《卧虎藏龙》是优雅而精致的中国文化时代的展示,《刺秦》则可以说是那个混沌初开,但却充满生机和坦荡的中国文化的时代的最佳代言。对于中国那段历史、那段文化而言,幸有《刺秦》。

当时的国人无法接受《刺秦》的原因之一,大概是从影片的人物身上看不到古人的风雅,反而好似一群小丑。《刺秦》中有很多小丑,很多小丑式的行为,但实际上,那些小丑似的行为的背后,却很多正是君子,是大丈夫的灵魂。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可以不在意自己的仪表如何。如同天下闻名的刺客荆轲,可以在燕市上编草鞋,可以受怆夫胯下之辱,可以整天洗衣,众国士骂他只能做妇女之事,他浑不理会。因为他内心有着强大的自信和精神力量,而不像现代的我们一样,需要靠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来求得生存的动力。

樊於期送头颅给荆轲,只淡淡说:好东西,还是得送给朋友。然后两人如顽童般嬉笑打闹,全无豪言壮语,感激嘱托,尽是心照不宣。

《刺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用轩昂的外表,或是什么冷酷深奥的言行,来令别人尊敬或者害怕。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所以更加不需要这些似乎是必需的仪式。

王志文演的嫪毐也是小丑,但骨子里仍然是大丈夫,是为家庭忍辱负重、委屈求全的人,他最后接受燕丹的请求造反,也只是为了不让“两个儿在宫里藏一辈子”。当嬴政看到真相后,他马上就换了一副面孔,不再是一个小丑了,当失败被擒之后,他所说的也只是“不杀我的门客,我就降!”这才是真正的高贵。甚至连战国时代的小孩子都是如此坦荡,被抓后店家问偷了几回,很干脆地回答:偷了好几回了!

潘长江与赵本山都在片中演出,潘演狱吏,赵演高渐离,这一热一冷的两种幽默风格的小品演员,虽然都以搞笑为职业,在陈凯歌看来,也有高下之分。前者的搞笑上蹿下跳一如小丑,后者则有着冷眼看世界般的民间智慧。

《刺秦》里也有表面很堂皇尊贵的人,像燕丹,能喊出“五步之内,燕丹的血就将与大王的血流在一起”的壮语,但骨子里,却恰恰正是小丑。未堕落前的嬴政看他看得极准:这件事(统一天下)总是要有人做的,不是我,也许就是你。

燕丹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跳梁小丑。而且人们可以看到,若是最终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是他,以他病态乖戾的性格,以他一时心情不爽便拔剑杀部下的偏狭,只怕比嬴政更加残忍暴戾,诚如陈凯歌在《少年凯歌》中写道的:如果当一个人弱小时还不能怜悯弱小,又能对他将来的强大指望些什么呢?要知道很多丑陋的事情我们没有做,并不是因为我们心灵纯净,而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力量去做,或者没有被放到那样的舞台之上。

还有燕国的国士们,大呼“士可杀不可辱”,秦舞阳逼死恐惧中的燕国少年剑士,但到了真正登上咸阳大殿的时候,却吓得体如筛糠。

荆轲问樊於期:燕国的国士去杀秦王,行不行?樊於期一眼看穿了他们嚣张外表下的虚弱,答道:不行。因为“喜怒形于色”。

非内心有强大的信念和人格力量,非对人性历史的本质有很深的理解,不可能这样来拍摄电影。

整部《刺秦》都是在讲,强力与强权骨子里的真正脆弱和恐惧,以及精神力量的真正强大。

为什么嬴政一出场时与赵国打仗,奋勇杀敌,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却变成胆怯的懦夫。因为他在卑劣的权力斗争中,已经渐渐失去了道德和信仰的支柱,没有了精神力量的他,只是一个工具,一具行尸走肉罢了,而对于一个失去了人性与道义的人而言,世界就只有利益而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曾经强悍坚毅的他,因为自己道德上的卑劣,先是被嫪毐的临死不惧、重情重义所震撼,随后被自己的爱人赵女的善良纯洁的母性所震撼,最后他又被荆轲临死前的大义凛然,轻蔑冷笑所震撼。嬴政,这个符号,代表了一切统治者,权力斗争的胜利者的特质。

识破嫪毐和母后的私情后的那一幕最是传神,明明已动了杀机,却还要向母亲亲亲热热地告别,用亲情来做自己的掩护。转过脸来,随即杀了母亲的孩子,将母亲流放外地,永不相见。

战国时代,生逢乱世,到处是绝望景象。嫪毐的门客被包围镇压时,是生命尽头的绝望。邯郸城破时,是国族沦亡的绝望。在秦军的大屠杀中,人们血流成河,则是个体的绝望。所有人都处于绝望中,即使是胜利者嬴政也活在恐惧中,“现在,我也害怕了”。

嬴政为什么变得残暴不仁,不过因为恐惧,恐惧权力的失去,恐惧从巅峰摔下。

那个时候的陈凯歌,还有着纯属于自己的胜负价值。在电影中,秦王胜了,但从人格的角度,他却是彻底地输了,而《刺秦》想要说的是:后者重要,前者并不重要。秦王的胜利是以失去一切为代价的,他失去了母亲的爱,失去了爱人原本对他的尊敬,他亲手杀死了父亲,灭掉了实际上是自己的家族,他残暴嗜杀,失掉了全天下人的心。最后他诈还断剑,输掉了最后一点点人格尊严。到最后,他只能用那句连自己也早已不相信的“一统天下的大愿”来麻醉和欺骗自己。

身居高位的人,哪一个不是寝不安席的,恐惧着权力的失去。我自己便曾见过这样的大人物,在和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刻,也仍不忘钩心斗角,虚虚实实。而站在他对面的荆轲,在电影中输了,但他在人格上却赢了,赢得了千秋万世的尊敬。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种价值和我们今天的现实,也是反的。

我们今天衡量人几乎只有一条标准,就是看他能否在现实中成功,为了这个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奴颜卑膝,都无所谓,因为社会看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个时候我们看《刺秦》,无怪看不懂。因为电影说的,和我们现代人想的,根本就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全是反的。

这才是《刺秦》招来一片喝倒彩声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前一阵子闹得一片喧嚣的对《狼图腾》的争论中,有一句说得最好:我们需要的不是狼性也不是羊性,而是人性。

《英雄》里说,天下战乱,只有统一才能结束人民的痛苦。其实这个理论在《刺秦》的开篇就讲到了,由秦王之口说出,但到最后,这个理想却变成荒谬的谎言。绝对的权力,让人绝对的异化,这也是《刺秦》的主题之一。

那么出路在哪里?《刺秦》的回答是人性,人性的高贵,善良。

荆轲是片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英雄人物,但电影中最美好的角色却都是女性,而荆轲也正是因为这些女性的感召,内心的正义和责任才得以重新被唤醒。周迅饰演的盲女,对荆轲所讲的她听到的生活,她所说的“杀人的人也有名字”,都使荆轲这个冷血的杀人者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你不杀我,我就要一辈子跪下来乞食,日子不尊严”,这句话也许是针对某部电影的价值观所写的,但却是一句让观者也会震动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赵女这个角色,真的是“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走”。

在整个戏剧化、黑暗残酷的电影世界里,她的真实、质朴、母性、包容,使她成为一个另类,像那个黑暗时代里的一道光。

赵女,她眼里的人只是人,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他的外衣(权力,地位,财富等),所以他尽管爱嬴政,却在他成了王之后选择离开,“人做了王,就没意思了”。而当她看到嬴政要救护六国百姓,建立理想国的志愿时,她被感动了,她因为这个高尚的理想再度爱上了嬴政。她给自己脸上刺字,随燕丹回燕国找刺客,都是为了嬴政口中的理想国,为了“仗就不用打了”,百姓避免流血,但当她最终明白自己的理想在乱世中其实是多么幼稚时,她痛苦万分,几乎死去。

她几乎是片中所有角色心灵母亲式的人物,不论是对嬴政,对荆轲,甚至是对卑劣的燕丹。童年时她抚慰和激励了孤苦的嬴政,使他成为后来的秦王。当嬴政变成残暴嗜杀的魔王时,她尽管失望之极,改口称嬴政为“陛下”,但仍温柔地希望嬴政从此改过,“只要你救护赵国的孩子,你还会赢得天下人的爱”。当荆轲向她讲起自己曾经的罪恶时,她又是以宽容的微笑抚慰了他已经对世界失去希望的心。还有那些难以忘记的细节,诸如儿时的玩伴燕丹伸手去握住她的手,她故意用菜刀在蒜上一拍,惊得燕丹连忙缩手,她却像个母亲一样对燕丹温柔地笑笑:没吓到你吧?

至少对我来说,赵女这个角色,是我所见的,中国电影中最美好、最光辉的一个女性角色,几乎是完美女性的化身。

当她对秦王说:“你看到我脸上刺的字,你就不会忘记(救护天下百姓的许诺)了。”那时,虽然我对巩俐这个演员并不感冒,但仍然觉得她的脸简直就是女神一般。

整部电影充满了赎罪意识。荆轲刺秦,是为了不让秦王“再去杀天下的孩子”,也是为赎自己曾经的罪。他和秦王完全相反,秦王是从理想者变成魔鬼,荆轲则是从杀人机器变成信徒。

陈凯歌亲自演吕不韦,也是在向父亲赎罪。“文革”中的少年陈凯歌,在被要求与被批斗的父亲划清界限时,去推了父亲一把。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我更多的是害怕被集体抛弃。

后来,他在秦王身上找到了共鸣。电影中秦王的害怕被秦人抛弃,失去权力,一如自己当年的害怕被集体抛弃。

他扮演白发苍苍的吕不韦,在李雪健饰演的秦王说出:“我只要你告诉天下人,我不是你的儿子。等天下大定了……”时,大声喝止道:“天下不定,你就没有父亲了吗?”他是在替自己的父亲来质问时空中的那个自己:天下不安定,你就可以背叛自己的父亲了吗?

由此可以明白,《刺秦》中充沛的人格力量、坚定的人生信仰从何而来——每个人都曾有错误,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质问那个曾经的自己。

这一幕陈凯歌是为自己拍的,但是却感动了真正看懂这一幕的外人。

犹如《哈姆雷特》里波罗纽斯对儿子所说的教诲:首要的是对待自己要真实,这样才能对人也真实。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莎士比亚在谈他对人生,也是对艺术的态度。

一部莎士比亚式的五幕戏剧。虽然极尽朴拙,亦极尽完美。

屠居华、易振洲的美术、道具,全不以奇巧华美示人,而以真实再现战国时代的苍凉雄奇为目标。人们评论胡金铨的电影,仿佛真的回到明朝,而《刺秦》这部电影,也好比真的回到战国,燕、赵、秦几国的战争手法,风土建筑,衣着装饰,以至市井民俗,都得到了考古式的再现,而同时又表现得庄严大气,含而不露,毫无匠气卖弄之感。赵季平的音乐,张进战调度的大场面战争,也都大气磅礴,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共同造就了陈凯歌这一战国英雄交响乐的最终成功和传世价值。

实际上,《刺秦》应该说是一部史诗电影,只是有一定武侠的成分,说成武侠片就有些小了,但从太史公把荆轲当成侠客来写的角度上,还是在此一谈,虽然这种赞誉来得有些晚了,但真正的经典命运不也往往都如此吗?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