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定律适度挫折定律:孩子的成长需要在爱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挫折。一味溺爱是有害的,而给孩子的挫折过大、超过他本阶段可以承受的限度,则更是有害的。掌握挫折适度的量和程度,是父母保护和关爱孩子的必备要求。
了解了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和问题以后,您也许会问:“现在我了解了孩子出问题的一些原因,但是针对我家这种类型的孩子,我具体怎么管?”其实,管理孩子除了一些普遍的原则,的确还要分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孩子,看看您家的孩子有没有遇到过下面的问题。如果您的孩子也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管?
一、孩子做性游戏怎么管现代的中国早已过了谈性色变的年代,但有些比较传统的父母教育孩子时对于性还是讳莫如深。其实,越是隐瞒,孩子就越压抑;如果在接纳和幽默的氛围中适当地谈谈性,有时能把问题轻松化解。
案例和孩子轻松谈性游戏小黄是一位父亲,他最近发现自己五岁的儿子喜欢和其他小女孩做性游戏,也就是搂搂抱抱。小黄情急之下,打了儿子,严厉地告诉儿子这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做。五岁的儿子满脸泪花地问:“爸爸,大人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是一个沉重的案例。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父母中还有很多。那么,大人怎样和孩子谈性游戏?能不能谈,怎么谈?
心理分析也许首要的是,不要让孩子以为性游戏是错的,是需要得到惩罚的。中国传统的教育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不要说孩子的性游戏,就算是成人,对性事很多也抱着压抑、打击的态度。这些封建沉渣对我们现在的父母也还是有影响的,比如小黄就会觉得,儿子这么小就已经学会耍流氓,大了还不成大流氓。
一定要严加训斥,不能再犯。这其实是一种性压抑、性有罪式的观点,是把性看作不洁、下贱的看法。大人都觉得性是错的、不可告人的,自然会拿这一套老观点教育下一代。
但其实,性活动和性游戏都是最自然的、好玩的事,如果大人能和孩子轻松地谈论性游戏,孩子的这些游戏行为会自然地过去。如果大人抱着一种以打代教的观念,希望通过惩罚来使孩子改掉这些“肮脏的勾当”,那么孩子现在乖了,以后却极可能发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这才是得不偿失。
另外,当代的电视、电影等媒体无法杜绝成人性方面的画面,孩子看见自然就会模仿,“爸爸,大人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可以?”如果大人因为不注意让孩子看到了父母间的性活动,又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不可告人的,这样教育孩子,那给孩子幼稚的理解力造成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孩子甚至会觉得,大人都是骗人的,他们能做,就是不让小孩做。孩子如果在性游戏和性活动方面开始不信任成人世界,对孩子长大以后自然的恋爱、婚姻、基本的心理健康都没有好处。
其实,和孩子谈性并不难。只要大人对性抱着一种接纳的态度,以诙谐幽默方式和孩子谈他这个年龄所适宜的性知识,对孩子的自身成长是有益的,而孩子自身对性知识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黄先生看见自己的儿子喜欢上了性游戏,甚至童言无忌地宣称长大要和谁谁结婚,大可不必惊慌,这说明,他的儿子已经在学习怎样当一个小男子汉,只要正确引导,轻松谈性,他的儿子想必将来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男子汉。
心灵词典性压抑:指的是人为的,过度抑制与性有关的想法和冲动。性抑抑过深的人容易患心理疾病。
二、孩子不适应学校环境怎,厶管长大些的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孩子,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如果从小对孩子什么都管、什么都满足,反倒会伤害孩子的社会属性,使孩子在加入集体后出现适应问题。孩子不需要被满足一切愿望,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长。
案例满足孩子一切愿望会导致“爱的暴力”周同学是小学一年级的女生,她在学校表现出不愿意和小朋友玩耍、孤僻、经常哭闹等现象。经过老师走访家长,家长反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她从小我们都对她很好,有什么愿望全都满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的愿望全部满足,与虐待孩子一样会造成孩子的社会适应不良和自卑情绪。
以前报纸有一则报道,一个罪犯在被押赴刑场之前提出最后见母亲一面,在见面时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因为母亲曾经满足他任何愿望,导致他长大后无法正常社会化,而走上犯罪道路。
心理分析周同学从小能够得到家长的超量满足,导致她的正常能力发展过程被干扰,于是很多能力没有被锻炼出来,导致进入小学后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出现适应困难。
这是因为,孩子成长是需要经受一定挫折的,如果家长对孩子只有爱而没有严,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就不能正常地向下一阶段发展,而会固置在和家长“共生”的阶段。正常孩子会在一岁半到两岁时度过共生期,进入和母亲初步分离,培养自主性的阶段。周同学的情况则是,孩子只会不断向家长寻求更多的满足和依赖,而不会独立自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更不能进一步发展其他的生活和人际技能。
像周同学家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了“爱的暴力”。这种过度满足的爱并不是孩子自己要求的,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比如,当孩子要自己吃饭时,家长却要喂饭,当孩子要出去找小朋友玩时,家长却害怕孩子磕着、碰着,不让去,等等。这种强加的爱的暴力会使孩子逐渐失去自主性,放弃一切主动探索的行为。当这样的孩子进入小群体、小社会时,就会表现出怯懦无能、生活不能自理、人际退缩等症状,像周同学一样,上了小学却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周同学的父母需要放弃这种满足孩子一切愿望的教养方式,而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样表面看来对孩子没有那么“好”了,但却是给孩子插上翅膀,让她今后飞得更高,因为孩子不需要被满足一切愿望,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长。
心灵词典过度满足:指的是家长由于自己的原因过度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反而挫伤了孩子向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孩子没有安全感怎,厶管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外面不至于面临危险而采取吓唬的办法,或者因为家长自己没有安全感而使不安和恐惧的氛围吓到孩子。其实,没有安全感的家长培养不出有安全感的孩子。只有家长自己坦然、舒适,孩子的安全感自然跟着加强。
案例总拿危险吓唬孩子。孩子会变得谨小慎微如今的媒体常常会报道一些负面事件,比如拐卖儿童,飞机失事等,虽然家长事先为孩子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是对的,但过度维护孩子的安全,总拿危险吓唬孩子,孩子会变得谨小慎微。这是为什么呢?家长需要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
心理分析首先,因为孩子小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会以为任何发生的事都与自己有关。家长对危险的担忧传递到孩子那里,孩子就会以为诸如飞机失事这些危险的事,哪一天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
其次,孩子信仰权威。大人说的话即使不对,也会被小孩子奉为圣旨。大人如果在孩子有一些探索举动时,为了他的安全故意吓唬他,孩子不会以为大人说得不对,而会认为是自己不对,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不再敢于探索外面的世界,变得谨小慎微和孤僻。
第三,家长把自己的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全盘吸收,从而也对于所谓的危险担惊受怕。这样的孩子会变得没有安全感,胆小怕事,退缩不前,到了上学年龄后可能会厌学或者对学校恐惧。
第四,如果吓唬孩子的是母亲,孩子往往会不愿离开妈妈半步。想要“看住妈妈”,保护妈妈不遭受意外的危险。这会导致孩子和妈妈相互纠缠,孩子一旦与母亲分离,就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第五,家长和孩子都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把很偶然的事当成普遍规律,把幻想当成现实,用自己的想法来吓唬自己。比如,孩子爸爸今天下班晚,暂时又联系不到他,妈妈和孩子都会想:“他是否遇到了什么不测?”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孩子爸爸回家晚可能有各种原因,他们是用自己的心理来代替对于现实的认知,自己吓唬自己。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家长带不出有安全感的孩子,所以家长自己先要逐渐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家长有了安全感,孩子自然会感知到,他也会觉得世界不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其次,家长不要为了孩子的安全故意吓唬他,而是可以采取普及科学知识的办法教育孩子。
第三,家长不要和孩子过度纠结,但也不要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突然把孩子交给社会和学校不管不问。怎样和孩子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这是家长需要考虑的。
心灵词典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在认识世界时总会以自己为参照系,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幼儿发展的正常阶段。
四、孩子过分争强好胜怎么管有些家长从小对孩子采取“锻炼”的教育方法,通过给孩子过度的忽略和挫折,想要把孩子培养成独立有为的人。但是,孩子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总不管孩子,不仅不会使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还会使孩子外表上看像纸老虎一样争强好胜,内心极其弱小而依赖,要想使孩子平和下来、不乱逞强,家长就需要给孩子适度的关注与爱的滋养。
案例对孩子忽略容易导致孩子争强好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有意无意地使用忽略孩子的办法,好像这样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有道理吗?
心理分析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被过度关注成为“小皇帝”,就采取相反的办法,也就是“不管”,完全不关注。这样的孩子有一种被忽略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为了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倾向于这样想:“如果我比别人强,那么家长能关注我了吧?”从而培养出一种处处与人比,争强好胜的性格。
那么,怎样理解孩子被忽略与性格争强好胜的关系呢?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忽略,一方面确实孩子为了符合家长的期待而很努力,甚至表面看起来很独立,但他们内心是强烈渴望被爱与被关注的。可以说,孩子这种争强好胜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家长和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是一种对爱与关注的呼唤。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家长忽略孩子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哪些长远影响呢?
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长大后的孩子会具有比较强的依赖性与攻击性。家长想培养的孩子的独立性只是表面现象,孩子内心是很柔弱的,他们长大后强烈地寻求被关注、被理解、被爱的情感体验,一旦找到就很是依赖。
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充分表达的对被忽略的攻击性与愤怒,会导致他们成年后表现出继续争强好胜,容易和人发生冲突的特点。这些,可能是家长没有想到的。
那么,家长需要做些什么才能避免孩子心理发展上的这种扭曲呢?
首先,家长不要固执地认为对孩子忽略,就能使孩子有独立性,其实,对孩子忽略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而不是健康的成长和独立。
其次,家长要注意不要使用两极性思维,简单说就是“这样不好,那么就那样;那样不行,那么就这样”。事物是复杂的,孩子就更加复杂,教育孩子不是“是这样,还是那样”的问题,而是需要家长去细心揣摩的一门学问。
第三,孩子需要适度的关爱。家长不用刻意期待孩子怎样独立,而是需要理解孩子,尤其是理解孩子内心的弱小和对关注的渴望,这样长大的孩子才会从内心中真正独立。
心灵词典期待:在这里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不适当的期待,可能会导致孩子一心理发展出现问题。
五、孩子患上心理疾病怎么管心理疾病指的是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神经症、人格障碍,甚至精神问题的程度,一般需要服药并进行心理治疗。如果一个家庭中,由于家长的教子方法不当,诱发孩子患上心理疾病,那无疑是对家庭的重大打击,而许多家长也会幡然悔悟、自责不已。但是,如果家长过度的自责,导致给心理疾病患者的症状过多的关注,反而不利于症状的减轻。那么,怎样调节这个度?对于患上心理疾病的孩子,该怎么管?
案例孩子有心理疾病。家长不能一味补偿老王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一直是个强悍而自我的男人,但是现在他的儿子小王出现了心理问题。住进了神经症病房,老王很自责,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导致儿子出现了心理障碍。于是一改往日作风,在家里处处小心谨慎,不允许自己攻击别人,可是,没多久,老王的状态陷入低迷,有时甚至自己掐自己。她的亲人也把他送进了心理医生的诊室。
咨询过程老大爷,看上去头发全白了,眼神里透着一丝无奈和疲惫。他向我点点头,坐进沙发里。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来咨询,还真不多见。
他见我望着他,就主动说:“是这样,医生,我有个儿子小王,也是有心理疾病,住进了神经症病房。他病了以后,我心里这个内疚啊,觉得是我脾气不好造成的。他小时候我老嚷他,给吓病的,我现在改了,在哪都和颜悦色的,可是儿子还是不原谅我。你看,我自己也给憋出毛病来了,血压也高,心脏本来也不好,现在加上精神状态不好,夜夜睡不好觉,有时候发起狠来自己掐自己。医生,您说我也有病了?这病还是家族性的?”我心里深深地同情老王。也许他对儿子是有做得不当之处,现在儿子病了,他本来就内疚,于是抑制自己的攻击性,可是一个人的脾气哪是那么好改的?这一憋,气都朝自己发,当然吃不香,睡不着了。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病的话,也许可以叫做“内疚补偿加自我攻击综合征”。
我问他:“您自己觉得自己这个病怎么才能好?”他叹了口气,说:“儿子好了,我就好了。”我说:“那儿子好了,您还嚷他吗?”他笑了,说:“那可不能再嚷他。”我说:“那您的情绪往哪发,您不还得生病?”他皱起眉头,叹了口气,说:“说得也是。不过,儿子的健康是第一要紧的,我病就病吧,那也没办法。”看来,他是接受自己的心理病的,想要用他的健康去换儿子的健康。可是,前提是他儿子要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他不是还倒赔上一个人的健康?
我说:“其实呀,您这病就是‘内疚’两个字闹的。您是在为以前自己不当的做法还债,儿子以前受了您多少吵骂,您现在就正在受儿子多少无声的报复。而且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换回儿子的健康和儿子对您重新的接受。”他叹口气,说:“是啊,儿子是我养的,养这么大也不容易,结果还没养好,都是我的不对,我内疚是应该的,可是这不,从儿子生病到现在,我已经补偿了三年了,即使我补偿,儿子还是一直不好,这一点让我确实很痛苦。我拿什么换回儿子失去的健康,被我给糟蹋的青春!”他说着说着,老泪横流。
我能理解他内心的痛苦,这是一个囚犯对自己犯下罪行的悔过,而且知道自己再悔过,也不可能换回被残害的青春,这样一种痛苦,放到哪个人身上也难以承受,更何况,他发已斑白,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
我说:“我觉得您的家庭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您的儿子在无限制地报复,而您在无限制地补偿;您在无限制地负罪,而儿子在无限制地愤怒。您觉得这样就可以治好他的病?”老王惊奇地看看我,说:“难道不是吗?我错了,不应该偿还吗?”我微笑着说:“您的心意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心意也得有个限度,比如,当儿子已经发泄了很多,而且开始用发泄情绪作为控制整个家庭的方式时,我们一般就不主张让您儿子无限度地发泄,而是需要您重新建立自己和儿子之间情绪表达的方式。当然,在儿子症状还很严重的时期,您多承担一点,来配合他的康复也是可以的。现在他已经宣泄了三年,您现在是否该着眼于重新建立和他之间新的关系模式?”老王的眼睛亮起来,舒了一口气,说:“其实我早盼着这一天了,但是让我重新建立和他的关系,这一点怎么操作呢?他现在就是不接受我,我能怎么办呢?”我说:“神经症患者很多都不能承担对自己幸福的责任。您现在替他承担责任,反倒纵容了他的依赖性,您需要让他自己去承担一些责任,做一些事情,让他带着症状开始新的生活,即使这样做对他很困难,他也需要以一个成年人的心态去克服。”老王抹抹眼睛,说:“孩子苦啊,从小没少挨我打骂,现在我这一放手,他能行吗?如果他承受不了,我们的关系不还得回去?”我说:“您的放手也是逐渐逐渐进行的,我建议到时候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慢慢调整。给您儿子一些轻微的挫折感,而这个挫折又不要太大,这样让儿子一点点适应独立面对生活、面对症状的经历,您也好一点点调整自己,既不太压抑,也不人放纵。”老王半信半疑地说:“能行吗?”我笑着说:“您的儿子心里肯定也会说——这能行吗,但是您首先要自信,这样儿子的犹豫畏缩才可能跟着好起来。您过得好,儿子也会有一个学习的榜样。”老王点点头,说:“那我回去试试吧。”我们的第一次咨询到此结束,约好下周同一时间第二次面询。一周以后,老王来了,这回,他兴冲冲地带来一堆新信息。老王回去后找儿子深谈了一次,儿子也说了心里话。儿子说,过去父亲就是太过于关注他,既过度地保护他,又过度地惩罚。儿子希望以后父亲能够和他保持一个中庸的距离和边界,也不要再无休止地自虐,那样儿子心里也不安。当然更不要回到关注以至于打骂的程度,希望能有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儿子还说,自己冲父亲发火也是想要改变他,让他变得更好,如果父亲自己就能生活得更好,倒是也不用儿子总是数落他了。老王听了儿子这么多话,心花怒放地对我说:“医生,他这要是好了,真得感谢您!”我说:“首先需要感谢您自己,感谢您自己能先把生活过好!”经过一段时间老王和小王的共同调整,小王已经康复了,老王虽然有时还是忍不住过度关注小王,但是毕竟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的家庭格局是,小王尽量不冲老王发火,有时候忍不住了嚷一嗓子,老王还是接受,老王自己也把自己从过度纠缠于家庭的局面中解救了出来,没事出去遛遛鸟啦,找老朋友们喝喝酒,不再把所有关注点放在儿子身上。这样,小王的症状失去了作用,也就没有必要再存在。
一段时间以后,老王已经在我这里结束了咨询。现在老王和小王的关系不是太亲近,但也不疏远,处于适中的距离。小王开始重新上班,老王自豪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也许,家庭生活就像几条路,这几条路需要有交会的地方,如果它不交会与健康,就会交会于疾病。家庭的关系、亲疏远近怎样调节,可真是一门学问。
在此也对那些孩子有心理疾病的家长说一句:“内疚和补偿,并不等于一切,还是首先做好您自己。”心理分析老王实在是爱子心切,才把孩子生病的责任全都拉过来自己承担,但这样容易使小王失去了独立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一味地指责,大人一味地退让,可能并不是减轻孩子症状的良方。孩子是需要理解,但是孩子不需要溺爱;孩子是需要雨露,但是孩子不需要家长以自虐方式送来的粮食。当老王能够接受把自己的心灵首先调整好的建议时,小王也就快要好了。
家庭是一个系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出现系统的不稳。老王容易走极端,要不就是打骂,要不就是自虐,这些都会给孩子负担和罪责感,孩子焦虑到一定程度不能自制,就要发之于外,而这又会被老王理解为孩子有病。这个恶性循环一旦打破,小王和老王都能取得进步。
在此要对家长们说,孩子长大了就是独立的人,家长们不要总把孩子当作吊在皮带上的宝宝,孩子需要长大,需要空间,当孩子真正负起成年人的责任时,整个家庭会变得更美好。
心灵词典界限:指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有心理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区分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属于别人的情绪,而不是把所有情绪纠缠到一起,无法说清。