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天读懂人际心理学
6448600000012

第12章 和孩子一起成长

心理定律避免过早发展定律: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如果由于家长的问题,导致孩子被迫过早长大,过早使用自己未发育成熟的心理潜能,表面上看孩子是早熟、懂事,但这样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害莫大焉。家长需要保护孩子,在孩子未发育成熟前不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刺激。

如果您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了困惑,您也许曾试图去了解孩子,也曾想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但孩子的问题仍然不见好转。这不见得是您还不够努力,而可能是整个家庭教育孩子的策略出了问题。下面就为您介绍几条教子方面的妙招,看能否加入您的策略库。

一、父母和“分离焦虑”的孩子相处父母和“分离焦虑的孩子相处”,要使用“不要过度锻炼孩子”的策略。

有些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自己带孩子,把孩子从小送到亲戚家抚养,稍大再带回身边,这种看似合理的举动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孩子会因被迫和从小的抚养人分离、进入新环境而感到很焦虑,有些孩子会连续哭上几个月。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哭一段自然就好了,其实孩子内心的创伤性体验会对他(她)的一生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父母不要过早地“锻炼”孩子“独立”,孩子小时候,切莫频繁更换养育人。

案例孩子小时,不要频繁更换养育人很多人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换个养育人,孩子哭几天就好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孩子小时,千万不要频繁更换养育人。

小丽刚满七岁,从小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日前,她刚被父母从爷爷奶奶那里接回家上小学,可她一直保持抵抗情绪,整天哭着要爷爷奶奶,也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父母认为孩子被惯坏了,说服打骂都不见效,无奈之下,只好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分析其实,小丽不是被惯坏了,而是突然变换养育人惹的祸。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主张孩子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带,如果实在有特殊困难也可以由爷爷奶奶带,但是像小丽这样中途有变换,又换成父母带的孩子,就会出现像小丽一样的“分离焦虑症”。所谓“分离焦虑”,指的是孩子由于突然被迫从熟悉的环境和亲人处离开,出现的悲痛、恐惧和极度焦虑的情况。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中,小强从亲生妈妈处回到爸爸和爷爷奶奶身边,出现的极度思念妈妈,甚至暴雨天跑很远的路回去找妈妈的行为,就是“分离焦虑症”很好的注解。小丽也是一样,孩子承受不了亲人的突然丧失和离开,会表现出受到极大伤害的样子。

家长不要不相信孩子的眼泪,孩子的创伤体验是真实的,有些有过这种创伤体验的孩子,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种由于亲密关系突然丧失和转换而带来的焦虑。

案例这么多人爱也不行小倩刚满一岁半,就被父母送去托儿所,晚上再接回来,由亲戚朋友轮着带着睡觉。最近,小倩在托儿所表现出不愿和老师、别的小朋友说话,独自哭泣,拉裤子等行为,家长怎么哄都不见好。家长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娇气,这么多人爱还不行。

心理分析与其说小倩有“这么多人爱还不行”,不如说小倩内心感到妈妈不爱自己。这就是孩子的逻辑,妈妈不见了,就等于说妈妈不要自己了,自然会很恐惧。孩子恰好不是故意和妈妈找别扭,而是受到了伤害和抛弃,可是又不会说,所以才采取各种方式来呼唤爱的归来。可是小倩妈妈没有读懂孩子无声的语言,反倒嫌孩子娇气,这会给小倩带来更大的创伤。

其实,三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应该离开母亲的,即使母亲有自己的活动,也要保证固定一个养育人,不频繁更换。小倩白天要去托儿所,晚上睡觉又都是亲戚朋友带着睡,这会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安全感,没有稳定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往往患上与人边界不清、关系混乱的心理病,有些小时养育关系太混乱的孩子还可能罹患精神疾病,让痛苦的家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家长需要重视养育关系,不要频繁更换孩子的养育人,更不要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孩子的错。孩子是弱小的,但也是有巨大的情感需要的;家长需要陪伴孩子长大,而不要以为让孩子从小过“集体生活”、不断变换环境是在锻炼孩子,因为幼小的孩子还不具备经历这么大创伤的能力;家长需要把孩子的需要当作正常发展阶段必然会有的需要,不要拔苗助长,或者把孩子所谓的“懂事”拿来炫耀,那是以孩子的创伤为基础的,是孩子的一块伤疤。

心灵词典分离焦虑:指的是因为和对他重要的人分开一段时间而感到过度焦虑、大祸临头般的感觉。分离焦虑过重的人小时候有可能有过与重要亲人分离的经历。

抛弃:心理学里讲的抛弃不仅指实际行为上不要自己的孩子了,还指心理上虐待和威胁孩子。从小有被抛弃体验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总担心自己被再次抛弃。

二、父母离异家庭与孩子相处父母离异家庭与孩子相处,要使用“避免孩子负罪”的策略。夫妻因为相互关系离异是夫妻关系的一大苦难,父母离异对于孩子来说也不啻为一场灾变。小孩子往往还会把父母离异的原因过多地归咎于自己,觉得是自己没看好爸爸妈妈,才导致父母分手。所以,如果夫妻不得不离异,起码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分开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没必要因为大人之间的事过多责备自己。

案例孩子,我们离婚不是你的错我儿子六七岁的时候,我和老公的关系开始出现裂隙。那天,儿子出去玩了,我和老公在家里又动了手。我在气头上,冲老公嚷:“你走,永远别回来!”老公愤愤然地走到门口,一开门,门口站着个泪流满面的孩子。“小强!”我张大了嘴,赶忙把孩子拉进来。老公一摔门走远了。

从此以后,小强很少出去玩了,显得孤僻了许多。那段时间我正和老公闹离婚,也没察觉孩子的变化。又过了一段,老公和我的关系有所缓和。那天,我和老公回到家,一推门,满眼金灿灿的千纸鹤,小强笑眯眯地跑到我怀里,说:“妈妈,以后你和爸爸谁表现得好,就发给谁一只千纸鹤!”多乖的儿子!

我和老公不禁相视一笑,紧张的空气瞬间缓和了许多。

从那以后,小强经常变着法地哄我们开心。我们出去遛弯,他非要把我和老公的手拉到一起;我们出去吃饭,他非要让我和老公坐得很近。有时候我眼巴巴看着我们的孩子,心里也掠过一丝不安,但我没想到这样会有什么问题。

我和老公闹了两年,终于离婚了,孩子判给我抚养。那段时间,小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家也闷闷不乐。我只当是孩子还不习惯过和妈妈两个人的生活,就强忍住自己心中的苦闷,经常带着他出去玩,可是效果不明显,他还是一脸愁云。原先爱一起玩的小朋友也不联系了,我有些内疚,就加倍对他好,可是我脾气急,有时看见他学习成绩不好,忍不住对他嚷嚷,有一回我又因为这个吵他,他说:“妈妈,都是我的错,你说我吧!”我很吃惊,因为这孩子小时候最不能被说,一说他他就顶嘴,最后把我说得没话说,现在怎么变得这么乖巧?孩子的乖巧也跟我带来很多欣慰,但是看着他整天闷闷不乐,我也很担心。

那天,小强的学校留了作业,叫每个孩子回去给妈妈写一封信。小强把信给我时,眼里含着泪花。我一把搂过他,拆开信看,这一看我可是惊呆了。原来小强一直觉得,我和老公离婚是他的错!他一直试图通过他的努力,把爸爸妈妈看住,不让爸爸妈妈离婚,他觉得他不应该出去玩,结果爸爸妈妈打架他没看住,导致爸妈离婚。原来我所以为的他的乖巧、听话,全是因为他在向我赎罪!天啊,孩子的内心世界,竟然这么敏感,这么脆弱!我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呀!

我抱过孩子,把他放在我腿上,跟他长谈了很久,其实孩子别看小,他什么都明白。可是直到最后,我也没能动摇他的信念——“父母离婚是我的错”。

他以后还要组成自己的家庭,以后他还有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呢?我想起了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或许有办法解开他心中的结。

·u堙分析孩子小时候会有一个阶段“自我中心性”,就是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小强就是这样,本来父母之间的恩怨是大人的事,没有他的任何原因,但是小强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做得不好,没把父母看住,父母才离婚,爸爸才不要自己。

小强的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中叫做负罪感,这种感觉往往见于小时候受过创伤的孩子。孩子小时候很弱小,什么都要依赖父母,本来孩子没有错,但是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经常说“打你是因为你不好”,或者采取一些过激的态度和行为,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就是“爸爸妈妈不高兴、对我不好,是因为我的原因”。小强妈妈性格急躁,从小给孩子留下了创伤,遇到父母离婚这样的大事,小强也习惯性地认为自己不好,自己在这件事上有错。

孩子经历了父母离婚,有了负罪感,进而就会有受虐性。比如,他说:

“妈妈,都是我的错,你说我吧!”好像只有受虐挨骂,才能使孩子内心的痛苦得以减轻。小强妈妈直到这时还没有看清孩子有问题,不能不说是比较迟钝了。

像小强这样的孩子,有这么多负罪感和受虐性,也说明大人传递给他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如果小强妈妈本来就觉得离婚这件事自己也有很大责任,自己也有很大的错,说明自己不行或者没人爱,她就会无意识地把这样一种自责的态度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也有很深的负罪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强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爸爸妈妈联系在一起,“看住”爸爸妈妈,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庭。比如他会叠“满眼金灿灿的千纸鹤”,不就是想挽留住大人的婚姻吗?这样的心理在父母离异的孩子中很常见,孩子为了挽留住父母的婚姻,会讨好大人,甚至会通过自己生病来转移大人的注意力,从而维护自己的家庭。而偏偏处于激情中的父母只顾得吵架,忽视孩子的心理,使孩子的问题固化下来,直到问题明显才被发现。小强妈妈对孩子的心理是忽视的,与孩子缺乏交流,也没能好好地保护好孩子,她对于孩子的问题是有责任的。

有责任的还有孩子的父亲。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比较敏感自卑,小强是个男孩,需要父亲在他的生活中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而父亲的消失和抛弃会使孩子觉得“父亲不要我了”,于是更加伤感。小强后来变得孤僻,不和小朋友玩耍,是不是也是因为生活中缺失父亲怎样做男人的榜样呢?

专家建议小强妈妈需要学习,怎样没有负罪感地教育孩子,怎样保护孩子,怎样重视孩子的心灵世界。如果小强妈妈自己的负罪感不能得到有效地处理,要做到这样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小强妈妈教育儿子父母离异不是孩子的错,孩子不接受的原因——她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孩子也做不到。

其实,夫妻关系走到尽头有各种原因,小强妈妈可能是有问题的,但并不是“错的”,这一点小强妈妈一定要把握好。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而有错则是把自己一棒子打死,而且还会影响孩子,导致母子陷在一个怪圈里出不来。

进一步说,小强妈妈要和孩子度过漫长的时间,要注意不要满足孩子的受虐性,不要再因为自己的原因责罚孩子。孩子的心灵已经受过创伤,要用温和的心灵去温暖他,用理性的阳光去照耀他,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也才可能逐渐抚平他的创伤。

另外,小强妈妈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经常和心理专家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和青春期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将来到了成年,发现大问题才来求助,那治疗的难度也会加大。小强妈妈终于意识到孩子需要来看心理医生,也是很珍贵的。

需要提醒小强妈妈的是,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要鼓励小强和父亲交流,保持接触,让孩子从小学习一种男性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他长大后做个男子汉是有益的。

父母一定要记住:1.父母离婚后,孩子往往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大人之间的事,不是你的错。2.父母不要强化孩子的自责,而是要用温暖的爱促进他的成长。3.孩子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可能会掩盖问题,父母要对孩子保持敏感和关注,不要忽视问题。4.虽然离婚了,父母还是要经常出现在孩子生活中,让孩子有可模仿的榜样。

心灵词典负罪:指的是自责和内疚心理。过度的负罪感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父母与高压力的孩子相处父母与高压力的孩子相处,要使用“给孩子泄气”的策略。现代的孩子每天除了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还免不了要面对中考、高考等人生的大关口。面对紧张和压力,很多孩子本来已经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仍然把过多的期待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内心必然不堪重负。建议高压力孩子的家长降低期望值,主动给孩子“泄气”,给孩子过强的好胜心降温,这样做反倒能帮助孩子以一种正常的心态面对即将来临的考试。

案例父母只鼓励孩子的积极方面不一定好小兰是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再过一年就要面临高考了。小兰的父母都非常紧张,为了给孩子减压,小兰父母按照书上说的“多表扬,多肯定”原则,花费很多口舌去肯定小兰的积极方面,比如:“小兰,你英语学得真好,明年一定能考第一”,“小兰,你看你又完成了这么多课业,以后再接再厉”,等等。但是,小兰父母逐渐发现,女儿的情绪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竟提出不愿参加高考。这可怪了,不是要多关注孩子的积极方面吗?

父母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小兰不仅没减压,压力反倒更大了呢?

心理分析其实,我们说要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这是没错的,关键在于这样做的前提是理解孩子的难处。如果不理解孩子的难处而一味“鼓励”,一味把家长自己的期望和焦虑过多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仅要承担学业上的压力,还要承担父母无尽的期望,这个担子是小兰弱小的肩膀所不能担负的。

小兰的家长不明白,鼓励孩子怎么就是把期望和焦虑传递给孩子,怎么就是不理解孩子。其实,小兰作为高三学生,最希望家长能够倾听自己的苦恼,接纳自己的需要,帮自己解决学习和心态中的困难,甚至希望家长有时说些“考不好也没关系”之类的话,这才是给孩子减压。如果用“你一定能考上北大”之类的话来“鼓励孩子”,孩子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觉得如果自己考不上北大,就对不起生养自己的父母,这样一来,孩子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所以,作为学生家长,有时要学会给孩子“泄气”,而不是反过来把已经饱和的气球撑得更大。但是小兰家长觉得,那难道要每天跟孩子说“你别努力了,考什么样算什么样”吗?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可以看出,小兰父母的思维是单线式的,不是这样就是那样,非黑即白,这种思维使他们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更不能理解孩子现在的心理需要。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小兰家长首先做到少说多听,起码做到倾听孩子的倾诉而不妄加评判;家长首先给自己减压,降低自己对孩子考分的期待,这样才能有助于给孩子减压。作为更高的要求,建议小兰父母以后逐渐成长,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做孩子好的榜样。

心灵词典非黑即白:指的是非对即错、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两极化思维,这样的思维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世界的复杂情况。

四、父母与结交“坏孩子”的孩子相处父母和结交“坏孩子”的孩子相处,要使用“及时调整家庭关系”策略。

当孩子和一些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交往密切时,有的父母会善意地规劝孩子不要被“坏孩子”带坏了。这往往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那么,父母眼中的“坏孩子”真的一无可取之处吗?自己的孩子和学习不太好,与喜欢玩的孩子在一起,真的会有严重后果吗?其实,一方面,“坏孩子”未必有那么坏,另一方面,孩子需要去找“坏孩子”倾诉也说明家庭关系出问题了。

案例孩子交“恶友”家长怎么办?

丽丽是一名初中学生,最近,她的家长发现她经常和一些在家长看来是“坏孩子”的同学在一起,并且她屡教不改。家长很担心,丽丽会不会被这些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坏孩子带坏呢?

作为父母的家长,普遍很关心孩子都和什么样的朋友交往,如果发现孩子和一些学习不好、“只知道玩”的朋友交往,家长便往往会有“孟母三迁”的念头,实在迁不了,也会严厉禁止孩子和这些“恶友”交往,有时这甚至导致很严重的亲子矛盾。

孩子为什么会和这些所谓“坏孩子”在一起呢?

心理分析其实,孩子交“恶友”反映了家庭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灵封闭而又渴望交流的时期,如果孩子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孩子感到家长完全理解自己,那她过剩的心理能量和交流欲望,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适度的宣泄,她交“恶友”的渴望就不会那么强烈。

人都是有情绪的,孩子概莫能外,但有些家长认为“不过就是个小孩,懂个啥”。不理解孩子的心灵,产生代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想要表达的东西在家庭中成了禁区。尤其是一些对父母有所不满的言论没有地方表达,这时,孩子就会交一些朋友,在一起大都是说父母怎样不好,自己怎样委屈,这些朋友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些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受害者——孩子的“恶友”。

看到孩子交“恶友”的家长,是否自己反思一下,孩子有什么话为什么不能和父母说,非要去找“恶友”呢?

孩子和恶友交往是有好处的。因为孩子的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在家里表达,甚至连在外面也不能表达,那么这个孩子在表面上就会成为乖乖的、听话的孩子,而孩子内心就会逐渐积攒很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经常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而孩子交“恶友”,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情绪出口,使自己内心的能量经常可以向外宣泄,从而保持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基本的适应和健康。这就好像大禹治水,不是单纯阻塞,而是宣之使泄、导之使流。孩子在家庭中被阻塞的情感,也自然需要一个出口,于是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喜欢交“恶友”。

另外,青少年时期往往会产生很多苦闷,非常渴望来自同辈的理解,这个时期同学、朋友的作用是家长不可替代的。同学、朋友和孩子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使孩子感到安全而温馨,可以分享个人的小秘密。

很多家长把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恶友的标准定在是否学习好、在家是否听话,如果家长只同意孩子和另外一些学习好、但也同样压抑的“好孩子”交往,孩子就会在交往中处处在意,有时还会因为对方学习比自己好而产生自卑感。而和“恶友”相交就没有这些顾虑,大家一起笑一起骂,玩得毫无顾忌,使孩子得到了这个年龄孩子所应有的快乐。

倒是家长需要想想,自己怎么就只是看重学习成绩,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反倒不如孩子情感的真纯呢?

那么,家长怎样对待孩子交“恶友”呢?

首先是家长的观念要变,孩子都是平等的,并不是只有和学习好的孩子交往才是好事,其实很多所谓的坏孩子身上也有很多很美好、很纯真的东西,要相信您自己的孩子的判断力。

再者,家长要敏锐地嗅到家庭关系不和谐的信号,及时调整和孩子的关系,把家庭变成孩子的港湾,这样,不管孩子交什么朋友,您都可以放心。

当家长不再纠缠于孩子是否和恶友交往时,您也会发现,您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变得不再那么苛刻,对别人家以前视为恶友的孩子也更宽容了。孩子本来就是这样,成长中有痛有泪,需要家长和同伴来聆听成长的声音。

心灵词典“恶友”:在这里指的是所谓“坏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但这是成人定义的,孩子自有孩子的择友标准。

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您为朋友关系感到过苦恼吗?当您遇到苦恼的时候,是否曾自己努力过,也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好朋友?是否也思考过其中的策略?本篇针对在实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例,和您一起探讨处理与朋友关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